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壹 ...
-
谁也不知道这份喜欢从那一个瞬间开始,刚刚入学的夏瑶更不得而知。此刻,第一次踏进附中校门的她根本不知道,从自己所读的初中升到这所高中的并不是只她一人。在她看来,即将开启的高中生活只是时间的延续,是耀眼的中考成绩为自己赢来的宝贵机会——曾经结束美术班学习的每个周日经过的学校大门,终于有一天有资格进入而不是路过,即使没有溢于言表,她心中的欢喜也是满满当当。
“真不容易啊”,夏瑶心想。想要走进这里不容易,想要走好在这里的每一步也不容易。日子一定不会好过的。但还没等到她细想在这里的光阴将如何难度又将如何飞逝,就已经被军训偷袭。
军训早晨先领取分班结果,然后入班报道。那天夏瑶来的很早。虽然人少的校园显得冷清,但少也有少的好处,比如,交到一个好朋友。
遇到苏言就在那个清晨。天很蓝,一片云都不曾有,只是阳光斜斜地从东山背后溢出几缕,好让天空有些装点而不过分单调。就在这样配合的晨光中,她刚走进校门便看到了一个倚靠在墙边的身影,再近些,是高高瘦瘦的身形。当不知不觉走到面对面的距离时,夏瑶猝不及防地跌入的便是一双只要你一望向就难再移开的眼,怎么看都是小鹿斑比的眼睛变成了现实。只此一望,这两人的命运之绳就打上了结。
“这就是缘分”。这是夏瑶坐在班级教室里再次见到“小鹿斑比”时唯一想说的话。看来不成朋友是不行了。
新生入学能融入的第一个朋友圈子的划分,全在于身高。军训方队是地缘划分法的重要基础。身高相差无几的两人正好乘了这一东风,建起了友谊大厦的地基。当然少不了同一分区的其他几个海拔一致的伙伴。
五六个初中刚刚毕业的学生也聊不了什么高档次话题,无非是吐槽自己学校是何其不人道,分享隔壁方队里有没有长得惊为天人的帅哥,又或者新的班主任如何如何。乱七八糟的话头连接起一个又一个的“晚餐话会”,让高中最最清闲的军训在没有作业压迫下显得不那么无所事事,起码还有聊天在撑每天的时长。正因有此,夏瑶每天的日子才不至于只是在走路晒黑与发呆中白白度过。
军训过半的一天晚上,夏瑶照常去餐厅窗口排着冗长的队等一碗有极大可能熬糊的黑米粥。无数次遥望之中,她突然看见一张熟悉的脸,曾经在初中成绩榜上稳居前十的女生的面孔。一眼,两眼,对视良久,她终于能确定,眼前这个确实是榜上那个人。这感觉恍如他乡遇故知,几天以来一直笼罩着自己的孤单霎时消失殆尽,此时不“认亲”,更待何时!冲上前与之攀谈的夏瑶却根本没有想到,这是她再次见到岳远的前兆。
说到岳远,在夏瑶心里,他实在是个值的仰慕的存在。不管大考小考稳坐年纪前十的宝座,高高瘦瘦眉清目秀称得上是一表人才。他是她隔壁班的同学,因为初一时共享同一个语文老师,夏瑶还有幸批改过岳远的默写作业。这一码事,还是她在又见到他之后绞尽脑汁才回忆起的初中时两人不多的接触之一。
此刻,挤在茫茫人海中排队买晚饭的夏瑶正盘算要选哪些菜,忽然头顶清晰的传来疑惑的声音,
“夏……瑶?”
应声抬头的她满脸疑惑,抬眸便看见熟悉的脸。
“岳远?你也来这里了?”
……
一些礼貌的寒暄过后,端着晚饭回到桌旁的夏瑶还在惊讶地晃神。生活中的意外真是令人喜悦。
从那天起,每天晚饭时间的夏瑶都在食堂的人群中寻找岳远的身影。六点半下课,和苏言一起,走出教学楼,走进食堂。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习惯,当夏瑶走到门前,总要抬头先在食堂人来人往之间扫一圈,有时一眼就能看到岳远在排队买米饭,有时看到他在排煎饼果子,这时她的心总会因为他紧张起来,开始期待能否上前搭上一两句话。
即便每一次都是她在低头发呆走神,听到有人喊她名字,抬头,看到是他,惊讶一下,说一声“哈喽”,然后和他擦肩告别。
即便全过程不超一分钟。
即便每一次都没有把对话延续下去的理由。
因为岳远,夏瑶每一天的晚餐时间就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候。结束一天的学习,暂时可以把自己永远搞不清楚的生物理论放下,暂时可以把自己总是算不对的各种函数忘掉,暂时可以摆脱英语课抽查单词英文释义的压抑,暂时可以丢却语文课源源不断的困意……只需要坐在餐桌旁,嗅着饭香,享受热腾,然后时不时地抬头,找一找他的背影。在不远处看到他,今天他在排队、在吃米饭、在和朋友聊天、在笑、在手舞足蹈的不知道比划着什么……只看一眼,只要这一眼中有他,夏瑶便觉得,用这一眼来抵消这一天在教室经受的打击与痛苦,一定绰绰有余。
高中生活总绕着考试转,才没来几天,夏瑶的生活就换上了悲惨的主色调。
按理说,能考上全省最好的高中,夏瑶的智商应当是不低的。可现实却无情地泼来了冷水。
