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御史 ...

  •   尸体是在后山一个荒废了段时日的茅厕里找到的。两个月过去,其实也只是一堆白骨罢了。

      今日是有人偶然去了那儿,被一股尸臭给熏得够呛。转头发现土里头似乎露出了半根白骨,差点吓得连裤子也忘了提,就跑来官府报信了。

      石头刚出县衙,就撞上了来报官的人,没去成王家村,自然回来的也就极快。

      尸体已经找到,府衙里的人借此事很快就撬开了王老二的嘴。

      他说的和孙氏借由“催眠”说出的事情大多相同,证词相应,此案也就算破了个大半。

      石头这般急急忙忙的过来,一是因为王老二证词中的疏漏,二是有更重要的事。

      “老大,钦差大人到咱们县衙了,听说这案子是您破的,说要见您。”

      顾允淮沉默了片刻。

      “一刻钟后推我去县衙。”

      后来他又派手下的小弟去查过郭力受伤的地点,此事他总觉得有赌坊的手笔。

      如果王老二仅仅只是欠了赌债引起的一切,赌坊根本不至于要为此灭口,给王老二擦屁股。怕就怕案子背后牵扯到了更大的势力。

      钦差大人姓崔,是京城清流一派,他对此案的态度还不明朗,他正需要要去见上一见,才能知道能不能追查到底。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

      糖葫芦买了,自然要送到才行。

      ——

      “所以一根糖葫芦就这么快把你收买了?”

      姜许瞥见着姜淙手里的糖葫芦,又好气又好笑。阿弟平日看起来活脱脱一个小学究,没想到一根糖葫芦就能哄得如此亲近。

      “才不是!”

      姜淙当然不肯承认,他见顾允淮伤着腿却愿意出来买糖葫芦哄姐姐,这才对他有两分改观。他的想法不像姜秀才,在他看来,顾允淮恶霸的名声根本不算什么,重要的是他对阿姐怎么样。

      …至少顾家肯定比自家有钱,只要顾允淮肯对阿姐好,阿姐的日子指不定比嫁去何家好。

      “还有一根,是给小妹的。”

      姜淙小心地掏出身后被油纸包着的另一串糖葫芦,看的姜许心中一酸。

      家中清贫,父亲是读书人,更不允他们姐弟重口腹之欲,当然不曾给阿弟阿妹买过这种吃食。

      “还算你知道惦记小妹。”

      姜许抬手摸了摸阿弟的头,却见姜淙放下糖葫芦,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摸出一个干瘪的钱袋子和一支熟悉的湖笔。

      “这是娘和爹说好要给阿姐你的,不是我偷的。”

      似乎是怕姜许要说教他,姜淙强着解释了那天自己趴在窗台上看得见的。

      “是娘说这钱就是给阿姐准备的,爹特地说的捎上这支笔,我这才拿的……”

      姜淙絮絮叨叨地解释,一抬头却看见阿姐的眼眶红彤彤地,活像娘亲新年时给小妹绣的荷包上那只毛茸茸地兔子。

      “阿姐你别生气…”

      姜许红着眼眶,眼泪积蓄到尽头,还来不及落下,就被她用指腹悄悄拭去。

      “阿姐,我再也借口不去学堂了,我肯定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功名。”姜淙从来没见过姜许哭。

      在他心中,长姐是最温柔却最强大的人,从没有难事能让她掉眼泪。

      看到姜淙手中那个有些磨损的荷包时,安慰的话在顾允淮的心里转了两圈,还是没说出口。

      终究是她的家事,旁人怎么说都是徒劳。解铃还须系铃人。

      “我考了功名,就再也没人敢欺负阿姐、欺负我们家了!”

      阿弟的话稚嫩而温暖,显然在他的心里,姜许不能回家,只不过是有人“欺负”姜家。

      “嗯,阿姐相信淙儿。”

      姜许轻轻揽着弟弟单薄的肩,心里乱糟糟的。

      在家门口看见的一切,说能够释怀,其实很难。但她已经是历经一世生死的人,看到爹娘简单的惦念,还是忍不住想到幼时一家人幸福的回忆。

      上一世镇上乱了后,是顾允淮带着她离开了这里,自从那个仓皇出逃的夜,她就再也没有见过爹娘和弟弟妹妹。

      顾允淮不知道什么时候将糖葫芦塞回她的手中,他指尖微凉的温度刚刚离开她的手腕,姜许就听见他温柔的声音。

      “过几日,我陪你回一趟姜家吧。”

      那毕竟是她的家,十八年未曾离开,忽然离开这么久,应当是想念的吧。

      “嗯。”

      鼻尖的酸意弄的她的声音闷闷地。

      “现在,咱们去一趟县衙吧。”

      顾允淮挑眉一笑,指了指她手中的糖葫芦,提醒道:

      “再不吃就要化了,路上吃吧。”

      姜许扶在弟弟肩头的手微松。前世也许顾允淮也破了这个案子,但她肯定自己没有见过御史大人。

      “是御史夫人要见你。”

      顾允淮似乎猜到她想问什么,颇有些无赖的样子,坦然道:

      “你不愿走,在世人眼中,我们可不就是夫妻吗?”

