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1、第 61 章 ...
-
惜春扫了眼一旁的薛宝钗,眼睛弯了弯。
她哼道:“你那里能有什么稀罕物儿是我们没见过的?在大周,除了陛下的私库,还有谁家的罕物儿能比得过赦叔的?”
这话确实。
不说别的,单单贾赦自己弄出来的稀罕物就有不少。还有那些海外来的东西,只要有人提起,贾赦就能画出图纸来,让工部的匠人们做出来。
做出来的成品,甚至比海商们带来的那些好上不止一个层次,甚至都能反身卖到海外去了。
作为贾赦最为疼爱的外甥女,林黛玉什么没见过?有些甚至是林黛玉在清溪书屋看到友人带来的,或是提到的,由她转述给贾赦,贾赦做出来给她的呢。
贾宝玉所谓的稀罕物儿,左右也离不开这些。
听到惜春这么说,贾宝玉也想起了一些往事,不由讪讪。
好在宝玉不是个心思重的,尴尬过后,很快就把自己安抚好了。转头拉过薛宝钗,对黛玉三人道。
“这是宝姐姐,方才在老太太那里,大家都见过了,我便不多说了。经过几日相处,我才知道宝姐姐也是诗才无双的。前儿林妹妹和二妹妹三妹妹说想要组个诗社来玩儿,奈何人数较少,并不好玩。如今多了一位宝姐姐,明儿再把云妹妹叫来,再叫上几位亲戚家的姑娘们一起来,人多了,就好了。你看如何?”
因着贾赦的支持,如今贾家的族学,除了男子学堂,也开设了女子学堂了。学的东西,和男子学堂也不差什么,只教孩子们正经的书,并不教导她们女红女戒这些。
里面也有几位女孩子的诗才不错的,应该可以和他们玩在一处。
说完,贾宝玉一双杏眼直直的盯着林黛玉看,非常想得到黛玉的支持。
黛玉秀眉微皱,并不是很想同意这件事。毕竟,她和探春惜春两个一旬才能回来一次。上学本就是件极累人的事。用贾赦的话来说,读了十天的书,难得放假回来休息两天,不好好的放松放松怎么行?
更何况,这提议是贾宝玉提出来的,她并不是很想参与。
她用帕子遮住红唇,看向薛宝钗。这才仔细的打量起这位薛姑娘。
她对薛宝钗十分的好奇。
从贾赦那里知道,在他看到的那本话本里,她和眼前的薛宝钗,便是话本里的两位女主角。就如“即生瑜,何生亮”那般,黛玉很好奇,薛宝钗因为什么,能够与她并肩?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她许久。如今见到真人了,仔细一看,确实有杨妃之风,与她却是两种不同的美貌。
只见她,面若银盘,柳眉杏眼,肤色白皙体态丰盈,猛一看,倒是和贾元春有四五分的相像。
用贾赦的话来说,这就是典型的王家人长相。再仔细一看,这位薛姑娘,比起贾元春,似乎和王夫人更相像几分。
不过这也不奇怪,贾元春毕竟不是王夫人亲生,不甚相像也情有可原。
想到这些年来,王夫人对她的刁难,虽然知道不应该,可黛玉心里难免对薛宝钗生不出好感来。
就如同这些年,她和二房王夫人所出的这些表兄弟姐妹一样,都是淡淡的。
薛宝钗并不知道黛玉心里在想些什么,只是她对人的情绪十分敏感,自然感受到了黛玉对她的不喜。
虽然不知道原因,但想到这几天来,王夫人口中对林黛玉和探春惜春三人的评价。薛宝钗想,她已经知道原因了。
不过她也并不放在心上。她少时,薛家主就教导她,想要达到某些目的,脸皮不够厚,是不行的。这些年来,她也一直将父亲当年教导她的话,牢记在心里。
他们家想通过讨好林黛玉来讨好荣国公,甚至忠顺亲王。因而,在林黛玉面前,她还是需要伏低做小的。遂将之无视。
宝钗道:“依我看,还应该再请两个人。”
贾宝玉奇道:“还要请谁?”
宝钗轻笑,用团扇占了点贾宝玉的头,笑道:“你莫不是忘了,你说的这些人,都是闺阁里的姑娘家,拿的都是府里的月例银子,手里能有几个钱?办诗社,笔墨纸砚,茶水点心都是要的,这些可是要钱的。若是再给胜出者设些奖励,要用到的银子可是要不少的。单凭咱们这几个人,可支撑不下来。”
“所以,咱们还得把珠大嫂子和元春大表姐也给请来加入咱们。哪怕她们不作诗,也可以给我们当个总管,管理这些琐事不是?”
还有一句话,薛宝钗没有说出来,女孩儿们嫁人之后,就再没有了松快的日子。虽然现在因为贾赦的关系,女子的活动空间比之以前好了许多。
但,改变不是那么容易的。偶尔找个理由,让李纨和贾元春也来松快松快,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林黛玉诧异的看向薛宝钗,没想到薛宝钗竟然还能想到那两位。如此看来,这人也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如此一来,黛玉倒是对明天的诗社期待了几分。
几人都是行事干脆的,宝钗当即让丫鬟取来纸笔,给李纨和贾元春,还有史湘云写贴子,请她们明天来参加他们的诗社。
当夜,薛宝钗回到他们暂住的院子,薛王氏依旧等在花厅。
宝钗进来,薛王氏忙起身,拉住女儿往她身边坐下,口中不忘问道:“如何?那位林姑娘可好不好相处?他们可有为难我儿?”
宝钗摇头:“妈妈放心,林姑娘并不是那样的人,虽目下无尘了些,为人还是平易近人的。”
薛王氏这才放下心,最近几年,商户的地位虽然有所提高,面对官家人,底气还是不足的。
宝钗又和薛王氏提起她们这些女孩儿准备结个诗社玩的事来。
薛王氏自然是十分支持的。
“我的儿,你做事,我是极放心的,尽管去做便是。你那哥哥,我是指望不上了,往后咱们薛家,还是要靠我儿才行。”
想了想,薛王氏又道:“既然是姊妹们聚会玩笑,茶水笔墨总是要花银子的,你且看着,如果有需要,自去公账里支取便是。”
薛宝钗点头:“女儿也是这么想的。因着人数并不多,宝玉提议让贾家族学的几位比较近的亲戚家的女孩儿们也加入进来。我想着,那些女孩儿家里定然不够富裕,我便支些银子给她们,让她们参与诗社时,也能多些底气。”
薛王氏点头:“正是这个理。”
“我的儿,你瞧着你姨妈家那个庶女如何?”
宝钗歪歪头,脑子转了转,就明白自家母亲为什么会提起贾探春了。
“这次女儿与她并没有说多少话,瞧着是个好的。毕竟她如今是林姑娘的伴读。清溪书屋那地方,结交的人脉可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够得上的。这些,往后可都是助力。”
薛王氏对薛宝钗十分信任,她和先薛家主一样,一直都很遗憾宝钗不是男儿身。如果宝钗是个男孩儿,他们薛家又哪里会没落到需要进京投亲的地步呢?
薛宝钗:“妈妈为何突然问起二姑娘?”
都说知女莫若母,反之亦然。自从进京后,因着寄住在贾家二房,他们一介商贾,想要在京城立足,也需要靠着荣国府的势。所以,薛王氏对上贾王氏,一直都是处于下风的。
知道贾王氏对赵姨娘所出的那对庶子庶女的态度,薛王氏自然也是向贾王氏看齐的。正是因为如此,薛宝钗才会有此一问。
她家这位母亲,一向都是以贾王氏马首是瞻的,今天突然问起贾探春,定然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