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短暂的技术爆炸 ...

  •   自从地球人类文明开始有意识地降低在宇宙中的存在感,人类文明有了更多修养生息的机会,注重利用太阳系现有的资源开始扩大自己的势力,加大在科技领域的发展力度,以对付未知的却又危机四伏的未来。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领域上的基础科学理论研究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同时带来了各项技术的突破。就比如生物医学界在人体跨时代休眠的技术的突破,最亮眼的还属物理学界的突破。

      我在M国当博导的那段时间正是物理界新星最耀眼的时候。

      那时候我38岁,在M国的马里那大学任空间物理学博导。在此四年前,经过z国顶尖高校在脑科学和空间物理学上的紧密合作、以及针对之前的脑洞理论做出反复的论证和实验讨论,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关于脑洞的理论。所谓的脑洞理论,就是和梦境的形成有关。梦境其实是平行时空的另一个自己进行记忆互换而形成的,而记忆互换的通道即为脑洞。脑洞是类似于虫洞那样的时空细管。

      虫洞是存在于宇宙空间中,是任何物体的时空旅行或者跨世界旅行的通道;和虫洞不同的是,脑洞存在于大脑的记忆神经元聚集的部位,只能使由记忆神经元的树突发出的脑电波产生的脑电磁波即人的意识进行时空旅行,而且通道的尽头是平行世界的与自身DNA完全相同的“异界人”的记忆神经元群。脑电磁波到达之后与某一梦神经元脑电波产生的电磁波产生共振受到影响之后会再返回或者前往其他平行世界的“异界人”的记忆神经元,每个人都可以主动发射自身记忆或者被动接受“异界人”的记忆。

      在六维空间中有无限个平行世界,两平行世界在六维意义上的距离越近,两世界的相似程度越高,另一个世界所对应的“异界人”的生理状态甚至是年龄也越相近。而人的意识即脑电磁波产生于三个梦神经元的树突,一次梦境的电磁波仅随机来源于这三个梦神经元的其中一个,且脑洞已不是一直存在的,脑洞通道的长度以及通向的平行世界也是随机的。

      这个理论结合了空间物理学上的维度概念和脑科学的概念,再一次突破了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壁垒。这同时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即利用大脑的记忆神经元其中的梦神经元实现人类的跨纬度旅行,即在地球上实现和创造和虫洞等效作用的技术。若是突破了此项技术,那么在宇宙黑暗森林中,人类就有新的突破口,即到达新的合适人类生存的平行世界,延续人类的意识,从而延续我们本世界的文化。

      所谓的物理界新星就是“跨平行世界旅行”的提出,这提供了大量的物理学界可供讨论的项目。我当博导的研究项目就是和这个有关,主要是做一些以新广义相对论为基础的理论上的计算,并不是接触核心的主线项目,这又是出于我“摆烂”的心理,我真的不想进入事件中心,因为这既可以让我有更多摆烂的机会,又可以让我更清醒地跳出中心圈看整大局。

      三年后,人类突破了冬眠技术,达到临床试验成功的学术高度。

      五年后,人类在“跨平行世界旅行”大项目上,实现了电磁波在脑洞传播目标——“异界人”记忆画面的获取,可以达到可投屏的程度。

      九年后,人类实现了“可控意识”,即打破了意识移动随机性的弊端,实现控制意识飘移的方向和距离。

      十五年后,人类利用入梦仪,即与虫洞作用效果类似的仪器,成功将三位死刑犯人的意识定格在同一指定的平行世界中,并且能够正常驱使该平行世界的“自己”的□□,进行正常的生活,实现了“异界人”的灵魂代替,而“异界人”原意识则是作为一段梦境飘移到了第三个平行世界中的另一“异界人”。这标志着人类达到了实现与虫洞作用效果相似的技术,虽然不是□□上的迁移,但是在太阳系的小维度上,能够不利用太阳系外的实验场所和资源就能实现这点就已经是物理界上的技术爆炸了。这已经足以应对未知的、本世界宇宙维度上的危机了。

      但是入梦仪的制作成本很高,并且技术难度极大,全世界也就5架这样的仪器,分别有两台在Z国、两台在M国、一台在D国......

