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他们来了吗 ...
-
-空间物理研究所-
“距离地球只有三光年的宇宙空间没有任何的高质量物质,但是空间曲率在短时间内升高了这么多?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域文明搞出来的名堂吗?他们怎么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来这了?”一进会议室就看到麦克指着一张监测数据报告单询问同事,一脸不可置信。
“你过来看一下。”麦克一下就看到他的打工人本人了,点头示意我过去。
我走上前接过报告单,视线一下子就停留在了“Delta空间曲率-时间”图像上——空间曲率变化量竟然达到了1.1!?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平常我们在此处空间观测到的空间曲率数据都是接近于零,就算在黑洞的视界球面曲率也才达到1。
空间会发生扭曲最大可能原因就是该空间附近存在超大质量物体,或者有着人类不为所知的力量正在悄咪咪发育。刚才有听到麦克老头提到了域文明,确实有可能是他们在活动,毕竟我们在此空间及其周边并没有监测到任何三维意义的大质量物体。
人类在十四年前发现了域文明,但是一直不知道他们的科技水平如何。看来,人类完全不是他们的对手。还好有十四年前人类做的正确决定,不然按照我们对域文明以及对此次发现的猜测,人类文明可能早就覆灭了......这属实是具有很大风险的。
一通电话,麦克离开了研究所,像是去参加M国政治会议了。这也正常,他本来就是个搞政治的,而且他管理的研究所发现了这种重量级的、甚至是关乎人类存亡的信息,是得去国家中心一趟。
第二天,麦克把研究所所有人员召集开会。
“经过各位国家元首的讨论,一致决定要利用此扭曲空间做一些基础理论的证实。”
“恐怕这不合适吧所长,我们还没正式确定影响空间扭曲的因素,有很大概率是域文明。我们是不是应该先确定一下在进行下一步动作?”
“是啊所长,要真是域文明闹的,那我们对扭曲空间做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域文明获取的‘附近有另一文明’的信息啊,那不就违背了十四年前联合国的公约吗?人类很有可能会就此陷入危机啊。”
“是啊是啊......”现场的同事们纷纷表示质疑。
“计划已经制定,各位,国家要求你们都留在这个研究所工作,严禁在科研所期间与国外人员有联系,我们将派专人进行网络、信号监测。具体给各位安排什么工作我们后期会通知。不支持辞职,否则后果自负。”麦克如刀锋般锐利的眼神扫视了在座的各位,带有这威胁意味地发表了此次讲话。
我并不是M国的人,但是我是个缩头乌龟。我能够感觉到这个名为麦克的老家伙以及他背后地“国家”似乎在算计着什么,但是我并不想深究,因为不想惹上什么大麻烦,毕竟在他的语言之中,我能隐约感觉到此时可能会上升到“国”的层面。
会开完后麦克要求外籍科研人员分别与他单独谈话。
“我希望你能够一直留在M国参与我们研究所的研究项目,我会给你M国绿卡并且申请更高的报酬和居住环境更好的房子。”
“和此次的观测现象有关吗?老板,我一定守口如瓶的!可是我的妈咪最近催我回去呢,而且我还有国内的项目......”
“不要问太多,至于国内的研究就线上吧,据我了解,你在那个项目组里起到的作用也不是很大。如果你不愿意留下甚至非要回国,那么我们将会采取必要措施限制你的行动!”
“好嘞老板,一定留下!”我马上就虚了。害,我就是怂货,根本不敢再套话了,只能怪这老不死的精得跟狐狸似的!
不久后,这个研究所成立了一个神秘的项目组,叫作“077组”。我没有加入,而是被安排去进行基础理论验证实验。一位在我硕士阶段一起做项目的朋友参与其中,她叫艾玛,M国人。有一天,我在研究所附近点咖啡时遇到了她。
“好巧啊,最近在忙什么呀?”我笑嘻嘻地问道。
“你应该知道我最近被安排到那个‘077’组了吧?那里活是真的烦啊!还好你没去,我记得你最烦这种活了。每天就是守在那个噪音贼大的破解析仪旁边看着,不停地重复‘盯屏-打印-传输给翻译组-盯屏’这一套动作,上面真是疯了......”讲着讲着,艾玛似乎想起了什么,突然就哽住了。
“我......我是说,‘077’就是......就是......”
