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6、帝皇家学 ...
原来武林规矩,受哪一门的传承,便有义务将此传承延续下去。司马瑶最初以为司马家重剑不过尔尔,她自己便是皇族第一剑手,她以为司马重剑至她已无可进境,故才改师上官门下,后半生专注上官之剑,也就从未想过要延续司马重剑的传承了。
而到得现在,她凭借司马重剑生出一览众山小之感时,首先想到的,便是要寻找传人,延续此剑。
阿秋问道:“那么,传于上官大小姐,又或者是其他上官族人,不可以吗?”
司马瑶摇头道:“这是司马家学,岂可传于上官族人。再说,上官族人又不是没有自己的剑法家学,我何必混乱其间。”
阿秋心想你自己如今已是上官家人,仍觉得上官家族的人都是外人,那我岂不是更加见外的外人,更不适合传承这司马重剑了。
司马瑶猜到了她如何想,又好气又好笑地道:“好吧,我说实话,就算我肯传,上官族中除了玗琪,恐怕也没有人有本事能练成这剑法。与其传得乱七八糟章法凌乱,不如不传。”
又道:“至于玗琪,她在武学上的理念与你一般,那便是艺贵精不贵专,对于求道而言,练好一脉剑法便已足够。”又斜觑着阿秋道:“我估计她比你更难说服。因为你尚有实用之心,可能不在意多学一套武功,只要它有用。但玗琪道心纯粹,绝不会因司马之剑对敌时的霸道功用,就会愿意学其上身。”
她想到什么,又叹了口气道:“再说她本身已在尝试一身融合上官家阴阳二种剑法此消彼长,生杀往复,这已是上官家史上前无古人的挑战,我也不想再给她多加负担。”
阿秋起先对她提防之心甚重,见她此刻无精打采的模样,戒备之心却也去了大半。
她只能半安慰地道:“自古至今,没落和失传的武学流派何止千百。你们……司马家如今人都只剩了你一个,再传意义怕也不大了。”
阿秋说得委婉,意思却很显然。重剑剑法原是司马家传武学,既然连司马家族都已在历史上除名,空留一脉剑法,又有何意义?难道后人还能拿着重剑去争天下吗?
司马瑶听她此言,目光忽然却亮了,旋即又暗了下去。
她垂头丧气地道:“正因如此,这剑法更应传承下去。你或许不知,这剑法并不只是司马家的家传武学,准确来说,它是历朝历代天子所使的剑法,乃是帝王之剑。大桓时,这剑法便由司马家传承。”
阿秋一听,亦诧异道:“我只听说过当今剑法流派有布衣之剑、士之剑、隐者之剑,却从未听说过帝王之剑。”
司马瑶一听人说到剑,武痴本性尽显,精神抖擞道:“这又是如何区分的?”
阿秋从前乃神兵堂主,对这些再熟悉不过,如数家珍地道:“布衣之剑侧重实战杀人,不在乎架势好看和风度,我们刺者所用多属此类;一般江湖客所用的也属此类。士之剑,便是士族所用剑法,有礼仪进退,顾逸师父的镂月剑法便属此类。隐者之剑,多为修身养性,以剑合道的练法,上官家的剑法便属此类。”
司马瑶精神大振地道:“所以说有人交流切磋,仍是好事,便可增长许多见识。你是兰陵堂的神兵堂主,因此深明各剑派特性,却偏偏从未听说过这帝王之剑。我自幼生长皇家,所习就是帝王之剑,但却不晓得江湖武林还有这许多派别。”
阿秋问道:“您方才说重剑之法便是帝王之剑,历代天子所习练,但您并非天子,也非皇室所定的继承人,为何能习得这天子剑法?”
