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历史重演 ...

  •   苏流光洗漱过后坐在床边,迫不及待地翻起了那本《茶经》,这是江爷爷布置的任务,当然,她也喜欢得不得了。

      初读的时候,文章还有些晦涩,好在旁边有批注,降低了阅读的难度。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这句话中的“精行俭德”四字下被划了横线,苏流光忽然想起藏茗室的墙壁横轴大字:高山仰止。

      力透纸背,迥劲有力,寥寥几字已表明了人生态度。

      精行俭德,高山仰止。

      生活中看似不相关的细节却自有一套逻辑,这八个字是江爷爷恪守的准则,是江逾白从小到大人生导向,苏流光此时才真正体会到座右铭的威力。

      不是虚无缥缈的文字,而是约束自身的警示,有幸能入这样的师门,秉承这样的门风,苏流光坚信终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精诚、高尚、简朴、有德的人。

      越往后翻,批注越来越多,字迹也由歪曲变得锋利,可见这本《茶经》贯穿了江逾白的整个成长史,而今又成为她的启蒙读物。

      苏流光恍惚觉得通过书与少年时期的江逾白隔空对话,这感觉很奇妙,或许,这就是传承的力量。

      苏流光觉得自己上午嫌弃“师妹”这一称呼,实在是浅薄,这分明是一个崇高的称呼。

      *

      芭蕉丛间掩映着一座青檐亭子,安于水际。

      苏流泉,江逾白,孙子柏三人围石桌而坐,讨论着还有不到五天的茶博会。

      “事情都准备都差不多了。”作为总负责人的苏流泉介绍着项目的进度,“子柏,这次的茶博会,我给孙家也留了一个展位。”

      言下之意就是希望孙家的茶能重新回归众人视线。

      孙家当年在茶界算得上异军突起,根基不深又涨势过快,外来茶企见不得人的手段有如吹向大厦的狂风,尖啸刺耳,摇摇欲坠。

      孙家被外来茶企完败后信心受挫,自此一蹶不振,失去了伊始的比肩江家的意气。

      苏流泉自小熟悉家中产业,对陶瓷颇有研究,但隔行如隔山,茶道这方面他是一句话也插不上。

      可即使身为一个旁观者,他也为孙家感到可惜,孙家确实不是什么茶企世家,但巅峰时期几乎能与江家平分秋色,潜力不容小觑。

      他实在不愿看到好友就这样落寞下去,趁这个机会,他也拉孙家一把,更想帮孙子柏找回那颗遗失的初心。

      江逾白自幼在爷爷身边长大,明白一个茶企的诞生到强盛有多不容易,江家只不过是千千万万茶企中最幸运的那个。

      他希望能够与江家一争的是本土茶企,良性的竞争才能推动行业的发展。

      外来茶企的茶道源自中国,学了些皮毛回去,经过几千年的本土化早就面目全非,想与江家一争,说白了,还不够格。

      孙子柏难得的沉默:“还是不了,现在的重心已经变了,实在没有精力拾起茶道。”

      苏流泉听了只觉惋惜,还想再争取一下,却被孙子柏岔开了话题:“逾白,上次跟你说的那位英国朋友,你什么时候方便,咱们一起见一下。”

      江逾白想起上回江菀菀生日宴上他提起的那位朋友。见了面免不了要去南方的茶园考察,茶博会开幕在即,时间确实有些紧张。

      “等茶博会结束吧。”

      孙子柏点点头,心里大致安排着时间,听力敏锐的他听到了自身后传来石子入水的声响,几乎是下意识地转头。

      只见对岸站着一位扶着柳树的女孩,身形纤细,像一株临水而生的芦苇,她的怀里紧抱一本书,右腿刚从小船内收回。

      三人的视线齐齐向这边投来,苏流光恨不得立马挖个地缝遁走。

      她只是像往常一样想坐到小船上看会会儿书,这边地势低矮,满塘的荷花荷叶,她根本没发现对面的亭子里有人。

      等她隐约听到谈话声时,想要静悄悄的离开,又不小心踢到了岸边的石子,果然贼不是好当的。

      “流光,这是哥哥的另一位朋友,孙子柏。”苏流泉认出妹妹,三两步跑到亭子边缘,扶着栏杆,向妹妹解锁新的人物。

      一位是亲哥哥,一位是师兄,一位是哥哥的好朋友,距离也不算近,苏流光抑制着想要逃避的想法,向对面挥挥手。

      就算打过招呼了。

      “你妹妹跟你长得真像。”孙子柏看着疾步离开的苏流光,不禁感叹,刚才那一眼足以看清她的长相。

      乌黑浓密的长发,白皙无暇的肌肤,吸引目光的五官,惊艳中带着一丝熟悉。

      “废话,这是我亲妹妹,当然跟我长得像。”

      江逾白望着苏流光离开的方向,嘴角露出一抹清浅笑意,他想到第一次见她时的场景,这次有了些长进。

      苏流光步履匆忙地回到客厅,正好遇到在家休息的父母。

      “茜茜,走这么快干什么?”

