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语文素养— 高三语文教师郑元惠押中2016年高考作文主题 ...

  •   大家好!我是吉林市高三语文教师郑元惠,暨2014年、2015年我押中全国高考作文主题,我再一次押中今年2016年全国高考作文主题,连续三年押中高考作文主题。感谢校领导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栽培和器重。感谢同事们和学生们对我的鼓励与支持!
      今年,我在给艺考班(文科二班,文科四班,理科一班)学生们和吉林一中学生们以及各校一对一学生们上语文课的时候,给学生们讲到关于语文文化的主题,押中今年2016年全国高考作文主题“语文学习”。
      2016年全国卷高考的语文作文聚焦如何提高学习语文素养。作文题大意为:谈如何学习语文,1,课上有效的学习,2,课外大量的阅读,3,社会实践活动。从自己的角度分析这三种学习方式,谈如何提高学习语文素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课的时候,我给学生们重点讲解了我认为今年可能会出的高考作文主题,其中,包括“弘扬传统文化”“享受学习和读书的过程”等主题作文。在课堂上,我力求开拓学生们思路,培养学生们紧扣论点,集中论述作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在课堂上,我对考场作文作了详细讲解,其中包括我总结归纳的考场作文高分应试方法与技巧: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开头结尾,论证方法,材料取舍,文采提升等,与此同时,为了抛砖引玉,我给学生们精选了我个人写的获国家奖作文和各省市优秀例文与人物评论素材以及好词佳句等相关资料,以便学生们参考借鉴。
      为了着重让学生们练习此类作文主题,我还安排我教的艺考班(文科二班,文科四班,理科一班)班课和一对一的学生们考试,以模拟高考的形式,给他们出题测验,实战演习,以便于训练学生们的考场作文能力。同时,我挨份批改学生们的作文,认真点评,与课堂精讲精练相结合,以便让学生扎实掌握,融会贯通。
      此外,在临考前,我还给艺考班学生们和一对一学生们重点讲了高考作文热点主题,着重强调了关于“热爱和弘扬传统文化”与“享受读书和学习的过程”的主题作文,给同学们进行了详细讲解,并给同学们发例文作参考学习,让学生们重点记忆。
      与此同时,我引导学生热爱语文,热爱传统文化,发现语文学习和传统文化之美,鼓励学生查阅资料,积累唐诗宋词和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拓展思维,培养学生概括分析、论证总结等语文综合能力;还有助于启迪智慧,丰富学生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正如孔子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典出:《论语·为政》
      原文:同引用
      释义: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惘;只思考、不学习,思考也会陷入困境。
      注重学习和思考之间的关系。学习包括从书本上学,也包括从实践中学。“思”可以理解为问题意识,只有带着问题学,学习才有方向。“言必称希腊”或者认为中国应该照搬西方制度的观点,就是典型的“学而不思”;同样,要解决问题,也必须重视学习,通过归纳总结过去好坏两方面的做法和借鉴他人的经验,才有可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我会继续努力!
      吉林市高三语文教师郑元惠
      例文:《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之养成,非一日之功,非一人之力。——题记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被遗忘多年的汉文化开始复兴,语文素养也渐渐进入公众视野,重新引起人们注意。
      语文是有灵性的学科,不是单纯堆砌时间便可看到成效的。不得不说,口耳相传的传道授业依然是不可取代的方法。不过,最好的语文课堂并不是事无巨细地讲解。一个优秀的老师,会引导方向,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授更多的方法和资源,即“授之以渔”。也许他不用说太多话,仅仅是言辞的熏陶,便让弟子受益匪浅;也许他上课的过程不必满满当当,只是和学生一起品读文章——只要老师用心、学生追随,便很好。
      《红楼梦》中有一回,黛玉教香菱写诗,先读大家作品,“肚子里有这几个人的诗做底子,便不难成诗了。”阅读、品味、揣摩、浸染。要写出好的文字,先要知道好的文字是什么样子。阅读好的文章,看到别人的过往,既是文字的累积,也是阅历的弥补,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走遍每一寸土地。阅读于写作而言,最大的效用是模仿。模仿是自由写作的必由之径,照猫画虎是妙宗儿,有所积淀后,晕染自己的风格,加上独特的文字印记便不难。会读、会写,便是语文素养。
      读万卷书的价值要依靠行万里路来成就,很多开阔,非大山大河不能给予;很多沉思,非星空朗朗不能恩赏。之所以有了图报画册,还有数不清的背包客行走在路上,就是因为,再好的书也品尝不到清涩海风的咸味,再美的语言也无法得见落日朝晖。最能打动人心的文字必然是自己先心有所感,若不能感动自己,何谈感动读者?行走、品味、记录,路上的日子、枝杈里灿烂的阳光、街边稚童的面庞、老人慈祥的模样……丰富的经历成就丰满的诗和远方。
      语文,比之其它科目,略显任性,也许倾注许多心力,却成效微茫,语文素养的养成,与其说是修习一个学科,不如说是在修炼诗意充盈的灵魂,合课堂、阅读、实践三方之力,积数年之苦,方可功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