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0、开场 ...

  •   “哈啊~好困呐——”
      “今年的吉时,是谁选的,怎么这么早,这太阳都还没出来呢,又冷又困的,看什么大阅兵啊……”
      “诶!你是不是睡迷糊了!这是在哪呢,你就敢这么质疑钦天监的决定?!”
      “哦对对对,多亏你提醒我的大兄弟,是我睡迷糊了……”
      “……”
      要在宫殿的大广场举办大阅兵的消息,是提前传开的。
      本就是彰显国家军事实力的时候,除了外邦使节要强制性参加外,皇后也提议,让感兴趣的百姓,踊跃报名参加旁观礼。
      但怕参观的百姓太少或者太多,皇后又倡导并实施了预约制和实名登记制,从头站到尾的,还有实惠的奖励……现代演唱会、讲座伴手礼的手段,被皇后拿捏得准准的。
      所以,这么一大清早的,在宫门口划定的区域内,就有这么多百姓在等待。
      而宫门内,大殿广场的上首,也早早地搭建了保暖明亮的台子,皇上皇后坐在上首,仪态端庄,任凭这太阳还没有出来的冬日寒风呼啸,却依旧保持着大气合礼仪的崇高姿态。
      在一国之主和一国之母的带领下,一众虽不适应这个时辰起来活动的朝臣们,也挺直了脊背,咬着牙,顶着寒风,齐刷刷地站在行伍中,等待着大阅兵的开始。
      不过,皇后到底是心思更细腻一些,她凑近皇上的耳边,轻声说了几句,皇上一阵恍然后,便点头让人吩咐下去,借所有人都看不见的角度,亲昵地揉了揉皇后的手,表示感谢。
      然后。
      各位朝臣,就得到了人手一块的暖石。
      “各位大人,小心烫,藏于胸口可抵寒……”
      宫女们按照吩咐,将大小合适的石头,放在暖炉中加热,然后用布巾小心包裹,再一一分发到冻得脸皮都隐隐发颤的朝臣的手上。
      “多谢皇上,多谢皇后娘娘体恤……”
      方才皇后和皇上之间的耳语,他们这些朝臣不是没有看到。
      他们以为,是催促那迟迟不肯到来的外邦使节,在那起迟了几乎要迟到的外邦使节到来之前,他们也只能硬生生地扛着寒风,受着冻。
      不曾想。
      他们竟然还能得到一块取暖的暖石。
      那暖石不是很大,只有半个拳头大小,但在这天寒地冻的黎明前夕,一拿入手,隔着布巾,传入手心,沁入肺腑的微微烫意,也让他们这些脸都快要冻麻了的老家伙们,感受到了温暖的熨帖。
      皇上和皇后娘娘真好啊!
      他们一定要紧紧追随皇上和皇后娘娘的脚步!
      为这个大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点小小的暖石,在特殊的时刻,也能发挥出大大的作用。
      听从建议,心怀感激的朝臣们,把暖石放在了心口,温烫的触感,瞬间从心脏流入四肢,虽然寒风吹过还是难免让人哆嗦,却也比之前好受了多。
      “哼!收买人心的雕虫小技……”
      但即便是这,人群中,依旧有不满的。
      就比如,前段时间被燕舟衍参了一本,导致最近做事都不太顺利的翁尚书。
      但数落归数落,即便是对皇上皇后不满,脸皮厚如城墙的翁尚书,在暖石递来的那一瞬,还是一脸理所应当地伸出了手去。
      正好听到翁尚书那一声嫌弃的嘀咕的清荷:“……”
      “真不巧,翁尚书,暖石发完了,还请您等下一批。”
      天知道,怎么会就这么巧,在她发到翁尚书的手里之前,这一批热好的暖石,就没有了呢……
      小小报复计划得逞的清荷,竭力抑制快要笑出嘴边的畅快,面上恭敬地说了一声后急忙就走,也不管她身后的翁尚书,气得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不过,到底是巧合,还是恰好数着的……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而当所有的暖石都发放完毕之后,那头发缭乱的外邦使节队伍,才姗姗来迟。
      “对不住对不住啊,皇上,下官没有迟到吧……实在是下官那边放羊都没这么早过,这才来迟了……”
      头发卷曲,体毛旺盛,身形高大,官话讲得一股羊肉串味,姿态谦卑,但言语中的埋怨和不满,还是溢了出来。
      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
      皇上皇后和朝臣都更偏向于前者。
      这严冬寒日,这外邦使节姗姗来迟,虽然是没有迟到,但却也是满朝文武吹着寒风等着的……耍了心眼的下马威。
      呵。
      真是拙劣的手段。
      “使节的确是没有迟到,但大燕注重礼节,正所谓入乡随俗,应吉时,应早不宜晚,使节下次可要动作快些啊。”
      对这外邦使节抛出来的软钉子,把他们形同畜牲一样的比喻,皇上一概不接。
      但既然对方出言不逊在前,皇上也没什么不好说的,直接点明了外邦使节的错处,让他们有苦说不出,只能憋屈地勉力保持着岌岌可危的脸皮。
      “皇上说的是,皇上说的是……”
      在这寒冷的冬日,原本自作聪明特意最后才到的外邦使节们,被皇上这一说,自然是恼羞成怒,但他们刚想辩驳,却对上了立于皇上身旁的燕舟衍那冰冷如同看死尸一般的视线,当即抖了个寒颤,忙低头赔笑道。
      这一番小小的战斗,就这么安静地落下了帷幕。
      “吉时已到!开宫门!”
