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京城贾府】 ...
-
我对日子没概念,船上也没有人用日历。我不记得下船的日期了。
只记得下船那天依然很冷,呼呼的大风吹的人直打颤。林黛玉一下船就坐上了贾府准备好的马车,不知道托谁的福,我和雪雁在走了七八分钟左右的时候,也被安排上了马车,只是我跟雪雁的马车没有窗户,摇摇晃晃,马车里狭小黑暗还有味道,但总比走路强百倍,马车外人声嘈杂,料想应该是经过很热闹的大街。
我跟雪雁互相靠着快要睡着时,马车停了,有人叫我们下车。
林黛玉上了另一辆四个轿夫抬的轿子,我跟雪雁跟在林黛玉的轿子旁边,上了另一辆轿子,也是四个男人抬着,这个轿子宽敞一些,味道也不刺鼻,有窗户可以看到轿子外面。这条路宽敞,两边都是高高的围墙,路上没有什么人。走了大概半个小时左右,我看到一个大门,门口左右摆着两只石狮子,正门上有匾,写着“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队伍不在这里停,继续往前走,没多远,就经过了“荣国府”大门口,继续往前,进了一个角门。
轿子落下,我跟雪雁下了轿,身后出来几个贾府的小厮打扮的人,衣着统一,年纪看起来很小,最多不过二十岁,抬起轿子继续往前走。我跟雪雁不说话,只是跟人身后,沉默且快步走着。
走了不过几分钟,又拐进了一个大门,贾府的婆子们眼疾手快,扶林黛玉下轿,衬的我跟雪雁确实跟呆头鹅似的,看着自己主人拿捏在别人手里。但别人带着比我们扶着要好,至少人家认路。
我跟雪雁随着大队伍走进一扇扇大门,穿过一个个院子,经过一条条游廊,最后七拐八拐,终于走到一个宽敞大院里,院子里台阶上坐着几个穿的花花绿绿的丫头,一见我们,便七嘴八舌,叽叽喳喳起来,有人跑到房间里通报:“林姑娘来了。”
这场景,跟电视剧演的一模一样。只是我看电视是以俯视的视角,现在是园中人视角。
我们几人随着这群丫头婆子进了正门大厅,此时还是寒冬,一进屋内,顿觉暖气十足,香气扑鼻。
正中间坐着一位穿着精致,面容和蔼的老太太,这位应该就是贾母了,贾母四周围绕着一群人,少说也得有十来个。我跟雪雁站在人群外,看着林黛玉一一拜见各位姨妈婶婶,姐姐妹妹,跟贾母又是抱头痛哭,又是起身问好,莺莺燕燕好不热闹。
他们几个说了一会儿话,我猜测,王熙凤该出场了。
果然,王熙凤的笑声从屋子后头传来:“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话刚说完,一群丫鬟媳妇儿簇拥着一个人已到贾母跟前。犹记得曹公花了很多笔墨写王熙凤的出场,从服饰到头饰,从气质到体态,很是精彩。但对此时的我来说,并不认识这些精美的装饰,只是记得衣服华贵,跟着大堂的金碧辉煌比起来,也毫不逊色,而且她对待小辈的自信从容,对待长辈的讨好嬉笑,恰到好处,就像上市500强公司里的分公司副总,对上对下都游刃有余。
书里写了来来回回说话,才一两段文字,但这些女人们聊了大约半个多小时。可怜我跟雪雁腿都站麻了,又不敢动。我知道接下来林黛玉应该跟着王夫人和邢夫人去拜见两个舅舅,但我实在不知道他们对我跟雪雁这两个下人是作何安排。
心里正想着,听到他们叫我跟雪雁上前参拜。
我学着雪雁的样子,走到大厅中央,缓缓跪下。
贾母看着我俩道:“你们就是平日里伺候黛玉的?”
