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5、第五章师专生活(4)专业课老师 ...

  •   作者/方_忆写于1.31

      在英语口语测试顺利结束后,同学们都如释重负地回归到了日常的学习课程中。虽然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评估自己在口语考试中的表现,但是系里并没有公布具体的分数结果,这让每个人的得分就像一个个有待揭晓的秘密,引人猜测。

      "考试到底考得咋样,估计只有咱们这场专业口语考试的两位老师心里最清楚吧。”

      “是啊,老师们那儿有严格的评分标准,人家的专业知识就摆在那儿,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如何,肯定会进行详细、超级准确的打分评估。”

      “我看系里所以不把成绩往外说,这是在尊重咱们每个人的隐私呢。”

      “所以啊,大家还是甭管成绩高低了,我们只要始终保持对学习的这股子热情,不断努力提升自己,向前冲就对了。"

      在赵小美眼里,老师们手头的这些成绩单,不仅仅是个数字列表,它实实在在记载着学生们一路奋斗的点点滴滴,每一份成长、每一次的进步都在里面。这成绩单,就好比是一面魔镜,能照见学生们的求学之路,同时也给老师们指出了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线索,让他们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让教学改革更接地气。

      两天过后,同学们不再过于纠结考试分数的高低,而是将重心转移到全面提升英语综合实力上,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力求在听、说、读、写几方面都有显著的进步和提升。

      在1979年中国的大专英语教育体系里,特别像九原师范专科学校外语系这类教育机构中,教学的核心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功,确保他们在英语听说读写各方面都能扎扎实实。

      同时也非常看重对英美文学及文化的普及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基础人文素养。这一做法恰恰体现了当时我国外语教学政策上注重实用性与基础性两手抓的特点,既强调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也不忘文化底蕴的积淀。

      九原师专外语系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基础英语、英语泛读、英语写作、英语口语与听力训练和英美概况。鉴于特定的历史背景,除了专业课程之外,公共必修课程同样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革命史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另外进入到第二学期后,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增设了汉语写作课程,以强化母语表达能力。同时又开设了政治经济学课程,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外语的同时,加强对我国经济社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对于刚成立一年多的九原师专外语系,教师团队规模相对较小,但每位老师都很专业。除了那两位他们这届刚入学时测试口语的专业老师以外,还有两位教英语专业课程的老师。

      一位是于倩老师,她刚从一所著名的外语院校毕业不久,年轻且充满了活力,专业知识很扎实。另一位则是五十出头,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龚连胜老师。他不仅在系里享有很高的威望,还担任着外语系主任的角色。

      在新学期的第一天,外语专业的新生带着激动和紧张的心情踏进了教室。当年轻的于倩老师走上讲台时,班长一声令下,带领着全班同学起立,向她致以热烈的欢迎。同学们都满怀期待地望着他们的专业课老师,希望能从她这里体验到与中学时期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

      作为这届新生们的专业课老师,于老师的专业素养毋庸置疑,不仅语言功底扎实,学术底蕴也很深厚。然而,台下的同学们很快发现,于老师的授课风格过于偏向严谨内敛,缺乏生动活泼的互动元素。虽然她严谨地讲解基础英语知识,强调理论的精准传授,但课堂上的互动环节比较少,导致氛围显得沉闷,更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于老师严格按照教材内容授课,逐字逐句细致讲解,确保了知识点的全面覆盖。但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参与积极性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尽管面临这样的教学情境,赵小美内心还是能够体谅和理解,在她看来,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与方式,作为学生,尽快适应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也是自我成长的一部分,并要积极的从中挖掘和吸收知识的养分。即使于老师的课堂氛围显得较为平淡,她依然以高度专注的态度倾耳聆听,尽量紧跟课程的步伐。

      与此同时,她积极反思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试图在这一相对传统的教学环境中寻找到最有效的学习路径,以便更高效地消化、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英语专业知识。尽管过程可能充满了挑战,但赵小美坚信,只有这样不断适应与磨合,才能真正提升自身的学术素养与专业能力。

      入学测试赵小美他们班口语的那位年纪稍长的女老师叫张慧娟,她主要承担他们班的英语口语、英语听力和英美概况课程的教学任务。而其它英语专业课程都归于倩老师。

      在授课方式上,张慧娟老师采取了传统而稳重的方法,注重扎实基础和严谨规范。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她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系统指导,注重发音准确和语言流畅。在听力训练方面,她通过带学生们去听力教室观看各类音频教程,引导学生捕捉关键信息,提高理解能力。至于英美概况课程,张老师详细介绍了英国和美国的历史文化背景,确保学生对英美两国的基本知识有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于倩老师在外语系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承担了相当繁重的教学任务,每天都要连续上两三节专业课程。面对这样的工作强度,她依然坚守岗位,倾尽全力投入到每一堂课的教学中。然而,并非所有学生都对她的授课方式表示满意。部分同学反映,于老师的教学方法较为依赖教材,有时显得过于照本宣科,缺乏生动活泼的教学互动和创新元素,这使得一些同学感觉课堂气氛略显沉闷。

      赵小美觉得,两位老师在各自的教学领域内都展现出了独特的风格与敬业精神。于老师尽管受到班上部分同学的质疑,但她始终坚持严谨治学的态度,努力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张慧娟老师以其扎实稳重的教学风格赢得了学生们的一致认可。她的教学不追求花哨的形式或激进的改革,而是回归教育的本质,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述专业知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

      尽管俩位专业老师的教学方式各有特点,但她们均致力于通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付出,共同塑造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张慧娟老师的那份质朴无华、持之以恒的教育情怀,尤其赢得了学生们深深的敬意与尊重。

      在九原师范专科学校外语系,对于非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采取了一种比较特别的方法。由于系里师资有限,这些课程并不是由外语系的老师来教授,而是请了学校其他系的老师们来授课。

      学校会根据外语系学生的需求和教学计划,协调各个系的老师来教授一些公共基础课或者与英语专业相辅相成的人文社科类课程。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可能会让学生感觉有些不连贯,但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确实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丰富了他们的校园生活。这种教学模式还体现了学校资源共享和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让老师和学生都能从中受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