      自找麻烦的外邦使节将将在位置上站好,被风口里的罡风吹了个哆嗦,还没来得及朝皇上讨点保暖的东西,得到示意的施公公,直接一声响亮的喊话,从大殿一路传到宫门口。
      于是。
      只能硬生生扛着的外邦使节们,只能抓紧自己的领口袖口,蜷缩着身子,等着这场大阅兵过去。
      只是,他们瘪瘪缩缩的样子,也和旁边因为有暖石而能端正姿态,挺直腰板的大燕朝臣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下马威而已……搞得好像谁不会似的。
      “快看!宫门开了!是不是要开始了!?”
      挤在宫门外的老百姓们,也有皇后专门安排的人,发放暖和驱寒的姜汤,不算太难受。
      最近营收不少,手头充沛,也体恤百姓,姜汤里的姜和糖,都放得足足的,喝一口,就能一步暖到胃,一碗喝下去,被冬日凌晨寒风肆虐的身体,也微微发热,控制在刚刚好的程度。
      甜滋滋又能暖身体的姜汤,抚平了老百姓们的不满。
      所以,在宫门打开的那一刻,身体暖洋洋的老百姓们,怀揣着满腔的热情,期待着宫门内的风光。
      “……大燕如今繁荣昌盛,离不开在大燕境内为战场保证粮草的百姓和商队,更离不开在前线为我等争取和平的将士,他们英勇无畏,所向披靡,而今,是对他们嘉奖的时刻,诸位,迎接我们的英雄!”
      该有的仪式感不能少。
      一点激荡人心的唱词、开场词少不了。
      皇上念着皇后撰写的、直白却又格外让人触动的词汇,满腔的激动,随着说出口的简单词汇,汇聚成一股别样的豪情。
      “朕宣布,大燕第一届阅兵仪式,正式开始!”
      所有的所有,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都是第一次。
      却是新奇的、新鲜的、也让人为之振奋的第一次。
      皇上站在大殿的上方,面前站着一个皇后和项翛年研究出来的简易扬声器,响亮的声音,清晰地传到宫门内、宫门外、候场中的每一位朝臣、老百姓和将士们的耳中。
      从未有过如此被认同,被赞赏的机会,在惊奇皇上的声音竟然能传播到如此远的地方的同时,在场的所有人,也不免,跟随着皇上的开场词,进一步的,巩固了对大燕的归属和忠诚。
      随着皇上的一声令下,早早候在一边的乐手们,按捺住被那开场词说得激昂的心情,奏起了这半个月来,练了不下数百次的曲谱。
      “哟!这什么阵仗,竟然还有配乐!?”
      “天呐!这场面,真稀罕啊,今天见过一场,我也算是死而无憾了!”
      “哇!我们有这样的皇上真是太好了!我一定要在大燕活到老活到死……”
      “你们刚才听见皇上说的没有,说大燕能有今天,也是多亏了我们老百姓!哈哈哈哈哈好啊!”
      “我好像突然变聪明了,皇上的话,我都听懂了!”
      “瞧把你能的,明明是皇上照顾我们老百姓,没有讲究那些酸掉牙还老长一串的繁文繁词!”
      “哎呦嘿嘿嘿,那我还是高兴!”
      “快看!有队伍出来了!”
      随着激动人心的开场词,被皇上提了一嘴的老百姓们,心里那叫一个熨帖,眉飞色舞,不断拉扯着边上的人,分享此刻心中的兴奋。
      人人的脸上,都是一片喜庆自豪的红润。
      “首先,向我们迎面走来的,是我们的步兵,他们是战场上最为灵动的存在……”
      开场词有,这些简单的介绍词,也有。
      不至于让观看的人,一脸抓瞎的程度。
      “咔咚,咔咚,咔咚……”
      铿锵而整齐的脚步声响起,如同一个明确而闪亮的信号。
      被算到恰到好处的第一缕晨光,照耀在将士们被擦到锃光瓦亮铠甲上,宛如日照金山一般的震撼。
      整齐划一的步伐,几乎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动作,那挺直的腰板,精神气十足的面貌,汹汹的气势……无不让人为之轰动。
      所有人注视着威武又肃穆,充满震慑力的队伍,不由自主地闭上了嘴,就连惊叹的小话声调,都跟着放轻了不少。
      被严肃庄重的气氛渲染着情绪,没人敢大声喧哗,也生怕惊扰到这支凶猛的队伍。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