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探索者与人工智能 ...
-
【侦测到休眠体苏醒迹象。】
【正在扫描生物特征。】
【进行数据库核对……核对完成,启动访问程序。】
【欢迎到来,Explorer,德帕支援型人工智能身份编号DDS1073向您报道。】
【接下来我将会对您进行全身扫描,对您所使用的克隆人躯体进行简单的评估,这项评估关系您之后的行动,请耐心等待……已启动扫描程序……】
【这里是西格玛星云天启一星系的博德拉三号星球上的一座隶属于星盟的小型中转站,用于存储紧急物资,这些资源点会给那些遭遇突发事件的太空难民提供些许帮助】
【在普罗米修斯计划后这些中转站改为克隆体安置点,用“帕缪斯博士”的说法,这将会是探索者们的出生点。】
【扫描完成,已获得素体评估。】
【正在将评估内容发送到您的脑机,脑机会接受您的思维,并把需要投影出来的内容直接传输到您的大脑里,也许您会看到面前类似于光屏之类的景象,但请记住,那仅仅是来自大脑的欺骗,方便初学者快速掌握脑机的使用方法,操作脑机并不需要任何的躯体行动,只需要通过思维控制。】
【开始汇报扫描结果。】
【生理状态,良好……未出现任何病症。】
【□□强度,低下……仅进行最低基础的□□改造。】
【灵能强度,无……】
【脑域开发,良好……】
【DDS1073已记录您的克隆体信息,一旦遭遇不可逆转的破坏,DDS1073将会以这份数据为基础重新制造新的克隆体,并将您的意识上传到新的克隆体中。特别提示,如果您想要刷新记录,需要有专门的设施重新扫描,否则DDS1073会选择最近一次的保存记录。】
【目前室温7.3℃,偏低,应启动室内加温设备。】
【还有什么问题吗?探索者。】
“……有。”
被关在培养仓里不断吐着泡泡的启太回答道。
【请说。】
“我什么时候能从这个罐子里出去?”
虽然绿色的营养液不会让他的呼吸感觉到难受,但是人类终究是地面生物,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是更希望离开培养仓坐在外面的椅子上,而不是继续当神秘的装饰品。也幸亏在睁开眼前启太就知道这是一场游戏——至少对他来说是一场游戏——否则肯定没那个耐心听AI絮絮叨叨说一大段内容,早尝试着打碎玻璃从这里逃出去。
【……】
室内出现短暂的沉默。
周围的液体伴随着培养仓底部抽出,面前的玻璃收下去,启太终于能双脚踩在地上,与金属地板接触时内心产生出一种难以描述的安心感,这或许就是被重力束缚的灵魂无法回避的刻入DNA与灵魂的本能,只有脚踏实地确定自己不会掉落或者下沉才会放松下来。
游戏中使用的身体与现实中的自己几乎没有差距。其实游戏在进入前是可以对自己的克隆体做些许调整,但是启太觉得自己一旦陷入捏脸就会消耗掉数个小时,更想要快点体验这款神秘兮兮完全没有宣传甚至都不知道是谁寄给自己的游戏的启太很果断放弃捏脸步骤,选择用仪器自带的扫描功能快速决定克隆体的样貌。
扫描器科技比想象中还要先进,它不仅还原出启太的五官和体形,甚至就连火腿蛋都原封不动地复刻出来,更重要的是它完全没有打马赛克,这让启太不由想起某款可以进行棍棒创作却从未给玩家好好欣赏机会的游戏。
这就是现代技术吗?还是说从宇宙掉下来的黑匣子里翻出什么奇点技术让人类的科技树高空转体三百八十圈后朝着前方迈出一个劈叉。
确定人体操纵杆是真的能当操纵杆的启太想到另外一件事。
“DDS1073?”
【我在。】
“有衣服吗?”
【没有,如果您需要,我可以立刻为您打印一套。】
“拜托了,就用扫描的数据。”
【明白。】
打印衣服会花上一些时间,材料和设备都有,只不过这座中转站的绝大部分设施很早就停止工作,启用设施需要DDS1073重新确认中转站的状态,在不影响休眠室的基本功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逐一恢复,而这段时间刚好可以给启太慢慢整理脑袋里的信息。
正处于游戏匮乏期的启太收到一份没有寄件人也找不到寄件人的包裹,里面装有一套游戏设备和一份详细到几百页内容的说明书,他在快速浏览完目录并简单翻看部分内容后得出一个听起来有些诡异的结论:这是一份试做型游戏设备,可以通过完全潜入的方式体验一款背景庞大的太空游戏,非常适合游戏荒的家里蹲拿来打发时间。
然后启太觉得可以上了。
根据说明书的步骤调整好游戏设备,调整好姿势躺在床上,考虑到开空调会冷不开空调会热的特殊气温,选择裹着被子吹空调这项最舒适也最奢侈的方案,按下登录键。
然后启太就坐在这里了。
——现在的游戏欺诈的成本需求未免也太离谱吧?
