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葬 ...
-
七日后——
“ 门神门神,大显威灵,吾今借路,遣发丧行——”
乱世之中,一列出殡队伍。
纸钱飘散,法师祈安。
路两旁的人,面黄肌瘦,瞪眼看着,这一列队伍。
在乱世之中,请人做法,送人归西,是何等大规模场面。若有人死,荒山野岭一抛一埋都是抬举,竟还有人家安葬亡魂。
可却是一列这样的高级队伍,除去逝者与法师,抬棺的只有五人:领棺人,抬棺四人。
没有素车白马,没有孝子戴孝,没有丰厚的埋葬品,只有一棺材,一尸。
披麻戴孝的,一点悲伤都没有。
突然,棺材板掉在地上,六个人惊慌失措,往棺材里面一瞅——尸体没了。
段舍弦知道了此事,并没有说什么,只让扎了个纸人,往灵柩里一扔,让送葬的继续。
后来人们只知道,村后面多了一座墓,无名无碑。
有人去盗过,想从乱世之中发点横财,结果棺材里,什么都没有。
之后呢,在某一天,那无名冢前面,突然多了一块碑,但还是没有提字。
墓前土被翻开过。土都是新的,有新鲜的酒味,有人上过坟。
听那打更的更子说,那上坟祭拜的人家,安静的哭了一整晚。
长生不老的秘密终究被埋没,帝王死于山河社稷,短命的终没有寻到长生不老。
100年后
晏家正为丧事,清明后病死了个老人,正是晏家家主。
晏家是一个医门世家,祖上就是靠医术出得名,后来永常梁王求仙问道,多少门家遭了殃,晏家隐退江湖,选择不在与世俗同流合污。
晏家就退隐到一个小山村,十几代家主传习医术,待人仁厚,受这个小山村人的爱戴。
晏家有三子,大子虽医术不精,但待人厚道,学富五车,名温。二子修得医术,便出家当了行者,从此行走江湖,名解,法号明镜。小子医术最为精巧,从小与二哥同来同往,虽没当个出家道士,但与二哥尝遍人间苦难,名昳。三子之中,孝者为大子,道者为二子,义者为小子。
晏家,也算是儿孙满堂。只惜晏家主瞑目,见不到后两个儿子最后一面。
“家主,小三少回来了——”
新家主晏温披麻戴孝,刚满眼悲凉,听到家奴传此消息,冲出门外“三弟回来了?!”
“家主节哀顺变。”一道清冷声音唱过。晏昳一袭素衣,向他行礼。
“三弟,你可算是回来了。”
晏昳点头示意,直径灵堂奔去。
扑通——一跪,“儿子不孝,无能见家主最后一面。
又是干脆利落的叩了三下首。
灵堂青烟渺渺,晏昳上过香,出了去。
他大嫂身抱小子,手拉一个女孩,亦是披麻戴孝。
女大才不过七岁,小子才一岁半。
“三弟节哀。”嫂子哭哭啼啼,小女孩在旁边为母亲擦眼泪。
“节哀。”晏昳又向嫂子行礼。嫂子不便回礼,只得点头。
晏昳哭不出来,满脸冷漠,他对父亲的印象不是很深刻,只从小时候的印象里,扣出父亲的不易近人的冷漠。
“收到信说你在江南,劳烦你过来,很是抱歉”晏温知他不悲,带他出去,与他叙旧。
“家父生死,不过来,我便不算儿子。”
“二弟还是不想回来?”
晏昳摇头“二哥说,他既已出家,又赶江南瘟疫,回家看死人,不如在南方多救几人。”
“怪我医术不精,未能医好父亲。”
“若是小病,父亲自己就能治好,无需自责,父亲在泉下,定能知晓大哥的良苦用心。”
晏温摇头叹气,他性格软弱,眼眶湿红,但他已成家,既当了家主,便不能落泪。
“其实我还有一事相求,只可惜不仅没有为三弟接风洗尘,还得麻烦三弟一件事。”
“大哥无需客气,请讲便是。”
“父亲有一知己在山上,父亲死后,多次请那知己下山,可惜不出。”
“为何不出?”晏昳问道。
“父亲前日刚死,刚断气便命人去叫他,他不信。”
“他既不信,不叫便是。”
“我也想不叫,可父亲遗言在上,必须在他头七之前叫那知己来。”
晏温低眸苦笑:“恐是前日,父曾与他一起过,所以不信。”继续解释道“我本想去,可是我又不能去。”
“劳驾三弟。”晏温用手拍了拍晏昳的肩。
“我这就去。”
“不急,换件衣物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