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第三章下乡(4)县城记忆 ...

  •   作者/方_忆写于2023.12

      对于赵小美而言,阳县县城在她的记忆中几乎未曾留下什么印象。尤其对那里的地貌特征、城镇布局以及民俗风情的了解近乎空白,因为她与县城的交集仅仅维系在每次要徒步十多公里去县城的长途汽车站坐车回家。在模糊不清的记忆中,那条延绵不绝的土路仿佛一幅没有终点的画面,每当她终于抵达县城时,人早已疲惫不堪,无暇顾及周边的环境细节。

      对于那位安排她前往东胜村插队的姑父远方亲戚及其家人,赵小美所保有的记忆仅是一些零星片段。依稀记得他们的住所在县城,院中一栋宽敞的房屋,屋内有一张宽大的火炕,晚上全家人都在那暖和的大炕上共眠,尤其让身为“城里人”的赵小美感到颇为不适的是,这家的女主人和她家的男成员一样,睡觉时也不穿内衣,这无疑让偶尔借宿那里的赵小美感到尴尬与不适。

      尽管自己家的居住环境也颇为拥挤,但至少有两个房间,父母与孩子们各睡一间。即使她哥赵锦城在家的时候,也会用布帘子隔开,在夜间互不打扰,这一点相较于农村家庭的通铺共寝习惯,对她来说显然更为熟悉和自在些。

      当然她也知道,自己一个连远亲都谈不上的外来者,哪有资格去挑剔和苛责人家的生活习惯呢。更何况每次前往县城时,在人家免费吃住,纵然每次都买些东西略表心意,但这些微薄的礼品又怎能抵消得了所受的款待之恩呢?

      尽管公社书记的职位不高,但在普通老百姓眼里却也是有身份、有威望的人。赵小美这个出身于平凡职员家庭的女孩,每次走进书记家门时,都感觉自己仿佛低了一头。在人家变得小心翼翼,努力找活干以示勤快,生怕给对方添半点麻烦。

      面对皮肤黝黑的女主人和对她冷淡的一双儿女,她选择了像李士林那样,用装傻卖乖的方式来应对,并且尽量避免与他们过多交谈。当然,人家也并不怎么搭理她。

      书记家的女儿长得很标致,脸上的五官小巧精致,皮肤白白嫩嫩。不过她的眼睛不大,身材也稍微胖了一点。言行举止上有点像有钱人家的大小姐,让人不太敢和她随意攀谈。赵小美觉得她年纪比自己小些,只是体型壮实了一些。

      至于书记的儿子,她肯定没跟他有过什么交谈,否则不至于一点印象都没有。尽管赵小美骨子里带着倔强,不愿轻易向人低头,但在现实生活面前,她不得不学会压抑自己的性子。并且清醒的认识到,和书记家女儿相比,自己在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等方面确实有着很大的差距。书记的女儿自小生活在蜜罐里,备受父母呵护,而她却是在母亲的打骂声中慢慢长大。随着年龄的增长,纯真无邪的心灵逐渐变得细腻且自卑,与人交往的热情也日渐消减。

      上小学那会儿,赵小美是个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小姑娘,在班级里堪称孩子王,六年的小学阶段,她几乎担任过所有班干部职务,身边总是簇拥着一群小伙伴。

      然而随着岁月的推移,她的性格开始逐渐变得内敛且羞涩,不再像以前那样乐于与人打交道。尤其是面对长辈时,她显得尤为紧张,生怕言语行为有失,这种忐忑不安的情绪使她越来越沉默寡言。那时的孩子远没有现在这么敢于直率表达自我,每当心中涌起想法或是想要倾诉的时候,总会被各种顾虑和规则束缚住,难以随心所欲地说出自己的心声。

      在这种氛围中,她渐渐习惯了独处,并且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宁静港湾——书籍的世界。她沉醉于一本本厚实而深奥的大书之中,让自己沉浸在书中角色的喜怒哀乐之中,欣赏着那些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入人心的对话。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显得有些孤独,但在阅读的世界里,每一页翻过的纸张,每一个被领悟的故事篇章,都成为她内心深处最纯粹的快乐源泉。就这样,赵小美通过文字构建的世界,找到了属于她个人的安宁与愉悦。

      因此,她害怕亏欠他人,也不想看别人的冷脸。学农时给山丫和弟弟买糖果零食,是为了避免别人的冷眼相待。当李士林送给她一副棉手套时,她甚至考虑借钱回礼,以免欠下人情。这种性格使她在与人交往中始终保持警觉和距离,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自己的尊严和骄傲。

      “你借钱做什么?”

