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4、第 224 章 幕间:泪的重量 ...

  •   停灵首日。

      韦训的遗体满身血污,唯有面庞干干净净,是被宝珠的泪水冲净了。十三郎揭开残破衣衫,见尸身血肉模糊,筋断骨折,眼眶不由得泛红。

      他牢记自己的使命,仔细擦拭尸身,力图为师兄做好每件身后事。

      期间,他发现韦训原本遍及全身的青黑色经络变得极浅,几乎看不出了。擦身的布帕上沾染的血颜色发黑,十三郎知道人死后伤口和血液会变色,只不过按照死亡时间推算,变化不该那么快。

      或许是因为师兄身染奇病才这样吧,十三郎想。如此彻底脱离苦海,免得在人间火宅零碎受折磨,倒不失为一个好结果。

      停灵第二日。

      遗体梳洗整齐,换上素净衣物,裹上厚厚的白麻布,韦训的遗容安详得体。宝珠侦察地形归来,又抱着他哭了许久。

      十三郎欲言又止——民间丧葬习俗,入殓之前亲属一定要克制悲伤,忍住眼泪,以免泪洒尸身。据说生者的泪水对魂魄来说极为沉重,尸体上落了泪,魂魄就会被执念困住,无法转世升天。

      可瞧着她哭得呕心沥血、肝肠寸断,这话终究没能说出口。

      停灵第三日。

      守灵的十三郎又察觉到某种异样:韦训的遗体迟迟没有产生尸僵。起初,他以为是因为受刑导致筋断骨折,所以四肢关节绵软。

      韦训压口的饭含是一枚金质通宝。整个师门都是盗墓贼,十三郎清楚这是件诱人的陪葬品,怕被人顺手牵羊,特意掰开嘴检查了一遍。结果发现韦训的下颌咬肌也是柔软的,口腔内甚至有些湿润。

      他不禁疑惑,难道自己见识太少,其实遗体变化并不会人人相同?还是说因为大师兄身为绝顶高手,根骨清奇,注定尸身都与常人不同?

      停灵第四日。

      公主不知想到了什么计策,带着许多人外出执行任务。十三郎留下来养伤守灵。天寒地冻,食物腐坏得慢,遗体外观没有什么变化,也没有发出臭味。

      为了方便入殓时搬运尸身,要铺一张单子,十三郎挪动了韦训的遗体。谁知赫然发现他后背的白麻布上竟渗出了斑斑殷红。

      那不是尸液,是鲜血!

      所有古怪串联在一起,十三郎惊觉不对劲。他慌忙扯开裹尸布,只见伤口黑血流尽后,继而渗出鲜血。十三郎立即伸手探颈侧、搭寸口,敛气屏声地等待着。

      许久之后,指尖触到一丝若有若无的微弱脉搏。

      十三郎瞠目结舌:大师兄还没死透!

      韦训本是盗墓高手,最擅长屏气功夫,平时脉息就比常人慢得多。加上他肤色惨白,体温冰冷,闭眼僵卧时十有八九会被认作死尸。他在世时,就常常以此手段捉弄人。看来这回是因重伤昏迷,进入了龟息假死状态。

      十三郎武艺尚浅,没有为人传功续气的本事,他跳上灵床,不断按摩挤压韦训胸口,又在他百会、内关、合谷、涌泉等穴位反复推拿。

      不知过了多久,韦训头一偏,吐出了压口的金通宝,腹部已能看出微弱的呼吸起伏。

      十三郎大喜过望,赶忙生火烧热汤,学着当时韦训照料宝珠的方式,对他进行施救。

      当夜,韦训意识逐渐复苏,茫然看着师弟忙活,气若游丝地问:“你也死了?”

      孩子惊喜的面庞凑了过来:“是师兄没死透!多亏九娘坚持要为你停灵七日,不然就下葬活埋了。”

      营地里有许多军粮,十三郎将饼撕成碎块,加上酥酪,煮成稀粥喂他,同时喋喋不休将韶王派兵从封龙寺中救出公主的事说了,让他安心。

      “等九娘回来,知道你没死,不知该有多开心!”

