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8、内宅 ...


  •   但凡人有事要办,总是起得特别早的。娄二奶奶向来干练,天没亮就起了床,在外面收拾停当,天才微微亮,又让黄娘子满世界翻账本,为了翻枕头下的箱子,把娄二爷都薅起了床,娄二爷睡眼惺忪,吓了一跳,道:“出什么事了?”

      “不关你的事,”娄二奶奶扔个枕头给他:“你去外面睡去,我今早有硬仗要打呢?”

      “好好的打什么仗呢?”娄二爷虽然困倦,也极关心她:“消消停停的不好吗?万一打输了可怎么办呢?”

      “闭上你的乌鸦嘴,还没打你怎么就知道输了。”娄二奶奶凶得很,把积年的账本一翻,找到了想要的,冷笑道:“哼,今日老太太最好给我公正点,不然我可要算总账了。”

      娄二爷见劝不住,只能自己抱着枕头去外间睡,还嘱咐道:“我今日在礼部衙门上班,你要是打输了,去那找我呀。”

      “你再说!”娄二奶奶警告地瞪了他一眼。把娄二爷赶跑了,她自己和黄娘子主仆一心,对好了账,揣上账本,又查看了还在睡觉的卿云和娴月,这才气势汹汹地带着几个牙尖嘴利的婆子丫鬟,朝着娄老太君的暖阁出发了。

      果然那边娄三奶奶也是严阵以待,回廊上站着几个厉害婆子不说,里面玉珠碧珠也是早到了。估计是怕婆子丫鬟有些话不好说,特地带上两个女儿来帮腔的。娄二奶奶远远一见就啐道:“果然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没见过这样做娘的,好的不教,专教女儿勾心斗角,可想过女儿的将来没有……”

      “她一心为她两个儿子铺路,女儿都是拿来用的。可叹她两个女儿也傻,被当了枪使,还以为是母亲看重自己呢。”黄娘子低声道:“哪能人人都像夫人这么用心良苦,特地不叫大小姐来呢。”

      其实娄二奶奶不叫卿云,是怕她太过温良,吵不过不说,还碍手碍脚当和事佬,不过黄娘子这样夸,她也安心受了,道:“那是自然。”

      她是不怕人多的,直接带着黄娘子进去,果然里面二房母女三人连同冯娘子都严阵以待了,娄二奶奶大喇喇朝娄老太君行了礼,娄老太君也寒暄道:“听说昨天你带卿云去赴了景家的宴席,如何?”

      娄二奶奶也知道她是想问什么,直接答道:“宴席挺好的,太妃娘娘见卿云去了,高兴得很,还和我们单独说了好一阵话呢。”

      娄三奶奶旁边的玉珠立刻发出一声短促的笑声,是嘲笑的意思,娄老太君立刻瞥了她一眼,娄三奶奶连忙假模假样地训斥道:“像什么样子,没有片刻的安宁。”

      娄老太君本来还想问老太妃说了什么,是不是要给卿云指婚,又怕显得太急切。心中也知道,要是有确定的好消息,娄二奶奶一定会告诉自己,所以也就不问了,只是寒暄道:“娴月那孩子的病怎么样了?”

      “好多了,这两天已经可以起来了,也许能赶上楝花宴呢。”娄二奶奶道。

      寒暄过后,才到正文,娄老太君让丫鬟摆早膳,两个儿媳妇就服侍老太君入席,娄二奶奶率先发难,道:“怎么听说家里好像丢了什么东西似的?”

      “哦,是有那么件事,”娄三奶奶一面说道,一面手上还在摆放点心,笑道:“丢了些东西,倒不贵重,只是门户严紧是大事,所以比较上心,二嫂怎么知道了?”

      娄二奶奶要是会被她这话拦住,也就不是能开铺子做生意的梅凝玉了。

      “你还问我呀,我还想问呢,怎么好好的把南门关了?我昨晚带着卿云从景家回来,马车都走到南门了,不让进,现在车还停在大路上呢。”

      娄老太君听了便皱眉道:“停在大路上怎么行?”