      赵小莉警觉地问道。她始终对妹妹私自跑回家的事情心有余悸,担心这次会不会是为逃避下乡。

      “我想给李士林买件礼物,他昨天送了我一副手套,我不想欠他什么。”

      “这样啊,你要借多少?”赵小莉觉得妹妹和李士林并不合适,所以很大方地问道。

      “五。。。块钱,可以吗?”赵小美见二姐如此爽快,于是大胆地开口。心想,上次翠珍、袁红和许翠玲她们送了自己礼物,既然要回礼,那就干脆都买齐了吧。她原本还想着看自己有没有合适的东西回送她们呢。

      “你不识数呀?以为五块钱是五毛钱,说有就有啊?”赵小莉瞪了妹妹一眼,不满的责备道。

      最后小美费尽口舌从她二姐那里借来了三块钱。可能是因为赵小莉觉得自己很快就要接父亲的班去银行上班,而妹妹却要像哥哥那样去农村当知青,心中有些愧疚,所以这次出手大方了许多。

      “这三块就算姐给你买礼物的钱吧,不用还了。”

      赵小莉想什么呢?她压根就没打算还钱。她马上都要去银行工作了,还会看上这点小钱吗?赵小美心里虽然这么想,但嘴上可不能说出来。于是脸上带着惊喜的表情,讨好地对赵小莉说:

      “谢谢二姐!咱家就属你最大方了。”

      憨厚的赵小莉只是对妹妹叮嘱道:

      “别让妈妈发现,快把钱收好,路上别弄丢了。”

      小美觉得,她二姐是家里最公正无私的人。在未来的日子里,赵小莉确实成为了赵家的顶梁柱,连父母有什么事都要依靠家中的二女儿,简直是里里外外一把手,支撑起了整个家庭的运转。

      初到陌生环境中,与人一家子同睡一张大炕上,赵小美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听着旁边此起彼伏的鼾声,有时甚至像拖拉机一样的呼噜声,前半夜她根本无法入睡。没办法,每次回家往返一次都要在人这里落脚,她总不能在长途车站过夜吧?住旅馆更是想都别想,一是没钱,二也不安全。

      夜深人静,赵小美躺在炕头上,想念着家里的温暖。大姐赵小玉的鼾声时常响起,那熟悉的节奏让她感到安心。要是哪天听不到大姐的呼噜声,她反而会有些不太习惯,甚至睡不踏实。

      赵小美离开家的时候,赵小莉已经顺利通过了银行的考试,并且在所有接班的女子中名列前茅。赵小莉的算盘打得熟练流畅,几乎可以与她们母亲相媲美了。

      估计现在的二姐已经正式成为银行的一员了吧?

      再过两个月,哥哥赵锦城也将回到家探亲。到那时,他们又能吃到他带回的大米了。听二姐说,父母正在托人办理将哥哥调回本地的事宜,赵小美心在中默默祈祷事情能够顺利。

      小妹赵小靓今年刚上初二,虽然没能如愿进入一中学习,但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对她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毕竟将来无论怎样,她都可以接母亲的班去银行上班。这样家里就只剩下大姐赵小玉了,她的年纪已经不小了,早该嫁人。。。

      赵小美躺在炕上,翻来覆去想着家里的事,渐渐闭上眼睛进入了梦乡。在梦中,她似乎看到了家人们的身影。不知过了多久,鸡鸣声将她唤醒。她睁开眼,见这一家人都还沉浸在睡梦中,便继续闭着眼想事。即使她想起来要出去方便,也怕惊醒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只好强忍着。炕中间的便盆让她感到十分不舒服,一次都没有使用过。他们家都是放在地下靠门边的,而人这里却直接放在了炕头里,万一不小心蹬倒了怎么办?

      有时候她也会无聊地想象尿盆翻倒的一些画面,不觉心里感到有些发怵。甚至还会起一身鸡皮疙瘩。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即使醒着假装睡着的状态下,她还要憋着肚子听这一家子“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响。

      关于阳县城的记忆,也就这么多了。似乎大脑选择忘却了一些事情。所以除了后面要讲述的东胜村还有点印象外,其他记忆都变得非常模糊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