      “不能告诉她……”韦训虚弱地阻止。

      无论是常人还是高手,筋骨尽碎,受此重创,不仅武功全废,甚至再不能站立行走。

      十三郎以为他出于自尊,不愿让宝珠知道,忙说:“莫说你残疾了,就算师兄没了四肢,九娘依然会非常非常喜欢你的。她会带着你去幽州,好好照料你,吃喝不愁。”

      “我知道。”韦训眼前浮现出她泪如雨下的模样,断断续续地说:“我骗了她……师伯的药方,不能根治……你舍得让她……再心碎一回吗?”

      十三郎愣住了。周青阳归隐之前,只单独跟韦训进行了交谈,所有人都乐观地以为她有妙手回春的本事,却没想到韦训会撒谎。

      他虽侥幸活了下来,但终归还是会病故。以这种凄惨模样再度死在她怀中,大喜大悲,恐怕她的秀发会全数变白。

      “有人来接她,我们的承诺,完成了……”韦训哑声说。

      师兄弟二人沉默了许久。十三郎意识到,旅程到此结束,他要负责带着重伤的韦训离开。一想到要就此与九娘分别,他忍不住抽噎起来。

      韦训偏着头,看着孩子垂泪,想伸手,却动弹不得。试着运气吐息,也因伤势过重无能为力。

      “师兄啊……咳咳……”韦训忍痛扯出破碎的笑容,“按照咱们武力排序的惯例,如今我该你叫你善缘师兄了。”

      十三郎正用袖子抹泪,又不慎被他逗乐,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困窘不堪地说:“都这样了,大师兄还有心思开玩笑!”

      “没开玩笑。”韦训有气无力地道,“既然师父已经死了,劳烦师兄教我般若忏。”

      十三郎一呆,“啊”了一声,茅塞顿开。

      新人进入残阳院,第一件事就是选择筑基的内功路数。般若忏的运气方式与玄炁先天功截然不同,除了陈师古,无人能够兼修。

      般若忏作为一门武功,威力有实效很慢。但只要开始练习,就有提升体质、加速伤愈的效果。练到深处,更有易筋洗髓、脱胎换骨的奇效,哪怕受了致命伤,只要留有一口气在,总能自愈。

      韦训如今武功尽失,白纸一张,从头学这门功夫疗伤,不失为一个自救的好办法。

      十三郎立刻弹了起来,叫道:“我这就去跟杨主簿借笔墨!”

      他以抄经祈福为由,借来笔墨纸张,将心法默写下来,一句句讲解给韦训听。般若忏是天竺僧迦什叶留下的绝顶武功,本就是一篇慈悲渡人的佛经,即便当众摆在桌上也无人起疑。

      停灵第六日。

      韦训自幼习武,根基深厚,又是不世出的奇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境比常人快百倍不止。按照心法练了两天,腹部的贯穿伤已有愈合迹象。速度之快,连他本人都暗自诧异。

      十三郎翻出了周青阳留下的丹方。前来营救宝珠的武士们为了掩人耳目,伪装成药材商人,除了“凤凰胎”以外,其他九成原料都能在他们的货车上找到。

      “师伯的方子,即便缺一两样,吃下去想必也有些助益,我去取一些熬药。”

      韦训果断拒绝:“不行,你的伤势用不着吃药,她闻到药味,必然起疑。”

      十三郎迟疑了片刻,灵机一动:“倘若九娘怀疑,我就说你开始发臭了,得用药材苦味掩饰,可以说得通。”

      韦训叹了口气。她一向好洁,用尸臭欺瞒,或许能令她死心接受事实。

      营地空空荡荡,除了重伤的杨行简,其他人都出战了。十三郎悄悄取来草药,根据丹方记载的剂量熬出汁,扶抱着韦训喂了下去。碰触到他的皮肤时,十三郎不禁“咦”了一声。

      “奇怪,你死过一回,身上反而没那么冰冷了。”

      受他提醒,韦训方才察觉,骨肉外伤虽然剧痛,但复苏以来,伴随自己长大的蚀骨寒意消失大半。他回想自己失去意识之前,宝珠紧紧搂着他哭泣,那时就感觉暖洋洋的,还以为是回光返照的幻觉。

      十三郎道:“九娘不肯听劝,坚持要在头七内为大家报仇,等她得胜归来,再抱着你哭,我没法解释为什么死人是暖的。”

