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做人要有信念 ...
-
一
“咱们走吧,离开这里,去城里。”
“好。”
这是兰羽爸妈在农村的老房子里说的最后一句话。
兰羽爸妈在那个结婚要遵从“父母之命、彩礼至上”的农村选择了自由恋爱并怀了孩子,这在思想保守的农村是不孝,未婚先孕也是拿不上台面的丑闻。兰羽奶奶对这个思想独立的拐走了她最听话的大儿子的儿媳妇一百个不满意,就联合了其他的儿子和儿媳妇打的兰妈下跪求饶,目的只是为了让他们俩分手。最后的结果就是,在认识兰妈之前老实巴交的兰爸拿着的扁担打退了所有人,这不仅坐实了兰妈是“勾人的狐狸精”的罪名,也让她爸成了村里人人唾骂的“白眼狼”。
那天晚上,夫妻二人在简陋的本是仓房的“婚房”里坐了一夜,没说一句话。天蒙蒙亮的时候,兰爸说:“咱们走吧,离开这里,去城里。”他们带上了所有的家当——仅有的两件没有补丁的衣服和七块五毛钱,走上去城里的路,这一去就是三十年……
本就没吃什么东西,出门前一天情绪激动又一夜没睡,加上快五个月的身孕,刚出村子兰妈就觉得俩眼一黑。短暂的一过性晕厥后,兰爸给她买了一个两毛钱的面包,吃完有了些体力。路边有开往城里的拉菜的货车,兰爸给了司机两块钱,司机答应让他们坐在货箱里,给他们送到城里的配货站。货箱里有西红柿和蔬菜,两个人四个多小时的路程也没闲着,吃西红柿吃了个饱,还偷揣了几个西红柿放包袱里。
也许是西红柿吃多了,两个人谁也没想到,到城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找茅厕。兰爸的意思是随便找个人少的地方就解决了,可兰妈总还是有“农村人的脸面”,觉得上城里了不能随地大小便,让别人瞧不起。刚好配货站旁边有个招待所,夫妻俩想去招待所借个厕所,二人走了进去。
“你好同志,请问能借下茅厕用吗?我们夫妻俩人有些跑肚。”兰爸有些窘迫的问招待所的前台服务员。
“没有。”服务员对着镜子涂着口红没好气的说。
看着穿着土气的两个乡巴佬,服务员丝毫没有想要搭理他们的意思,想来也没钱住店。
正当夫妻二人打算往出走时,有两个跑长途的货运司机,走了进来。
“开一间带窗户的房间。”其中一个司机说。
“两块”,服务员放下了手中的口红。
收了钱后说她指走廊里面边说:“往里面走,最里边那个屋。热水瓶屋里有,厕所在后院。”
看着往房间里走的货车司机,兰妈给了兰爸一个眼神,兰爸转身回到了前台,拿出了两块钱……
两块钱,夫妻俩可以上茅厕拉个痛快,可以在有窗户的房间里好好睡一觉。最重要的是,在面对服务员的冷脸相待,他们保住了“农村人的脸面”,仿佛这两块钱承载了他们的所有尊严。尽管他们知道,今晚过后,他们就可能流浪街头了,此时他们身上还有三块三毛钱,如果再住下去,别说脸面了,命可能都得没了,况且兰妈肚子还有孩子呢。
第二天一早,兰爸早早起床,上对街的鑫鑫面食店买了一个两毛钱的面包,拿回去给兰妈吃。房间可以住到中午十二点,也就是说中午之前兰爸必须找到可以让他们落脚的地方,于是和兰妈交代了一声就又出去了。
吃完面包又喝了些热水,兰妈觉得肚子有些发紧,紧接着她感到腹中的胎儿踢了她一脚,这是她第一次感觉到胎动。孩子的这一脚仿佛是踢中了记忆的开关,历历往事一幕幕出现在眼前。
兰妈兄弟姐妹共有六个,她排行老四。六个孩子同母不同父,前三个孩子是她母亲与前夫刘大憨所生,后来刘大憨下田干农活的时候可能是失足掉到河里了,反正第二天村里人发现他的时候是在河里,尸体都发白了。后来经人介绍,她母亲带着三个女儿嫁给了隔壁村的孙有财。说来也讽刺,这个孙有财听名字以为是地主呢,实则地无一亩,只有一个快趴下的板夹泥房子。按说那时候农村人多多少少都会分点地,十有八九孙有财祖上不是本村的。也许是因为娶了媳妇,年近四十的孙有财突然上进,后来去城里建楼房的工地上当起了工人。靠着吃辛苦,孙有财把村里的小房推了,盖了小砖房。就是在这个小砖房里,相继出生了兰母和她的弟妹。
在兰妈的印象里,她很少看到父亲,每次问起,母亲也总是告诉她父亲在城里挣钱。不大的小砖房里兰母带着六个孩子一起生活,日子不宽裕,倒也起码能吃得饱饭,甚至让他们都上了村里的小学。
兰妈十四岁那年的除夕前夜,有人的敲她家的大门。
“嫂子,是我,胜力。”
