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总有人不负国士之名 ...


  •   光和四年(181年)

      袁绍从汝阳回了雒阳,目前在雒阳隐居。

      同时曹操也知道了一个消息,袁绍在汝阳的时低调成亲,娶了冀州渤海郡的刘氏,刘氏还生了第一个孩子,袁绍取名为袁谭。

      曹操温柔地摸了摸曹昂的头,对他说:“从今以后,你就正式成为曹昂,曹家的长子,我的继承人。”

      人生就是这样,同行的人总是会因为各种原因走散啊。

      六岁的曹昂抬头看了看阿父,眼神坚定道:“阿父,我一定会将我们曹家发扬光大的。”

      “哈哈哈哈哈哈,我儿只要做你想做的事情就行,其他的就不需要强求了。”曹操的心情变得很好。

      “今天晚上,昂儿,你跟我一起去袁府,我们去把关系定清楚了,免得日后搞得藕断丝连的”

      曹操也不拖泥带水,得知消息后,当天晚上就带着曹昂和曹烟,前往袁府,去断绝与袁绍的父子关系。

      “袁本初,从此以后,我们就只是普通朋友,曹昂和曹烟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了。”

      袁绍站在袁府书房的窗前,望向窗外的月亮,回忆着曹操离开袁府之前说的话,眼神变得冷漠。

      袁绍有自己的抱负,娶刘氏是因为他看上了刘氏家族在冀州的势力。

      袁绍结交党人期间,得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东西。

      就比如冀州是天下第一州,想得天下的人,就没有不眼馋的。

      呵,只有曹阿瞒那个傻子,现在还在想着做治世之能臣吧。

      我的决定不会错的。

      ……

      光和四年(181年)

      闰九月,辛酉,北宫东掖庭永巷署发生火灾。

      司徒杨赐罢。

      冬十月

      太常陈耽为司徒。

      同月

      王美人生下皇子刘协,何皇后于是派人用毒酒将其毒杀。

      皇帝刘宏大怒,想要废黜何氏,宦官们坚决劝阻才得罢休。

      皇子刘协则由皇帝刘宏的母亲董太后亲自养育教导。

      ……

      新任司徒陈耽也是偏向于清流士人。

      司徒,三公之一,协助皇帝处理朝廷事务。

      司徒,权利不如前汉时设立的丞相,职务却相当于丞相一职。

      因为议郎曹操经常向皇帝刘宏上书,再加上曹操一直与“党人”们有所来往,司徒陈耽便与曹操熟悉起来,两人还经常下职后喝酒聊天。

      光和五年(公元182年)

      正月

      皇帝刘宏下诏考察各州郡的刺史和太守

      三公等人根据百姓舆论,检举政无治绩且残害百姓的州郡长官与二千石石以上官吏。

      当朝太尉许戫,司空张济,这两位朝廷的重臣,偏偏和宫内的宦官有着深厚的关系。

      为了坐稳来之不易的高位,他们心甘情愿地向宦官示好,财货之物的贿赂更是有求必应。

      在这么一个背景之下,两人对于宦官子弟、宾客的肆意妄为,只当是视而不见。

      但任务又不能空手而归,二人一心狠,索性从边远小郡的官吏中挑选了二十六个素来廉洁公正的倒霉官员,写在了名单之上,提出弹劾。

      官员和百姓听说后,纷纷到首都洛阳皇宫门口申诉。

      司徒陈耽和议郎曹操都对此很是气愤,共同上书斥责: 三公所举,专门回避权贵、亲戚及其子弟。

      “公卿所举,率党其私,所谓放鸱枭而囚鸾凤。”

      这一封上表响彻朝廷。

      司徒陈耽可是出了名的忠诚正直,他这封上表一出,着实是给暗流涌动的朝廷激起了一阵水浪。

      迫于压力以及许戫、张济二人处理失当的事实。

      皇帝刘宏责让三府,把被免职调回洛阳的地方官全拜为议郎。

      人心思变,朝政混乱,时局动荡,积重难返,但总有人不负国士之名。

      同年

      二月,大疫。

      三月,司徒陈耽免。

      夏,四月,旱。

      以太常袁隗为司徒。

      袁槐是袁绍的叔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