无论如何,在游戏荒的时期能找到足够有趣的游戏来填充这段空白总归是好事,开头CG非常有代入感,触感反馈真实到难以分辨,再加上互动性拉满的人工智能,说是真的通过游戏设备来到异世界估计都不会有人怀疑,光是这些细节表现就足够让它被认定为一款优秀的游戏——最差不过是太空模拟器。
光脑的使用反馈良好,在启太看来就是一台可以通过脑控的个人电脑,唯一区别是不需要用手来操作,即便是闭上眼睛也能在“视野”内浮现出屏幕,要是找到合适的游戏软件连上网络可以当场表演“我在网络游戏里玩网络游戏”的套娃行为。
可以,在自由这点超乎玩家想象。
休眠室的房门打开,一台方头方脑的陈旧机器人抱着一叠衣物走进来,身体右侧的金属外壳像是遭受过某种碰撞,出现肉眼可见的凹陷,右侧摄像头亮起蓝色的灯光,左侧摄像头是灭着的,履带滚动的时候会有轻微卡壳声,启太还听到某种金属物体掉落发出的声响,似乎是背部的螺丝掉落导致的。
“1073?”
光脑并不会在他见到的个体头顶标注名字,启太只能根据已有信息猜测。
“是我,衣物打印完成,合成纤维具备极强的韧性和抗冲击性,但是这种设计无法给探险者带来太多保护,如果探索者想要离开中转站,请务必穿上太空服。”
“外面的气温不适合人体吗?”
启太一边穿衣服一边问道。
“目前室外气温67.4℃,博德拉三号星球为高温星球,且昼夜温差极大,需要有完整的恒温系统才能维持您的生物状态稳定。”
能孕育出生命的星球在宇宙中相当稀少,听到1073这么说反而会有种理所当然的感觉。
“附近还有其他人吗?”
“无法确认,天气一空间站已停机,无法访问数据库,无法启动星系扫描。”
“空间站停机?”
“是,在探索者与新文明到来前,所有空间站与地面基地都会进入低功率状态。”
“不能远程启动吗?”
“DDS1073没有启动权限。”
机器人很人性化地摇动方形铁块脑袋。
穿好衣服的启太开始调查起这间休眠室,这里有好几座休眠仓,都是待机状态,里面也没有使用者,整间房间唯一需要供电的设备只有用来培育克隆体的培育仓——也就是启太醒来时候所在的透明玻璃胶囊——没有留下的文件,没有活动的痕迹,光脑的数据库内也找不到相关信息,似乎它真的只是一座出生点和重生点。
1073提到过,假如玩家克隆体遭遇不可逆转的破坏,便会重新生成新的克隆体。
完全开放游戏最大的问题便是玩家刚上手的时候会陷入不知道要做什么的状态,因此游戏制作者会想方设法往里面加一点不太明显的引导,例如说需要击败某个强敌,例如说要拯救某位人质,最不济也会让玩家产生“想办法生存下去”的念头。
然而这款太空游戏没有任何引导,按照开场CG中提到的那位“帕缪斯”的想法,探索者应该是绝对自由的,能随意探索这个宇宙,而不是被要求着去做什么,所谓的引导大概率是直到游戏关闭都不可能出现。
那么,该以什么为目标?
单手撑着头看向比自己稍微矮一点的机器人,启太眨眨眼睛。
“1073,有什么建议吗?”
“也许您需要一艘能够离开星球的飞船。”
“好点子。”
“这座中转站没有飞船,您只能在其他中转站寻找,我建议您制作一台信号接收器,用于获取停留在这颗星球上的飞船的信号,正在将设计图发送到您的光脑里,中转站的工作室运转正常,资源储存……良好,请放心,我会协助您学习这项技术。”
光屏上出现发送请求,在按下确认后数据库里瞬间多出一张便携式信号接收器的图纸,那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不知道该怎么描述的感觉,启太确定自己没有手搓技术设备的能力,但是接收到新数据的光脑在告诉他“你会”,更诡异的是启太觉得自己如果在游戏里亲手搓设备搓熟练的话,离开游戏后也能勉强抄出来。
“如果觉得困难,也可以选择让光脑操控您的身体完成制作工作。”
1073很亲切的提醒玩家可以合理使用官方外挂。
启太倒是对手搓高科技挺感兴趣的,反正可以抄作业。
“不过,在那之前还要做一件事。”
探索者突然变卦。
人工智能接受良好,它不会质疑探索者的任何决定,底层代码决定它会全心全意为自己所绑定的探索者提供一切它能提供的服务。
“DDS1073念起来太麻烦,1073也容易咬舌头,我可以给你起个更方便的称呼吗?”
“可以。”
“那就叫诺诺吧!”
启太家养的猫猫就是这个名字。
“明白,正在更新个体名称……更新完成。”
“德帕支援型人工智能,身份编号DDS1073,诺诺,为您服务。”
方块机器人的摄像头闪烁着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