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6、女帝 ...

  •   唐知昱凭借着自己的记忆,找到了曾经他们分开的那条与家人分开的河岸。

      看着滚滚河水,奔流不息,曾经的哭泣不止,不忍与家人分离的少年,如今已为家人洗清冤屈,正名唐家。

      唐知昱专门寻了一块风水极好的地方,为父母立了衣冠冢。

      当时唐知昱父母在送他离开时,母亲塞给他一只玉镯,父亲塞给他一只玉佩。

      那是他们的定情信物。

      如今一身麻衣的唐知昱亲自将盛放着玉镯和玉佩的木盒放到墓坑中,他捧起一捧泥土,撒在木盒上,直至木盒被土掩盖。

      乔锦晗也帮着一起堆衣冠冢。

      两人什么话都没有说,耳边只有水流地声音和风呼啸的声音。

      衣冠冢立好后,唐知昱跪在墓前,乔锦晗也跪在墓前,两人拿着纸钱扔进火堆里。

      唐知昱开始倾诉对他们的思念,乔锦晗无声地陪伴着唐知昱。

      一颗晶莹的泪珠藏在唐知昱的下巴上,乔锦晗看见了。

      她拿出手帕,轻轻地为他擦拭。

      “爹娘,儿子除了要告诉你们咱们唐家洗清了冤屈,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儿子就要成亲。”

      “在儿子旁边的就是你们未来的儿媳。”唐知昱说着,伸手用力地握住了乔锦晗纤细的手。

      “她是儿子这辈子唯一爱的人。在儿子最无助的时候是她,坚定地站在儿子身边,给儿子力量和勇气。”

      乔锦晗听他这么说自己,她忍不住看向唐知昱,嘴角露出浅浅的微笑。

      唐知昱转头看向她,眼角带笑地说:“儿子一定会对她好,与她白头偕老的。”

      离开的时候,乔锦晗转过头,看向那墓碑。

      伯父伯母,我会照顾好知昱的,你们放心吧。

      碑前的两支蜡烛忽然熄灭,灰烬旋着飞上天,又落得到处是。

      唐知昱拉着乔锦晗的手,说:“起风了。”

      乔锦晗靠紧他,说:“是啊。”

      皇帝中毒的消息不胫而走,所有李氏宗亲都对着太子之位,不只是太子之位,还有皇帝之位,蠢蠢欲动。

      李氏亲王都送自己的孩子到皇宫,美其名曰侍疾。

      其实他们的心思昭然若揭。

      皇帝拖着残病之躯勉强上朝,朝中所有大臣都在悄悄打量皇帝能撑到何时,心里算计着要靠拢哪一位亲王,到时候便是从龙之功,荣华富贵,功名利禄,数不胜数。

      可是,就在这时,唐知昱上了奏折。

      皇帝看完奏折,惊讶地问:“唐爱卿,你要回宁州?”

      此话一出,满座哗然。

      唐知昱说:“回陛下,回宁州之事,微臣早有此打算。如今为唐家洗冤之事已了,臣也曾答应过未过门的妻子,待到沉冤昭雪之日,定回宁州,娶她为妻,白头偕老。”

      皇帝用虚弱口气,说:“此事容朕想想。”

      离开京城,回宁州这件事,唐知昱是铁了心的。

      他隔三岔五地就上一封奏折,各种陈述自己的缘由。

      皇帝一看到他的奏折就知道他要说回去的事,后来,皇帝就告诉自己身边的高公公,别呈上来唐知昱的奏折。

      皇帝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在批奏折的那天,他突然昏倒。

      宫里一片慌乱,各宫妃嫔都来到皇帝的寝宫,连各路宗亲的儿子也陪着,李芸苒作为皇帝唯一留下的血脉更是不用说,自是要陪伴在皇帝左右。

      寝宫里跪着的太医数不胜数,只剩下黄太医一人在为皇帝诊脉。

      李芸苒见黄太医出来,问:“黄太医,父皇如何?”