      “我也没办法呀,老祖宗。”娄二奶奶笑道:“实在是进不来,南门关着,冯娘子守着,无论如何说不通,只说是三妹妹的命令,不管谁来,一概不开门的,我想着,为我一个人破例也不好,就停在大路上了。”

      娄老太君是人精,如何听不懂两个儿媳的斗法,立刻就沉默不语了,果然娄三奶奶就接道:“哎唷,那真是不巧了,我给二嫂赔个礼吧,给你造成大麻烦了……”

      “一家人赔什么礼,再说了也不是三妹妹的错呀。”娄二奶奶笑眯眯地说:“倒是我该请三妹妹帮个忙呢,千万留着南门给我们经过,无论如何,先等过花信宴呀,马车都赶不进来,别说卿云黄花闺女的,就是我老皮老脸的,也没有当着众人在大街上上车下车的道理呀。别到时候传出去,成了大笑话了。”

      她不是朝着娄三奶奶,而是朝着娄老太君,知道老太太上了年纪,好面子,所以句句话只往外人的看法上引,果然娄老太君就有点听不下去了,道:“怎么开个南门还这么麻烦的吗?”

      她也算给娄三奶奶留了余地,娄三奶奶果然就顺势道:“哎唷我的老祖宗,这可冤枉死我了,实在不是我不给二嫂方便呀……”

      她一叫屈,冯娘子立刻跟上了,道:“老祖宗,你有所不知,三奶奶是怕你担心,才说这事不大的,其实都偷到亲戚家了。前些天三奶奶不是病了吗?我们冯家奶奶就过来探病,姑嫂俩说知心话,丫鬟也不在旁边,也就一眼没见的功夫,冯奶奶马车上的一盒子老参就不见了,本来是要送给三奶奶补身体的,到临走才想起来,再去找,哪里还找得到。那可是宫里赏下来的,也就是冯家和咱们家一条心,换了别人家,早嚷起来了,到时候闹得满京城知道,那如何了得?所以这些天咱们三奶奶都不敢接待这些亲戚,只怕出了事闹出来。”

      娄三奶奶见娄老太君听得眼睛大睁,显然是上心了。连忙道:“这事也怪我,平时管得太严了,没把这些家贼挖出来,结果一病倒,这些小人就都冒出来了。不过老祖宗放心,依我看,那包人参还在府里,并没被偷出去,所以我这几日关了东南二门,在大门和小门处严查进出的人,只等风声松点,那人放松警惕时,就下手搜捡一波,一定把那人找出来,狠狠惩治了。”

      黄娘子听了,便笑道:“既然如此,何不现在搜呢?”

      “黄娘子这话说得玩笑了,那人既然敢偷人参,必然有藏的地方,逼得急了,或是找个时机,随手一扔在府中某处,到时候发现了,抓谁是好?岂不是满府的下人都有了嫌疑?或是藏在谁也找不到的地方,马圈底下,石头底下,或是抛进湖里,埋进土里,永远不拿出来了,人参毁了不说,贼也逃脱了,咱们家的家贼,岂不是永远找不到了?”冯娘子嘴利得很,道:“所以三奶奶先收紧门禁,再慢慢查访,查得到还好,查不到,等到这人松懈时,再来个突然搜查,就是最好的办法了。这人既然偷人参,要么有什么事急等钱用,要么就是利欲熏心一时花了眼睛,总归是舍不得到嘴的肥肉,难免存了侥幸之心,不会轻易毁了。所以慢慢查访才是最好的……”

      黄娘子既然敢开口,也是想好的,听了冯娘子这一番长篇大论,眼见着娄老太君点头作赞同状,也并不慌乱,只是笑道:“冯娘子管家的学问,自然是极好的,不过我这些年跟着二奶奶管铺子,也有些经验,说出来大家听一听,若可用呢,就用,若不可用,老祖宗只当听了些傻话罢了。”

      娄老太君虽然有些势利,但话还算听得进的,听了这话便道:“你说便是。”

