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口罩(三) ...
-
想着想着,课间休息时间也快结束了,柳宸抬头看了眼课表,下节是英语,班主任的课,她连忙把桌上的东西收拾干净,拿出了英语课本。
李琦这次倒是没踩着上课铃声进来,预备铃刚一打响,他便慢悠悠地,满脸不情愿地回到了座位上。
果然,班主任的课还是不敢太过放肆的,要不轻则请去办公室喝茶,重则电话通知家长,在班主任面前守规矩一点、乖一点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你下课没出去啊?”李琦见柳宸已经做好了上课准备,边翻找着书本边随口问道。
刚刚上课就一直不说话,我倒是要看看,你是不是今天一句话都不打算说了。
确实,柳宸现在没有了不搭话的正当理由,张了张嘴想说话,哈哈,上下嘴唇中间终于撑出了一道缝隙,喷出了一口气。
哇,好像可以说话了,柳宸现在颇有些久旱逢甘露的滋味。
“嗯嗯,我没出去。”柳宸咕哝着回答,嘴里好像含着个什么东西似的,张不开嘴。
“哦,”李琦觉察出了柳宸发声方式的不对劲,犹豫着想了一会儿,将上课要用到的东西摆在桌上,“你这是……感冒了?”
他说着话还用手指在自己的鼻子和嘴巴附近比划了个口罩的形状。
“我其实……”柳宸刚想回答,班主任兼英语老师林老师轻轻咳嗽了一声,走进了教室。
两个人的对话也就没有再继续下去,纷纷坐正,抬头看向了讲台的方向。
“老师!”坐在第一排的王芮见林老师走了进来,笑着朝他打了个招呼。
林老师则是轻轻朝她点头笑了下作为回应。
说起林老师,柳宸在见到他的第一面就感受到了他很明显的与众不同的气质。
他就像是小说和电影里提到的那种英伦绅士,倒不是说穿衣打扮有多么考究,这种气质主要是举手投足间给人的感觉。
他身材瘦削,脸型和眉眼也比较锋利,个子很高,与地理老师陆老师的和蔼不同,林老师常常给人一种端庄得体,甚至不怒自威的感觉。
大概也是因为这样,他从参加工作起,就当了一年又一年的班主任。
“我们准备上课了啊,”正式上课铃声还没打响,林老师看了眼黑板上方的时钟,“就不等了,大家打开课本后面的单词表,先复习一下上节课学过的单词。”
林老师放下手中的课本和教案,满意地看着齐齐整整坐在各自位置上,已经开始出声读书的同学们。
“哪里的单词啊?”李琦慌忙翻到单词表,却回忆不出上节课讲了什么,便趁着大家已经开始七嘴八舌地读成一片,侧着身子问柳宸。
“这里。”柳宸指了指单词表上第五单元的标题,声音仍是咕哝着。
“这个单元全部吗?”李琦大吃一惊,“上节课讲了这么多?”
柳宸汗颜,这孩子上课都在干什么啊?
“当然不是,”柳宸边说边用铅笔在自己的书上勾画着,“从这个单词到这个,今天老师要提问。”
李琦看了看柳宸的标记,也匆忙在自己的书上做好记号:“今天提问?那完了完了。”
啥时候说的呀这都是?
李琦盯着单词表开始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往外蹦单词,蹦着蹦着好像想起了什么,抽空朝柳宸道了个谢,“谢了啊。”
这段对话之后,柳宸发现自己说话的声音竟然又逐渐清楚了一些,但是她又尝试了一下,大声朗读这事儿,还是基本不可能。
她只好低着头装作出了声,实际上左边放着英语书,右边随便找了张废纸,用笔在上面写写画画,把需要记忆的单词抄写、默写了几遍。
但是其实,就算她什么也不做就在那儿发呆也没什么。
上节课老师一边讲她一边往脑子里记,昨天晚上又简单地复习了一遍。
而且退一万步讲,课前检查单词背诵情况的时候,林老师也不会提问她。
正式上课铃声叮铃铃地打响了,同学们却一点也不在乎,只抓紧着这最后一点点时间拼命往脑袋里灌着知识,叽里呱啦地蹦着英文字母。
柳宸则被几个简单的英语单词磨得有些无聊了,已经会了的东西一遍一遍又一遍,真是没什么意思,她就又开始自顾自地往前翻看着英语课文。
一直低着头的柳宸不知道的是,林老师早就从讲台上下来,一路走走停停,监督着背诵情况,她往前翻看的时候,林老师刚好转到她这边。
李琦见林老师靠近了,生怕他突然提问自己,紧绷着神经,全神贯注地盯着单词表,也没注意柳宸在干嘛。
于是,柳宸开小差的全过程被林老师逮了个正着。
他站定在李琦旁边,看着李琦旁边埋着头的柳宸,又看了看柳宸右手边密密麻麻写满要求背诵单词的草稿纸,轻轻地笑了一下。
这下柳宸终于注意到了林老师的存在,猛地一抬头,大脑飞速旋转,手指本就隔在原来的书页,轻轻一用力,迅速翻回了要求复习的单词表那一页。
林老师却只是在看到柳宸戴着黑色口罩抬起头时稍微愣了下,什么也没多说,一个转身,继续着自己运行的轨迹,左看看右看看地往讲台的方向走了。
“林老师什么时候过来的?”柳宸轻声问李琦。
“有一会儿了。”李琦从背单词的空隙里抽出时间回答她。
“你怎么不提醒我一下啊?”柳宸说。
“我根本顾不上好吧,”李琦无奈,“别打扰我了,我还什么都不会呢。”
好吧,柳宸笑着叹了口气,重新拿起笔,开始默写那几个早已熟记的单词。
林老师既是英语老师,也是初一12班的班主任,接触得最多,自然也就了解地最多,有时开班会的时候,他也愿意和班里的同学分享他自己的故事。
他毕业于本地的一所普通师范类院校,赶上了大学生毕业就分配工作的最后一年,可以说得上是顺顺利利,毕了业就进入了实验中学,正式参加了工作。
