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银行大院(11)让赵小美记忆深刻的两件事3 ...

  •   作者/方_忆写于2023.12

      在初一(二)班的班长竞选中,赵小美虽然满怀期待,但最终遗憾未能成功当选。投票的当天,班级内部大部分男生以及少数女生,并没有将手中宝贵的一票投给她,使得她与班长的职务失之交臂。数学课代表李士林,以多出两票的微弱优势,当选为他们班新一任班长。

      投票前班里传出了不少对赵小美不利的议论声。有人说:“王老师似乎一直有意扶持赵小美成为咱们初中的班长,你们说,她们俩是不有什么亲戚关系?”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

      另一个同学神秘兮兮地接茬道:“我倒是听说赵小美的妈妈在和平路储蓄所工作,咱们班主任经常光顾那里办理业务。”这番话像是给之前的猜测提供了一丝“实锤”。

      紧接着便有人顺着这个话题往下推测:“原来如此,难怪班主任对她那么重用。”

      陈翠珍实在无法忍受对好友的这些无端的猜测,愤慨地回应道:“你们别在这儿胡乱猜疑了!赵小美能不能当上班长,跟她妈妈的在哪里上班、王老师去那儿存钱有什么关联?我看你们男生就是心里更偏向男生当班长,所以才有这种不满的情绪吧。我们女生支持赵小美是有道理的,她的能力和在同学中的好人缘都是公认的,怎么到了男生这边,就这么点胸怀啊?”

      陈翠珍这一席义正言辞的话,让原本窃窃私语的几个男生面露尴尬之色,也暂时平息了这场关于班长选举背后的“八卦”讨论。

      对于竞选班长的结果,赵小美表现得相当坦然和洒脱,并未将此事耿耿于怀。其实,在她内心深处,对是否要承担班长这一职务并没有抱持特别强烈的意愿和决心。也谨记着母亲的话:随着年级升高,学业压力与日俱增,届时恐怕自己很难分出足够的精力去妥善处理班级的各项事务。

      毕竟她是个做事认真的人,对待任何事情都抱着较真的态度,这在很多时候虽然能帮助她做好每一件事,但也难免因此而无意间触碰到他人的敏感神经,甚至招致误解或非议。

      与其让自己处于可能因过于投入班级工作而影响学业,甚至有可能因自己的直率性格而引发不必要的纷争境地,倒不如专注于提升自我,做一名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这样的选择,或许对她来说更为适宜,也更符合她内敛而不失热情的性格特质。但有些男生明目张胆的议论她和王老师的关系,让她很是气愤。
      她赵小美是那种不顾脸皮靠关系往上爬的人么?

      小学一年级当语文课代表的时候,她母亲和王老师还不太熟呢。

      “赵会计,小美原来是您闺女啊。”

      有个星期天,刚上小学的赵小美和还上幼儿园的妹妹被母亲带去储蓄所,正好被班主任取钱时看到了,得知她就是赵会计的女儿时很高兴,当着她母亲同事和储蓄所里的客户把小美好一顿夸,什么性格开朗活泼,爱做好事、课堂上发言大胆,课文读的也好,还是她教的语文科代表。

      三女儿班主任这顿夸,让爱好虚荣的小美母亲很是受用,从此对王老师来所里办理存取款时更是热情周到,班主任对赵小美更是不错,并点名让她当了班长。

      当然王老师也并不是任人唯亲,她在班上观察一段时间了,觉得赵小美最符合要求。幼儿园阿姨的儿子虽然学习比小美好,但一点不要求进步,更不怎么关心班级里的事。

      数学老师和李士林母亲的关系很好,与她对桌的班主任和她不对付,所以不想让李士林当班长。

      不过李士林还是当了两学期的班长,因为第二学期学校出台了班级选举制度,就是班主任也不能搞一言堂,小学起他们二班每次推举出的班长候选人都是赵小美和李士林。

      男生投李士林多,女生基本全投赵小美。俩人一个数学课代表,一个语文课代表,有同学戏称,“咱们班选班长,就是语文课代表和数学课代表的对决。”

      几年来赵小美代表的语文队,胜的回数多,因为她这头有班主任老师的五票。

      没当上初一班长的赵小美,这一刻感觉挺轻松,正好对母亲那里有了交代。她想起赵小莉那天说过的话,难道二姐事先便料到这样的结果吗?

      其实那天赵小莉就随口说说,实在被母亲和妹妹吵的有些头疼,才停下复习劝的,她又没未卜先知的能力,怎会提前预知她妹班上发生的一切?
      不过赵小莉对心直口快,总喜欢顶撞母亲的大妹并不讨厌,小学时妹妹对作文很憷头,常求她代劳,有时连班里安排的演讲稿都要她帮忙写。

      “二姐,就帮我写写发言稿好不好,保证是最后一次!”