      黄太医摇摇头,“公主,陛下已经并入膏盲,药石无医,还请早做准备。”

      此时,高公公走出来,说:“各位娘娘、小王爷们,请回吧。”

      他转过头,对李芸苒说:“公主,陛下要见您。”

      李芸苒来到皇帝的床榻边,皇帝有气无力地说:“芸苒,你是朕唯一的女儿,朕从小对你宠爱有加,如今你已成亲,沈霖是位良人,朕也算是了了一件心事。只是如今,立储之事迫在眉睫,你觉得诸位宗亲的孩子中,谁比较合适?”

      李芸苒坐在圆凳上,仔细地思索了一番,说:“信王的三子李珏为人聪慧,仁爱有礼。有一宫女不小心将茶水洒到他的衣袖上,他反问宫女有没有烫伤。”

      “还有赵王世子李珩,做事周到果断,临危不乱,才学不浅。父皇昏倒,也是他跑去找的太医。”

      皇帝点点头,这些宗亲送来的孩子都为他侍过疾,李芸苒说的这两个孩子也是他最满意的,但目前还未定下到底立谁为储。

      晚上,圆月高悬,御花园的池塘里传来了落水的声音。

      第二天,一声尖叫打破了早晨的宁静。

      原来是一位宫女在池塘里发现了一具尸体。

      经过一番打捞,打捞上来,宫女辨认出来,是李珏。

      李珏的贴身侍女晓玲抵到,跪下便是痛哭,她为李珏整理仪容时,发现李珏的手里还攥着一个玉佩,她拿出来一看,上面刻着“珩”字。

      随即晓玲便大声痛斥,说:“赵王世子杀害了我们公子,这玉佩便是铁证。”

      皇帝听说这事,也是心痛万分。于是,让唐知昱彻查此事。

      晓玲悄悄用信鸽送信给信王,告诉他公子身首异处的消息。

      唐知昱去了实地查验一番,又去询问李珩的侍卫和宫女,发现他没有时间作案,而且那玉佩早在几天前就丢失了。

      唐知昱发觉这件事有蹊跷,宫中太监来报。

      “唐大人,李珏公子的贴身侍女晓玲用匕首刺杀了赵王世子,随后,她也自杀了。”

      “带我去看看。”

      唐知昱看完两具尸体后,两人确实再无生还的可能。

      他心下有了怀疑,对他们说:“先不要告诉皇上,皇上最近受到的打击太大,身体会承受不住的。”

      “唐大人,说的是。”

      唐知昱让他们处理好两具尸体,便离开了。

      唐知昱离开的路上,眉头不展,遇见了李芸苒。

      “唐大人,结案可写出来了?”李芸苒问。

      唐知昱见眼前的人与往日大相径庭,变得沉稳了,心思也更深了。

      “回公主殿下,此事有蹊跷,还需再查探一番。”唐知昱说。

      “那唐大人可查到什么?”

      “臣查到,李珩不是害死李珏的凶手。”

      “原来如此。”李芸苒云淡风轻地说。

      “公主,适可而止吧。”

      李芸苒笑着说:“唐大人真是聪明,一下就猜出本宫是幕后的推手。”

      “你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

      “人都会变的。”李芸苒围着唐知昱转了一圈。

      “那你肯定能猜出来为什么我设计他们二人?”

      “信王和赵王势大,他们的儿子又都是陛下心仪人选,一旦其中一人死了,那另一个人肯定会被怀疑为凶手,而殿下您又彻底地坐实了这一点。微臣猜,接下来,信王会对赵王发兵,两人打起来,最后坐收渔翁之利的便是接下来的君主。”

      果不其然,信王收到晓玲的信,悲痛万分,立刻点兵召将,对赵王发难。

      李芸苒来为皇帝侍疾,刚进门就听见了皇帝的咳嗽声,便看向一旁的高公公。

      高公公对她摇摇头。

      李芸苒对宫殿里的所有人说:“你们都下去吧,父皇有我照顾。”

      高公公带着所有人出去了。

      李芸苒端起床前的药,用勺子转几圈,等药不再那么热,边喂皇帝,边说:“父皇,李珏和李珩都死了。信王和赵王打起来了。”

      就这么短短几句话,皇帝喝下去的药都吐出来了。

      “是……是谁……干的?”