在这所高中里,有全市第一、有不知道多少所初中的年级第一、多少所班级的榜首,有在正式开学前的新生讲座上已经开始做三角函数习题、讨论导数的数学天才,有在短短初升高的暑假已经将高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过三遍的努力型人才,有物理造诣高到连物理老师都已劝说他把时间多放在语文和英语上的物理大佬,还会碰到热爱红楼梦热爱到每个假期都要将其阅读一遍即便其中诗词已经能够倒背如流也不厌其烦的红学迷,有出口成章文笔极佳角度独特立意深刻的天生作家……与之相比,夏瑶自己实在是不值一提。
九月底,高中生涯以来第一次月考,班主任口中了解自身基础与水平的好机会,的的确确让夏瑶明白什么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初中总是班里第一年级前一百的她,中考全市前五十的她,在感受了一个月属于高中的学习强度和同学智商后,不出意料地考到了年纪中游、班级末尾。
那种落差感实在是难熬。
就好像站在山上俯视脚下众山,你自以为所见风光已是最佳,所揽世界已是极大,心中得意的苗头渐起,但你猛一回头,却发现你所在之处不过是半山腰,而有人正站在真正的山顶,张扬而又自信地向你绽开笑容。想要勾起的嘴角就那样尴尬地僵在脸上。
在这种竞争压力巨大的环境下,苏言仍然势头很猛,稳稳拿下班级第一,一身学霸光环十分耀眼。站在成绩单前倒着找自己的名字的夏瑶说不羡慕那一定是假的,自己的成绩实在是愁人。但转头想想,自己的眼光实在是好,开学那一天,一眼就看中了苏言。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可才刚刚过了一个月,“理科班”三个字,已经变成了生理与心理双重疲惫的代名词。
身心俱疲之后,即将被击溃的就是夏瑶用十五年时间建立起的自信心。
当你和数学拼死拼活耗尽几个小时还算不对一道题,你的同学已经轻轻松松做完了两张测试卷并且拿了满分;当你与生物奋力厮杀努力背诵整本课本但仍然理解不了一个概念,你的同学已经划出重点倒背如流……用尽晚自习也算不完的题,一道一道,都在增加夏瑶心中自信与自卑天平上自卑托盘的砝码。
十月月考之后,恰好坐在第一排,恰好坐在贴着被抹去名字的成绩排名表的白板对面的夏瑶,丝毫没有上前寻找自己位置的欲望,满脑子回荡着的除了“痛苦,痛苦”,就只剩“逃离,逃离”。
于是,在得出“我确实没有学好理科的动力、信心和天赋”这一结论之后,正临文理分班之际,夏瑶毅然地和妈妈说了想要转文的决定。
学文,换一个学习生活重心,换一个起跑线,重新给自己一个开始。
可事情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简单。
在做出这个决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夏瑶并没有得到她所期盼的解脱。“逃兵”这块重石头一直压在她心头。心理老师总是在课上强调:升入高中,新的环境,新的人际,更高水平的同学聚集在一起,“空杯心态”极其重要。夏瑶固然明白人外有人,明白要放平心态,放低姿态,但是初中与高中,仅仅隔了一个暑假、六十天,没有人能瞬间上升一个层次,接受“我确实不是人中佼佼者,我的确很平凡”这个事实需要时间。所谓“空杯心态”,也是夏瑶在主动适应调整,耗费高中生涯几乎一半的时间才具备的心理。当然这是后话。
转文,可以说是夏瑶在极度绝望,极度挫败的心境下努力权衡比较之后做出的决定。然而决定之后,随之涌起的就是对未知的迷茫。以迷茫为主导,与之伴随的是忐忑,怀疑,紧张,不安。“我是不是选择做了逃兵”、“这个决定是否正确”、“未来到底是什么样的”、“又一个新环境我又该怎么适应”……许许多多的疑惑反反复复环绕夏瑶的心头。
时间没有因为迷茫而停留。漫无目的之下,决定学文但仍然需要熬过高一上学期这个下着大雪的冬天的夏瑶最终在理科班过上了无所事事的日子。生物课上看看《人类简史》,把老师“你就别好好听,我看你到时候怎么过会考”的话当作耳旁风,掏掏耳朵恍若从未听见、物理周考上为了让成绩说得过去拜托同桌给予自己一些帮助、化学课持续性地昏昏沉沉、虽说语文课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但是还是随便吧因为文言文实在是太催眠……别人要把生活过成诗,可待在理科班的日子简直毫无乐趣。唯一能带来快乐的也是夏瑶维持了三年的习惯,就是每天晚自习结束后站在班门口等苏言时,让自己的眼睛守候在岳远的班级门口远远目送他离开。幸运的时候,可以和他同路,和苏言谈天说地的同时一心二用,走在岳远的前面或者后面想着他有没有注意到自己。在夏瑶转去文科班后的某一天,她突然意识到,这样的状态已经维持了小半年。“是喜欢吗?”她时不时在心里询问自己。为什么不经意的招呼就让自己欣喜一周?为什么仅仅看到背影就十分快乐?这就是喜欢么?
于是,在高一的夏天正在悄悄到来的时候,她忽然间发现,自己好像喜欢上了一个人。
于是,那个背着红书包的背影就成了夏瑶黯淡生活里为数不多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