      冯娘子笑道:“方才我听冯娘子的想法,眼里不容沙子固然是好的。但我这些年跟着娄二奶奶管铺子看下来,这世上真正拾金不昧的人,和大奸大恶之徒都少,大部分人都是浑浑噩噩的普通人罢了。若管得好呢,他们就做好人,若真有一注横财落在面前,四下无人,他们也难抵挡住这诱惑。三奶奶想想,府里的人都是旧人,若这人真是个大奸大恶之徒,怎么过去这些年不显出来,偏偏在前些天下手了呢?就是因为三奶奶病了,诸事混乱,所以给了他空子钻罢了,如今三奶奶好了,治家严整,自然不会出这样的乱象了。所以为这事因噎废食,不值得。老祖宗也不用担心闹出笑话来,把心放回肚子里吧。”

      娄三奶奶听了还了得,立刻道:“那你的意思,是我们竟不用去找这人,就任由他继续在我们府里待下去好了?”

      “那倒不是,我只是觉得,就算要抓人,也不是这个抓法。”黄娘子笑道:“我们铺子里出了这等事的做法和府里的做法差别极大,三奶奶不妨听听。”

      “一般铺子里出了这样的事,找到东西是最紧要的,我一般是把人叫齐了,说说是发生了什么事,丢了什么东西,然后说清楚,若是迷途知返,便不怪他,或是一时糊涂,或是有什么急事急等用钱,都好说,只不要偷外人的东西,咱们自己商量。然后准备一个空房间,里头放一个上锁的箱子,上面有个口子,这一天里,铺子里的伙计挨个进去,等晚上再开箱子,看里面有没有丢失的东西,若有,大家好说。事后再慢慢查是谁偷的,听听他的理由,再教他迷途知返。若没有,那就得抓人了。”黄娘子娓娓道来:“但抓人我们也不明抓,三奶奶你想想,官府断案,尚且有断错的,你一不能审,二不能查的,全凭小道消息,能查出什么水落石出的结果来?兔子急了还咬人呢。要是他们互相攀咬起来,或栽赃,或大闹,万一张扬出去,都知道我们娄家出了贼了,那才叫大损失,犯不着为打老鼠伤了玉瓶。所以但凡这样的事,我们都是细细推论,把目标锁在几个人身上,和他们私下盘问一下,找到人自然最好,要找不到,索性一并打发了,府上都是奴仆,更简单,或是远远地安排到庄子上,或是直接卖了,这才叫万无一失。东西究竟是小事,抓人也是小事,保住府里的声誉,才是真正的大事。要我说,不如连东西也从官中描赔了,冯家奶奶虽说是亲戚,到底是外人,不如跟她说,东西是被人误拿了,如今已经找回来了。先别说她信不信,至少洗掉我们家的贼名,老祖宗听着,是不是这道理?”

      娄老太君竟然听得直点头,娄三奶奶还想再争,冯娘子见状,怕她和黄娘子对话,失了身份,连忙道:“黄娘子说的这方法也不是不行,但姑息养奸,不能杀鸡儆猴,总是危害大。”

      黄娘子听了,仍然是不紧不慢地,笑道:“冯姐姐这话说偏了,管家管家,为的是府中平安,兴旺发达,不是一定要抓出个贼来。据我这些年管铺子的经验,想要平安无事,靠的从来不是抓到谁,而是要执行好规矩。出入都有章法,一草一物,都有专人看守,纹丝不乱,这才是管事的方法。规矩执行得好,没有空子钻,就是坏人都只能老老实实。要是管理松散,就是原本老实的人也可能起坏心思。这是其一。其二是如何避免下人贪墨偷窃,朝廷的方法是最好的,除了严查贪墨之外,还有一项养廉银,只要府中过得兴旺了,待下人宽厚些,下人日子好过了,待遇优渥,他们遇到这样的事也会掂量掂量,值不值得为了一项横财丢掉自己这份好差事……”