胜力是和她父亲一起进城打工的同村发小。
兰妈看到母亲开门后那个叫胜力的人拿着一个厚厚的信封递到了母亲手里,但是一言不发……
后来等兰妈大一点了才从母亲口中得知,父亲不止在工地吃辛苦,还卖血。那天他卖完血就去工地上工,俩眼一黑,从架子上摔了下来。从此,村里人对母亲的称呼变为了“孙家寡妇”。
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那些年母女几人在村里没少受气。父亲死后,母亲靠着推车在村里收鸡蛋到县里去卖为生。有的时候上坡推不动,村里的男人帮忙了,都要遭到同村妇女的白眼。就这样,母亲拉扯大了六个孩子。
兰妈初中毕业那年,母亲把兰妈叫到跟前,那是兰妈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和母亲谈心。
“我闺儿真有出息,咱们村这些年,你是唯一一个考到县里高中的丫头。”母亲握着兰妈的手说。
“妈,这些年您也辛苦了。”
兰妈紧盯着母亲又说道:“三个姐姐都嫁人了,小弟快考高中了,小妹也刚上初中,我现在就是家里的老大,正好我书也念够了,弟弟妹妹以后就我照顾,您就放心吧。”
母亲红了眼眶,没敢接话。
兰妈怎么能不知道母亲的意思呢,多少个夜晚,她看到母亲半夜去院子里咳嗽的吐血。母亲这一辈子太苦了,最后也就是放心不下孩子们。
没过多久,母亲就去世了。
村子里的“好心人”给兰妈介绍了好几门亲事,不是村长家的智障儿子,就是老光棍或者瘸子。介绍的时候还得附加一句“你没爹妈没嫁妆,还得养活弟弟妹妹,谁能娶你?嫁给这样的人家你这就是祖坟冒青烟了!”兰妈理都没理那些人。
有一次从县里卖完鸡蛋回村的路上,遇上两个流氓,流氓已经盯了年轻漂亮还总是一个人的兰妈好几天。正当兰妈吓的惊慌失措的时候,赶集准备回村的兰爸刚好出现,身强力壮的兰爸几下子就把两个流氓打的鼻青脸肿毫无还手之力。当时“严打”还没结束,兰爸压着两个流氓就拎到了县派出所。自此,两个年轻人心中都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不过兰妈不知道的是,兰爸其实早早就看上了这个卖鸡蛋的漂亮姑娘……
可能是老孙家祖坟上真的冒青烟了,兰妈的三个姐姐从小学习不好,可她和弟弟妹妹成绩都非常优秀。之后的几年里,先是弟弟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到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后来妹妹也考上了。再后来弟弟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弟弟临走前,兰妈把这些年卖鸡蛋攒下的钱,连同父母留下的钱一人一半分给了弟弟妹妹,自己只留下一点路费,就踏上了去兰爸家的路。这一年,兰妈二十二岁了,在农村,已经是个老姑娘了。那时候虽然国家提倡晚婚晚育,可农村大都只要彩礼到位,两家家长同意,即使两个新人没见过面,没到法定年龄,办了喜酒就算是结婚了,结婚证等年纪够了再后补。
兰家老太将这些年兰爸死活不娶媳妇的罪名全怪到了兰妈身上,对兰妈是一百个不满意。没有彩礼、没有婚礼,甚至只是在家里的仓房搭了张床让他们在里面过日子。
正当沉浸在过去的回忆里久久不能自拔的时候,太阳慢慢从房间的窗户里照了进来,阳光铺满了房间。肚子里的孩子又动了一下,兰妈摸了摸肚子。虽然此时两人只有三块一毛钱,可是兰妈觉得好日子就要来了。之前为了弟妹活,后来在婆家受制,现在两个人总算是可以不管不顾的过好自己了。她了解兰爸,兰爸踏实肯干,城里机会多,就算是搬砖、扛木头,再不济像她父亲一样上建筑底工地上吃辛苦,日子总还是过得下去的。
其实女人挺容易满足的,吃苦不怕,只要有希望就行。
一上午的时间,兰爸走到了火车站,发现候车室里好多人等车,在找到住的地方之前,这里的长椅可以让他们过夜。一出火车站,有个要饭老太太拄着一根木条当拐杖,上手合十的对他说:“行行好吧,家里还有孩子,好人一生平安、大富大贵”。
兰爸看了看老太太,蓬头垢面,大夏天的身上穿着棉衣,身上隐隐的散发着臭味,千层底都已经露了脚趾头。想想自己起码还年轻,还有个漂亮媳妇愿意跟着他,他有信心能找到一份养活媳妇和自己的工作,起码不用要饭。兰爸掏出了一毛钱给了要饭的。