“是。”
“好,先下去歇息吧。”
“是。”我跟雪雁起身,然后就有小丫鬟引着我跟雪雁出门,再穿过走廊和一道花门,进到一个偏院里,小丫鬟引我跟雪雁进房间,屋内陈设简单,都是半新不旧的摆设,但整洁干净,窗几明亮,炕烧的很暖,屋内也不冷。小丫鬟说:“二位先在这里歇息一下吧。这里离老太太屋里近,那边有什么事儿很快就能传到,茶水和点心这柜里都有。”说毕,小丫鬟就蹦蹦跳跳出门了。
目送小丫鬟出了门,我跟雪雁对视一眼,非常有默契的一人一头上炕坐着。
雪雁问:“宋妈,你觉得他们家好吗?”,我笑笑说:“还行,林姑娘在这里有很多玩伴。”雪雁歪歪头说:“但我觉得,京城好大好冷,没有扬州好,我喜欢扬州。”我没有在扬州待过,并不知道扬州林家和京城贾家的差别,并且雪雁和林黛玉这一来京城,下次回去就是奔丧,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在扬州林家住。我也只好附和说:“嗯,我也这么觉得,但也许是我们没习惯,也许你以后会喜欢上这里呢。”
我心里盘算,今晚林黛玉要跟贾母他们吃饭,第一次跟贾宝玉见面,初来乍到,也不知她晚间会不会睡得安稳。
冬天日短,外面天色已经慢慢黑了,透过窗户,能看到外面有人点灯。自从我跟雪雁被带进房间,就没有人来招呼我俩。我跟雪雁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雪雁毕竟不到十岁的年纪,不一会儿,已经躺在我身边呼呼大睡。而我也是头脑发胀,没有手机,时间可真的难熬啊。
不知不觉,我也趴在小桌上睡着了,似乎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梦里,我看到一个人,穿着鲜红艳丽的斗篷,头戴兜帽,站在白茫茫雪地里,眼前是宽阔无波的江面,身后是白雪皑皑,万籁俱寂,我只能看到那个人的背影,但我知道那个人是我,是孟环,穿着古代的衣服,戴着古代的头饰,一动不动。
不知睡了多久,恍惚听到有两个小姑娘笑的声音,一个说:“你看这俩人,一大一小,齐齐整整的睡着呢。”另一个说:“可不是呢,一天没吃饭,也不知这两人饿不饿,竟睡得这样香甜。”
“妈妈,雪雁姑娘,二位快醒醒,吃饭了。”感觉有人在轻轻推我的肩膀,我慢慢醒转坐起身来,身边雪雁也是一脸睡眼惺忪。
只见炕旁边摆了一张小杌子,桌上摆了两荤两素四个菜,一份白肉,一份鸡肉炖豆角,一份冬瓜,一份土豆,两碗白米饭,筷子整齐摆放在旁边。杌子旁边的炕上有一个食盒,想是他们从厨房用食盒打包过来的饭菜。
我和雪雁起身坐着,囫囵吃完,就有两个小丫头进来,也不说话,只是收拾碗筷。
我拉着一个小丫头,悄声问:“现下什么时辰了?林姑娘在何处?”
“快一更天了,林姑娘在老太太房内,在吃饭呢。”说完便退了出去。
贾家领导们吃完饭,贾宝玉也当着林黛玉和贾母等众人的面摔了玉,这一些都发生完,我就收到小丫头的通知,今晚我和紫鹃陪林姑娘住到贾母房间外的碧纱橱里,贾宝玉的奶娘和袭人陪他住在碧纱橱外的大床上。
贾府的陈设实在华贵又复杂,我只觉得低调奢华又实在瞧不出什么明堂。
所幸紫鹃对此很是熟悉,小小年纪,看起来只比黛玉高5厘米,却能伺候黛玉梳洗更衣,干净利落,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晚间,我躺在床上,摸着自己的双手出神,这双手粗糙如树皮,想来宋妈妈也是一个很能干的人,但我如此粗笨,会不会被人看出来。我并不知道红楼梦里的时间跨度,不记得癞头和尚和跛脚道士下次来贾府是什么时间,在这期间,我只能努力让自己在贾府生存下去,等到回去的机会。
黛玉在床头坐着,悄声哭泣,说:“今儿才来,就惹出你家哥儿狂病,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我的罪过。”
紫鹃笑着劝慰道:“林姑娘,不妨事儿,我家哥儿脾气就是这样的,这玉啊,也不知道摔了多少回了,也没摔坏过。”
忽听一个声音从外间走来,笑问:“姑娘怎么还不安息?”
“姐姐请坐。”这是黛玉的声音,那一个声音是谁?
紫鹃笑着说:“林姑娘正在为今晚的事儿伤心,我正劝着。”
那个声音道:“姑娘快休如此,将来只怕比这更奇怪的笑话还有呢,若为他这种行为,你多心伤感,只怕你伤感不了呢,快别多心。”
三个小女孩说说笑笑,黛玉也就渐渐放宽心,紫鹃和她二人躺在床上,渐次入睡。
次日,因贾府新来了个小姐妹,迎春探春惜春三个和李纨一起来贾母这边,找黛玉玩笑。虽然黛玉在船上不跟人说笑,但现在贾府住着,发现府里人并不很难相处,何况都是同龄兄弟姐妹,便渐渐放下防备心,跟她们一同取笑玩乐。
贾母安排了好几个教引嬷嬷和粗使丫头给林黛玉使唤,贴身丫头是紫鹃,雪雁跟在紫鹃身边,时常学习观摩,端茶倒水,使唤其他小丫头。
而我,按理作为姑娘的奶娘和贴身嬷嬷,是有很大权力,有责任教导院子里的大丫头和其他嬷嬷小丫头等,比如宝玉屋里的李嬷嬷,贾琏屋里的赵嬷嬷,在院子里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我对贾府里的规矩礼仪一窍不通,不仅对贾府,对整个古代大家族的礼仪,都是完全不懂,所以,贾母和王夫人,特意又安排了王嬷嬷过来教引。
上不用伺候姑娘,下不用干粗活,中间还因为是黛玉的奶娘,地位虽然比不上这些小姐公子夫人老爷的,但至少也是恭恭敬敬叫一声宋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