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收拾公爹(二) ...

  •   万木凋零,呵气成霜。

      雁月堂外,奴仆们来往的声响不绝,人人都盼着新岁,李吟娥也在盼。

      前世唯一能出府的机会便是新岁,若有金陵府的官员邀请杜家赴宴,杜家人便会带着她一起去,然后她的婆婆会不厌其烦地让她讲出为何愿意守节?

      那些官家夫人们表面上赞扬她高洁如兰,聚在一起时却笑她像个傻子。

      李吟娥讨厌赴宴,讨厌讲出“自愿为夫守节”这六字,可她又盼着能去。

      因为只有那几日,她觉得自己像个活人...

      夜深人静时,身边的裴似已然熟睡,李吟娥睡不着,看着对面之人发呆。

      “你这人脾气坏嘴巴挑剔还心狠手辣,索性样貌勉强算是不错。”她去摸那张脸,前世她爱过杜宗敬一段时间,也就那一点爱意,等他死了不到一年就淡了。

      “我不想给人做妾,你要不是侯府公子就好了。”她想的是,若裴似只是一个普通四品官,她拿走杜家的银钱,再使计嫁给他也成。

      偏偏,他家有权势有银钱,不是她这种寡妇可以进去的。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尚算可心的男子,结果这男子注定和她有缘无份。

      正想的入迷,对面的裴似睁眼,问她嘀嘀咕咕在说什么?李吟娥慌忙翻身,假装自己方才在说梦话。

      “你梦话也太多了点。”裴似嘟囔着去抱她。

      一夜好梦,杜礼早起进来行礼,先喊老师,再叫娘亲。

      裴似夸他尊师尚学,是个好弟子。李吟娥明嘲暗讽,说他小小年纪,已深谙官场规矩。

      菘蓝来找她,说大奶奶有请。

      等李吟娥赶去荣寿堂时,大奶奶的房中咒骂声和物件的破碎声不断,秋色把她拉到一旁,让她等会再进去。

      “发生什么事了?”李吟娥记得前世的大奶奶再生气,也未曾如此失态过。

      “老太爷做主,要把朱姨娘抬为平妻...”秋色悄悄说。

      因大房闹出不少麻烦,为免影响二儿子的仕途,老太爷昨日在书房把大儿子骂了一通,又觉得大儿媳妇不堪大用,于是发话要在除夕家宴上将朱姨娘抬为平妻。

      平妻虽不是正妻,却可以是商人在外地的正妻。

      若大老爷就此带着朱姨娘常年待在海陵府,那金陵府大奶奶的正妻位置便是形同虚设。

      不怪大奶奶气得发疯,大老爷和朱姨娘青梅竹马爱得深,万一这事真成了,她的丈夫就真成了朱姨娘的丈夫。

      她多年在杜家的苦熬和经营,都成了他人眼中的笑话。

      “进来吧...”随着一声无力的呼喊,李吟娥被竹青带到房中,房中已是一片狼藉,瓷器茶杯碎了一地,大奶奶斜靠在榻上,伤心落泪,心如死灰。

      “娘,吟娥来给你请安。”李吟娥行礼后,走上前安慰她。

      “吟娥,娘如今只能依靠你了!”大奶奶伏在她怀中痛哭,大儿子死了,小儿子还是个不顶用的,大女儿刚惹恼了老太爷,能在老太爷面前说上话的小女儿,远水解不了近渴。

      为今之计,只能支这个大儿媳妇去帮她求情。

      “娘,吟娥自然愿意帮你跑这一趟”李吟娥觉得她找对人了,因为她也不会让大老爷轻易离开,亲眼看着杜家家破人亡才是他今世的归宿!

      老太爷一向执拗,说一不二,不过,她该怎么让老太爷回心转意呢?

      柏松堂内,琼音扶着老太爷去了二房,德音为她端来茶水,芽叶粗老,加工粗糙,寻常人家都不太会喝的粗茶,也就老太爷爱不释手。

      “他还喜欢喝粗茶啊?”前世的老太爷惯爱泡一壶粗茶,然后让她跪在地上,听他满口仁义道德,讲前朝几位节妇如何忍饥抚孤,如何恪守妇道,为夫家挣下牌坊。

      粗茶入口苦涩,一壶要喝许久,她常常要跟着跪上许久,后来两个丫鬟杀他不成,他惊惧下中风瘫在床上,这折磨才算完。

      “装深情呢,说是前头那位老夫人名门闺秀,嫁给他这个穷小子后,与他粗茶淡饭过了数十年,亡妻已去,每次喝着这粗茶,都能忆起与亡妻同甘共苦的日子...”德音一板一眼背着手,活灵活现学着老太爷平日训话的模样,逗得李吟娥捂嘴直笑。

      笑完了,她问德音,到底是怎么回事?德音摊手,说自己也不清楚,是突然有一日,老太爷吩咐小厮去找大老爷,也不准她们俩进去伺候。

      “再开门时,我们就听见他说要把朱姨娘抬为平妻,大老爷当时没说话就走了...”德音为大奶奶不值,刚死了儿子,结果自己的公爹先是收了她的管家权,又把妾抬为平妻,指不定哪天,会让大老爷休了她也说不定。

      李吟娥听着德音的话,想到一处奇怪的地方,前世老太爷骂儿子儿媳时,从不会避着身边的两个丫鬟,没道理一件杜家人迟早会知道的事情,反而一反常态避着她们。

      除非,他们在做戏。

      “二房最近缺银钱了?”她问德音。

      “听说是。”德音也是听琼音提过一嘴,二房前几日来找老太爷,她偷听到他们在说什么钱的事。

      二房每年从大房取走的银钱都够买多少个官位了,居然还会缺钱?

