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我在书中遨游 ...
-
以有字之书,读无字之书。——题记
年少时总是匆匆将书翻过,总觉着时光不等人,来不及细细品读,如今再读,却发现多少意蕴藏在其中。
旧书重温·欣起行
病后的我,无心睡眠,只得坐在层层叠叠的书堆前,用手指去翻阅那消失已久的青春。发黄的书页,被摩挲在我的指尖。无心翻阅,以往背书的模样历历在目。阅着阅着,便阅到了《记承天寺夜游》。思绪飘散,随书声琅琅,我仿佛和他在书里重逢。
书中的他肆意洒脱,将被贬的忧伤抛之脑后,寄情于山水之间。好不似此刻的我,心中的忧伤无处安放,只能在书中找些慰藉,寻回从前的自我。
见一抹月色入户,如雪花般洒落在地面。欣然起行,何不做一回苏轼,去见一见这人间夜景,去走一走书中美景。
重游故地·见竹影
夜晚的风吹的人都醉了,我随着花香来到院里。这不是我第一次来这儿,只记着前几次来的太匆忙,却为来得及仔细瞧瞧这母亲精心照料的小院。
池中的莲花宛如娉婷袅娜的女子,随风摇曳。想必其引人入胜的花香便来自于此。只闻蝉鸣渐渐,不知苏轼那次游行是在什么季节,是否也是这令人难眠的夏夜。
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这一泻,难免波及院中,不然我也没法见到书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我坐在摇椅,轻轻晃动,赏着满月,品着茶香,岂不美哉。
院中的影子不止有我,还有斑驳的树影,风一抚,沙沙作响,影随树,轻轻摇曳。好一个“水中藻,荇,交横。”妙啊妙啊,苏轼的文笔不禁令人谬赞啊!
以往只停留在书中的画面,如今出现在我的眼前。望着这一幕幕岁月静好的模样,不禁觉着,书中所写,便是此刻心中所想。
以诗抒情·再重逢
树影婆娑,摇曳的舞姿太过撩人。我没忍住,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刻。我轻滑着手机界面,不禁觉着“水下”影子多了一位,才发觉,在这无人知晓的深夜中,虽无张怀民相伴,但有苏轼的笔墨相伴,也算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我们在书中重逢,再读起他的文章,不禁感慨。果真,东坡便是东坡,才子无人能敌。如今在这美好的夜景,我又觉着他跨越时间的界限,来到我的身边,与我共赏这大好月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好书是值得一读再读,细细品味的。而文字不仅仅存在于纸上,将它用于生活之中,解心中之惑,抒难言之情。这样,才能让学到的东西变得有意义。
少时不解书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