      李芸苒又喂他一勺子药,说:“是儿臣做的。”

      皇帝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她。

      他那从小温柔可爱的女儿怎么变成了城府深沉的人?

      “父皇,我猜您一定想问为什么?”李芸苒阴沉地笑着说。

      “那我就从头说起吧。儿臣养了一批杀手,没错,祭天大典结束,三皇兄和四皇兄回来途中,遇见的杀手是我派的。”

      “四皇兄的身世之谜也是我走露的。”

      “我成亲那天,三皇兄被四皇兄刺杀,本来是有救的,是我换了药,让他死的。”

      “四皇兄自杀,是我告诉了他皇嫂怀了他的孩子,一尸两命,他受不了,自杀的。”

      “是我派人杀了李珏,嫁祸给李珩的。利用晓玲对李珏的痴心,杀了李珩,趁机挑起二王的内乱。”

      “儿臣虽是女子,可也想像皇兄一样能争夺储君之位。可是,他们包括您都不把我看在眼里,那我就只好悄悄地与你们抗衡。”

      “你……”皇帝艰难地说,“你……”

      “父皇,儿臣是不是比两位皇兄都聪慧?”李芸苒说。

      皇帝闭上了眼,又缓缓睁开。

      “你……接下来……要做什么?”皇帝艰难地问。

      李芸苒说:“儿臣已经将所有宗亲的孩子都圈禁起来了,他们逃不了的。他们的孩子还在儿臣手里,他们就不敢轻举妄动。”

      皇帝闭上眼,艰难地点头。

      这一闭眼,皇帝永远地闭上了眼。

      皇宫上下具是缟素,到处是期期艾艾的哭声。

      李芸苒趁机宣布自己称帝,有不少宗亲不同意,可碍于孩子在宫中,却不好发作。也有什么都不顾反对的,李芸苒凭借手中的虎符,让他们闭上了嘴。

      有一年迈的大臣见李芸苒为帝,在朝堂上痛骂。李芸苒当即派人将他关入大牢,接着以雷霆手段让他九族入狱,九族都被斩首示众。

      这么一杀,朝堂上的人都不敢说出他们的不满了。

      自己死了无所谓,可家人、朋友是无辜的。若他们因自己而死,死后也不得安宁,遭人怨恨。

      有一天,下朝后。李芸苒叫住了唐知昱,带着他到城墙上走一走。

      “唐大人的奏折,朕看过了,朕同意你回宁州做一小官。”

      “微臣谢过陛下。”唐知昱恭恭敬敬地行礼。

      李芸苒让周围的人都下去,说:“知昱哥哥,我知道你为我做了很多,有些事你心里清楚,你也清楚我要做什么,你帮了我很多,我心里很感激。”

      “只是路途遥远,你和锦晗姐姐离开京城,也不知何时再能相见。”

      唐知昱没有说话。

      “我真心地祝贺你能和锦晗姐姐白头偕老。”

      唐知昱说:“我也祝你和沈霖能白头偕老。”

      “我们会的。”李芸苒说,“你都不知道,如今他后宫好不逍遥自在,看书作画,吟诗作对,快活得像个神仙。”

      “能娶到你,是他命好。”唐知昱笑着说。

      “什么命好?”沈霖来到李芸苒的身边,笑着问。

      唐知昱说:“说你命好,刚成亲没多久,妻子成女帝了,白得了君后的位子。”

      沈霖说:“那确实是我,不对,是本宫,命好。”

      乔锦晗和唐知昱临行的前一天,李芸苒和沈霖亲自在宫中为他们设宴饯行。

      四个人依依不舍,尤其李芸苒和乔锦晗二人,李芸苒虽然当上了女帝,可没有外人在场,又变回了那个爱撒娇的女孩,抱着乔锦晗说会想她的。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06章 女帝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