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第 34 章 ...
-
顾氏身边的人每天都忙进忙出的,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已是穷冬将尽的时节。府里墙纸、窗户俱已糊过一遍,崭新新,鲜亮亮,是冬日里的一抹亮色。
今年钦天监择的封印吉日是十二月二十二,颁示天下,各衙门都一体遵循。衙门里的官儿封了印,唱戏的也封了箱,无论穷家富家都忙着祭灶王、醉司命。
柳宅里各处厨房上的人也都在忙着祭炤,采买上的人早就买好了新的炤马,木板印的炤王像,红绿黄蓝的配色,又喜气又吉祥,今日烧了旧的,到了除夜再把这新的贴上去。
柳士沅初上任很是忙乱了一阵,难得闲下来,捉了女儿到右稍间的内书房写大字。饱蘸笔墨,笔走龙蛇,仪芝歪了头去看,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十个应节的字样。仪芝合了手掌拍一回,弯着眼角直乐,她虽然看不懂这字的好坏,但并不妨碍给自家老爹面子。
他们在右稍间里要清冷些,顾氏那边却热闹。
绿松和葛娘子备了饧豆祀炤,一年到头,做神仙的也少不得要去天上的皇帝那里述职,地上的人家用饧粘了东厨司命的嘴,再用豆料喂饱了灶王爷上天要骑的马匹,吃人嘴短,到了天上也就不好意思说出底下人的不好来。
她们准备的自然和外面小门小户的不一样,配了颜色,抠了模子,一个个做得精精巧巧的,再拿出官窑的红釉大碟,摆出讨喜的式样来,端到顾氏面前,说几句漂亮话,讨个口彩,再拿去上供,供完了就分给底下的丫头小厮去。
她们在那边厢说得热闹,这边柳士沅端起杯子要喝茶,茶杯却是空的,叫了一声“茶来!”过不多时,一个一身翠色的丫头捧了一杯热茶来,仪芝觉得她眼生得很,偏头多打量了几眼。
上房里听差的都是有数的,能在主子跟前露脸的,仪芝就算叫不出名字,脸也看得熟了,这一个却是不曾见过的。
一身柳翠的衣裳,细细地掐出了腰肢,捧了茶来也不放下,眼睛半抬不抬地往柳士沅身上瞟。衣裳是顾氏今冬新发下的料子裁的,式样还是丫头的式样,穿在她身上却变了一个样儿,想是自己改动过,倒是个心灵手巧的。
柳士沅头也不抬,自顾望着桌子上的字,说一声,“放下罢!”
那丫头就捧了茶杯放到桌上,抱着茶盘觑着柳士沅,说一声,“老爷用茶。”一句话转了几个调,像是长满了钩子。
仪芝先还没明白,此时看看这丫头的情状,再瞅瞅她面白无须的爹,才领悟过来,她这是遇到风流老爷俏丫鬟的戏码了,可见一个丫头太有上进心也不是什么好事,当着人家女儿的面也没个忌讳。
见柳士沅没反应,顾氏那边笑声又隐隐传了过来,是陆续有人往外走了,丫头黯了颜色,紧了紧手里的茶盘,急匆匆外边去了。
柳士沅放下手里的笔,抱了仪芝在腿上坐着,抽出一本《声律启蒙》来引着她念,这样的本子念起来朗朗上口,韵律就在齿颊间流转,声音一出来,脑子里就有画面了。为着开春要给她请个西席,柳士沅先就自己教了起来。
仪芝骨子里是个成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柳士沅不过下了衙闲时引着她念几句,如今也已念到四支了。愈发喜得柳士沅不知如何是好,要不是公务芜杂,他恨不得撸了袖子自己教起女儿来。
现时却过嘴不过心,正念到“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倒是应景儿,直接就念成了“青眼对白眼”,实为着她正在心里翻白眼,撬她娘的墙角撬到她眼皮子底下了,当她是不喘气儿的么!
当下书也不要念了,挣扎着从柳士沅怀里跳到地上,直往顾氏屋里跑去。出来的时候就见书房门口已经有人伺候着了,却不是刚刚送茶进去的那一个。
书房是重地,等闲人不得进去,外头不过候着一两个添茶水的。仪芝朝门口的丫头撅了一回嘴,怪她好好的让不省事的人钻了空子。
丫头却摸了摸她的头,“姑娘要吃金丝橘么?”
仪芝:……
丫头继续,“才刚拿来的,老爷还不曾吃过呢。”
仪芝:......
绿枚原不晓得仪芝教柳士沅捉了来书房,问了一圈才知道,正巧赶过来,连忙上前笑着对守书房的丫头道,“可不能给姑娘吃这个,这几日正闹着上火呢。”
仪芝:…….