最重要的是要饭的还说了“好人一生平安、大富大贵。”
临近中午的时候,兰爸回到了招待所接兰妈,准备离开。离开之前,二人特意将被子叠好,热水瓶归位。他们不想让门口那个看起来有些刻薄的服务员瞧不起。
兰爸带着兰妈去了火车站,想着让兰妈先在候车室休息,自己再去找工作。走到候车室的门口,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二人好奇凑了过去。人群中间是一个一只眼瞎的老头。
“占人心、卜祸福,占卜随缘,打赏从心。”
虽然围了一群人,老头并没有看向人群,只是坐在地上晃了晃身体。
大家都想看看这老头灵不灵,于是人越围越多。有个大学生想要进候车室,只能径直从人群中挤出去,兰妈被挤的一个踉跄,往前一迈步,正好踩到了老头铺在地上的带有“卜”字的白布。老头抬头,用那只好使的眼睛看了兰妈一眼。
“心想事成,诸事顺遂,冬月产女,母女平安。”老头说。
兰妈觉得大师简直神了,从怀孕她就觉得自己这个孩子一定是女孩。在重男轻女的农村,生个儿子不仅是血脉的传承,更是家里重要的劳动力。每个怀孕的妇女都祈祷自己能生个儿子,生儿子的女人在婆家也能被高看一眼。生不出儿子的女人会被婆家骂“没用的东西”,生不出孩子的女人更是被称为“不下蛋的母鸡”。那个时候国家出台了计划生育政策,要求晚婚晚育,男女平等,只生一个孩儿。无论是城市的大街上还是农村大队的墙上,总是能看到“计划生育国之本,优生优育万家兴”、“要想富、先铺路,少生孩子多种树”、“少生优生幸福一生”的横幅。城里还好,人们怕超生丢了工作,大都能做到一家一孩儿,但在农村根本没有几个人家能真正做到,更多的是冒着被抓的危险也要生儿子。有的人家因为超生被大队罚的家里就剩个门槛,屋里有的东西都被搬走;有的人家妇女怀孕了会被大队带到镇里卫生所打胎;有的人家为了超生,发现媳妇怀孕就逃到山里。也许是因为很早就没有父亲,兰妈就想要个女儿。因为过了太久苦日子,兰妈和兰爸商量好了,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就要一个孩子。大师的话让夫妻二人喜出望外。
“这孩子将来会有出息吗?”
“抽根签。”大师递给她一个装满签竹筒。
兰妈仔细的看了看竹筒,准备抽签的手有些颤抖,就像是孩子真的会被这些竹签定命一样。虽然露出来的签柄都一样,兰妈还是很慎重的将手伸向了最靠近底部的一根,在手指马上碰到签柄的时候,她又改抽了相对靠外的一根。
签子上画着一只凤凰落在树枝上。
“缘凤新雏,弄瓦征祥。”大师缕着长胡子说到。
“敢问大师,这是什么意思?”兰妈问。
“孩子将来平安健康,前途无量,必是人中之凤”。
兰妈觉的大师算的准极了。以前在村子里也常有游走的算命先生,可是谁也没有大师算的准。算命先生大多都是算完说人家马上要有什么祸事发生了,要想扭转祸福就要再花钱请他给破。村子里的农户大都靠天吃饭,哪有破祸的钱,对他们来说,花钱破祸才是破财,也就没什么人破祸,可谁家也没真的有什么祸事发生。
兰妈转身想和兰爸商量给大师多少钱,结果发现周围人的目光都落在他们身上,眼神中充满询问。
兰妈说了一句:“大师算的实在是太准了。”
人群中有一阵骚动。
最后夫妻俩商量给了大师两块钱。
陆陆续续的人们都走向了大师。
人在近乎走投无路的时候总会有些“病急乱投医”,愿意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或者说愿意相信听起来顺耳的、更利于自己的。孩子都还没出生,更别提将来会不会是人中之凤,都是没发生的事,又何谈准不准呢……
把兰妈安顿在了候车室,兰爸打算出去接着找工作。刚出候车室,听见火车鸣笛的声音,是一列绿皮火车。绿皮火车的前几节车厢是客车厢,后面几节是货车厢,在火车站乘客下车后,货车会继续向前行驶,到配货站再停一下,卸完货再向下一个站点出发。兰爸想,火车和货车装卸货物应该会需要卸货的力工。这么想着,兰爸又回到了配货站。
到了配货站,兰爸没有找到火车卸货的地方,倒是正好看到有一辆拉蔬菜的货车在卸货。有一个穿着干净利索的男人手中拿着个本,指挥着工人卸货,于是兰爸向他走了过去。
“老板,请问需要卸货工吗?”
