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十九章 生意好 ...

  •   在姜念的吆喝下,总算来了第一位客人,来人是个孔武有力的汉子,要了一碗面,两个素串一个肉串,季青临另外送了他一个数串。

      面只要烫一会儿就好了,其他的菜都是熟的,季青临手脚麻利,很快就做好了,又问了要不要加辣椒,汉子吃辣,他放了辣椒端给了桌子上。

      汉子本来也就是新奇,天天吃馒头包子饼什么的吃腻了,换个新口味,先喝了一口汤,发现竟然有肉味,而且味道出奇的好,面也管饱,串串蘸满汤汁,香喷喷的好吃的很,很快汉子一碗下肚,一天的力气都有了,又饱又好吃。

      汉子付了钱之后,心里想着明天还要来吃这个。

      有了第一个吃了的客人,后面陆陆续续也有其他人过来,刚开始他们抱着是好奇的心态,吃到后面心里想着再吃一回,有的食量大的还要加串串,而那节省的用那个肉汤烫一碗面下肚也可以吃饱,而且汤还让人全身都热了起来。

      人很快多了起来,大家都是爱凑热闹的,见这个摊子上这么多人,自然也想尝一尝,后面都不用姜念喊,自有客人来。

      季青临后面几乎忙的停不下来,他煮面煮粉,端给客人,姜慈收拾桌子,姜念跑腿,要筷子,要碗什么的,她都能拿过来。

      第一次摆摊,季青临准备的不多,卖了一个时辰就卖完了,看的旁边卖包子的人不可思议,直嚷嚷:“你卖的真快,我还以为你会卖不出去,是我小看你了。”

      这人说话爽朗也没有恶意,季青临也不放在心上,笑道:“大家也就是图个新鲜。”

      牵来驴车,把东西放在板上,季青临收摊先去集市找姜愿,姜愿见到他们惊讶道:“这么早卖完了。”

      “嗯。”季青临道:“你把猪下水都留出来,以后都不卖了,家里菜没了,我在市场上转转,买点菜回去。”

      现在他们不但要卖卤味,还要卖卤串,水煮,院子外面的那些菜的确捉襟见肘了。

      “好,你去吧。”

      买了菜回来,等姜愿卖完猪肉,一家人一起收摊回去。

      回到家中,一家人简单的吃了点饭菜,下午又忙碌起来,姜愿定猪,回来后还要去山上砍竹子做竹签,季青临熬卤料,姜慧她们准备明天的菜,姜愈下学堂也要一起串菜,一家人有条不絮的忙碌。

      第二天又是先把姜愿和姜慧送到早市,季青临三个人去码头,才把摊子铺开,就有三个人坐下,来人道:“老板三碗面,每个碗里,两串素的,一串肉的。”

      “好嘞。”季青临应和道。

      三个人等吃食的过程中,其中一个人道:“我昨天就是在这里吃的,真好吃,你们听我的话过来吃,准没错,包管吃了你明天还来。”

      另外两个人道:“那我就要试试,是不是真如你说的那般好吃。”

      季青临很快就把面端上来了,三个人一同下筷子,吃进去的第一口就知道没白来,果然好吃又实惠。

      之后陆陆续续的又有很多人过来,来的人多了,后面的人还要排队,甚至有那没有位置的,还愿意端着碗站在一旁吃。

      有人就道:“老板,我昨天早上吃了一回之后,还想着回来再吃一回,结果你就收摊了,你以后多弄些来卖。”

      这话一出引起了不少人符合:“是啊,中午我收工回家,想带婆娘和孩子来吃,也没吃上,孩子没吃上,还好一顿闹腾,说我哄他玩。”

      “是啊,老板,你多弄一些。”

      面对这些人,季青临只推说家里人手不够,他心里清楚现在卖的好,多数还是因为新奇这样的吃食,等这阵风过去了,也就回归平常,不过他家人手不够的确是其中一个原因,他们家连五岁的姜念都跟着他们整天忙着不停歇,也是辛苦。

      今天比昨天卖的更快,收摊也就更早了,几天后,季青临发现,他摊子还没有摆好,就有几个人在位置上等他,还乖乖的排好队,头一个男子还牵着一个十左右岁的小男孩,一看就知道是一对父子。

      父亲点好了要吃的,带着儿子坐下,儿子道:“爹爹,这家真有那么好吃。”

      父亲道:“当然,不然我一大早带来过来干什么,要不是等我下工回家,没得吃了,我也不会一早把你叫起床。”

      隔壁桌的人桌的上接茬:“娃子,你跟着你爹过来吃准备没错,昨天排着队轮到我的时候卖完了,气得我半夜睡不着,今天一早特意来吃。”

      “谁说不是呢,不早点来还真吃不上。”

      又有人偷偷说:“我听说其他三个城区的人也会来吃。”

      “真的假的?”