      “所以我说,三奶奶的方法不可行,锁着东南二门,风言风语不会少,只会多,再锁下去,是人都知道我们娄家出了贼了,人心惶惶,也不是旺家之相。再者,一个家想要兴旺,关上家门,自家再怎么严整,地盘是大不了的。只有向外发展,而向外发展,希望都在年轻主子身上。如今花信宴已经到了尾声,小姐们一辈子的事就在这时候了,正是关键的时候,在这时候抓贼,不是扔了芝麻丢了西瓜吗?别的不说,单是为这事关了南门,就是得不偿失。二奶奶的马车倒是小事,怕的是大小姐不方便,大小姐有的是和夫人们交际的机会,万一老太妃急召,或是有什么急事,因为南门误了事,那才叫因小失大呢,二小姐又正病着,请医问药都耽搁不得,为了抓个贼,耽搁这样的关键大事,实在糊涂呀……”

      黄娘子这番长篇大论说下来,与其说还是在争南门的开关,不如说是在治家的理论上代表二房和三房来了次正面的交锋。

      也难怪凌霜说内宅天地小,要去争外面的领地。娄三奶奶的精明,看似天衣无缝,其实都是内宅的智慧,而黄娘子跟娄二奶奶,是认真在外面打过天下的。以制度来管人,而不是人来管人,以及把铺子做大,做好,再以利来养廉,这都是外面男子的思路了。别说娄三奶奶,就是娄老太君这样的老封君,也是第一次听到,细想之下,竟是这辈子从未从这思路上想过问题,不由得也陷入了沉思。

      偏这时候丫鬟通报道:“大小姐来了。”

      只见卿云姗姗来迟,她从来自己尊重,有人说话都是放重脚步进来,也给丫鬟通报的时间,进来后众人都反应了过来,娄三奶奶自然是警惕得很,毕竟娄老太君偏爱卿云是事实,娄二奶奶则是又无奈又欣慰,道:“你来干什么?”

      “我来给老祖宗请安啊。”卿云淡淡笑:“倒是娘怎么不等我一起来呢。”

      娄二奶奶自然不想卿云牵涉进这事里,但见她来了,也没办法,只听见冯娘子凑在娄三奶奶耳边说了什么,娄三奶奶笑道:“既然说到卿云,卿云又在这,有句话就不知道当说不当说了。”

      “你说就是。”娄老太君道,她从来是稳坐钓鱼台,见卿云来了,就偏向二房一些,对娄三奶奶的故弄玄虚有点不耐烦了。

      “是这样的,二嫂提到来去不方便,其实我当时听了就有些奇怪,要知道隔壁府里以前住的是陈郎中,陈郎中是从五品的官儿,二哥也是正五品的官,论理说,轿子马车都差不了多少,怎么陈郎中家的车走得,二哥家的就走不得呢。刚刚冯娘子一说,我才明白。”她像开玩笑一般笑道:“原来是二嫂的车出了问题呀。二嫂家的车轿,原来都比别人家的大一截呢,难怪过不去窄巷子呢。像是二嫂常年不在京中,忘记了,京中车马,三品以上是一个样子,三品到六品,又是一个样子……”

      娄二奶奶本来是为了显摆财力,才做的大马车大轿子,其实这在京中也是寻常事,何况她家来往也都是些高门大户,更是正常的。

      但她向来被人笑商家女,听了就不由得有点恼怒,脸也涨红了。却听见卿云淡淡道:“我父亲虽然是五品官,但家中来往客人,难道都是三品以下的吗?要是他们来了,难道也一样在大街上下轿吗?”

      “我说句实话,侄女儿你别恼。”娄三奶奶仍然是开玩笑的语气道:“连和我三爷私下说话,也常说,咱们二哥,学问是好的,只是太迂了点,来往同僚别说三品以上了,有些竟还不如他呢……

      “父亲的客人没有三品的?难道我们女眷来往也没有吗?崔老太君若来找我,或是太妃娘娘遣嬷嬷来召我,依三婶的意思,也一样让她们在大街上下轿走进来吗?”卿云不急不恼地道。

