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过去的故事 ...
-
也许,青春会像昨夜的甜糖一样让人回味无穷,又或许,青春会像明日即将腐烂的桔梗花一般令人厌恶。而对于已过而立之年的男人来说,青春不过是一场如烟如梦的悲剧,像抽了支浸满过期福尔马林的半截香烟,苦涩又难以言喻。失败的暗恋,抑郁不得志的高中,每次手术都如同挂在悬崖边上一次又一次的病危通知单。边知乡笑了笑,用手捻灭了烟,走进了那间开了快20多年的咖啡店,准备同往常一样消磨这无趣的一天。
点好的卡布奇诺散发着新鲜牛奶的香甜,边知乡打开了手机日历,仔细看了眼日程安排,才发觉今天是沈湘离世的第5110天,是满打满算的第十四年。他有些唏嘘,不知是否该替沈湘惋惜这世上除了自己没人记得他。不过谁又会真的在意呢?真正会在意的人的灵魂已经被锁在盒子中埋进土里,彻底失去了辩驳的机会。
实际上,边知乡平日里并不会刻意注意日期的跳动,他像无数个在人世间碌碌无为的人一样,过着自己的生活,不分昼夜。他也不会主动突然想起那天晚上的情形,因为边知乡曾向对方保证,不会因为对方的突然离世而打乱自己的生活节奏。然而在今天那时的景象像发了洪水般的朝他涌来,让他不得不回忆起了当时沈湘听到自己这话后掺杂着不舍和坦然的眼神和挂着笑的上扬的嘴角。随后不着边际的话从对方唇齿间蹦出,边知乡抬头一望,对方神色却无半分虚假,眼神里满是向往和遗憾。
在眼神交汇的瞬间,边知乡听见沈湘用他一贯的平和的语气说:“如果哪天我真要死了,你就偷走我的骨灰把我撒进海里吧。这世界太脏,我不想我的灵魂还要继续困在这里,经受来世的折磨。”
时间已过太久,边知乡早已忘记自己当时的回答,但在沈湘死的那年,他确实去过海边。不过,不是为了完成对方的愿望,而是为了自杀。
那天天气还算不错,微凉带着咸气的海风吹拂着边知乡的脸庞。他听见风哭喊着想要逃离这浮躁的人间,他听见岸边人们的呼叫声越来越远,他听见沈湘临死前的笑声,他听见了自己的心跳。
尖锐的砂石划破了他的脚掌,完全浸湿的衣服沉甸甸地贴着他的皮肤,水已经漫过脖颈,胸腔的沉闷感越来越强。此时,边知乡停下了。他回头望着因为人的扰动而泛起涟漪的海面,他沉思着。这是他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不只是他,连能够容纳百川的大海也是寂寞的。
寂寞的,会因一个人的持续扰动卷起不会消失的浪花。
在那一瞬间,他好似明白了为何沈湘想葬入这无尽海。因为孤独的人总会寻找同伴,想要从对方身上获得些许自己从未得到过的暖意。
【沈湘15岁,边笙16岁】
两人一同考入本市最好的高中。虽不同班,但因成绩好在高中部远近闻名,两人不相识。
【沈湘15岁,边笙17岁】
在边笙生日这天,他遇见了在校门屋檐下躲雨的沈湘,两人因一把多余的雨伞结缘。互存手机号后没有再联系。
【沈湘16岁,边笙17岁】
这是沈湘第一次因为私事用微信联系边笙,他邀请他去天台吃蛋糕。边笙应邀,独自一人迎着冷风前往天台,用私藏的打火机给沈湘点了生日蜡烛。
那是沈湘生命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生日。
【沈湘17岁,边笙18岁】
正在上课的边笙听见外边的动乱被迫随着汹涌的人群出班门观看,映入眼帘的是沈湘从顶楼一跃而下后沾满血迹的尸体。无人敢靠近,无人不惊叹。只有边笙一人在想,沈湘会不会疼。
【沈湘17岁,边笙19岁】
高考后,边笙不顾家里人阻拦,改名“边知乡”。怕对死者不敬,便使用同音字替代。
【沈湘17岁,边知乡31岁】
边知乡每年都会去公共墓地拜访沈湘,有时是白色的桔梗花,有时是草莓味的棒棒糖,每到沈湘生日的时候,他也会准备一个跟之前一样的蛋糕放在碑前,最后一口一口地吃掉。
其余时间,他总是站在他的墓前问他一遍又一遍,愿不愿意自己把他的骨灰挖出来送去海葬。
边知乡得不到回答,却始终知道对方的答案。
他知道他是愿意的,他愿意的。
可他依旧没有办法带他走,带他逃离这个他讨厌的世界,带他走向下一世的自由。
沈湘17岁,死于校园暴力。
他的墓志铭上刻着:“愿来世,爱我的人能一并给予我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