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4、第64章 旧地 ...

  •   陆遐征忍耐几乎已到了极限,胸中满腔怒火马上就要迸发出来,心中默念道:“反正我已是阶下之囚,你若再碰我一次,我就送你去西天。”

      “住手,葛海将军!”多亏慕光及时赶到,阻止了葛海暴行,也浇灭了陆遐征怒火,更重要的是,止住了陆遐征那暴怒的念头。

      慕光听闻吵闹之声后,速速前来,将葛海与陆遐征隔离。

      葛海离去时,口中犹自骂骂咧咧,其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待其离去,慕光方低声对陆遐征道:“唉,未曾料到葛海会在此地。他乃葛河之父,亦在将军府供职。他一直坚信你与莫离为杀害葛河之真凶,而非万草园之主。闻我与你共同执行此次任务,愤懑不已,多日来一直心怀怨气。今日见你,难免破口大骂,若你动手回击,正中其下怀。幸亏你涵养深厚,才未让其得逞。我们须得速速离去。”

      陆遐征闻听此言,庆幸自己刚才忍住未曾动手之余,对那秃顶老者之怨恨竟然随之消散大半。

      毕竟,其子因陆遐征而丧命,而陆遐征之父母亦因其子而亡,到底孰是孰非,也很难断定了。

      慕光旋即前往军中马厩,挑选了一匹红鬃烈马。稍作休整后,便载着陆遐征纵马往西,直扑层峦山而去。

      路途中,陆遐征问道:“为何慕烛大人对此事如此看重?派您来一起调查?”

      慕光沉吟良久,方才徐徐道:“本来不欲告知,然相处之下,见你为人尚可,便直言相告吧。

      实不相瞒,我即将调离骆霜翎将军身边,前往飞羽军任职,不久之后,怕是要接任池知月大人。家父素来教导我,此职位看似安稳,但比起战场拼杀,更考验人为。

      我素来性格直率,不懂得世故圆滑,处事常随心性,未免有失妥当。他曾言,勿小觑任何一案,务必慎之又慎,尽心竭力去办好。”

      “故而近来,他常安排我调查各样案件。我虽久在战场,对这等事务不甚了解,却也看作是宝贵之机。你这个案件,想来是我参与的第五个案子。倒也算不上家父格外重视,他对所有人皆一视同仁,未找到充足之证据,决不妄下定论。

      此手帕图案本身并无多大干系,主要是你之前同伴莫离所持,据你说她已身亡,虽她曾有尝试刺杀葛河之罪行,但也罪不至死,故想让我查清死亡之原因,还她一个公道。”

      陆遐征闻言,有些诧异,所得答案竟与预想中完全不一。

      他以为慕烛非常在乎此事,才派自己儿子前来,未曾想只是为了锻炼而已。

      不过他依然感激不已,慕烛竟然为了一个毫不相识的逝去之人,派出儿子前来调查,临行前还万千叮嘱,要尽心尽力。

      也难怪他在大桢国之中,享有如此崇高声望。

      陆遐征虽然当着慕光之面,依然诚心实意赞赏道:“丞相之境界,实非吾等所能及。乃盼有机会能与大人多接触,得其指点迷津。”

      慕光听后,朗然一笑,拍拍他肩膀道:“此事不难,家父素喜提携后辈,飞羽军中,有一群如你这般年轻有为者,他极是看重,常与秉烛夜谈。比如东南片区的宁烟,西北片区的青石,中央总部的佘舍迦。他们皆与你年岁相仿,少年英姿,才华横溢。若有机会,你们定当结识,必能相得益彰。”

      陆遐征回应道:“我曾见过宁烟,举止洒脱,办事妥帖,确是有英气之人。然而其他人未有缘得见,盼今后能有此机遇。”

      二人于途中相谈甚欢,言笑晏晏,十分投缘。

      陆遐征此前从未料想到,慕光贵为御林军右将军,又是慕烛之子,却是如此平易近人,对待一个囚犯,处处以礼相待。

      陆遐征全然未觉自身身份,恍惚间,似是和一位多年知心好友把酒言欢后,策马狂奔,尽情恣意游遍大好河山。

      自金玉城出发,历经一日一夜,二人已顺利抵达层峦山。

      不似夜晚时披着阴沉昏暗外衣的可怖怪物,白日层峦山远处看只是一座峭壑万重之山峰,岗峦耸立,多几分威严逼人。

      陆遐征提议,先继续往上攀爬,待到山腰一处平整之地,可将马匹拴于松树之旁。

      慕光心有余悸,问道:“拴红鬃马于此,难道不会像在雾村一般,转眼又被贼人窃去?”