      她话说得极平静,娄三奶奶原是回不了的,却听见她身后的玉珠忽然发出一声嘲讽的嗤笑来。

      “你又笑什么?”娄老太君不悦地道。

      “我不敢说。怕老祖宗生气……”玉珠立刻显出一副胆怯的模样来。

      “你说就是!”娄老太君瞪着她。

      “老祖宗息怒,我刚刚是听卿云妹妹说话,活脱脱是凌霜妹妹的语气,连说的话也像,不由得就笑了。”玉珠尖声细气地道:“卿云妹妹说崔老太君来找她,但长辈哪会轻易来拜会晚辈呢?就连上次来,也是来替卿云妹妹去赵家退婚的,这是其一。其二,老太妃娘娘现在还因为退婚的事生卿云妹妹的气呢,我听荀郡主说,这次景家宴席,老太妃一句没夸赞卿云妹妹,反而私下骂了她一顿,嬷嬷们都亲眼见着。怎么刚刚二婶还说,老太妃要帮卿云妹妹说亲事呢?我想二婶也许是在开玩笑罢,没想到卿云妹妹也说嬷嬷还会来找她,就忍不住笑了……二婶和妹妹千万别生气,我知道错了。”

      她这话一说,不仅娄二奶奶脸色顿时一白,连娄老太君脸色也顿时黑如墨。

      “凝玉,什么意思?你说老太妃要帮卿云说亲,竟是骗我的?”

      “老祖宗你听我解释,事情不是这么简单……”黄娘子见状连忙辩解。

      “你闭嘴。”娄老太君喝道,黄娘子只得退下,冯娘子还幸灾乐祸道:“黄姐姐,我劝你消停点吧,这种时候,哪有咱们下人说话的份呀。”

      “四姐平素和我都是姐妹相称,有什么不能说话的。”娄二奶奶百忙之中还记得回护黄娘子一句。

      娄老太君一见,顿时更怒了,用力地拍了下桌子,旁边锦绣连忙上来劝道:“老祖宗息怒呀,身体要紧。”

      事已至此,娄老太君也不问别人,只问卿云,道:“你跟我说实话,老太妃究竟怎么说的?是不是因为退婚的事对你发脾气了?娘娘到底有没有说要替你安排亲事的话。”

      要是她问的是娄二奶奶,娄二奶奶自然有圆滑的说法,娄三奶奶和玉珠自然也会阴阳怪气地驳斥,又是一番舌战。

      但她问的既然是卿云,玉珠顿时就放下心来,朝娄三奶奶对了个眼神,娄三奶奶更是面露喜色。

      卿云这人的品性是端正体面,但有时候过于端正了。从来有十分的把握,她也只说七分,从不夸耀自己,只会自谦,这放在老太妃这些贵人面前,自然是感慨她心性难得。但如果虎落平阳,就成了致命的缺陷。正应了贺南祯那句话,君子恶居下流,她的君子之风到了内宅的斗争中,只会授小人以柄。

      但她就算知道会授小人以柄,也仍然平静回答道:“娘娘只是教了我些道理,说以后日子还长,并未许诺什么。”

      娄老太君往前倾的身体顿时往后倒到了靠背上,如同泄了气一般,锦绣连忙上来劝道:“老祖宗且别灰心,咱们家大小姐,向来是事无十分不说死。太妃娘娘那么喜欢她,怎么会忽然扔下她呢,别的不说,就之前劝赦免教坊司的事,满京城的小姐,谁在娘娘面前有这样的分量……”

      她这劝说一点也安慰不了娄老太君,倒是娄三奶奶趁机道:“论理这话我不该说,但卿云当初管教坊司的事,我就觉得是犯了大错,太妃娘娘肯定也因为那事存了意见,这下又退了婚,也难怪娘娘生气,不管卿云了。二嫂,我心直口快,有话就说,你可别恼。”

      娄老太君听了这话,正戳在心口上。她看重卿云,到底多少是祖孙情,多少是因为卿云是家中女孩子的佼佼者,也是整个家族的希望,她自己都分不清,以前也不用分清。如今急火攻心,不由得盯着卿云怒道:“亏我夸你懂事,没想到最后你也这样糊涂,如今折腾成这样,你可如愿了?”