      想起昨日裴似说的话,她想到一种可能性。

      不是二房缺钱,是杜家支持的那位皇子需要用钱了,一时凑不够,老太爷和大老爷便把主意打到嫁妆丰厚的大儿媳妇身上。

      毕竟大奶奶的娘家何家当年也是可与杜家比肩的富商大户,因是家中幺女,出嫁时陪了不少嫁妆给她。

      这一家子,可真够恶心的。

      老太爷整日亡妻,亡妻的回忆,老夫人在世时,妾没少娶,外室没少养。等老夫人一死,又暗示两个儿子帮他找两个丫鬟进府伺候。

      大老爷说着和朱姨娘青梅竹马,非她不娶,甚至当年为了娶她,差点和老太爷闹翻,结果妾室不也进了一个又一个。

      如今府中缺钱了,他们的主意又打到儿媳和妻子身上,想以朱姨娘逼大奶奶交出嫁妆,讨好皇子。

      大奶奶这次,要么要花心的丈夫,要么守住嫁妆,二者必失其一,就看她怎么选了。

      想通了问题的关键,李吟娥饮着茶坐在椅子上等老太爷回来“唱戏”。

      等至快午时,前世她最怕的拐杖声传来,老太爷被琼音扶着回来了,李吟娥赶忙跪下帮大奶奶求情。

      “祖父!吟娥求您收回成命,娘失了郎君,一时悲痛才做下那些错事。”光跪着还不够,说完她就开始哭。

      老太爷有心利用李吟娥找大奶奶要嫁妆,假意数落了大儿媳几句,责怪她差点败坏了杜家的家风,葬送了杜家的大好前程。

      李吟娥低头流泪,等他数落完了,才故作可怜的抬头。与他说起从前杜宗敬还在时,曾对她说,当年老夫人有疾,是大奶奶不辞辛苦,整日衣不解带的侍疾:“郎君说祖母与娘相处似母女不似婆媳,时时嘱咐我多找娘取经,学习这婆媳相处之道...”

      德音为老太爷泡好另一壶粗茶端来,他喝着茶,见时机差不多了,对李吟娥说这事尚有转机。

      “请祖父明示,这转机是什么?”女子眼中是满是期待。

      “杜家老宅的祠堂建了有二十年了吧,该修修了,她若是有心,修缮祠堂这钱...”老太爷的话点到为止。

      李吟娥缓缓点头,说这就回去劝劝大奶奶。

      “娘,老太爷是这么跟我说的,您看这事?”荣寿堂内,她将老太爷的话复述了一遍给大奶奶。

      大奶奶不知道他们的算计,真以为是老太爷是顾念她对老夫人的一片真心才网开一面,欢天喜地地说自己愿意帮杜家修祠堂。

      事已帮她办成,话也帮老太爷带到,后面的事该是他们二人该商议之事,李吟娥看她一脸欣喜,不好劝她,行完礼便走了。

      出荣寿堂时,一树银花,满枝雪白,天地间浑然一色。路过后院,她瞧见虞姨娘独自在后院赏雪。

      四野茫茫,一袭红裘的女子折三两枝红梅入怀,孤寂地立于一方深宅中,腰不盈一握,回眸时眉眼含春,娇艳若滴。

      大老爷一早去了丝绸铺,秋色说他晚间才会回,而虞姨娘却打扮得如此艳丽等在此处。她知道她在等谁,只可惜前世今生,她都等错了人,报错了仇,平白丢了一条命。

      “虞姨娘。”李吟娥走过去,决心点醒她。

      “原是大少奶奶。”虞姨娘惊喜回头,却发现是李吟娥。

      远处有男子的声音传来,如果她猜的没错,这个男子是杜宗州,也是虞姨娘今日准备等的人。

      “有时候眼睛看见的并不是真的,说出来不怕虞姨娘笑话,我尚在闺中时,极爱吃冰糖葫芦,可我有一个堂弟,他最爱抢我喜欢的东西,因他年纪小,我爹娘言语中总要我让着他,虞姨娘可猜一猜,我后来是怎么吃到冰糖葫芦的?”她与虞姨娘并肩站着,男声渐近,身旁的女子缓缓摇头。

      “后来,我逼自己看到冰糖葫芦时,从不多看一眼,只盯着讨厌的吃食看,堂弟就此上当,把冰糖葫芦留给我。”李吟娥顿一顿,继续轻声说道:“虞姨娘,人越在意什么,越可能会隐藏。”

      比如,大老爷最在意的儿子不是大奶奶生的两个嫡子,而是朱姨娘生的庶子杜宗诚。

      “谢谢...”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收拾公爹(二)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