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老乡 ...
-
一路上宁岁安在着前盘兄弟俩的交谈声中睡睡醒醒,坨子的胆子还挺大,一会趴在车窗上冲着外面一闪而过的鸟儿发出卡卡卡的声音,一会又躺在宁岁安的怀里呜呜咪咪的让他摸自己,整只猫都很兴奋。
司机中的哥哥陈天很是健谈,和弟弟聊了半路发现宁岁安是醒着的,就问到“小兄弟,这不年不节的的,大老远从帝都回h市还带着只猫,是干啥去啊”
“回老家,种地。”
陈天对于这个回答,到没有和在帝都里听到这个说法的人一样,不可置信或者是以过来人的做派,批判两句现在的小年轻吃不了一点苦,在外面混的出人头地比什么都强。
“种地也好啊,要我说你们这代人脑子活泛,读书多,干啥都能成事,看着你就是个有精气神的,你老家哪的啊,说不定我还去过呢,我们哥俩常年跑大车,h省这片都熟。”
“h省东安县长清村,不知道你往那边跑过没有”
“哟,东安县啊,这不是巧了吗,我俩就是旁边同林县的,去年冬天的时候还往你们村里拉过煤呢,早些年你们村旁边有个孤儿院,你还小可能不知道,盖那个孤儿院的时候还是我们车队这帮兄弟给拉的砖呢,现在该小学了也不知道那孤儿院是黄了还是咋。”
“没黄,8年前,省里有家公司做慈善,捐钱和地,那家孤儿院搬省里去了,那家孤儿院建在东安县的时候可是真的穷,叔你们当时给拉建材没少帮忙吧。”
自从孤儿院搬走以后。长清村提起孤儿院的都少了,小学也是翻修了一遍的,现在村里的小孩有些都不知道曾经有过这么家孤儿院,没想到这么巧,在回家的路上还能碰到当年帮忙盖过孤儿院的人。
“小伙子知道的还挺全乎嘞,说啥帮忙不帮忙的,那时候叔也刚结婚,我媳妃刚生完我闺女,我这开大车的手里还宽裕,那真是有人刚生的小娃娃都不要,就能狠下心给撇了,叔这心里看着难受,也就帮着给拉点料,干点大小伙子都能干的体力活,要我说,还得是你们村的人啊,那时候土里刨活手里也都不富裕,又出人又出力的,那时候工人的饭都是你们村个家做了给送去的。”
听着陈天的话,宁岁安脸上不自觉染上一抹温暖的笑,语气诚恳带上了几分尊敬的说“是啊,咱老家还是向您这样的好人多。”
陈天听后有些不好意思的憨厚笑了笑“乡里乡亲的谁家不帮衬一把,那你回老家是到市里有事要办啊还是直接回东安县啊,你要回村里,也别再找车了,直接做叔的车,叔也要回县里,捎带脚就给你送回去了。”
宁岁安本想着到市里这么晚了要往乡下也不好打车,就在市里住一宿,没想到包车还能包到这么近的老乡身上,还有这层缘分。
“叔,我在市里定了住的地方,你看我带着猫,订房的时候就一家套间让带猫,咱三正好能住下,要不你俩也歇一宿,今天开了这么久高速了,市里回去也得三四个点,要不明天咱一块走。”
陈天听了也没多做犹豫“行,那我跟你嫂子说一声,咱这还粘上小猫的光了你说。”
兄弟俩不愧是常年跑长途,虽然这次回来开的是suv不是大车但又快又稳,晚上八点多点就到了市里。
在市里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七点就踏上了回村的路。越往乡下开道路上的车辆越少,视野里是大片大片的农田,现在刚刚四月下旬,田地里有的积雪刚刚化干净,土壤也没有重新旋耕过,远远望去,看不见一点绿意,莫一片还整整齐齐的剩一小段手掌高的玉米杆助手在地里。
中午十点多就已经到长清村了,宁岁安让给他放到村就行,从帝都回h省的车费早在包车的时候就已经付过了,回村的车费宁岁安要给陈天兄弟俩,哥俩说什么都没有要,一脚油门就走了,生怕宁岁安硬给。
宁岁安抱着猫,背着包,站在路边哭笑不得,只得往家走。
长清村不算大,一条南北向的马路也是长清村的主路把村子分成两半,宁岁安家正好在马路的尽头是个把大山的房子。
除了这条主路,村里剩下的都是土路,沿着这条马路两侧有五列对称的土路,每列上有六道十栋房子,这个村子一共也就四十二栋。
现在是要春种的时候,回村了不少青壮年,那也不过能住上二十来户,平时常在村里住的也就十七八户,也多是老人带着孩子。
这会,宁岁安也不太着急回家,就把坨子放下来挂上牵引绳让他慢慢跟着自己走。
坨子虽然小时候在外流浪,但不到两个多月就被宁岁安带回了家,之前在帝都除了去医院一般也不会带它出门。
所以现在对于真真切切可以在外面撒欢,坨子适应良好并且高兴急了,这闻闻,那嗅嗅,忙的不可开交,牵引绳的长度都快不够施展得了。
本来两三分钟就能到家的路程,为了配合坨子,生生走了十多分钟,这个点,正是准备午饭的时候,长清村还多是用土灶生活做饭,能看见间或能看见有几家房顶升起渺渺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