      卿云眼中有瞬间的惊讶,但因为有之前退婚之后那次过来,看见娄老太君和三房母女“其乐融融”的经历打了底子,所以并不至于猝不及防,很快就收敛了受伤的神色。

      “祖母训斥得有理,卿云不敢反驳。”她这样温顺地回答道,旁边碧珠都有点惊讶,她自己设身处地,是做不到这样将长辈的冤枉硬吞下去的。

      但卿云认错的原因很简单:她是来给自己母亲帮忙的,如今娄老太君已经对自己都有了不满,还迁怒到母亲。自己再说下去,不仅没有作用,还是帮倒忙,所以低头认错,才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她心中如何看待如此昏庸的娄老太君,就是另一回事了。

      但她低估了自家母亲的护短程度。

      娄二奶奶这人,从来是说她可以,说她女儿可就不行了。当初凌霜闯下弥天大祸,她尚且能把上门兴师问罪的程夫人打得屁滚尿流,何况如今欺负的是她最看重也最疼爱的卿云,这简直是老虎嘴上拔毛了。

      真气到极致了,她反而异常冷静,黄娘子离她近,看得见她眼睛亮得吓人,整个人像是被一股气提了起来,下一刻就要冲出去了。却不知怎么按捺住了,甚至还能说出条理清晰的话来,道:“老太太,三妹妹,我听你们的意思,竟不是因为什么抓贼,什么门户,不让我们从南门过,纯粹是因为我家没有三品以上的人际往来,老太妃又对卿云生气了,所以我们就没资格从南门过了,是不是?”

      “你这是什么话?”娄老太君立刻发怒道。但娄三奶奶显然更精于内宅的斗争,上来就占个理道:“二嫂,你这样说话,冤枉我事小,冤枉老祖宗,可是不孝。”

      “不是你自己亲口说的吗?你问我家二爷五品官,凭什么马车做得和三品官一样大。”娄二奶奶直接问到她脸上:“我做马车用了你的钱?占了你的地?关你什么事?你家三爷也才四品官,你凭什么头戴宫里娘娘赏给冯家太太的金钗?你也成了三品诰命夫人了?再说了,京城里哪个夫人不逾制,真论起来,凤冠霞帔几个新娘子能穿?还不是人人穿着成婚?我不管你,你也别管我,我马车别说做三品的规格,就是比照侯府来做,也轮不到你来管?”

      娄三奶奶见她这样撒泼,顿时也不管了,冷笑道:“二嫂这话说得有些疯了,你的马车不从我的南门过,我管你什么?”

      娄二奶奶等的就是她这句话,立刻上去一把揪住了她,顿时惊得冯娘子和玉珠碧珠都吓了一跳,娄三奶奶虽然带的人多,但是帮腔,不是来打架的。也是娄二奶奶威名在外,又有凌霜那家伙“珠玉在前”,这些养尊处优的夫人和管家娘子,还真不一定打得过娄二奶奶这“商家女”。

      但娄二奶奶揪住了娄三奶奶,却不是要打,而是直接拉着她在娄老太君面前跪下,放声大闹道:“老祖宗,你是亲耳听见的,你要评理,她说南门是她的,这可是原话!老祖宗你选她管家这些年,我没意见,但娄家也是我们的家,我们二房虽分院住着,可没听见说娄家已经成了三房的了,我从那院子里过一下,都是从她家过!走走走,要分家,咱们就分,先去召集族老,咱们就在这分家!”

      她一面说,一面从怀里拿出账本来,娄老太君一见,顿时青筋直冒,喝道:“像什么样子,我还没死呢!分什么家!”

      “是三妹妹说南门是她的,这不是逼我们分家是什么,横竖账本在这,要分也便当……”娄二奶奶索性闹起来:“账本上写得清清楚楚,庆熙十三年,家里为了大爷探花及第,要大修门楣,拆院墙,建官道,我们二房是摊了一份的,家里的四个门,都有我二房的一份钱,怎么就成了她的,不准我二房过了?”

      但凡老人家,是最不愿意听见分家的,娄二奶奶这架势一摆出来,娄老太君是又气又恼,也知道她带着账本是真预备着分家来的,不好再逼她,于是转而骂娄三奶奶道:“你糊涂脂油蒙了心了,什么‘你家的南门’,你不是给她送话柄吗?”