柳士沅从里间转出来,见了绿枚,冲她点一回头,吩咐一句,“把你姑娘送到太太那边去罢。”
绿枚低头称是,福了一礼,带着仪芝过那边去了。
仪芝也不要她牵,自个儿迈着小短腿怒气冲冲地走在前头,绿枚加紧了步子才跟得上,一路上提心吊胆,生怕她把自个儿摔了。
到了顾氏房里,讨彩头的大丫头、管事媳妇子们都已经散尽了,只见顾氏上身穿着大红遍地金对罗衿衫,底下是翠蓝拖泥的妆花裙子,坐在窗子前的软塌上,靠着沉香引枕,与绿绮、绿云两个商量着,要给柳士沅做一双底子软厚的新鞋,要穿起来又暖和又省力的。
只因柳士沅初到任上,少不得要去田间地头,士绅百姓家走访一遭儿,探一探民生,访一访民情,一县里的山川林泽总要心里有数才好,走的路多了,鞋子已磨破了四五双。
一双读书人的脚,现已磨出茧子了。结茧前每回泡脚,都要倒吸一口凉气,顾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就着忙起来了。
此情此景看在仪芝眼里就更要生气了,她娘忙着关心她爹的衣食住行,却有那不长眼的暗戳戳打起了她爹的主意?不知道这家是靠谁吃饭的么!
当下跑过去,挨着顾氏的腿,扭股糖似的粘着她,引着顾氏将精神放到她身上,伸出小手往内书房的方向指一回,一时急起来口齿又含糊起来,“苏房,鸭头,爹爹,豁茶。”
顾氏拉了她的手拍一回,“你年纪小,那个不能多喝,仔细夜里走了困。”她自然想不到她年仅两岁的女儿能理解丫鬟爬床这样艰深的问题。
仪芝慢慢冷静下来,渐渐回过味来,怕是谁都会把她的话当成孩子话,由她来说这件事显然没什么效用,眼下难的就是该怎么让顾氏知道这件事,更加棘手的是,那个丫头本来是她不曾见过的。
她从顾氏身上站起来,气恼地揉搓一回红绫袄儿上绣的一丛小兰花,顾氏拘了她的手,替她理一理发皱的衣裳,再将她的小手包在自己掌心里,她刚从外头进来,手还凉浸浸的,“作什么揉搓起它来,仔细绿云着了恼,以后再要这样好的针线就不能够了。”
绿云正从笸箩里捡了布片子比一回颜色,闻言笑着抬起头,“太太这话可是将人看小了,只要姑娘乐意,我就是天天绣了给姑娘揉着作耍也甘愿的。”
绿绮将她取笑一回,“你倒是甘愿了,只怕我来不及给你这蹄子找布料子。”
她两个一来一往凑着趣,顾氏就也跟着笑,只有仪芝心里急得火烧一般,从顾氏手里挣出来,回过头张了眼睛将绿枚望一望,径直往她自己的碧纱橱里头去了。
绿枚教她把眼那么一望,心里打了个突,她近来是愈发看不透姑娘了,明明是个孩童,可有时候说出的话做出的事却费人思量,奇怪的是姑娘似乎还只偏生当了她的面这样,教她时常要把一颗心提起来。
提是不敢和人提的,哪怕是着了太太的意来提点她的绿绮,也不敢跟她透出半个字来,她再比别个拙些,也知道哪些话能说,哪些话是该烂在肚子里的。
当下敛了神色,循着仪芝的步子,走到后头碧纱橱里去了。
到得里面,果然见仪芝坐得端端正正的,肃了一张小脸,见她来了,一字一顿,努力捋直了舌头,张口叫一声,“绿,枚。”
姑娘平时也有些时候像个小大人,也从没见她露出这样的神情,就有些着慌,像是有什么顶厉害的事情要交待,心里头怦怦地跳起来,打起精神勉强笑一回,“姑娘可是困倦了?”
却见仪芝动也不动,还是那副神情,又仰了脸直直地将她望着,“绿,枚,泥,个来。窝有,四情,问泥。”
只好忍着慌乱挨近前去,唬得要哭不笑,怕怕地喊得一声儿,“姑娘。”
仪芝点一回头,心底庆幸早作了打算,不然就真的没处儿说了,暗恨自己说话恁费劲,跳下螺钿床,抓起桌上的炭笔,小心翼翼地写起字来。
她现在人小手小,握不住笔,柳士沅就去画铺子里给她寻了炭笔来,教她没事自己在纸上划字顽。
炭笔虽然随便划划还算方便,真个儿写起字来却是个容易断的,仪芝小心翼翼地好容易写清了来龙去脉,摊在桌上引着绿枚来看,绿枚看了半晌,再出声就带了哭音,“姑娘,奴婢不曾识字。”
仪芝:……现在换大丫头还来得及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