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第 44 章 ...

  •   方耀为宋人选择的沃土正是北美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仅次于尼罗河、亚马逊河和长江。它发源于北美洲落基山北段的群山峻岭之中,迤迤千里,曲折蜿蜒,由北向南纵贯北美大平原,途中汇集了共约250多条支流,形成巨大的不对称树枝状水系,最后注入墨西哥湾。
      密西西比河流域还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千万年的枯枝落叶堆积形成了肥沃的黑土层,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
      不过在十三世纪,由于北美原住民缺乏开垦的工具和技术,生活在这里的人并不多。这片流域还被茂盛的植被所覆盖,河流中鱼群跳跃,野牛和野鹿肆意地在草原和森林中奔跑。
      密西西比河的入海口是新奥尔良。宋人船队在这里做了充分的休整,同时也在改造这个天然的良港。当他们沿着河流一路向北,他们的身后是被留下的两万人和整齐的村庄和渔港。
      而这座属于宋人的首个据点被赵昺命名为新杭,意即新的杭州。看来无论在哪个世界,这座港口都免不了留下开拓者对旧大陆的留恋和纪念。
      宋人的船队也没有走多远,经过了十多天的路程,他们选择了上游一处河流汇集之地停了下来。也不知道这个地形是不是让他们想起了曾经的汴梁。汴梁同样处在一片平原上,水域发达,交通方便,但这样的便利也让这座繁华的北宋都城成了无可据守,在辽、金的兵锋之下惶恐不安。
      好在这里没有对中原虎视眈眈的凶猛北人,只有还停留在部落时代的原住民。面对宋人军队的刀枪斧剑,还拿着石斧和骨刀的原住民就像是一群无害的孩子。
      宋人这一路也已经习惯了这些远远观察自己的蛮人,他们淡定的在军队的保护下伐木除草,营造住宅,打猎捕鱼,开垦农田。
      离开了赤道逆流之后,四季再次正常轮转。如今正好是播种的好时节。陆秀夫苦心留下的谷种终于派上了用场,稻米和小麦占据了最宽广的田地。然后是大豆、小米、棉花和各种蔬菜瓜果。
      另外还有一处封闭起来的田地用来试种那些从岛上采集来的稀奇植物。
      邓光荐对这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隔一段时间就要跑来观察。如今他只要没有公事,整天不是窝在图书馆、实验室里,就是带着弟子到处游历。游乐园如今也不再悬在天空,而是直接落在了岸边被清理出来的土地上。这样也方便了邓光荐和他的弟子们跑来跑去。
      他的笔记心得积累了几大卷,发明的小物件也有十数件居多,大有成为大宋朝第二位沈括的架势。文天祥也看出了好友的新方向,在要紧的教材草案编好之后,便把他从礼部迁到了工部,同时还给了他更多的自由空间。
      被宋人带过来的除了农作物,还有来自旧大陆的动物。宋人在草叶丰盛之处建立几个小型的牧场,那些和人类一起经历了长途旅行的动物终于踏上了阔别已久的土地。虽然有宋人的细心照顾,船上的动物还是折损了一部分,好在这一年间它们也有繁育,因此从数量上还算保持了平衡。
      自从来到这片土地后,宋人见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野兽,却一次都没有见到那些曾经熟悉的动物。于是他们对陆秀夫的远见佩服地五体投地。牛、马、猪这样数量稀少的大牲口成了牧场中的明星,一举一动备受关注。鸡鸭则因为其旺盛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得到了更多的自由。
      猫狗依然是人类的朋友和好帮手,狗子看家打猎,狸奴捕鼠陪伴。孩子和老人尤其喜欢它们的陪伴,就连才三四十岁的杨太后都养了一只肥头大耳的狸花猫,天天抱着它走来走去。
      河边还建起了一片的工坊区。如今近二十万人的衣食日用都出自这里。工坊的种类众多,但除了食堂,最热闹的便是打造农具的铁器坊了。
      由于还没在附近找到可用的铁矿,铁器坊最初的任务就是把淘汰下来的刀剑改造为农具。
      虽然保护安全的军队是必备的,但人数却已经大大缩减。老迈伤残的、体弱愚钝的、以及那些不满岁数的少年兵都被转回了民籍。还有一些被选拔出来的学习积极分子也被文天祥要走了。如今不算新杭那边,张世杰手下的军队只留下了最精锐的两万人。
      几万士兵交出了手中的刀剑,然后换回了斧头、镰刀和犁头。
      “这就是铸剑为犁啊。”张世杰感叹道,虽然掌握的军权大大缩减,但他脸上的笑容却一日比一日灿烂。
      这片土地一天天地变化着模样。
      随着一栋栋崭新的木屋出现,住在船上的宋人慢慢地迁移上岸。城市的雏形开始形成了。
      因为时间和资源都很充足,宋人得以从容地规划这座注定成为新都城的城市。有了汴梁城市局促、房价贵拆迁难的教训,他们极有远见地给城市未来的发展留了足够的空间。