      卿云在旁边听着,心中一惊,比娄老太君刚才对她发怒还触动,怨不得母亲整日说娄老太君偏心,关键时候果然逼出真话了,这说话的口吻,全然是和娄三奶奶一派了。

      娄三奶奶自然也知道娄老太君已经是站她这边了,立刻服软道:“二嫂,是我一时口误。但你这账本都带出来,难道是奔着分家来的?”

      “分家不分家,自有老太太做主。当然老太太要偏心我也没什么办法,我不过是带个账本出来,想着万一你那个南门实在不让过,大不了再开个小门专让我家过,横竖造价在这里,我家也不是出不起……”娄二奶奶也嘲讽道:“要是三妹妹钱不趁手,那包参我替你赔了都是使得的,只不要整日抓贼,弄坏了府里的名声,玉珠碧珠你不介意,我们卿云还要说亲呢。”

      “又开什么门!”娄老太君骂道:“你就让她从南门过又怎么的,横竖已经开着两个门了,多开一扇,你就管不过来了?就跑了贼了?”

      娄三奶奶也知道大势已去,梅凝玉江南历练多年,到底长了点手段,这场关于南门的争夺,到底是被她赢了去了。自己夺回管家权柄的下马威,也是被她消解得差不多了。

      但娄三奶奶又岂是轻易服输之人,她见老太君发话,索性从袖子里取出一串钥匙来,像是要将上面南门的那把取下来,交给娄二奶奶。但她动作却不紧不慢,一面笑着说道:“二嫂,我知道我是犟不过你,但有句话我得劝劝二嫂,凡事有命中注定,该你的总是你的,不该你的,就是走了九十九步,最后一步也走不成。”

      “你说这些闲话干什么?”娄老太君斥责道,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斥责绵软无力。

      娄二奶奶也淡淡笑道:“三妹妹既然知道这道理,怎么还整日家这么用心操劳呢?难道能博到什么不属于你的东西不成?”

      娄三奶奶立刻笑得比蜜甜。

      “哎唷,二嫂,我说句实话,你可别恼。你那马车虽好,别说三品官,侯爷也坐得,但就算我开了南门,只怕也没人来坐呀。你想想,凌霜丫头是没福的,已经跑了,秦家不用说了。卿云么,赵家退了婚,也是没得说了。娴月长得虽好,可惜是个病秧子,不然,也不会最终落到张敬程身上,那张敬程虽说是榜眼,但也和二爷有几分相像,要做三品官,也得等十年呢。”

      她一说完,旁边冯娘子立刻笑了起来,玉珠碧珠也都笑了。

      玉珠更是笑着道:“婶子,娘说得也对,你辛辛苦苦做了那么大马车,又给谁坐去呢?就拿着这南门的钥匙又如何?婶子在南边久了,不熟悉这京中的规矩,这京中和做生意不同,不是做了三品的马车,就成了三品的人了,娘也是为你好,她怕你等到你家的马车都烂了,也没有三品的女婿来坐呢!”

      她向来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娄三奶奶更刻薄十分,这话一出,娄老太君都出言呵斥,她哪里怕这个,立马盈盈下拜,跪着认罪道:“老祖宗饶了我罢,我心直口快,把实话说出来了。”

      她一面装作求饶,一面还不忘朝卿云轻飘飘瞟一眼,眼里又是嘲讽,又是挑衅,旁边众人都张狂地大笑起来。

      都说娄二奶奶俗,但娄二奶奶对几个女儿也算保护得好了。卿云是第一次直面这种内宅女眷恶斗的伎俩,只觉得那笑声无比刺耳,听着满耳都觉得轰隆隆的,脸上顿时火辣辣的,明明玉珠已经转过脸去和老太君求饶,那眼神却仍然历历在眼前。

      她还是第一次见识到这样现实的重量。在这样的恶意和嘲讽面前,她的那些君子守则都似乎成了一纸空文,温良恭俭让,乃至和赵家退婚的理由都变得苍白起来,只有眼前的嘲讽和嘴脸是真的,直冲到脸上来的。让人本能地想要追求力量和权势,能将这样的狂妄小人彻底摧毁。

