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代流传 ...

  •   一个小时前,江家书房。
      “打扰了江奶奶,只是我心里实在对一些事情不明白。”
      江奶奶慈眉善目,递给伶舟一杯清茶:”我早知道你会来,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而已。“
      “早就知道?”伶舟不解,询问道:“所以那副《洛神赋》到底是?”
      “它必然会到你手中。“将奶奶抿了一口茶,淡淡开口:甚至从你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好了。”
      “可否细说?”
      “我的祖上,就是开创大晋盛世的康定皇帝——沈恪。”江奶奶起身,布满老茧的手从身后拿出一本书卷:“看吧,这上面详细记载了宣昭皇帝驾崩的场景。”
      日久月深,书卷已经泛黄,许多字也瞧不清楚。
      “宣昭皇帝驾崩于上元节的第三日,弥留之际嘱咐太子沈恪,将其此生手书最后一幅《洛神幅》保管在身侧。代代流传,直到交到一位名唤伶舟的姑娘手中。”江奶奶忆起往昔,继而道:”祖祖辈辈都没有等到这个姑娘,直到徐枕生下你们两个。满月酒那天,伶谨说你们两个的猢狲的名字已经取了。哥哥叫伶柏,妹妹叫伶舟。“
      伶舟一时之间觉得匪夷所思,坐在椅子上,未发一言。
      江奶奶将茶杯往前轻轻一推,语重心长:”记得在你小时候我就说过,好的书法具有风骨精气,可曾在《洛神幅》上看出什么?“
      “所得所不得,都不如心安理得。”
      “看来,你已经有答案了。”
      “谢谢你,江奶奶。”
      “伶舟,且视他人疑光如盏盏鬼火,大胆的取走你的路吧。”

       朱颜区,勘测现场。
       红色的警戒线拉起,一干人等守着园区的入口。
       “伶舟老师,很长时间没见到你了。”赵榕看了眼腕表:”这才九点钟,你先休息会,我们勘测工作得十二点多开始。”
      “工作进展的怎么样了。”
      “勘测人员根据当地的居民提供的信息,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无法落实到实地。所以今天特意调来了微伽重力仪,想着是否可以突破。”
      伶舟想起那篇报道,询问道:“那出土花灯和《洛神赋》现在何处?”
      “现下考古所进行修复。”赵榕叹了口气,语气遗憾:“专家推测修复的可能性,不大。”
      伶舟眼眸随之黯淡:“赵馆长,我能去看看吗?”
      赵榕点头,回应道:“当然。”
      一路之上,赵馆长详细将陵墓的现况描述了一遍:“话说这暴君也是古怪,现下勘测设备除去已经出土的文物,其他的什么也没发现。昨个还以为地动仪出了什么问题。“”
      “有没有可能,陵寝之中只有这两样东西。”
      “不可能吧,毕竟是一个皇帝啊。”
      “我也是随意猜的,今天不是有微伽重力仪吗?我们一探便知。”
      赵榕思索着,停下脚步:“话说,如果真的只有现下出土的两件文物。那这皇帝虽然残暴不仁,却也是个性情中人。”
      “走吧。”
      进入大厅,透过落地窗,外面山峦迭起高低错落有致。
      “老师很久没来了吧?”
      “上一次,还是在三年前。”
      “我记得老师说过,每一个物件都有属于它的主人和故事。”
      “赵馆长还记得呢。”
      “只是可惜现在大多数人对于历史,都没兴趣。”
      “滴”考古所人员大门打开,里面只有三五个穿着白大褂的学生。
      “老师,这边。”
      “好。”
      两人走到钢化玻璃前,陈列着一只残存褪色的花灯和一幅泛黄老旧的《洛神赋》
      伶舟心中酸涩,未发一言。
      赵榕见状,轻轻提醒道:“老师?伶舟老师?”
      伶舟淡淡一笑,语气稍带惆怅“没事,只是想到了一首诗。”
      “诗?”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梦记”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对,尤其是那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嘟嘟嘟......."
      赵榕接起电话,微皱眉头。
      “赵馆长,你有事先去忙,我自己看会。“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浮生一梦。
      昭阳殿内无数个辗转反侧的夜里,沈苑你又是如何挨过的,伶舟不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