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双子星 ...

  •   学校的大门两侧排开的都是小卖部,女生带路找了一家,里面走出来另外一个女生,和她熟络的样子,看她满身的水,就带她去里屋。
      出来的时候她换了一条碎花的连衣裙,还递给黄放一块德芙巧克力。她说刚才那女生是她同学,店是她妈开的,她妈去打麻将了,她给照看店。女同学出门,回来的时候抱着一个小太阳。插上电,整个屋子里就金灿灿的。她把湿衣服放在上面烤,让黄放脱了上衣,去外面拎干了递给她,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女同学端过来三碗桶装面,在两人中间放了一把木头凳子,面揭开的时候冒着热气。三个人趴在一把凳子上把面给吃的干干净净。女同学在柜子里掏出来一包红河烟,给她使了个眼色,她指了指卷闸门,比划了一个往下的手势。
      卷闸门拉下来,小太阳左摇右摆,烟雾随着摆动的光时隐时现,她把手里点着的烟递给黄放,黄放把嘴伸过去,吸了一口。吐出来的时候,还变化着嘴型,希望能吐出烟圈,这是黄放第一次抽烟,三个人一直待到了天黑,卷闸门拉起的那一刻,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黄放起身的时候有点头晕,站不稳的样子。他俩一直骑车到了黄放家楼下,厨房开着灯,客厅拉着窗帘,借着厨房的灯看得到舒雅投在窗帘上的影子,黄放指着影子告诉她,楼上他妈在等他吃饭。告别完,她骑车消失在路灯下,黄放望着车消失的方向,整个夜晚都寂静下来,过了一会,传过来一声铃铛响,划破寂静。
      路达如约在午饭前到达了码头,售票口人头攒动,路达趴在栏杆上,看远处停靠的摆渡船,船上下来了一队旅行团,一位年轻的导游带队,他举着一面黄色的三角旗,后面跟着的一对人马紧跟着他,沿着钢架搭起来的引桥,一路朝岸边走来,导游给他们朗诵着菩萨蛮的龟蛇锁大江,他指着远处的黄鹤楼,告诉大家这是他们的下一个目的地,排在前面的一个老婆婆穿着一身蓝花的民族服饰,扎着蓝花的头巾,头巾外盖着一顶黄色的太阳帽,旁边一个打扮相似的中年男子搀扶着她,像是一对母子。
      母亲刘丽华是机械厂的下岗职工,两年前在一场国企改革风暴席卷罗甸的时候,她首先被裁撤了。路国强想方设法,给刘丽华安排在了机械厂的门房干临时工,这份工作清闲,时间却很不自由,路达初中开始回家以后做晚饭,自己没来得及吃,先给她妈送到门房,等他妈吃饭,带着餐盒回家,自己吃完收拾完,再写作业,洗澡睡觉,路国强除了周天在家,周一到周六不是钓鱼,就是在外面喝酒,今年全国开始实施周末双休制,路国强收起了他的钓鱼竿,晚上也不出去喝酒了,儿子读初三了,他劝路达多放点时间在学习上,吃饭的事就不让他操心了,双休这个事和刘丽华没有什么关系,周末照样要守着门,厂里的货物出入,周末反而变得更加频繁。他放假就搬着被子去门房陪他妈值夜班,路达为他妈鸣不平,说周末也不让你喘口气,好歹得找人给换个班,一周放个一天假啊,刘丽华说你晓得个屁,这是效益好的表现,效益不好,再搞下岗,就得轮到你爸了。
      黄放到码头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小时以后了,路达告诉黄放,今天打算回去,他惦记他妈,明天周一,他觉得明天要是还不能按时去学校,他爸肯定是要去学校找黎星玉的。按黄放得计划,他们得赶在他爸之前找到黎星玉,让老师提前和家长交涉,这是比较容易混的过去。
      路达告诉黄放昨晚他是在公交车上睡的,黄鹤楼下的公交枢纽,10点以后陆续就有下班的公交车停在那里,他拉开了一扇车窗,翻进去,睡了一晚上,早上他吃了一根油条,还剩29,过江的船钱1人1块,车票钱13一张,够了。
      回汉口的船上,他俩遇见了有人船舱里乞讨的,黄放看着他一身破烂的衣裳,头发上还夹带着枯草,心想待上5天以后,他也能成为这样。他问路达愿不愿意过江以后陪他去民众乐园, 民众乐园不是游乐场,而像个小商品集贸市场,黄放从1楼走到2楼除了买衣服的就是卖首饰的,店铺非常密集,主打都是卖进口货,外国名牌,3楼是美食街,各种火锅烧烤中西餐点,店铺都装饰的很漂亮,很多小吃摊前面队伍都排得很长,电影院前面都是卖鲜花和气球的,售票处排队的都是买可乐和爆米花,一台电视前播放着一个会武术的外国青年,一直在打斗,他可以躲过子弹,还可以跳起来在空中停留很久,任何时候他都穿一件黑色风衣,他感觉成龙加上李连杰都不是他的对手。
      罗园园告诉他,那里是武汉最好玩的地方。路达说女生说最好玩的地方不一定是男生喜欢的,黄放回答,他就是想去看看女生觉得最好玩的地方,到底长的什么样。