      苏流光停下来和父母问了声好,没提刚刚的事情。

      “正好,爸爸妈妈跟你商量件事情。上回你跟着江爷爷学习感觉怎么样?”杨簌拉着苏流光的手,关切地询问。

      没有受江爷爷指点之前,苏流光觉得自己的技能像一片片树叶,有用却零散。

      得了江爷爷的指导之后,她发现那些零散的树叶瞬间有了枝干的串联,整齐而茂盛,自己原来也可以是一颗树。

      “江爷爷很厉害,我想一直跟着他学习。”

      听到女儿的回答,苏岱和杨簌欣慰极了,江老爷子也和他们说过女儿的天赋,看来是双向奔赴。

      他们对女儿没有什太大的期待,能够健健康康,开开心心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可以了。

      女儿对茶道感兴趣,刚好他们也有着最顶级的人脉,没有什么能比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给女儿提供最好的条件更让人高兴。

      “你江爷爷呢,对你赞不绝口,也很乐意带你,但是他毕竟年纪大了,有时候力不从心,所以就让我们来问问你,愿不愿意去江家的公司?跟着逾白,既能学到你江爷爷的本领,又能跟着他长长见识。”

      苏流光与江菀菀亲密无间,对江家的情况有所耳闻。

      江父江重辉与妻子陈兰心另起炉灶,在外市搞金融做得风生水起,从不过问江氏集团的事情。

      江钦年过七十,没有精力打理,所以江氏集团大大小小的事宜都是江逾白负责。

      去江家公司?那岂不是天天要和江逾白打交交道?

      苏流光心里觉得别扭,说实话,虽然江逾白是她的师兄,但在她心里也只是比陌生人要熟悉一点而已,她不太想去。

      可江爷爷精力有限是更改不了的事实,要想继续学习茶道,和江逾白共事就避无可避,两厢权衡之下,苏流光最终点头答应。

      杨簌得到了女儿的同意,开心地像解决了女儿的升学大事,让阿姨做了一桌的菜,大有在家摆升学宴的气势。

      苏流光:......

      *

      三个小时过去,明青手中的书翻动了不到三页,他实在没法专心。

      安静善解人意的苏流光女士今天没来陶艺教室,跟她同姓的苏星妤女士却在这里一坐三小时,还时不时地摔摔打打,不用说话就能感受到她的低气压。

      上帝啊,还他那可遇不可求的高质量顾客!

      苏星妤不理解妈妈对自己的态度,都说天下的父母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可她的母亲就是例外。

      无论她怎样努力,甚至是低声下气地讨好,母亲都不会多看她一眼。

      她听过母亲夸朋友家的孩子成绩优异,资质平平的她就连日挑灯夜战,竟然真的拿到了年级第一。

      苏星妤期待地将成绩单捧到高沅面前想得到她的赞扬,却没想到高沅看也不看成绩单一眼,只淡声留下一句“不要白费力气”就转身离开,飘落在地的成绩单像一片无人在意的落叶。

      后来,她渐渐意识到自己的上限,她不可能做到事事拔尖,就只能打压那些比她优秀的,期待母亲的眼神有一天能落在自己身上......

      她从来不会对母亲失望,即使记忆很模糊,她也记得自己小时候被毫无保留地爱过,得到过的母爱不知为何消失了,但她坚信,得到过的就一定会有下次。

      一定是因为她还不够爱妈妈,苏星妤心想。

      那么丑的茶壶怎么能显出她的诚意呢,妈妈生气也是应该的,她再做一个更好的,妈妈就会接受了。

      苏星妤怀揣着这个念头在一次次的失败中重新振作。

      可当她因为高强度练习的手在拉胚时抖了一下,弄坏了壶口时,她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一拳砸向作废的茶壶。

      明青被她突如其来的情绪吓了一跳。

      拉胚做不好的他见得多了,可被拉胚气哭的他还是第一次见。

      本着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明青硬着头皮走上前安慰道:“女士,熟能生巧,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苏星妤视若罔闻,沉浸在自己的委屈中,拒绝和他交流。

      尖锐的哭声刺得明青耳朵发痒,他换了个角度安慰道:“其实您这次做的还不错,艺术价值挺高。”

      苏星妤闻言止住哭声,抽噎着看向他,示意他继续说。

      “你今天的作品和博物馆里展示的三千年前的废陶盆简直一模一样。”

      苏星妤不可置信地盯着他,哭得更伤心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历史重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