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赵孟华弹完练习曲和中国乐曲,深吸一口气,重新抬手将手指放在钢琴键上。
《D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是海顿所有奏鸣曲中最热情、最动人的一首作品,被选做钢琴八级的考核曲目。演奏者轻轻抬手,再落下时一阵欢快的乐曲随之倾泻而出。短倚音俏皮地引出重音:噔!噔!噔!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带动手腕,跳的音符,连的音符,轻的音符,重的音符,脆的音符,颤的音符……没有错误。演奏者度过呈示部和展开部,来到最后的再现部。优雅的小句子再次重复出现,轻快的贴低键盘的左手和落提弹跳的右手相互搭配,颤音,加花处理,一个延长音——坚决的完美的结束。
评委们在红木长桌后正襟危坐,对着空白表格勾勾画画,看不出对刚刚的演奏有什么想法。这是正常的。赵孟华的家教是音乐学院的教授,资历高深,考前对着考级评委的名单吹胡子瞪眼:这个评委是我的老同学,向来不形于色;那个评委是我当年的学生,对谁都一副臭脸;看着凶,其实都不用担心,你这个水平拿个优秀绰绰有余了,要是你都拿不到证铁定有黑幕!谁要是不让你过我亲自去问怎么一回事!桌子拍得哐哐作响。
赵孟华不怎么担心自己的“优秀”,他比较担心老教授把血压喊高,不过他也知道老教授只是怕自己紧张,于是还是默默地把安慰带到了考场。
赵孟华把琴盖合上,站起身鞠了一躬,说:“谢谢老师,老师们再见。”接着向屋外走去。阳光透过槐树的缝隙照进窗子,把他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
2003年8月,赵孟华13岁,在市立少年儿童文化宫考点考钢琴八级。
这是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赵孟华的爸爸瞄准财政政策在政府项目竞标上花了不少心思,每天都在餐桌上抓着赵孟华和妈妈的手说:“这是最关键的时刻,成败在此一举,你们一定要支持我。”赵孟华的妈妈露出温婉的笑容说老公我当然支持你,赵孟华就跟着妈妈说爸爸加油。
成不成功赵孟华不知道,但是家里的财富确实如吹气球一样多起来了。上小学的时候赵孟华一家三口刚搬进新买的小高层喜气洋洋,小学毕业的时候爸爸又宣布要住进带花园的独栋了。车子也不断更新迭代,小的换成大的,大的换成更大的,最后接送他的车子变成一辆黑色的奥迪,在老城区慢速开过的时候能把路人的眼球都吸走。
车子,房子,爸爸总结,还有家人!老婆,别工作了,我养你。
于是妈妈把文员的工作辞了专心做家庭主妇,每天除了逛街购物就是和她的那些朋友聚会聚餐。妈妈有一个朋友是个叫苏小妍的舞蹈演员,妈妈说她一开始不知道苏小妍是有孩子的,毕竟苏小妍从来没提起过,哪有妈妈从来不提一嘴孩子的?直到有一次聊天的时候妈妈说孩子的教育真让人头痛,苏小妍无意般地提起:“我儿子还蛮省心欸。”
赵妈妈惊呆了:“你有儿子?你从来没给我说过!”
苏小妍啃一口薯片,鼓着腮帮子露出天然呆的疑惑的表情:“嗯?我没给你提过吗?”
赵妈妈用最快的速度调查出了这个所谓“儿子”的生平:姓楚名子航,系苏小妍与前夫所生,容貌英俊气度不凡,成绩顶尖多才多艺,年纪虽小但男神风度已然初具雏形。
楚子航成了赵妈妈眼里别人家的孩子。
妈妈在心里盘算:苏小妍虽然漂亮,但自己也不比她差到哪里,更何况苏小妍的脑子实在不算聪明;楚子航的生理学父亲,那个开了一辈子车的窝囊男人,也绝对比不上自己的企业家老公——综上所述,既然自己孩子的基因绝对要比楚子航的好,怎么有可能让楚子航压赵孟华一头?
赵孟华被迫走上了鸡娃之路。
数学差补数学,英语差补英语。赵孟华的课余时间消失了。这还不算完。楚子航学了剑道,赵孟华也加入了跆拳道兴趣班;楚子航学习了大提琴,赵妈妈认为赵孟华也应当学习一门乐器。
赵孟华那时刚看《笑傲江湖》,脑子里头全是“琴中藏剑,剑发琴音”的《潇湘夜雨》,只想学莫大先生一柄胡琴拉遍天下,一剑能削断七只茶杯。可惜妈妈听了只冷笑两声,说:“不行。”
赵孟华琴剑合一的侠客梦尚未开始就结束了。妈妈觉得民俗乐器都土,还是号称“乐器之王”的钢琴最高大上。
妈妈请音乐学院的知名老教授来家里一对一教学,一节课的课时费有一千多块钱,要赵孟华上高中之前把十级考完。据说楚子航在仕兰中学的活动里有自己的大提琴独奏演出,妈妈说得加把劲了赵孟华,你过了暑假到仕兰能有自己的独奏表演吗?你知道你的钢琴老师说他教的有个叫柳淼淼的小姑娘五年级就考完钢琴十级了吗?
赵孟华哐哐哐地弹音阶,说知道了妈妈我在努力了。
爸爸的态度就宽容多了。他说那么努力干什么,你就算考不上大学爸爸都能让你富贵平安一辈子。但是情人节的时候爸爸给妈妈准备惊喜,还是会嘱咐赵孟华负责烛光晚餐的伴奏然后感慨会一门乐器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