后来,刚毕业的他对工作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热情,积极备课磨课,跟老教师讨论问题,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再加上自己带的好几届学生都很争气,没过多久,他便成为了年级英语教研组的组长,现在更是升为了初一年级的年级长。
可以说,他的生活一直都是顺风顺水的,顺利通过中高考,顺利进入师范院校,顺利参加工作,顺顺利利地结婚生子。事业蒸蒸日上,家庭幸福美满,在世俗的定义里,他得到了一个普通人该得到、想得到的一切。
虽然柳宸现在还没有很明确地体会到,他其实有点高高在上。有意或无意间,他会用看似温柔的话语,狠狠地刺伤一些幼小稚嫩的心脏。
一些强加给他人看似合情合理的评价,极有可能将一些懵懂的孩子推向情绪的深渊。
害,谁说不是呢?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作为一个小孩子,一个还需要依附他人来生存的小孩子,被自己最尊重、最信任的人刺伤是常有的事,这种事今天不发生,明天也会出现。
而这些小孩子们,除了忍耐,好像也找不到什么别的解决办法。
因为可怕的是,孩子们总会无条件地信任他们所相信的人,觉得他们的话是权威认证,无可辩驳,甚至会下意识地把这种刺痛进一步反刍,慢慢地融入骨血,彻底成为了和自己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等长大后的自己发现这其实是一块烂肉,想要割掉时,才绝望地发现,这东西如骨附蛆,彻底下狠心换个血都不一定能彻底根除。
这些最信任的人往往是这样几个角色,父母,老师,亲密的朋友。
“好,那咱们开始正式上课了,”林老师提高音量,教室里背诵的声音慢慢减弱,有规律地甚至像是用AU软件加了个淡出效果,“我先随机点几个同学上黑板来听写一下上节课要求的那几个单词啊。”
李琦听见这话,立马又把头压低了一点。
柳宸则还是保持着原来的模样。
她并不怕老师要求的听写,今天却很不想被老师点到名字,因为她并不想成为很多同学今天的八卦中心。
虽然她确实已经被讨论了好几天了。
林老师讲课的风格跟陆老师完全不同,也是由于学科自身的差异性吧,英语课不可能讲得跟地理课一样逻辑条理十分清晰,英语课重要的还是一种积累。
在初中阶段,特别是刚升入初中,记忆句型,熟读背诵课文,会一些简单的句子翻译,上课紧跟着老师的节奏,其实就能够取得很不错的成绩。
所以,林老师上课时,大多数时间会带着学生开口说,而不是他一个人在讲台上自顾自地侃侃而谈,学生在下面发呆。
在他的课堂上,一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互动,不管是示范领读单词、课文,还是后面的套句型、做练习题,他总是会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和他一起交流。最好上课的时候就能把一切该掌握的都掌握住,到课下其实只需要巩固一些词语的正确拼写。
除开教科书里要求的内容,林老师有时还会利用课前或者课后的几分钟时间,放一些英文歌曲或英文影视剧的片段。
诚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被迫学习和有驱动力去探索着学习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特别是一些人文学课,课外的补充材料往往能够发挥比想象中要大出许多的作用。
但是,你要是问为什么,既然林老师的课堂设计得这么生动有趣,像李琦这样连讲过什么都不知道的还是大有人在呢?
那大概是因为,这是柳宸眼里看到的乐趣之处,对于这个班级里相当一部分的同学来说,学英语简直就是一种煎熬,如果不是稍微还有那么点畏惧在,早就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了。
上课时的互动?
那不是最轻松的了吗?
随便糊弄糊弄就过去了,反正也不知道轮多久才能轮到自己单独回答一次问题。
大家一起齐声喊,那就一起喊呗,至于喊的是什么,鬼才知道。
总有许多家长搞不明白,中学时期,大多数孩子还什么都不懂,为什么都是在同一个教室,听同一个老师上课,学生之间的差距可以那么大?
其实很简单,只在于学生学习的主观意愿是否存在,或者说,强不强烈。
如果愿意学,你会觉得老师讲得逻辑清晰、生动有趣,老师补充的课外资料会更进一步加深你对某个学科的兴趣。
如果不愿意学,你只会趁着老师放影片,讲一些课外所谓不会考到、根本不值得听的知识时抓紧时间跑个神,或者就只是看着电影傻乐,平时正经上课时更是会给自己找出成百上千个借口,想出成千上万个应对手段来糊弄老师、糊弄家长、最后糊弄了自己。
毕竟,偷懒可比认真专注、勤勤恳恳地跟着老师学一整节课要轻松得多。
今天英语课上发生的一切比柳宸想象中要顺利很多,林老师可能是发觉了她的不方便之处,一整节课叫了很多同学起来互动,都没有叫她起来回答问题的意思。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了临近下课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