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十一章:女帝归来 ...
-
因着知晓太后被皇帝逼着试药,谢图南便让人去找解毒的方子,不过方子没找到,倒是知道重瑛那老道士跟詹樾有点关系。
原本重瑛只是个快饿死的穷秀才,通晓一些药理,后看朝廷大行修仙论道这碗饭,就自请入了个小有名气的道观,希望通过这一途径,遇上个贵人什么的,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如今道观也并非清修之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人情世故,他一介破落秀才,能吃饱都不错了,哪里还有银钱去疏通关系?
去道观半年,除了普通香客,连半个贵人的面都没见上。
成天不是被指挥去挑水,就是让他劈柴,什么累活儿脏活儿都是他干,还总被得势的道士欺辱。
一天他做的饭,但有香客吃了拉肚子,家里人便闹将上来,说他下毒行凶,欲要将他拖去报官。
他自然不能承认,便被那家仆从棍棒伺候,手脚都打断了都没人来帮他。
这时候路过的詹樾救了他。
弄明白那吃坏肚子的香客,不过是一伙吃不上饭,意欲讹诈道观的混子,而道观不愿多管闲事,他就被推出来背锅。
此后他与詹樾聊的很投机,两人引为知己。
主要也是詹樾有意为之,帮他一帮,看他能够走到何处。
在詹樾的帮助下,重瑛成了修行之人中的翘楚,被皇帝引进宫中,住进了凌霄殿。
听完谢图南不得不给詹樾竖了个大拇指。
“既然有这份渊源,表哥怎么会不知他的丹药皇奶奶也在吃?”
“我与他相交,一直用的是化名。”詹樾忏愧。
詹樾化名郑玄初,玄初是他的表字。
而詹樾之所以能够把詹家的生意暗地里扩大那么多,除了他本身能力出众外,也还有重瑛的关系。
毕竟重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皇帝的眼前红人,能做的事情除了炼丹,还有许多。
“他炼的那些药,有没有解药?”谢图南只关心这个。
谢图南一问詹樾就愈发的忏愧,“说来他的不少丹方都是我给他提供的,他本人也懂一些药理,所以他的丹药为了让人感觉良好,加了一些强身健体的药材,但他主要还是炼丹……”
接下来的詹樾没说,但谢图南也大体明了,炼丹还有别的材料,副作用是什么,还真只能等人吃了才知道。
“事已至此,表哥可有信得过的大夫?”
“自是有的”
之后谢图南借由皇奶奶身体不好,给她送了个医女进宫。
詹樾又与重瑛怎么说的谢图南不知道,反正日后凌霄宫炼的丹药会及时送去长寿宫,但都是调理身体的药丸。
八月底,江南传来噩耗。
太子和三皇子,因洪流来时未来得及撤退,被卷走了。
两天后太子被找到,但已经昏迷不醒,如今正在回京的途中,从传回来的讯息来看,大体是不太好。
至于三皇子,到现在人都还没找到。
如此民间又有传言,太子和三皇子遇到的洪流,就是老天在给天子示威!
毕竟之前的灾祸都只降临到了老百姓身上,皇帝无法感同身受,如今也让皇帝感受感受丧子之痛。
而且这次江南的天灾人祸,有多少是天灾,又有多少是人祸,谁说的清?
皇帝听了,震怒不已。
一边大骂杨朔没用,连个造谣的人都找不到,让他赶紧找,另一边又让人去找致使他两个好大儿一伤一失踪的罪魁祸首。
找到就格杀勿论,且太子和三皇子有什么闪失,那些跟随的人,也别活了,统统去陪葬!
但江南的事情不能群龙无首,便有人提议让再派个钦差大臣过去,皇帝就在朝上问谁愿意去,问了一圈,没一个答话的。
最后沈怀堇请旨前去赈灾,帝心大慰,说他回来,就给他和八公主谢锦衣赐婚。
谢锦衣明年才及笄,是淑妃唯一的女儿,皇帝对这个女儿算不上特别宠爱,但相较于其他公主,她也算的上得宠了。
上辈子因为沈怀堇没回京,沈老将军一回京就交了兵权,得了个闲职在家,也就没有皇帝给沈怀堇赐婚一说。
而这次沈怀堇回来,兵权又没在他手上,他回京充其量就是做沈家的质子,为免寒了将士的心,皇帝让他先办事,事成了再给他赐个公主,还怪有意思的。
不过没等沈怀堇出发,京城就收到噩耗,三皇子找到了,但已经是个被吃了大半的尸体。
没错,他被人找到的时候,已经被饥饿的百姓吃的只剩了半个。
有人感慨,也不知那么多赈灾的粮食银钱都去了哪里,怎么还有人吃人这种事?
还吃了皇子,太可怕了!
据说贵妃听闻三皇子被人吃来只剩半个的时候,一口气没上来险些晕死过去,然后冲到凤仪殿把皇后的脸给抓花了大半张。
然而就在第二天,皇帝又得到消息,太子在快要进京的一个县城里,殁了。
一下没了两个儿子,皇帝气的险些吐血。
不过问题不大,皇帝有七个儿子,死了两个还有五个,况且如今后宫还有美人怀孕,说不定还能添几个,他也正值壮年,不怕不怕。
谢图南在禁足,想管也管不到皇帝吐血不吐血。
暗地里她让人把之前买来的粮食药材都送到了灾区,她把这些药材和粮食都交给了沈怀堇,同行还有此前招募的几十个医者。
沈怀堇走没半个月,大楚各处不约而同谣言四起。
说如今天子,竟并非皇室正统血脉。
他是那小宫女跟一个侍卫生的私生子,因小宫女手段,让皇帝宠幸了她,便以为他是先皇的子嗣。
原本都是私底下传的,但不知为何有一日,说这事儿的人就如雨后春笋,满街都是。
众人说的有鼻子有眼,甚至有人还说他亲耳听到那侍卫,如何如何说道他与先皇共睡一人的事迹。
那侍卫到处嚷嚷,说他是太上皇。
这事儿传的沸沸扬扬,皇宫里却依旧风平浪静。
皇后把四皇子认到了自己膝下,有意推他为太子。
四皇子的母亲是个美人,生他的时候去世了,这些年在良妃膝下长大,而今将他认作嫡子,良妃亦没什么异议。
当然由于皇帝的不作为,其他几个皇子私下里也一点不安分,小动作不断,朝堂上乱糟糟的,早没人遵守皇子不得结党营私,后宫不得乱政的祖训。
直到有一天皇帝非皇室血脉的事在朝堂上炸开锅来,皇帝也从长生不老的美梦里忽然惊醒,尤其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