      路达拉着黄放乘坐扶手电梯下楼,他怕赶不上回去的车,离汉正街还有一段距离,出门的时候麦当劳叔叔送给他一个纸皮糊的黑色墨镜,他掂量了一下除了很轻薄,墨镜的外观和刚才电影广告里穿风衣的人佩戴的一模一样。

      黄放的性格多少随了他妈,物资匮乏的年代,家里也没缺过吃食,看病吃药的也从来不花钱,住的是祖居,东街一栋两层的小楼,老舒宠爱,舒雅自小就不愁吃穿。
      舒雅和uncle本来才是一对。女儿任性胡来,跟着uncle远走他乡,老舒费劲周折从半路上截道,你不情我不愿,人是押回了罗甸,心却留在了外头。老舒是冷冻厂一把手,相中了徒弟黄平高,看上的是他无亲无故,铁了心招上门女婿,一辈子给他舒家打长工,在一来二去,生米煮成熟饭,有了黄放,舒雅算是认清了现实,断了念想。临走前,老头拉黄平高到床边,讲自己教女无方,她这般飞扬跋扈,婚姻面前要吃尽苦头的,让黄平高不要同她一般计较,怪自己虚荣心作祟,把两个原本不合适的人硬绑在一起,黄放给爷爷,爷爷地叫了许多年,他活的满意,黄平高师父师父的叫了许多年,未曾改口,在他心中,对师父的敬畏之情大于舒雅的连理之心。
      黄平高收拾一番心情,打算南下,离家前,舒雅收到了uncle入监的一则消息,同时也收到了一份出境旅游的邀请,目的地是马来西亚,邀请名单里原本没有黄平高,uncle东窗事发,老黄刚好顶替上他。
      吉隆坡机场出来,往酒店的路上全程高架,俯瞰路面,经过的市郊很荒芜,这荒芜的气息冲淡了黄平高的忧愁,他知道老婆和儿子本没有对这趟行程充满期待,或是兴奋异常,因为他的同行,三个人都别扭。
      坐在大巴上,他身体倚靠玻璃,视线没有离开过窗外,他觉得这座城市格外的熟悉,脑海里还回忆着海关给他例行检查的女职员,柜台上只露出来她地上半身,深蓝色地制服几乎被一个大大地头巾包裹,深陷地眼窝周围布满了鱼尾纹,她接过老黄的护照,翻开内页,并没有询问他过多的问题,盖了戳,双手递还给他,伴随着嘴角上的微微上扬,一句流利的中文脱口而出,“欢迎你到大马来”。黄双手接过,他感觉这画面似曾相识,回想起小学第一天去学校报到,班主任周老师,也是这么望着自己,同样戴着白色头巾胖胖的中年妇女,对他同样说着欢迎词,热情又充满期待。瘦弱的小黄满眼含泪,他回应的方式有点特别,从衣服兜里掏出来一把炒豌豆搁在桌上,便转身跑开,豌豆散落在桌面,互相开口,也相互微笑。
      周老师的期待是真挚的,11岁的小黄赶上父母挨批斗,周老师索性把他带回来自己家,晚饭时候给周老师给自己女儿夹菜,也给给会给他夹菜,晚饭后给他辅导作业,睡着了还会给他掖被子。周老师女儿后来考上复旦大学,再后来从上海又去了去美国读研究生,退休以后的周老师被女儿接到国外,小黄勉强撑完了9年义务教育,父母相继离开,小黄笑称自己还没成年,便活成了孤家寡人。16岁等到一个机会,跟随亲戚流落到了罗甸,给老舒当起了学徒,舒师傅待他不薄,总算有了一口安稳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天都比上学累,他却有无比的满足感,第一次有感觉到,自己的命运掌握在他自己手中,若即若离,稍有不慎,便桃之夭夭。
      公民水上乐园是建在中央公园里的游玩设施,蜿蜒的滑梯在空中交叉,七彩缤纷,四周围栏着紧密的香樟树,自然构筑一道屏障,阻拦了商业烦扰,也阻拦着玩闹喧嚣,幼童乐此不疲忘乎所以,搵食人劳碌奔波兢兢业业,相得益彰。
      几日游览名胜,几人心不在焉,都略感觉疲惫,黄平高没心没肺的,一路上给儿子说些历史由来,大马的独立,新加坡的离和。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是罗甸同乡,祖辈流落来此,经历几代人奋斗,运用智慧与马老西亚合众连横,对抗殖民统治,终究建国,造就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后不忘认寻归宗,造福乡里,架路修桥补,办医助学,行处处透露着思乡之情。
      黄放指着双子星塔,问这个高还是东方明珠高。黄放抬手指向远处,老黄搭着儿子肩膀的手便滑落,“这个刚建成,新的地标,自然是这个高。”说话间,双子星突然亮起,老黄被忽明忽亮的灯光吸引,点点繁星在他脑海中跳跃,他回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一张模糊不堪的脸,若有若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