      韦训叹了口气,无奈地道:“她现在满嘴道上黑话,身上的江湖气比你还浓,幸亏我已经‘死’了,不然到了幽州,真不知怎么跟她兄长解释。”

      十三郎心中颇为惋惜自己住持的梦想,但师兄重伤致残,比起照顾他,只能将那些念头抛在脑后。

      停灵第七日。

      “今日是你的头七,也是我十八岁的生辰。以前总是你去取敌人首级,这回换我了。”

      韦训阖目装死,听着宝珠疲惫的低语,闻到她身上传来浓重的尸臭与血腥气。

      他强忍着起身去拥抱她的念头,也失去了伸手拥抱的能力。她拿到了敌人的首级,经受一切磨难,终结仇恨,可以放下执念了。

      韦训一遍遍默念:放下吧,放下吧。这一路能与你同行,已是命运能给予我最美好的礼物。

      宝珠最终没有过来抚尸痛哭,复仇已经耗尽了她所有的力气。

      十三郎独自操办师兄“入殓”事宜,原本打算棺木入土之后,再回来偷偷掘墓。不料公主执意带上灵柩一起走,他只得跟着一路扶灵,暗中照料韦训。

      一行人最终抵达了启程时的目的地幽州。停灵悯忠寺时,十三郎终于寻得机会盗出了师兄的“尸身”。

      临走时,韦训将匕首留在棺内,只带走了宝珠手书的挽联。鱼肠剑是残阳院首席的象征,两人都不愿这武器落在别人手里。

      暮色中,十三郎将韦训安置在一张藤椅上,背负他奔赴莽莽太行山。

      ——————

      周青阳收起晒干的草药,正准备打包行囊离开据点,坐骑金丹突然前蹄刨地,不安地叫了两声。她警惕地抽出柴刀。山中有虎,也有狼。当然,最可怕的还是人。

      “金丹?是你吗师伯?”

      熟悉的童音让她略微松了口气。周青阳拨开隐蔽的灌木丛走了出来,只见十三郎背着韦训,满头大汗地出现在山间。

      周青阳将柴刀别在腰间,“怎么找到我的?”

      十三郎喘着粗气答道:“驴粪球。”

      周青阳皱着眉头上前端详韦训,见他四肢松弛无力。她上手捏了捏筋骨,脸色凝重,解开固定的麻绳,将他横抱到隐居的山洞中,放在竹床上。

      “这可不是打斗留下的伤,怎么回事?”

      韦训勉强扯出苦笑:“运气不好,千日做贼,一朝失手,被人打个半死。”

      周青阳解开他的衣衫察看伤势,知道他这是被重手拷打过,又细细诊了脉息,一时间满腹疑云。

      他确实身负重伤,可是之前笼在脸上那层青灰色雾气却散去了,死相已改,命不该绝。

      十三郎忙问:“筋骨还能接上吗?我针线活太差,师兄手上没力气,断了的筋腱总对不齐。”

      “接骨缝筋都是小事。”周青阳不解地问,“我摸着你的脉息,寒毒绝症已去了九成,这么短的时光,你已经去过幽州,把‘凤凰胎’抓住吃了?”

      师兄弟二人都吃了一惊,同时一头雾水。

      韦训将在成德遇袭,而后重伤失血、昏迷假死的事详细说了一遍。

      周青阳伸手搭在他寸口上,冥思苦想,神色愈发困惑,似乎从未见到过如此复杂的病症变化。

      许久之后,她开口道:“且听我梳理一遍过程。狱卒所言不虚,大出血的人确实不能喝清水。水比血轻,失血的人因大量流失体-液,极度口渴,喝水之后反而会加速失血,导致速死。这大概是他们日常拷问中观察到的经验。

      此时应该立刻包扎伤口止血,以盐水、浓汤之类比血更重的液体止渴。那小娘子以眼泪喂你,倒是误打误撞——泪是咸的。”

      她指着韦训身上拷问留下的伤痕说:“这些大大小小的零碎伤口,加上腹部的贯穿伤,逼出了四肢百骸的毒血。然后,你原先为治病吃的那根上党参,药性压制在丹田气海中。垂死时无力控制,药性自然发散,为你吊了一口气,由此进入假死状态。”