      “我破了案子,也有你的一份功劳,御史大人要见我,御史夫人夫唱妇随,要见你也不奇怪吧?”

      姜许看他那自然地无赖样,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姜淙被她牵着手,默默观察自家阿姐的神情,见她和顾允淮相处没有一丝勉强或不悦,才悄悄放下心来。

      几人出了院门,石头从姜许手里接过姜淙,忽略姜淙几乎写在脸上的老大不乐意,跟两人保证。

      “我保证把小兄弟安全送到姜家!”

      姜淙才刚见到阿姐就要离开,不自觉地撅了撅嘴,想起来这不合礼仪,又悄悄板起脸。心里不乐意,却不想让阿姐担心,嘴上还是别扭地跟着保证:

      “阿姐,我会好好听话的。”

      顾允淮在姜许身后一步,悄悄指了指钱袋子,又指了指姜淙手里的糖葫芦。

      天气渐热,糖衣若是化了,口感也就不好了。

      姜淙看见顾允淮的手势,又轻哼了一声。

      他又不是真的被一根糖葫芦收买的。只不过再不回去,小妹就吃不到新鲜的糖葫芦了。

      姜许不知道这两人打什么哑谜,但还是温柔地应声。

      姜家离顾家不远,但跟县衙是两个方向。两人目送石头跟着姜淙转过巷尾,才朝县衙赶去。

      案子的真凶无疑是王老二,可他绝没有这个脑子策划这一切。

      王叔拿自己的棺材本替他还了赌债,他便借口悔过,要悄悄还钱,将王老大约到后山见面。

      王老大对弟弟信任无比,却不知道这是一场一去无回的骗局。

      王老二接着换上王老大的衣裳,回到王家。

      天黑路远,有看见背影的乡亲,反而坐实了当时“王老大”还没死的证词。只是他没想到会碰上来找人的舅舅。

      好不容易将姚家舅舅糊弄走,用枕被捂死了老父,又处理了尸体,王老二才落锁回家。

      可他正忘了兄长睡前撕掉日历的习惯。

      也正是如此,又一次返回案发现场撕掉那张用炭笔做记号的孙氏,才留下了她在这个案件中唯一的马脚。

      “那碳痕太小,成年男子的手侧很难蹭出来。”

      “在王家,我曾诈她是否有人在案发后进去过。我问的是他们报案之前,但孙氏心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了那天夜里她去的那次,不自觉地掩住嘴回答我。”

      这显然是下意识地想要掩饰内心的活动。

      顾允淮压低声音给姜许交底:

      “孙氏证据确凿,自然躲不了。但洪昌赌坊就不一样了。”

      “御史夫人若是试探你对此事知道多少,你便不要提关于赌坊的事情。”

      姜许知道他是担心崔大人的立场,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轻重。

      御史大人要见人,自然不能让官老爷多等。二人到了县衙门口便分开了,顾允淮去了前厅,姜许则被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丫鬟引着往后院去。

      后院里的人显然比早上她离开时多了不少,大小箱笼摊在院中还来不及安置,崔大人一家显然是刚到不久。

      见姜许看了眼院中的箱笼,那小丫鬟将她引到内院偏厅中,给她倒了一杯茶水。

      “我们家夫人刚到这里,还要管着上上下下的安顿置办,恐怕要委屈夫人在此处等一等了。”

      姜许当然是客气地接下茶水,笑着答:

      “姑娘不必客气,妾身一介民妇,能得见御史夫人本来就是难求的福气了,等一等又算的了什么。”

      “夫人说话真周到,奴婢一个丫鬟,不必称什么姑娘。”

      “您叫奴婢春莺便好。”

      春莺的声音清泠泠地,容貌也清丽动人,虽是丫鬟,打扮却比镇上富户人家的女儿都强上不少。

      “我家夫人还有旁的事吩咐,奴婢一会儿再回来。”

      不等姜许回答,春莺就小步出了厅中。

      原以为兴许御史夫人是真的有事要忙,又兴许她也是因为御史的意思才见她,压根不想跟她闲聊什么。总之不管是哪一种,都在姜许意料之内。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茶水凉了,日头也快偏到了树梢。却还是迟迟不见御史夫人的影子。

      她并不记得什么时候得罪过这位御史夫人,若说是特地干晾着她,也实在是寻不到由头。

      姜许看着天色,正着急地站起身,想要去寻春莺问问,就听见一道端庄的女声从门外传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御史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