      陆遐征笑道:“慕光将军,山峰陡峭无比,牵马上山不过是徒劳之举,反而连累你我。请您放心,雾村之地鸡鸣狗盗,马匹拴于彼处,实是危险之举。然而这层峦山却非同一般,活人尚且躲避不及,何况登山偷马?怕是马未偷成,自己胆子早已被吓破。”

      他对此地熟悉程度,远超雾村,闭目亦可寻得通往山顶之狭窄洞口。

      他在前方领路,摸将上去,不消片刻已至山顶。

      时间已过良久,层峦山上之尸体已化为白骨皑皑,臭味已不若几年前那般刺鼻。

      慕光山下时还心怀忐忑,然而在途中与陆遐征感情日深,对他之信赖亦增加几分,对这“鬼山”之恐惧亦减少几分。

      攀登路上,慕光不禁发问:“层峦山应是埋葬匪徒之地,又地势险峻,透露着一股不祥气息,说是有孤魂野鬼游荡,周围无人愿意靠近,你却为何对此山如此熟悉?”

      慕光素来知晓层峦山,遥望此巍峨之山峰,心中不免向往之。

      然而在父亲教诲之下,才得知看似层峦叠嶂的山峰,实则是罪大恶极之人的乱葬岗,世人尽量避而远之,以免被其中冤魂恶鬼缠身。

      陆遐征呵呵一笑,道:“世间的鬼怪之说,不过无稽之谈。你可曾见过他们伤人?你可曾被他们伤过分毫?不过是山上尸体众多,野兽蚊虫出没,瘟疫盛行,不宜常人经过罢了。丞相所教,也并无问题,一个小小儿童若上层峦山,极易患病。但修炼到你我境界之时,便无甚大碍了。”

      慕光于狱门口初见陆遐征时,其面相宛如女子,柔弱不堪,四肢修长,身材羸弱,全无武者之风,故误以为其为文弱书生。

      然而,陆遐征于这极高的层峦山上,依旧气息平稳,毫无疲态,不禁让他心生敬佩。

      又闻其言“你我境界”,显然将二人修为置于同一境地,作为一个行伍出身将军,不免兴趣盎然,笑道:“陈兄,我看你功夫非凡,不如趁此雄丽美景,在此较量一番,如何?”

      陆遐征呵呵一笑,推阻道:“此处地势险峻,若比试起来收不住手,一有不慎便会跌落深渊,粉身碎骨。还是先办完丞相交代的要事吧。”

      慕光闻言,只得作罢。

      陆遐征话题一转,来到慕光身上:“慕光将军,你功夫亦是不凡,不知是何人传授于你?”

      此时,难得一见的傲然自豪之情浮现在慕光脸上:“家父心怀仁慈,从小收养了许多无家可归儿童,他虽不谙武学,却专程请来最优师傅教导。我和那些孩子一起长大,他们个个武艺不在你我之下呢。”

      陆遐征惊叹道:“竟有此事,我可从未听说过。慕烛大人真如神人一般,事了拂衣去,不留功与名。”

      慕光咬咬下唇,低吟道:“可惜家父十岁时就让我独自离家历练,从那时起,便与那些孩子不再联系,也不知他们如今身在何处。”

      陆遐征对这些孩子去向不感兴趣,继续吹捧道:“丞相真乃高瞻远瞩之人,实在是令人佩服。私以为,丞相已经堪称完人,万万找不出什么缺点。”

      慕光闻之,抚掌大笑:“你竟有此误解,看来被荼毒不浅。家父非但不是完人,还有两个显而易见之缺点,其一便是过分节俭,乃至吝啬,见他人挥霍无度,则心生不快;其二便是脾气暴躁,若有人触怒,便会暴跳如雷,全无平素之沉着冷静,举止失常,说不定会做出何等惊人之举呢。”

      陆遐征道:“依我看来,这些皆不算作缺点,实属人情之常。”

      慕光闻之,暗暗苦笑,似是对此深有感触。

      两人继续往上攀爬,踏过脚下黝黑潮湿的泥泞山路,挥走萦绕耳畔、恼人不已的苍蝇蚊虫,历经重重松针树林,终于即将抵达山峰之巅。

      慕光喟然叹道:“人之所谓登峰造极,果然不虚。俯瞰众生之时,总会有慷慨豪迈之感涌出心间,此间景致与山下人间,实有天壤之别。”

      他环顾四周,见远方草色掩映中,一座墓碑依稀可见。

      慕光被墓碑所吸引,移步过去,踏过幽伏遍地野草,与一簇簇芦苇花状细小花瓣构成的风信子,洁白如雪,紫若丁香,散发着香气。

      尽管历经风雨摧残,墓碑依然矗立不倒,不悲不喜,静静地凝视着世间白云苍狗。

      他于碑前驻足,口中心中默念:“敬不甘向命运低头的人。”

      为何山上杂草丛生,而墓碑周围却花团锦簇,无丝毫泥土灰尘痕迹?难道竟有人定期来此祭奠,并且时间尚未过去多久?陆遐征之前未曾留意,此刻总有些许异样之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