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日常篇-梦与现实的重叠 ...

  •   织女一事不过如历史长河中的一簇微澜,转瞬即逝……华英阖目掩去眼底寒意。她知道,礼与法,终将随着文明的步履渐臻完善……

      四月芳菲,桃花灼灼,开得比往年更为繁盛,漫山遍野绯红如云,灿若织锦,正合佐饮那清冽甘醇、可令人梦尽前尘的“红尘醉”。三杯入喉,即便是华英,眼底也浮起朦胧醉意。与她相对而坐的孔宣早已伏案醉去,唯有她仍半倚桌边,神思飘摇。她起身挥袖,一道柔和仙力将他送回曦华宫客房安歇。

      回身望向另一侧醉倒的少年,华英不由莞尔。本想他酒量尚浅,只允他饮一杯,未料这“红尘醉”如此浓烈,连她小酌三杯也已半醺,这一杯入喉,怕是要让他醉上几日了。

      她缓步走近,正欲俯身查看,哪吒却在半梦半醒间如猫儿般循着她身上的气息贴了过来,依赖地轻蹭她的衣袖。他双颊绯红,唇角凝着一抹清浅笑意,竟比窗外灼灼桃花还要上艳几分。华英指尖轻抚过他泛红的眼尾,低声轻叹:“小哪吒,你这容颜……当真称得上艳色绝世,锋锐难当。”

      她俯身将他轻轻抱起,朝寝殿走去。许是低估了酒意,正俯身欲将他安顿在榻时,却被这醉意朦胧的少年顺势一带,跌入一片缭绕着酒香的云雾之中。清雅的莲香与浓烈的酒气氤氲交织,竟让华英也坠入了恍惚之中。

      恍然间,她仿佛又回到了那片桃林。“姐姐?”耳畔传来少年清澈而熟悉的低唤。

      她蓦然回首,只见桃花如雨,少年一袭红衣立于纷飞落英之中,眉眼含笑,金眸中流光熠熠,周身锋锐尽数化作温柔。现实与梦境的边界在此刻模糊难辨,一时之间,华英竟分不清是梦是真。

      “哪吒……”她抬手轻抚他的眼尾,粲然一笑,“原来这便是你心之所愿。”

      哪吒轻轻握住她流连在自己颊边的手,目光灼灼,望进她的眼底,声音清冷却无比坦诚:“姐姐……我的心愿自始至终,都只是与你在一起……一如当下,至未来依旧。”

      华英反手扣住他的指尖,语气温柔而坚定:“如你所愿。”继而想起他先前两次“醉酒”的情形,眼中掠过一丝狡黠,轻声调侃:“所以……你当时,是真的醉了吗?”

      哪吒坦然望入她的眼中,唇角微扬:“是醉了,不过……是有意纵之。我想……同姐姐更亲近些。”

      华英挑眉,指尖轻捏他的脸颊:“那你就不怕姐姐生你的气?”

      哪吒顺势贴近,任她揉捏,语带笃定:“那姐姐……舍得生我的气吗?”

      华英收回手,瞥见他被揉得微红的脸颊,转眸望向窗外如云桃色,唇边笑意未减。转身的刹那,却未曾留意到哪吒眼中一闪而过的慌乱。她轻叹,声音柔和:“……我哪里舍得生你的气。”

      话音未落,便落入一个炽热而温柔的拥抱。哪吒从身后紧紧贴来,双臂轻柔而坚定地环住她的腰,低头靠在她肩上,清冷的嗓音微哑,低声轻唤:“姐姐……”他知姐姐不会真的恼他,可每每面对她,心中总是忍不住泛起悸动与慌乱。

      华英又何尝不知哪吒对自己的偏爱……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她不愿见他情绪低沉,有意转开话题,语带轻快调侃:“哪吒……你应下的女装之约还未兑现呢,此时正好,不如就穿上姐姐那件赤金九黎霞衣?”

      “姐姐!”哪吒耳根瞬间通红,羞恼地将脸埋在她肩侧许久……终是依言换上了那袭流云赤金的华裳。发式未改,依旧是赤金莲纹发饰绾着蝴蝶双髻,衬着这件霞衣,竟是格外惊艳……少年双颊绯红,透出几分羞涩,却更显绝艳。

      在华英眼中,此景甚美!少年的明艳让盛放的桃花都黯然失色。而哪吒被姐姐目光灼灼地望着,脸上红意更盛,如醉胭脂……明明羞极,却丝毫舍不得将目光从姐姐身上移开……

      华英上前,指尖轻抚过他的脸颊与眼尾……微痒的触感令少年睫羽轻颤……心中却涌动着几乎满溢的欢喜。姐姐……是喜欢他这样的吧?若一直如此,似乎……也不错?

