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赵敏:
二次创作灵感来源-还是原著。倚天屠龙记新修版第七十二回,赵敏在小酒馆对张无忌笑道:“我祖先是成吉思汗大帝,是拖雷、拔都、旭烈兀、忽必烈这些大英雄。我只恨自己是女子,要是男人啊,嘿嘿,可真要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业呢!”
从这段我想到赵敏的心里还是有皇图霸业的,毕竟她出身王家,有点当皇帝的非分之想很正常。这段除了2003版本的电视剧,其他剧里全部被阉割掉,又是一个女性野心让某些人感到不快的故事。
本文所写的赵敏,和周芷若一样,也是多面的。前期虽有野心,兼具手段,但依旧在心里给自己设限,觉得身为女子这样就可以了。爱上周芷若以后就想着归隐不问世事,结果周芷若不是张无忌,是类似薛宝钗的那种事业推崇型女主,外号周主任。她在峨眉山上启发赵敏,我们汉人有女皇帝,你要实现宏图伟业,不一定要身为男子。这对赵敏来说,是心理设限的一种突破,这种突破是任何男主都给不了的,必须由另一个同样野心勃勃的女人去给。
为什么呢?我们经常问为什么男侠客能接受妖女,却往往不能接受魔女。因为妖女尚且在男人择偶范围内,认知范围内,(所谓三大类:贤妻、□□和保姆),再怎么狡猾狠毒也不过是为爱情增加情趣,没有伤害男性核心利益。魔女就无法被归类,直接超出择偶范围,突破男人底线,极大地伤害到男性核心利益。所以身为男主是万万不会促成,甚至要极力抑制从妖女到魔女的升级的,一旦升级完成,对魔女也就只剩下恐惧乃至恨意。本文就是把赵敏这个原著里的妖女上升到了魔女的级别。
本文的赵敏,组建自己的军队,征伐四方,对除了周芷若以外的所有挡路人,可以说是杀伐果断,毫不留情。她最终登顶帝位,虽然可以说是各种因素促成(比如周芷若的抛弃背叛,父兄的早亡),但究其原因,还是她自己的野心,她自己的宏图霸业。
所以本文的目标就是要把赵敏所有的潜力都发掘出来,让她实现愿望,成为一个成吉思汗、忽必烈那样的帝王,代表游牧民族那种吞噬一切,不断扩张的劲头。虽然锋锐,但过锐易断。之所以把她写成混血,有汉人母亲,也是缓和这种锋锐,让她在热衷扩张征战的同时,也懂得治国,爱惜百姓。当然了,也不能忘了周芷若在她生命里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周芷若让她真正了解了何为苍生,让她对每一个百姓都产生了感情,这也促成了她后期对百姓如母亲般的那种怜惜爱护。
最后说一下本章为什么赵敏一开始认不出周芷若,因为三年没见了,上次周芷若断电关机,只是看了一眼,而且那个时候九阴神功刚刚到最高境界,还未发挥出青春功力。她太了解周芷若了,一眼就能看出细微差别,因为被虐太久,也认定了周芷若不会愿意回到自己身边。当皇帝久了,周围都是陛下英明的声音,也不能免俗的有些刚愎自用,认定了就觉得自己是对的,不容许别人质疑,而且内推这种事情,送来的人,不管是否有才,都代表着一方利益。贤明的皇帝,是最讨厌结党的,因为结党必然营私,一旦立场大于是非,就会影响治国。笔者愚见:只有昏君,才会笑呵呵收下送来的人,看着两派斗争,洋洋得意。这是帝王之术,并非治国之道。做皇帝道术都要有,但是术绝对不能盖过道。党派纷争,制衡可以,但是不能让这种争斗影响到朝廷的正常运行。
当然设置这个情节的初衷是,想要写一个正常的一心人面对替身的态度。很多文喜欢塑造一个痴情的男人,可能是皇帝,可能是将军,反正是强权,因为爱一个女人,所以把其他女人变成替身,以此来彰显自己的痴情。这种行为不但荒唐,而且恶心。因为这只是他们花心的借口,真的爱一个人,旁人哪怕是模仿都觉得是亵渎,根本不可能将移情到替身身上,一开始就不会去寻找替身,别人送了替身,也会觉得恼怒,觉得侮辱了自己,侮辱了真爱。
关于张养浩,年代不符合历史,但是我对他印象太深了,所以把他借过来当个丞相,之所以是右丞相,因为蒙古人以右为尊,汉人以左为尊。
关于缠足,缠足这个事情清朝就一直在官方禁止,但是越禁止越盛行,到最后也没搞定,所以在这里笔者编了个方法,表现一下笔下帝后的初步形态,如有可笑不妥之处,还请各位谅解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