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权臣x白月光 ...
-
夜色深重。
宁静的皇宫却隐约传来不一样的动静。
那声音渐渐近了,能够清楚地辨认出是刀枪剑戟的拼杀声……有人造反了!
宫人躲的躲藏的藏,而孟黎纵马顺畅杀入帝宫。
他翻身下马迈入殿中,剑刃滴血,冷笑道:“还得多谢父皇让一部分禁军守在儿臣府外,不然儿臣此行还不能如此顺利呢。”
孟黎一脚踹开内殿遮挡的屏风。
然而屏风后的场景,却不在他意料之中——
只见他的好父皇穿着寝衣躺在榻上,嘴歪眼斜,一瞧便不是正常的身体状态。
孟黎动作一顿,这跟他料想的情形完全不同。
母妃不是说父皇已经完全康愈了吗?
难道母妃得到的是假消息?
孟黎有一瞬的不安,然而他都已经攻打到了皇帝寝殿,眼前的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没什么好不安的。
于是孟黎转眼就抛开了那点不该有的情绪,嗤笑:“父皇,你还能出声吗?”
“呃啊……逆呃嗬逆子!!!”
“儿臣怎么是逆子呢?若非父皇冥顽不灵,儿臣当是天底下第一孝顺的儿子!好父皇,儿子问问你,玉玺在何处?”
皇帝呃呃啊啊,支吾着不说正话。
孟黎表情不耐,早料到了会有这情形。他一挥手,手下人便拎着被捆起来的大太监走到皇帝面前。
马荣功嘴里塞着东西无法出声,无法挣扎,目眦欲裂。
孟黎走上前,扯着皇帝的衣领逼迫其直视眼前场景:“父皇,你这狗奴才也是不肯交待,倒是十分忠心呢。”
他手起手落,发丝斑白的老太监胸前血水汩汩,双目圆瞪,已然没了呼吸。
带着重重血迹的剑刃逼在皇帝眼前:“父皇,玉玺在哪?”
随着孟黎声音落下,殿内陷入过于寂寥的沉默。
就在他的耐心即将消弭之际,皇帝嗫嚅地出了声:“那——”
皇帝的头部还能小幅度地动作,孟黎立刻迈步前去皇帝指示的地方,果不其然找到了玉玺。
孟黎摸着玉玺,瞧了眼皇帝,笑道:“父皇行动不便,那儿子便替你写一份传位诏书。”
他挥毫落墨,然后慎而重之地印上玉玺。
孟黎看着自己的作品,只觉赏心悦目。
他将东西拿起,呈在皇帝面前:“儿子当然是孝顺的,等父皇过目之后,儿子再将这东西拿给大臣们看。”
说完,孟黎垂眸,看着老皇帝如朽木般的模样,叹了一声:“父皇,儿子知道,你这样活着也不会舒服的,儿子便替您早日了结罢。”
长剑悬空,血迹蜿蜒。
老皇帝双眼之中是从未有过的惊恐,即便他已经是天下至尊,在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依然如此恐惧。
眼看锐利剑尖就要抵上自己的胸口,皇帝几乎是用了自己全身的力气,奇迹般地朝旁边挪动了一点点。
不过效果甚微。
皇帝已经绝望,而就在此时,一支箭俶尔摄入殿内,准确击中长剑。
“哐当——”
孟黎手心被兵器相撞的力道震得发麻,手指失力长剑落地,那支箭直插一旁的桌案,尾羽震颤。
周遭侍卫惊慌地护卫住孟黎,人马奔赴而来的动静越来越大。
“微臣救驾来迟!”孟黎双眸微微眯起,看着负伤而来的禁军统领。
这人武力不低,孟黎早有准备,能在皇子府外冲破其包围也是仗着对方人手不多,倒是没想到自己留下的那些侍卫如此不顶用,竟让他还能好生生地前来救驾。
“父皇的禅位诏书已经写好,朕就差举办登基大典了,统领这是做腻了忠臣,想要当次反贼?”孟黎一把拽起侥幸活下来的皇帝,当自己的人质和肉盾。
“逆臣休要狡辩!”
兵戈交接,血腥凝重。
皇子侍卫不敌禁军,很快便一片惨状。
禁军统领能带领他们攻到这里,便意味着三皇子在外的兵马也已被尽数收剿。
这次行动本就是攻之不备,而眼看功成在即,却还是失败了。
孟黎双眼通红,死死勒着皇帝,剑刃已经抵在皇帝脖颈,颤抖间已经带出了红痕:“皇帝在我手上,你别想轻举妄动!”
“嗬、呃!”皇帝说不出话来。
“皇上放心,微臣定替你除掉这个乱臣贼子!”
谁人不知,禁军统领箭术乃是一绝。
他表情坚毅,弯弓搭箭。
在这短短时间之内,孟黎唯一能够做出的反应,便是将皇帝护卫身前。
“铮——”
冷兵器相击,震颤嗡鸣。
“噗呲——”
利刃割入人体,血液喷溅。
孟黎身躯不受控制地发颤发软,强撑着才没有跌倒在地。
而失去支撑的皇帝却如死肉便沉沉落地,他也已经是死肉了。
皇帝亲自赠与皇子的利剑,以另一种方式还给了他。
孟黎胸腔急速起伏,鼻尖充斥着浓重的血腥气味。
他撑着椅榻,勉强找回自己的声音:“是你动的手!”
孟黎声音嘶哑,重复:“是你动的手!!!”
“啧。”一道陌生却又莫名熟悉的声音就在此时传入孟黎耳中:“皇弟怎么这般不稳重?”
孟黎抬头看去。
只见一清瘦身影翩然入内,其后还跟着几位眼熟的大臣。
“诸位且瞧,三皇弟便是这般对待父皇的,让我这个皇兄实在伤心。”
“孟祉???你竟然还没死?”
“多谢皇弟关心,为兄当然活得好好的。”孟祉对他笑了笑,略带苍白的面色表情和煦极了。
孟黎大脑飞速运转,当即道:“这都是你安排好的!是你逼我至此!”
“皇弟怎可如此诬陷皇兄?若不是你攻入皇宫,皇兄还在东宫待得好好的呢。”孟祉不想听他再叫唤了,抬抬手,禁军统领便亲自上前擒住孟黎,并堵上了他的嘴,将人押了下去。
孟祉转身看向跟着自己前来的几位臣子:“诸位可要随孤一同商讨后续处理事宜?”
他们几位皆是朝廷重臣,是大脑比较灵活的忠臣。
皇帝已死,逆臣已擒,几位大臣面面相觑,拱手应声:“臣唯太子命。”
细细回想来,其实当时先皇好像只是圈禁太子,并未明旨废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