“别担心,艾玛。我刚才什么都没听到。”我开始替她尴尬了,对她安慰一笑。我能够大概猜到麦克老头应该有给077组的人交代外籍人员的问题,也应该有跟他们强调关乎“国家安全”的信息保密。艾玛就是这样,平时跟我说话就没什么遮掩,没什么防线。
虽然艾玛没有把077情况全盘托出,但是我大概能够从她说的那点信息里猜到,此项目组似乎不断地向发生空间曲率的宇宙空间方向发射带有信息的电磁波,时刻关注此方向来的电磁波,并且对每条电磁波都做了详细的破译分析......
所以说,M国是故意要主动与域文明交往的?
电磁波在宇宙中的任意两点间的连线都是直线,与其周边空间曲率的大小无关。这意味着此束电磁波将会完成一次跨越时空的旅行......
在大型电磁波发射台一公里以外的观测台上,电磁波发射的那一瞬间,虽然它没有发出声响,但是我能够感受到它的能量微波在我身上的影响,是细微的、不易察觉的触感,可能是我太过专注于自己的感官,意识顺着感官而放大。
我喜欢这种感觉,这种“活着”的感觉,它让我感受到这束充满实践意义的电磁波是有活力的,也让我充满希望。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所谓活着的人啊,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峻峰的人。
受父母影响,我很喜欢诗句。我最喜欢李白诗里的一句“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我就很喜欢这种感觉,说走就走,及时行乐。所以,对我来说,活着就是这样的。
既然改变不了,那就接受吧。
看到远处的电磁波发射器,斜着朝向深邃的天空。这让我想到那个顶着巨大雷的山、那个谨慎又理性的年代、童年时期那段在雷达峰和母亲所经历的那段庄重的、却又美好的、奇妙的时光。
意识流随着电磁波向目标进发,这让我不禁想象起电磁波将要看到的场景——地球上一切事物的活动将会变得很快,或者如同放映着滑稽的倒放视频。都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可是谁会快得过它啊?它将会主宰时间,而此刻时间变成“小弟”。
那它要是穿过四维空间呢?它将会看到每个人的不同人生路线的未来,它将会成为全世界最优秀的职业规划师;要是穿过五维空间呢?它将会看到每个个体的不同版本以及每个版本所对应的完整的一生......
当时的意识冥想让我想起了“做梦”。梦本身就是人的意识,这其中的论点还挺多的,特别是和我最近加入的测评梦境追踪器项目组很有关联。
于是不久后,我决定抛掉身上那无形的“事实科学”包袱,在蔡国勋这一大项目组的基础上发起了一个新的子课题——利用梦境追踪器发起梦的来源的理论猜想:如果把意识看作一个物体,那么意识绝对称得上是六维物体。
由意识射影到个体即意识对于个体的意义:意识可以让人看到自己以及自己以外的所有人、事、物的所有过去或者未来的无限可能性事件,是个体的六维世界放映屏。
那么由个体射影到意识呢?浅层意义上,个体是意识的载体;深层意义上,个体目前是无法随意识旅行的,但是六维空间中不同的三维世界的个体是意识的中转站或者终点站。
梦没有意识那么机动,因为它的进行在三维空间意义的时间较长,也就是说每一个梦是会停留在六维空间中的某一三维世界的。
其中,我定义,在六维无限平行宇宙中,意识由一个三维空间横跨到本三维空间的不同三维时间点或者到另一个三维空间的任意三位时间点、同时四维时间为正值且维持一段三维时间的过程叫“做梦”。至于意识的横跨程度以及横跨方向则有待考究了。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我不用羡慕电磁波的时空旅行,因为我也可以,做梦就好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