      华英看出他的念头,连忙止住,让他换回了自己的衣裳。女装之事,偶尔欣赏便好,怎能长久如此!

      梦醒时分,赤与蓝交融,清雅的莲香与清冷的雪松气息缠绵交织……

      而另一边的孔宣,却沉陷于一段不甚愉怡的往事梦魇——

      龙汉初劫,太古三族辉煌落幕,元凤永镇南方不死火山,于寂灭中感而有孕,诞下孔雀与大鹏。其后道祖鸿钧联合二圣,诛魔祖罗睺于西方,再证道成圣,于紫霄宫开讲大道。帝俊、东皇太一立妖族天庭,孔雀与大鹏不愿卷入纷争,遂远遁避世。

      此后,女娲抟土造人,三清立人、阐、截三教,西方二圣亦立旁门;后土身化轮回,补全地道。大鹏赴金鳌岛拜入截教,道号羽翼仙。未几,巫妖大战骤起,两族俱衰,天地再易其主。

      昊天与瑶池,原为紫霄宫中道童,奉道祖法旨执掌天庭。玄鸟降商,乃天启之兆;孔宣身为凤族之后,守护殷商,亦是一段因果。然天庭初立,仙员寥落,昊天瑶池只得哭诉紫霄宫。道祖遂赐下封神榜,封神大劫,由此而起……

      红尘一梦,梦尽前尘;梦醒,不为执念所困……是考验,亦为解药……

      执念既消,于修行自是裨益良多……而时间于他们,早已失了意义。

      沧海桑田,人间已换了容颜……

      绵延七百年的周王朝,悄然湮没于历史长河。中原大地群雄并起,齐、楚、燕、韩、赵、魏、秦征战不休。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推行变法,秦国自此崛起。至公元前247年,嬴政继位为秦王时,秦国已俨然成为七雄中最强之国。公元前230至前221年,秦以雷霆之势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嬴政称帝,号始皇帝,厉行“书同文、车同轨”之策。

      纸的出现,为“书同文、车同轨”的推行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起初,制作丝绵的工匠将煮过的蚕茧置于竹席上反复捶打,再以水冲洗,偶然发现残留的碎絮晒干后可揭下成片,故名“丝絮纸”。然其价昂,仅限皇室贵族所用。后来,工匠受此“漂絮”工艺启发,尝试以易得的破布、渔网、树皮为材,经浸泡、沤制、蒸煮,再仿效打絮之法捣烂原料、分离出植物纤维,后用竹帘从水中捞取一层均匀薄片——真正意义上的植物纤维纸由此诞生。

      因其原料廉价易得,纸张迅速成为推行“书同文”的重要媒介。工部官员随即介入,将其制作工艺系统化、标准化,并不断试验改进原料,最终择定竹材,造出质更高、价更廉的竹纸。

      随着纸张普及,修编典籍、统一文字的工作仍极为繁重。面对六国旧文浩如烟海,有吏员受玺印之法启发,创出“雕版”:将整篇律文反刻于木,刷墨印纸,顷刻可得千百复本,效率大增。然雕版若有一字错漏,则全版皆废。工匠遂再进一步,研发出“活字”之术:单字刻就,排版成版,错字可换,自由组合,变化无穷。

      自此,大秦政令凭借纸与印刷之术,如臂使指,通达四方,再无滞碍。

      水利方面,自古便有“大禹治水,因势利导,疏优于堵”的智慧传承。西周时已出现沟洫系统,至春秋战国更是大兴陂塘、开凿渠系,不仅用于灌溉,亦解决民用水源与排水之需,并已使用陶管构建排水设施。出于政治、军事与经济之需,春秋时吴国开凿邗沟,连通江淮;魏国开辟鸿沟,贯通黄淮——早期运河网络雏形初现。及至大秦一统,更系统化的水利管理体系随之建立,《河渠书》亦应运而生……

      然,秦……二世而亡。刘邦于汜水之阳称帝,定都长安。

      一如华英所言……礼与法,正随着文明的进程,逐渐完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