      韦训恍然大悟:“怪不得失去意识前那一刻,反而觉得身上暖和了。”

      “可这解释不了绝症为何痊愈。”周青阳道,“之前那颗丹,也只能缓解症状。重伤垂死后捡回一命是运气好,可顽症也跟着消失无踪,实在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十三郎忙道:“师伯给的丹方,除了凤凰胎以外的草药我都凑齐了,给师兄吃了几副。”

      周青阳嗤了一声:“缺了最重要的君药,只有臣药佐使不是瞎忙活?这中间必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关键因由。”

      十三郎着急地问:“可病就是好了呀!师兄以后不会因病而死了,对不对?”

      周青阳感慨道:“只能说命不该绝,莫名其妙从阎王手里讨回了一条小猫命。你师父命很苦,你也不怎么样,倒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韦训半晌不语,想起在蟾光寺的旧事,忽而笑道:“曾经有个强运之人,许诺分给我一成运气,看来已经足够用了。”

      “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十三郎激动得眼眶发烫,向韦训道:“泪水是很沉的,九娘流了那么多眼泪,强行将你的魂魄留在人间了。”

      虽然始终参不透其中玄机,但伤还是要治的。周青阳以曼陀罗配成麻沸散,将韦训麻翻之后,施展毕生绝学,为他接骨缝筋。

      加上般若忏易筋洗髓之神效,韦训的伤势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好转,功力也逐渐回归。

      得此奇遇,重新打通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之后,韦训成为继陈师古之后,唯一兼修玄炁先天功和般若忏两种绝顶武功的人。摆脱缠身病魔,脱胎换骨,枯木逢春,再过三年两载,人间再无人能抵达他的境界。一次意外重伤,竟成了武学突破契机。

      周青阳冷眼旁观,见他每日进境都与昨日不同,心道自己这一辈四个人都已折戟沉沙,到头来继承赤足道人修为的,反而是这个命硬的徒孙。而人间能打破赤足道人预言的,也唯有他一人而已。

      只是狸奴没有性命之忧逼迫,师弟“灭鼠证道”的念想,恐怕再难以实现了。

      十三郎每日殷勤为师伯打水劈柴,见她一直在整理行囊,问她是不是要搬迁。

      周青阳烦躁地说:“不知为什么,最近山里来了些生面孔四处打探,也不知哪里来的冤家。要不是你们两个小鬼搅和,我就往更深处迁居了。避世归隐,别人一叫就出手,当我是随叫随到的酒博士吗?”

      韦训从山洞中走出来,笑着对她说:“师伯放心去当闲云野鹤吧,我刚认识一个年轻高手,‘医术’比你高明些,说不定你治不了的人间顽疾,此人治得了。”

      周青阳大怒,拾起一块柴朝他砸了过去,骂道:“吃里扒外的狗崽子!阎王不收的癞皮猫!既然有别的神医,你干嘛死皮赖脸来烦我,还不死到那人跟前去?我就该把你那两条贱爪子反接,让你胳膊肘往外拐!”

      韦训笑嘻嘻地接住“暗器”,心里嘀咕:确实在她面前死过一回了。

      两个月后,待琐事收拾停当,师兄弟二人拜别青阳道人,并肩下山,不约而同往幽州方向张望。

      十三郎满心期待地说:“既然病已经好了,那咱们是不是能回去了?说不定她狠狠弹我几个脑瓜崩,这事就算揭过去了,我还有希望继续当公主的和尚。师兄你……就考虑一下剖腹明心吧。”

      韦训望向天际流云,心思比师弟复杂百倍不止。

      杨行简说得那番话犹在耳畔。她已经回到自己的世界,一命还一命,两不相欠,何必再去打扰?

      且不提她能不能原谅自己不告而别死遁,韦训怀着无法与师弟分享的隐秘心思:与武功同时归来的,是更加强大的心魔。

      人已经送回去了,可他妄念滋生:再一次偷盗明珠,永永远远藏起来,再也不归还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24章 第 224 章 幕间:泪的重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全文免费,为守护和谐的阅读气氛,会删除KY、恶评、吵架楼。非日更文!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