“用,现在就用。你先跟着把这车上土豆卸到那屋去。”男人边说边用手指这货车后面的屋子。
兰爸二话不说就走到了货车旁边,他甚至没问报酬是多少,直接开干。装土豆的麻袋很大,兰爸抓住麻袋的头尾,试图将麻袋扛到肩上。可手抓麻袋的时候,兰爸感觉自己手指发软,无论如何也抓不实,更别提将麻袋扛到肩上了。他又试了几次,依然没能把麻袋提起来,而这时,旁边的歪膀子的装卸工人已经拎起第二袋往屋里走了。
“拎不动就起开,别挡路”,歪膀子的工人说。
从前天在家里拿扁担干架到现在,兰爸只有在货车上的时候吃了一肚子西红柿,还下车就跑肚拉出去了。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正是能吃饭的时候,他饿的实在是没力气了。这样下去不行,还是得吃点东西。他转头往出走。
路过招待所门口的时候,他往里看了一眼,那个涂了口红的服务员正算账呢,他头转向了另一边,紧走几步,快速离开了配货站。
出了配货站,有一个面馆,面香味实在是浓郁,从屋里传到了屋外,兰爸忍不住的咽口水。如果这时候能来一碗牛肉面,真是做鬼也值得了。兰爸抬脚走了进去,只看了一眼墙上的字,就立马从屋里出来了。出来的时候还不忘和老板说一声:“不好意思,走错屋了”。
那几个字是:牛肉面5毛。
此时兰爸身上就只剩下一块钱了,以现在兰爸的饥饿程度,一碗面显然是不够的。可一个面包只需要两毛钱,吃上两个面包足够。这么想着,兰爸又走向了早上去的那家鑫鑫面食店。
买了两个面包,兰爸蹲在面包店门口吃了起来。他实在太饿了,于是一口接着一口往嘴里不停的塞,可是面包太干了,于是他想,要是包袱在身边就好了,包袱里还有几个西红柿呢。这么想着,有人递给他了一茶缸水,他抬头一看,是面食店的老板。
“喝吧,光吃面包太干了。”
“谢谢。”兰爸接过茶缸,一口气全喝了。
“你老家是哪的?”老板接过空杯子。
“好里村。”
“上城里干嘛来了?”
兰爸笑笑,没回话。
“我看你来来回回路过好几趟了,找着活干了吗?”
“没有,刚才饿的没力气了,卸货的老板没看上我,我吃饱了缓缓,一会儿我再去试试。”
说话的功夫,兰爸已经将两个面包都吃完了。
“谢谢您。”兰爸站起身,准备再回配货站。
“小伙子,我这招学徒,供住不供吃,头一个月白干,第二个月起每个月给八十块钱工资,要是你不嫌钱少,可以来我这给我帮忙。”老板叫住兰爸说。
“能带上我媳妇儿吗?”兰爸回头问。
“能,不过只能开一个人的工资。”
兰爸回候车室接上了兰妈,从此开始学习制作面包、蛋糕、麻花等面食。兰妈负责摆货和店里的卫生。两个人住的房间是堆放面粉的仓库,拉了个帘子,靠墙的地方有一个单人的上下铺。对于兜里只剩下六毛钱的两个人来说,这里就是家,是天堂……
后来兰妈常常和兰羽说:做人要有信念,要有骨气,要知道感恩。离开农村的那一刻夫妻二人没想过未来会怎样,即使兜里只剩下几毛钱,两个人谁也没想过要去要饭,没想过以后的日子会过不下去。
面食店的老板姓田,第一眼看见兰爸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小伙子挺朴实,和当年刚进城的自己一样。老板娘为人温柔和蔼,对怀孕的兰妈也是分外照顾。兰爸对于田老板的感激之情无以为报,只是勤快的每天早上三点半就起来和面,搓麻花。
五个月后,兰羽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