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8、088 ...
-
半场结束,加西亚拿了20分,大卫比他多4分。
一般来说,比赛期间,球馆上方的计分板下方,会随机选列出双方队员的具体数据。
但这场比赛从第二节开始,基本就是他俩在主导,现场工作人员,就干脆一直列着他俩的数据,方便现场观众能看到得分、篮板以及助攻的实时变化。
也方便他们进行对比。
大卫本来都没算自己拿了多少分,也没问,等半场休息结束,回到场上,一眼看到悬在上方的数据,才意识到,他和加西亚都上了二十分。
“我觉得你这场有希望打破他之前那个分数啊。”诺顿说,“半场二十四分,全场上到四十四分没问题吧。”
大卫:“……”
这位朋友,在NBA,上半场三十分下半场零分的人都有不少呢。
不过相比辛辛苦苦挤内线的加西亚,飘在外线投篮的他,确实更有余裕。
第三节刚开始,他就又进了一个三分。
偏偏这时加西亚没在场上,灰熊那边,就没有响应的球员能给出回应,一个球在不同球员手里转了一圈后,匆忙出手,最后不出意外地铁了。
诺顿抢到后场篮板,立刻又传给大卫。
大卫只思考了一秒,就决定继续投三分。
在对面自主进攻能力最好的球员回来之前,他得尽量减少自己的体力消耗。
只是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下半场的第二次出手,也进了。
这样一来,第三节才开了个头,他就直接拿到了三十分。
观众席上顿时响起欢呼。
和前几场比赛不一样的是,现在的主场球迷欢呼,不仅声音有变大,还少了很多无意义的呼喊。
那种自发地,一起喊一个球员名字的场面,在这座球馆里,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
以至于解说也非常感慨地表示,看来多伦多的球迷是真的爱上克里斯托弗了。
“一个新秀,上一场拿41分,这一场又在还剩将近两节时间的时候,就拿了三十分。”解说数着数着,自己都倒吸一口凉气,“这太夸张了。”
前面说了,NBA历史上,是有过新秀年拿五六十分的怪物的。
但那是几十年前,篮球规则还没有彻底完善,各种战术完全没有开发,所有人都凭身体素质在打球的年代。
那会儿出个身板好运动能力强的,基本上就制霸同位置了。
后面的几十年里,随着篮球联赛越来越完善,被发掘的同类型天才越来越多,这种碾压对手的存在,自然也就越来越少,甚至几乎没有。
到了最近这三十年,能在新秀年拿几次30+的,媒体就会大吹特吹。
而大卫一共才打了不到十场的比赛,已经第三次打出30+的数据。
这当然让行业从业人员惊讶。
“如果这个时候去采访猛龙的管理层,我觉得他们可能会说出那句经典发言。”
“哪一句?”
“我们是怎么得到他的?”
解说的声音回荡在球馆上空,逗笑了下方的观众。
电视台的转播镜头适时地切了下,给到今天来到现场观看比赛的猛龙队总经理杰罗姆·艾奇逊。
当初就是他,在选秀仪式上,选了大卫。
他看起来倒是很淡定,仿佛对这场面早有预料。
而与之相应的,在灰熊努力攻框成功,得了两分后,被在场绝大多数观众关注着的大卫,也再度掌控了球权。
镜头立刻移回场上。
从场馆上方的大屏幕中,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卫在接球的一瞬间,就对不远处的中锋杰弗里喊了句什么。
可惜没来得及辨认口型,两人就完成了一个完美的挡拆。
在杰弗里的掩护下,大卫非常轻松地,攻到了篮下。
一个轻巧的勾手,看得解说直呼这手感太柔和了。
手感柔和,听起来是个有点抽象的形容。
但看多了比赛的观众大概都能懂。
有些球员就是,突破很强,造犯规能力也非常厉害,但突到篮下后,还得靠原地弹跳能力,才能真正意义上,完成一次攻击。
换句话说就是手感不够柔和,在篮下出手时,掌控不好角度和力度,哪怕进了球,也给人一种卡顿的感觉。
而手感柔和的球员完全不一样,他们的动作往往看着平平无奇,却非常流畅,非常舒服,似乎就是轻轻一拨,就把球打进了。
一定程度上,这也是控制力的一种。
大卫具有这个身高的球员非常稀缺的平衡性,再加上那种细致入微的掌控,上篮时,给人的感觉自然就是顺畅的,柔和的。
也正因为他正常上篮是这样,当他快攻扣篮时,视觉效果才更具反差性,更让人兴奋。
不过要他自己说的话,能得分的打法都一样,没什么高下。
第三节后半段,布朗教练把他换下场休息。
正好和休息够了的加西亚错开。
他下来之前拿了34分,主客两队的比分则是68-77,猛龙领先9分。
按照布朗教练的轮换习惯,这第三节的最后五分多钟,他肯定是不会上了,所以灰熊如果想要追分,就得抓住这段时间,比猛龙拿更多分。
“以两队角色球员的得分情况来看,这段时间,灰熊稍微追进一点差距,肯定是没问题的,只是不知道,具体能追进多少。”
大卫坐在场边,其实也有点担心。
因为布朗教练几乎把队里自主得分能力最好的全换下来了,留在场上的都是跑位跑不明白,投篮也投不明白,动不动就失误的球员。
他觉得以加西亚的能力,面对这种对手,连续追分,根本不是问题。
果然,加西亚刚回去,就连得四分,还造了猛龙的替补大前锋犯规,要到了一个加罚。
而这期间,猛龙完全没有得分。
两边的分差立刻就从九分变成了四分。
看得解说在暂停时激进发言:“猛龙真的不能没有克里斯托弗啊!”
大卫:“……”
他不意外解说这么讲,但他没想到,解说说完,现场导播就给了他一个镜头,让观众看他的反应。
他想如果他是看网络直播的观众的话,多半会觉得,联盟为了给这个新秀造势,真是做得太明显了。
官方解说直白地讲什么不能没有,讲完电视台立刻给镜头,至于吗?
可问题是,他现在就是这个新秀本人。
官方把这种过于明显的造星套路加到他身上,比起单纯地捧他,倒更像是在把他架到火上烤。
一不小心,可能就彻底掉火里,被“热度”烧得死无全尸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往上爬。
往上爬,爬到火烧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