      看着妹妹举手对她认真保证的样子,赵小莉心里叹口气,决定再帮她一回,反正发言稿这类东西都是报纸上拼凑来的,好糊弄。

      “最后一次啊,你自己也要学会怎么写,不能总让人帮你。”

      赵小莉虽心里不太想帮,但每当妹妹来求,大多时候,她还是心软的满足了她的一些无理要求,在妹妹面前,做姐的风范还是要保持的。

      “嗯,我保证,这是最后一次。”

      见二姐点头,赵小美大大松口气,跑到炕头边,从书包翻出早准备好的材料,一股脑递给姐姐。
      只要二姐答应帮她写就成,至于刚才的保证做到与否,不是眼前考虑的事。

      小美从不去麻烦她哥,她哥也不喜欢谁去打搅他,已经上中学的他,每晚不是躺在他的小空间听M国的英语节目,就是看书复习功课或捣鼓一些小玩意,很不屑参与她们姐们和家里的事情,这点上像父亲多一些,包括二姐赵小莉,不仅外貌、性情和才智都像他们的父亲。

      小美想,大姐外貌也像父亲,如果不是小时候重感冒留下后遗症,肯定和哥姐一样聪明吧。

      与父亲和哥姐去打茬子这事所以让赵小美印象深刻,是因为从这件事上,她第一次亲身感受并体验到了他们这样普通家庭生活的不容易。

      那年代居民取暖做饭都得烧煤,用来引火的柴火就成了急需物,常年必备。可哪去找那么多引火的废木料,于是旧书旧报纸、用过的废纸、路边刮落的树枝柳条、装东西的空纸箱,都成了需要要存放的物品。

      打茬子是件很苦很累的活,要骑车到很远的地方才能打到。

      一大早小美父亲骑着家里的二八大杠带着她二姐在前面带路,她哥赵锦城骑着母亲那辆二手凤凰轻便带着她紧随其后一路向西。

      赵小美有些兴奋,长大后还从没跑这远的路,虽然一路上寒风凛冽,她和二姐都穿着半长的棉外套,头上也都包着毛围巾,手上戴的棉手套,坐在后座上冷的瑟瑟发抖,但依然情绪高涨。

      父亲自行车梁上,用绳子绑着铁锹麻袋,她哥则斜挎着放干粮和水的书包。也没有大姐说的那么玄乎,路上一个多小时,父亲下车后,把两只麻袋丢给她和二姐,提着铁锹去刨茬子去了,她哥也把身上的书包取下来递给她们,拿起另一把跟着去干活了。

      “美儿,你在这儿抱着包,我去爸爸那里帮忙。”
      赵小莉把抱在怀里的书包递给妹妹,叮嘱她好好抱在怀里,不然包里水壶里的水凉的更快。

      说完便从地下拿起麻袋往那边去了。

      小美本来还想说自己也要去,但听了二姐严肃的叮咛后,忙紧紧搂紧怀里的书包,凉水就着冷饼更没法吃了。

      昨天下午,小美就见父亲把要带的干粮准备好了,那是张比她看的大部头书还厚的发面大饼,父亲烙熟饼后切下一块,分给家里每人尝了一点,然后切成块放进盆里用蒸布盖起来。

      小美把分给她的那块吃进嘴里,感觉爸爸做的饼好吃极了,里面卷了油盐和芝麻,外皮也烤的金黄,一层一层,吃着又软又香。

      “没有去年那样做好吃,”大姐见二妹那副没出息的样子,一边嚼着嘴里的饼,一边小声对她说:

      “这种饼得趁热吃,放凉了不如刚出锅的好吃。”

      “那爸爸去年烙的什么饼?”

      赵小美对吃异常感兴趣,他们家几乎没什么能吃的好东西,差翠珍和姜永惠他们家老了。

      “发面的时候加点白糖,做好后上面撒点芝麻”,做出来比这次的还厚点,冷了也好吃。”

      赵小美撇撇嘴,心道:

      “不就是翠珍常从家里拿给她吃的芝麻发面饼么?她妈隔几天就烙给女儿吃。”

      那饼好吃是好吃,但没她爸今天做的芝麻油饼好。旁边赵小靓也很快吃完了饼,眼睛直往放饼地方瞅,赵小美意犹未尽的砸吧着嘴,要是再吃一点就好了,不然明天冷了就不好吃了。

      忙完一切的赵佑霆回头看到两闺女眼巴巴盯的着面盆,笑着又撩起蒸布拿出一块分给了俩人。小美掰给大姐一点吃完后,依然有点不满足,过了一会儿,趁家人不注意,掀开蒸布偷拿了一块溜出了家门。

      外面偷吃完饼,赵小美没敢着急回家,直到快吃晚饭时才又溜回来。

      “疯跑去哪儿了,不知道回来吃饭?明天你就代你大姐跟着去吧。”

      刚进门的赵小美听了母亲的呵斥,心里却很是欢喜,终于能跟着父亲去打茬子了,下午偷吃饼的事好像没被发现,她不由放松下来,看来她爸切完饼没数过啊,这要换作她母亲,心中早有数。

      看着前面骑着车的高大背影,想到昨天自己偷吃饼没有被他发现的事,小美不由想,其实父亲对她们姐们比她母亲好多了,起码从没打过,做的饭菜也比她妈做的精致,母亲就会做烩菜。

      小美父亲干了一会儿后停下脱去外面的棉大衣丢给二姐披着,赵锦城见了,也很快脱了自己身上的半旧军绿色棉大衣跑过来给小美披上,转身继续跑回奋力挖着茬子,进度都快赶上她爸了。

      小美想,哥在乡下呆了一年,力气大多了。

      带着棉手套的赵小莉不时两手举着刚刨出来一堆一堆的茬子,用力对敲着上面的土疙瘩,然后往麻袋里装着。

      “二姐,你抱着包,我干这个吧。”

      “不用,你力气小,干的慢。”

      赵小美只好继续抱着书包,无聊的看着三人热火朝天的干活。

      那天中午大家中途休息吃干粮时,绿色军用水壶里的水还没凉透,温开水就着冷饼吃,也不错。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