司马瑶苦笑道:“我们琅琊王一支,向来便是司马家长房,我的曾祖父便是德宗皇帝的亲生父道宗皇帝,我的祖父亦曾被立为太子,只是后来七王之乱,祖父在乱中被杀。但这剑法却是流传下来了。连我武帝皇兄最初都不会,还是我父亲教他的,也是因这功绩,父王才受宠信,而得在建章长留下来。”
阿秋终于窥见了琅琊王一支为何在大桓独受宠任的部分原因。
司马炎好武且好大喜功,司马骏能将这一套得自家传的“天子剑法”进献于他,不仅投合了他的喜好,更表明了司马氏长房对他帝位的认可与臣服,他焉能不龙心大悦。
毕竟他父亲德宗皇帝在位时,也不曾得到过这天子剑法的传授。而人人视他父亲,均是乱世之中慌不择人,凋零的皇室残裔里,拔一个手脚还齐全的便算做是皇帝。大家都是仓促草就,并无多少真正尊重帝王正统之心。
但司马炎不但得此天子剑的传承,且代表了得到来自家族内部的认可,帝裔正统的感觉便会更为强烈。而这恰恰是刚即位,被群臣明嘲暗讽的司马炎所最欠缺的。
她既已经心中明白大半,便道:“您既是琅琊王唯一的女儿,武帝陛下便也不忌您学此剑,并视作对您独特的恩宠。”
司马瑶怔了一怔,而后道:“我那时倒没想那么多。父王教皇兄时,我便在旁看着,我皇兄见我一个女孩居然有兴趣,便也招呼我过去学。因此,我父亲倒算有了两个徒弟。再后来,我们兄妹二人都学得七七八八,正好彼此相较,……一来二去,我便多得了许多进宫的机会,也由此成为一干宗室中,与皇兄走得最近的那一个。”
她抚摩剑身,叹道:“不管你信不信,我之所以想将这剑法传下去,不仅是对帝王传承的敬畏,也因……现在想来,和皇兄一同学剑那段经历,是我们皇室难得的,真正享有亲情、无拘无束的时光。”
她的父王司马骏或者心怀雄图大略,不甘人下之心久矣,但每当握重剑在手时,却只剩下严师般的苛刻与严厉,谆谆细节,诲人不倦。而皇兄司马炎平生是最不能被人指指点点的,但唯在重剑之下,却有如普通学子般的好奇与谦逊,亦肯勤练不辍。
天子剑,帝王所持,大概他必要做个样子出来,方能对得起他自己的心。
司马瑶自己更不必说,一入武道,便是如醉如痴。终日研习不倦。
司马瑶忽然道:“父亲极少对我真正流露亲情的时刻,但在教剑时却不然,耐心慈爱兼有之。我从前只觉得,那是因为他乐见我和皇兄玩到一处。现在想来,还有多半原因,是他会怀念起曾祖父教他此剑时的情形。”
同是司马家的儿郎,琅琊王司马骏聪明神俊,亦必曾是身为太子的父亲,所看重的儿子。
而面对朴素粗犷的重剑术时,只有技艺的精进,剑心的磨砺才可见效,所有的察言观色,机巧献媚之心,自然也会消弭减退。
最终只剩下天生的叔侄父女、亲缘血脉的因缘。
以及作为长辈,向下一代传递祖辈传承的使命。
司马瑶见阿秋依旧沉吟不语,不由得气道:“你究竟听明白了没有?若是正常情势下,这只有帝皇至尊才可学的剑法,过两百年也轮不到你这江湖野丫头。而若此剑法由我而绝,那不只是对不起我司马家列祖列宗,连着也对不起自秦始皇以降的历代帝王,我正是顾及到此,才会在这里千方百计央你来学。”
阿秋诧异道:“始皇以降的历代帝王?”
司马瑶理所当然地道:“那是自然。据说这套剑法的初创者,便是大秦始皇帝嬴政。”
阿秋一想,啼笑皆非道:“我只记得史书有载,兰陵堂先祖荆轲于殿上行刺,秦王虽有佩剑,却因剑过长,一时拔不出来,致仓皇绕柱而避,得亏一个医官以药囊掷出,阻了荆轲一瞬;秦王方才得空负剑身后,自肩头掣出,刺中荆轲,令刺秦大计失败。”
她一言及此,忍不住目光灼灼,打量着司马瑶所持的“麒麟百斩”,颇有些好笑地道:“以前只当是传说,我现在才明白,秦王为何仓促之下,拔不出来剑了。”
普通佩剑,长不过四尺,挂于腰间,随时抬手可掣出。
但若帝王佩剑,为示地位尊贵,长过五六尺,兼如此之重,佩于腰间则只可为装饰,是万万不可能举手便掣出的。
而秦王当时是宴客,也不可能如江湖游侠一般,负剑身后,自肩头露出剑柄。
司马瑶见阿秋发笑,悻悻然道:“自那次遇刺后,始皇帝痛定思痛,便令当时数十位技击名家穷尽智能,特为他天子之尊设计了这足可称雄天下的重剑之术,并颁布命令,以后历代皇帝,都需习此以应对刺者,作为仓促下的保命之法。这套剑法既然只在宫廷内使用,便不会流入江湖,也就不为你神兵堂所知了。”
阿秋听到此处,已忍不住笑了出声。
司马瑶闷闷不乐道:“你笑什么!”却又明知她有笑的本钱。因为毕竟她方才抬手之间,已经破去了这号称秦皇所创,无敌天下的重剑术。
阿秋忍笑道:“我只觉得始皇帝于武道而言,实在妄自尊大。剑明明是兵器,他非要作为礼器,使其逾长逾重,急难时反而拔不出来。而遇险之后,他不反思剑的问题,反而还要人为他开创一套适合这重剑的剑法,用以自卫,可说是胶柱鼓瑟,不知变通了。”
司马瑶沉着脸道:“你以为他该如何?”
阿秋理所当然道:“换柄普通佩剑不就好了,何须如此大费周章。”
司马瑶怔了片刻,摇头道:“那只是你作为武家的想法。皇帝之尊,是不可能配着一把和普通剑士一样规格的剑的,那等于是昭告天下,凡普通剑手,均可挑战于他。”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许个愿:天上掉收吧~~~我这一胎是哪吒,虽然怀的时间长,但肯定会顺产~ (隔壁预收《双宫恨》,腹黑冷厉嫡女VS狼心狗肺昏君, 主题:男人嘛就是要经常虐虐。)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