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我的小姨很奇怪 ...
-
我是毛毛,今天五岁八个月零三天,在红旗小学读一年级。哦,对了!我大名叫温卯,爸爸妈妈说‘卯’是太阳升起的时候,取这个名字是希望我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带来希望。小姨说他们明明是想不到好名字,就用我出生的时辰取巧,还非要强行加上寓意。不过,名字就是个代号,父母的希望也只是希望而已,不要因此有压力,想活成什么样子要自己选择。
说到小姨,我的小姨真的很奇怪,她好像和别的大人不太一样,她总讲一些我听不懂的话,就像这样子,说一些什么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做决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等等。妈妈说我还太小,不用这么早教这些大道理。每当这个时候,小姨就会突然停止微笑,睁大眼睛看着我们,用一点也不温柔的嗓音表示反对:“这不是大道理,这是常识。”然后,她们会开始一些更奇怪的讨论。虽然我很聪明,认识好多别的小朋友不认识的字,大家也都说我是个小天才,但是她们的话对我来说还是有些难懂,可能是因为我还只有五岁吧!
年仅五岁的我有大大的烦恼。前段时间我发现小姨可能看了盗版的童话故事,她讲的故事和故事书里的不一样!小美人鱼没有找到可以接受她人鱼身份的王子,为了一个看不见她的人变成泡沫永远消失了;莴苣姑娘没有遵守父母的承诺陪伴女巫在高塔上生活,而是选择了和王子私奔;公主也没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打败恶龙,只是一天天地等待直到王子来救她……
我把我的发现告诉妈妈,妈妈没收了我的故事书,告诉我长大了才可以看,并且很生气地冲到小姨面前:“不是说了不要给她讲这些童话吗?她才五岁,这些故事写的那么血腥黑暗,生生死死的,吓到她了怎么办?”
小姨也很生气:“她很聪明,也没你想的那么脆弱。挫折、死亡这些她不久就会遇到,你不可能一直让她生活在真空世界里,与其让她到时候不知所措,不如提前用童话故事这种相对温和的手段让她对这些有基本的认知,我们要做的是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和教育。再说了,你自己问她,她被吓到了吗?”
我妈听完小姨的话,表情倒是缓和了不少,只是仍然有些担忧地拉着我问。
我认真思考了一会,回答她:“妈妈,我没有被吓到,这些故事很可怕吗?我喜欢小姨的故事,小美人鱼找到了真爱,莴苣姑娘的假发生意很好玩,公主也特别勇敢。”
那天后来妈妈还是把书还给我了,只是提醒我说如果看了不舒服就不准再看。可是小姨却不再给我讲故事了,她说我已经认识很多字,足够自己看书了。她还要我自己去挑感兴趣的,喜欢的,不用等着大人来替我做选择。
磕磕绊绊看了一些故事后,年仅五岁的又产生了新的疑惑,童话故事里有白雪公主,睡美人,拇指姑娘,灰姑娘和各种王子,为什么没有爸爸妈妈,没有我,也没有小姨呢?
妈妈听了我的问题,温柔地摸了摸我的头:“宝贝,童话是幻想,不是现实,而我们活在现实里,等你再长大一点就明白了。”
幻想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不能活在幻想里?妈妈的回答听得我有些云里雾里。于是,我又去找了我那奇怪的小姨。果然,小姨又在讲奇怪的话:“故事里没有我们是因为你看的书是别人的故事啊!每个人都是她自己人生的主角,就像你,你也是我们大家的小公主嘛。那在你妈妈和爸爸的故事里,他们就是相爱的公主和王子啊。”
“可是,书上说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是爸爸妈妈总是吵架哎。”我有些迷茫。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不同的公主和王子有不同的相处方法,偶尔的吵架不一定就不幸福,幸不幸福要看公主和王子他们自己怎么想。”
“好吧!那公主和王子变成爸爸妈妈之后呢?”
“之后,之后他们就失去了自己的名字,变成了公主或者王子的爸爸妈妈啦!”
这样的对话在我坎坷的阅读旅程中经常发生,我好像明白了些什么,比如说:公主的生活里不是只有王子,也有爸爸妈妈,有好玩的假发生意和打倒恶龙的勇气。又好像什么也没搞懂,比如:“你可以在书里找人生的影子,但不能在书里走完人生。”“什么书都可以看,但最重要的是看懂身边人的人生之书。”
小姨说她的话我可以不懂,可以记不住,毕竟我只有五岁八个月零三天,听不听其实也无所谓,反正她会继续说下去。
我肯定会听的呀,我就要六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