      建设过程中,那些原本远远观望的原住民也渐渐习惯了这些奇怪的闯入者。他们先是警惕地靠近宋人的活动范围,然后便被宋人身上漂亮的衣裳和手中先进的工具所吸引,比划着想和他们做交易。
      但双方语言不通,而且各个原住民各部落之间也使用着不同的语言,双方往往造成了一堆误解也没有能达成交易。
      得知这个情况,清闲了许久的方耀在城门外划出了一片特别区域。在这里,不同的言语不再成为交流的障碍,所有人都可以畅通无阻地和其他人交流。
      宋人把这片区域按照惯例称为榷场。当原住民进入榷场,立刻就发现刚才对方口中还陌生的语言变成了脑海中清晰的意思。他们惊愕失色,惶恐地跪下,高声向缔造这一神迹的不知名的神祇祈祷。
      宋人连忙把他们扶起,再三解释神君并不喜欢别人的跪拜,原住民们才颤抖着站起身。和宋人交易时,本来就性情温和的他们更是不敢侵犯这些被神灵爱护的人,都拿出了最诚挚、甚至亏本的交易清单。
      有些人想要换锋利的刀剑和斧头,被宋人拒绝后转为请求交易锄头和小手斧。他们拿出的交换物是玉米和野牛皮,五百斤玉米或五张野牛皮换一柄手斧或两把锄头。
      有些人喜欢宋人漂亮的餐具,他们拎着有着漂亮羽毛的火鸡来,一只十几斤重的火鸡换一只没有花纹的素白瓷碗,第一次交易时双方都皆大欢喜。但当宋人们品尝过火鸡的滋味后,它立刻就成了榷场中不受欢迎的商品,时常被冷落在一边。
      还有被鼠患纠缠的原住民看上了那些身手敏捷、可以捕捉老鼠的猫咪。但宋人的猫本来就不多,几乎没有人答应他们的交易。只有一个老兵被对方拿出的一对猎犬迷住了眼,把自家的猫交易出去,回去还被妻子孩子一顿数落,只好抱着两只狗子可怜兮兮地蹲在门口。
      这些交易有的是官方,有的是私人,但总体还是以官方交易为主。尤其是涉及铁器,所有交易都牢牢把控在官方手中。
      榷场运行了一个月之后,越来越多的原住民部落得到了消息,向着这里派出了贸易队。他们的货品不同,需求不同,对东西的心理价位也不一样,零零碎碎的交易需求让宋人眼花缭乱,最后还是陆秀夫拍板拿出了方案。
      不论是为了方便管理,还是为了公平交易,榷场都不能继续这样糊里糊涂地运行下去了。陆秀夫在原住民习惯的以物易物中引入了大杀器——货币。
      当然,这个货币并不是说直接让原住民们接受铜钱和金银,而是额外设立一个管理处,对所有货物进行统一的估值,然后在估值的基础上进行交易。
      宋人这段时间已经在原住民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原住民虽然有些将信将疑,但还是抱着合作的态度配合了宋人的方案。
      每当交易的时候,原住民的货物先带到管理处,由官牙检查后给出估值。如果原住民同意这个估值,官牙就会将数字上报给榷场官员,由官员发钱,原住民拿着这些铜钱或金银去交易。
      官方的货品在榷场东面,占地最大,优点是规划工整、品类齐全、而且数量基本都比较大,但劣势是基本没有讲价空间。私人交易在西面,家有富余的宋人在这里摆起了摊子,不但卖货,还有小吃摊、剃头铺和裁缝店。
      普通原住民更喜欢到西面进行交易,就连那些部落商队在官方购买到需要的货品后,也喜欢到西面来消费和享受,把口袋中的最后一个铜子花完。
      但也不是每次交易都那么刚刚好的。对于剩下的钱,原住民可以选择带走,也可以选择在管理处记账,下次来的时候记入一起消费。
      最开始原住民对携带沉甸甸的铜板没有兴趣,都选择了记账。但很快他们就察觉到了这种交易媒介物的好处,铜钱慢慢走出了榷场,参与到原住民之间的交易中。
      宋人的文字和语言也在慢慢传播出去。虽然在榷场中可以无障碍的交流,但大家不能总是待在那里,于是原住民中的聪明人开始学习宋人的文化,一个头领甚至还花大价钱请了一位宋人老师教授语言文字。这位姓张的老师不但教首领识字,传给部落许多实用的生活知识,还会狩猎,有一手百发百中的好箭法,引得了部落大部分人的尊敬。
      这个做法很快流行开,成了大部落头领的标准配置。如果头领身边没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宋人老师,和其他部落交易时拿不出闪亮的铜板,那这个部落的人都比其他人差了点什么,出门见人都低着头。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老师们都领着双份工资。部落首领交出的束脩是一份,还有一份是来自宋廷。
      “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文天祥摸摸胡子。二十万宋人看似数量不少,但在华洲广阔的土地上却只是沧海一粟。要想保存华夏火种,不单是要教育自己人,还要教育夷狄。
      当整个华洲的人都说汉人语言,写汉人文字,华夏风骨又怎么可能变呢?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