      “是真的,我之前上东市一户人家做工过,昨天他家小厮过来买,我俩说了几句话,我以为是他要吃,结果是偷摸着给主人家买的。”

      “真的吗?没想到我还有机会吃到和那些贵人吃一样的吃食。”

      “不会有错。”

      “这样看来他们那些人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还不是和我们吃一样的。”

      都是附近码头卖苦力的工人,大家相互认识,边聊天边吃,好不热闹,季青临想的对,生活本来就苦,若是有可能,有能让自己快乐的事也是好的。

      季青临的摊子上人挤人,一个身边跟着两个仆人,模样看着十四五岁,穿着锦衣华服的小公子走过来,扔下一锭银子给季青临:“你锅里的全都给我来三份。”

      季青临估摸着那银子有个一两左右,真是个大户,可是季青临又不是那黑心的商人,他把银子还给了小公子:“用不了这么多。”

      小公子摆摆手:“我身上没有带铜板,你先放着,等下次我来吃,你从里面扣除就是了。”

      小公子都这么说了,季青临也不多说什么,弄出一个位置,给他们主仆三人坐。

      两个仆人拿着袖子把桌子和凳子里里外外又擦了一边,嘴里还道:“公子,你要是想吃,打发我来买就是,何苦自己跑到城北码头来吃,这里人多脏乱,被老爷知道了我们做下人的肯定要挨一顿数落。”

      另外一个仆人连声附和:“是啊,是啊,要是公子磕着碰着一点皮,我们可怎么办才好。”

      小公子拨开他们,一屁股坐下:“少啰嗦,你们带回去都冷了,肯定是现场吃更好吃。”

      当季青临把他们三个人的水煮端上来,一入口,小公子就知道不枉自己大老远的来一趟。

      三个人把锅里的水煮吃了个遍,甚至在季青临诧异的目光下,小公子还自带碗筷,带走了一份。

      小公子红着脸解释:“我吃饱了,这个是带给家里妹妹尝尝的。”

      小公子名叫段如璋,他的确是带回来去家里妹妹吃的,拿着这种路边摊子买的吃食,他不敢光明正大的走正门,只好走后门偷偷带进去给妹妹尝尝。

      段如璋的妹妹段如瑶是个金尊玉贵的大小姐,九岁的年纪,当她看到哥哥像宝贝一样端着一碗看起来一点也不精致的吃食的时候,她小小的脸邹成了一团。

      “哥哥,我不吃这个,看起来好脏啊。”语气中明晃晃的嫌弃。

      段如璋哄着妹妹:“你吃一口,保准好吃,哥哥可从来不会骗你。”

      小姑娘不想吃,可是闻着香味,又看到哥哥极力推荐,最终还是尝了尝,尝过之后就哥哥果然没有骗自己,平时饭就吃几小口的人,生生的一碗愣是被她吃完了,还央求哥哥明天继续买给她吃。

      段如璋笑道:“我就说不骗你,果然好吃吧,不过现场吃会更好吃。”

      段如瑶就央求哥哥带自己去,段如璋当然不会同意,女子和男子不一样,出门本来就不容易,更何况还是去鱼龙混杂的城北,带点吃食给妹妹被发现了,就是一顿打的事,若是带妹妹去城北被发现了,怕是要被打断腿。

      季青临的水煮很快像卤味一样在江陵城传开,城北和城西的人还好,想去吃就去吃,难的是南市和东市的人,想去吃,又怕被人看到笑话,只好头偷偷摸摸的派家里的仆人去买。

      卖了一个月之后,水煮的生意逐渐稳定下来,季青临小夫妻俩晚上合计了一下,两个摊子加上猪肉铺子,一天大约有个五两银子进项,这个是姜愿从未想到过的,她高兴的不行。

      季青临等着姜愿的兴奋劲过去,道:“我想了一下,这段时间我们把院子里的菜差不多卖完了,新的菜还没有长出来,我们现在也没空种菜,不如跟村里人买些,这样一来也便宜些,二来也不用从城里带回来。”

      “嗯,行,猪下水之类的,我留着,其他的肉类我就从早市上买回来。”

      “好,我跟村里的人也不熟悉,你看着哪户人家厚道就跟谁家买”

      “嗯。”姜愿想了一下道:“我觉得赵婶子就挺不错的,她人好,先前还时常照顾我们,她家种了不少的菜,天天清晨挑着去城里卖。”

      听到姜愿很快有人选了,季青临又说起了第二件事:“第二个就是竹签的事了,我们家现在对竹签的消耗不小,你砍竹签也费事的很,我想着不如,把这事交给村里人,定期给我们做一批竹签。”

      这里的竹签不比现代,机器成批的生产,但是这个时代不一样,多的是找不到活干的人,每天还会忍饥挨饿的人,所以季青临不用担心人工昂贵的问题。

      “好,那到时候我一起问赵婶子。”

      两人有商有量,很快敲定好了两件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