      此时,我已经53岁了,我转行到了新开设的物理历史学科的教材编辑部担任副主编,进行整理和研究;同时我也在进行一些地球生态环境维护的工作,因为随着人类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正消退,都逐渐沉浸在技术发展的激情和成果之中,我做的呢就是找补找补......怎么说我也算是远离了物理学术圈吧......

      其实我心里对“跨越平行时空旅行”也没有多大的波澜,因为我喜欢一切都顺其自然,就像我母亲平常那样。就算外星文明的“降维打击”到来了,我也无所谓,也不是不怕疼,就是年纪大了,看淡了很多。我喜欢自然选择学说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再者,我不想离开我的这副□□再到另一世界的□□,我觉得很奇怪,很膈应,而且在那一世界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身份关系,我懒得再去适应了。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天,我想留在本世界里,我在精神上对这个世界是有一定的眷恋的,我不喜欢跳出舒适圈......

      在我53岁以前,我见证了人类在各学界的技术爆炸,我算了一下,大概是42年的时间,在宇宙维度上算是非常短了。这不禁让我感叹人类的力量,更让我感叹的是在这一整个技术爆炸期间,人类的发展方向竟然毫无差池,但是又觉得合理,毕竟在每个国际上政治的转折点,甚至是科学史上的转折期间,国际未来社会学论坛都会聚集起来对人类未来发展做了一个很超前的操作——定向,这才促成了人类如此光辉璀璨的42年,才促成了这时期短暂的技术爆炸。

      在人类最为闪耀的时候,在人类充满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幻想的时候,在人类沾沾自喜的时候,一支强大的、来自距地球四光年的强科技智慧体正悄然接近,蛰伏着,同时也注视着太阳系一切......

      谢苒是我们物理历史学教材的签约评论家,具体工作是分析物理学科发展大体进程,以及对于每个发展时期对于人类的未来即人类社会有什么影响,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建议。这意味着我们在工作上有更多的交集,让我们回忆起我们年轻时候的相处时光,友情复燃。

      “这么多年过去了,见证了这么多事件。我想问,你是预言家吗?”谢苒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眼神一如往常的锐利,好像极力地想要看穿我。

      可是,我确实不是预言家啊,能看出什么呢?这也让我产生了疑问。

      “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一切和我预想的那么接近呢?可能我上辈子是主宰者。”

      “也许,你就是主宰者呢?按照你以前的思维,啥都有可能啊。”谢苒开玩笑道。

      “别取笑我啦老姐姐,你吃醉酒说梦话了吧,我是主宰者?老啦,啥也不想沾边啦。听说过一句话没有,从不攀登的人很少跌跤,我看可以改成这样,从不沾边的人很少惹上是非。我现在就想养养老,看看落日余晖,在世界末日之前......”

      我视线移向了窗户外的火烧云,像是映射了当代人类四射的发展激情,又像是某种宣判。多美啊,我真想让时间停下来,或者再慢一点,定格这幅画。虽然M国那还没什么消息传出来,但是,算算日子,嗯,应该不远了。

      “你才吃醉酒了,说什么末日啊,你痴呆了吗。你看看现在人类发展到这种程度,斟酌斟酌言辞吧,不吉利,咱姐俩要活得久久的,当那两个老不死的!”

      “好。”看到谢苒笑得很幸福,我也情不自禁地笑起来。现在我才发现,她的笑容很有感染力,让我充满希望。

      是啊,生活沉重的负担从来就不是工作,是无聊。我们姐俩要一直在一起,互相扶持,直到那一天的到来......这像是一个“摆烂宣言”。没办法,我很想达到我母亲的那种理想的状态:无事时澄然,有事时斩然,得意时淡然,失意时泰然。学不了一点,学不了一点。

      我不愿告诉谢苒M国背叛人类的事,也不愿告诉她域文明的科技水平有多可怕,因为已经来不及了。我更希望她能够在末日之前开开心心的,做一个傻乐的老太太。

      “你有没有觉得这一切的发展都太过顺利了,根据哲学原理,事物的发展遵循螺旋式上升,这一切不太现实。”谢苒呆呆地顺着我的视线望去,突发奇想。

      “现在啊,我们不该把‘现实’挂在嘴边了,你老糊涂啦?忘记现在什么时代啦?别跟这瞎想啦,让年轻人去折腾吧。”我无所谓地摆摆手。

      嗯嗯,这种奇怪的感觉我已经习惯了,见怪不怪。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