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六
和朋友一起吃鸡煲。
她忽然示意我转身看后墙。
墙上一幅画报,几个字写着:大排档,男人的浪漫。
我说:“那应该直接标:仅限男性。”
“不对,”想了想,我改口道:“应该是‘男人与狗可以入内’。”
七
从剧院里走出来。
我说:“这舞蹈挺好看的,位置也没有很偏。”
朋友:“对,效果还不错。“
我:“就是那两个男的戏份太多了,多也就算了,演得还——”
朋友接话:“很基。”
“对!”我说:“好长一段都在演他俩怎么心心相印惺惺相惜,简直了。”
朋友:“我看那段的时候都要睡着了。”
我:“我干脆就低头不看了,过一阵抬头,发现他俩还搁那演,再过一会儿抬头,还在演!简直要吐。”
朋友说:“所以我看的过程里面就一直在生气。”
我狠狠点头:“我也是!”
朋友:“我当时就在想,但凡把那个摄像头一样的男二号的戏份给去掉……”
我:“他根本没什么意义!没了他这个角色,整部剧都没有影响,反倒是他插\进来,哪儿哪儿都不对劲。”
“是!”朋友说:“别人穿古装跳舞跳得好好的,他一个现代人总蹦蹬出来,一下子就让人出戏了。他要是演得好也就算了,但是根本就演得很一般。”
我:“我不知道是他穿现代装所以格格不入,还是什么原因,我一见他跳舞就尴尬。”
朋友:“我也觉得,他跳得根本不好,还戏份这么多。不会是有什么后台吧。”
我说:“但这个角色好像是好几个人演的。”
朋友:“嗯……但是咱们看到的这个演员演得真不咋样,而且这个角色的设定也没啥用,像是硬加的,不知道导演怎么想的。”
我:“……可能是迎合市场吧。”
过了一阵。
朋友又说:“本来这戏是拿女角色当招牌才来看的,结果看了半天,那俩男的戏份最多,女角色都没出现多少。”
我:“那个女主演就跟个符号一样——”
“对!就是符号!”朋友拍着我肩膀说:“就是个精神符号。你知道吧,跟游戏通关结算时候的那个小人儿一样,每一部分结束了她们就出来亮个相……”
我说:“整部剧的男性叙事很明显。两个男主演不用说了,唯一的女主演还是个象征。有一段特别明显,她们是画卷的拟人嘛,然后表演的时候,画家那个男一号手一按下去,她们就全跟着低头,手一抬起来,她们也跟着抬起来,那块看得很不舒服。”
朋友:“对,而且能看出来,里面的女性舞蹈都很柔和,但男性的舞蹈就比较有力量感,男角色比女角色塑造得丰满很多。”
我:“是的。最开始男一号出来,因为和男二号演得太暧昧了,我还以为是女扮男装呢,然后看到男一号的动作,还想着,不错啊,女生也有这种有力量感的舞段。结果,后来发现就是个男的……关键是,这个男一号和男二号演得,说是精神共鸣,结果就跟……”
“就跟一男一女一样。”朋友说:“他俩要是演得正常一点,还不至于这么让人反感。”
我说:“对,但是他们的肢体语言表达就是男女感情戏那样的。”
朋友叹气:“哪怕是去掉一个男的,也比现在这样好。再说了,就画家那个男一号,也不一定就是男的啊。剧的最后题词写着‘无名无传’,既然没留下信息,那说不定画家还是个女的呢。”
我:“对,按现在这种张冠李戴的劲头,历史上肯定也不少。”
“所以说,”朋友说:“春晚选段抠掉了俩男的,说明还是有点眼光的。”
间隔许久。
“其实刚刚看剧的时候,我还想了一件事。”我说。
朋友:“什么事?”
我说:“一般人都觉得——应该事实也是这样——学舞蹈的女生比男生更多。”
朋友点头。
我说:“但是你看今天的舞剧,男演员根本不比女演员少。谢幕的时候,男主演出来,一群观众嗷嗷叫。”
朋友:“是。”
我:“除了今天的剧,还有别的剧,我现在能想到的,《孔子》《九歌》《李白》……这些都是男主剧。所以,男舞蹈演员也比女舞蹈演员更好就业。”
朋友:“是,我当时脑子里也想到这个事儿。”
麻辣烫出锅了,我俩闷头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