      雅在俗的面前如此不堪一击。满腹诗书都成了空文,因为知道只有权势才是她们听得懂的语言。

      怪不得人人都要做嫡夫人,要在内宅的厮杀里赢到最后。怪不得再云淡风轻的小姐,嫁了人后,也不由自主地卷进这厮杀中。

      母亲这么多年是怎么过来的?当年也是这样吧,本该主持公道的老太君装聋作哑,偏帮一方,不同的是当年母亲身边没有任何人,自己姐妹还没有出生,父亲又是男人不能管,还有孝道压着,她只有孤身一人面对这娄家的内宅。

      真该让凌霜也来看看这一切的重量。母亲经过这么多年还能保有一点点利益之外的权衡,没有和三娘一样心狠手辣不择手段,就已经是勇敢到了极致。

      而娄二奶奶甚至还有心力去反击。

      “到底三妹妹教得好,没出嫁的女儿,已经满嘴议论起女婿来了。”她不急不躁地昂起头,甚至还安抚地捏了捏卿云的手,揽着她的肩道:“用老太妃的话说,日子还长着呢。谁家有没有有没有三品官的女婿,现在也难定论,咱们是骑驴看戏本,只走着瞧罢了。”

      她甚至没有被磨灭斗志,这昂着头的样子,和凌霜如出一辙。

      而世上就有这样巧的事。

      没有将来,没有来日方长,也没有走着瞧。就在三房的众人在因为娄二奶奶的豪言而爆发出一阵大笑的时候,玉珠刚说出一句“都说凌霜当初是发癔症……”的时候,只见一个小丫鬟匆匆冲了进来,看一眼这景象,却没有行礼,朝着娄二奶奶道:“二奶奶。”

      娄二奶奶其实心里也憋着火,忍不住道:“说!什么事!别声音跟蚊子似的!”

      丫鬟看了一下周围,见娄二奶奶真不出去,只得大声说了。

      “二奶奶,贺大人来了。”

      “哪个贺大人?”娄二奶奶满头雾水:“贺南祯?”

      “不是贺侯爷。”丫鬟犹豫一下,只得明说了:“是捕雀处的贺云章贺大人!”

      这话一说,顿时房中都鸦雀无声,原本装聋作哑的娄老太君也吓得脸色苍白。

      而丫鬟继续禀报道:“贺大人特来拜访咱们家,但他的轿子进不来,也停在大街上,和二奶奶的马车一起停着,如今步行进来拜会了!”

      别说娄二奶奶,娄老太君的身形都为之一晃,本来听见捕雀处三个字就站起身,听到这话顿时往后一栽,还好周围人都围了过去,娄三奶奶和锦绣都连声叫“老祖宗……”

      “还管我干什么?还不去接待去!”娄老太君朝着娄二奶奶道,娄三奶奶过来搀她,被她甩开了手,一个锋利如刀的眼神,重重地盯了娄三奶奶一眼。

      而飞扬跋扈的娄三奶奶,竟然承受不住地垂下了头。

      要是以前,卿云一定看不懂,但也许是经过今日这场洗礼,她无师自通地看懂了。

      都是千年的狐狸,娄老太君怎么会不知道今日为了南门争来争去是为了什么呢,本质上是娄三奶奶夺回管家的权柄,要故意使绊子,朝二奶奶立威罢了。什么丢了人参,什么抓贼,什么南门开不了……

      而她那个眼神也非常简单,不愧娄二奶奶“风往哪吹,老祖宗就往哪边倒”的评价。

      她的意思是:如果因为你要跟二房使绊子的一点小事,导致咱们家得罪了如日中天的贺阎王的话,我把你的皮扒了,都不解恨。

      正应了凌霜走那天说的话。

      内宅的小小争斗,看似一场规模宏大举足轻重的战争,在外面男人的世界冲击下,瞬间碎成了齑粉。

      这时候再回头想想刚才那些针锋相对以命相搏,多可笑。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8章 内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