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8、第 128 章 ...

  •   宅子主人得的不是急症,杭宴息帮他做的是康复保健。本身就有中医基础的伊利亚接受这段时间的加强训练后,已经能够胜任后续医治工作。
      那位唐先生那边,据说不用管。
      夫妻俩归心似箭,韩嵩提议带陈伊去看看这边的养参基地,被齐声否决。
      杭宴息说:“以后有机会再过来休假。”
      陈伊说:“我的工作积压太多,得赶紧回去处理。”
      那就即刻安排。

      飞机落地前,陈伊看着窗外的一切,有些恍惚——明明只离开了十几天,怎么也有老外初到的生疏感?
      机舱门开,熟悉的热浪涌来,这让陈伊瞬间回归正常,紧紧地黏着杭宴息,恨不能猴在他身上。
      杭宴息看了一下表,好脾气地哄:“马上就到家了,乖。”
      想得很美好,但是……回来先得隔离。机上所有人员,做核酸,走特殊的通道,穿防护服,拖着行李,消毒人员紧跟着,伴着他们一起走,走哪消哪。
      他们被集中转运到隔离点,这里也不是随便就能进的,酒店前设置了消毒棚,棚前布置出了弯弯曲曲的入住通道,他们只能一个一个慢慢进。
      他严格遵守防疫政策,和她保持了足够的距离。
      “老公,我的腿坐麻了,腰痛,背上也不舒服。”
      她一扮可怜,他就只能投降,蹲下来,提醒她:“我背你,回去再给你按按。”
      她一个大步扑过去,趴在他背上,蹭了一下,没等他起身,又松开了手,十分自然地掰了回来:“已经好了,我有力气啦,自己走。”
      秒充电。
      “好的。”
      他压下心疼,站起来,往前一步,重新拉开距离,并向往这看的工作人员解释:“抱歉,我太太有点累了。”
      他在出入境卫生申报的时候备注了夫妻关系,密接隔离不能同住,但入境隔离相对宽松,允许同行的夫妻申请同住。而且最新的入境防疫政策是7+3,比之前的14+7少了一半,也算一个好消息。
      隔离酒店不能自行选择,入住环境一般般,但有情饮水饱,有爱相伴,处处是花园。
      两人虽然不能做点最渴望的事,但能像之前那样日夜相守,已经很满足了。

      在酒店住满7天后,终于能回家了!
      要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所以由蒋铭宇来接。
      “老是叫他们过来办私事,会不会影响公司的事?”
      “不会,这边刚起步,公司事务不多,合同有备注这样的要求,都会给补贴。目前,员工不多,以后再慢慢扩大。”
      老板人在这边,但是老板基本不去公司,永远是居家办公,特别符合当下防疫大流行。员工来回跑腿跑习惯了,没有半点意见。

      陈伊没去过总公司,没去过他说的十一处种植园,没问过他资产有多少,他给她的卡,她也没去查过余额。
      成年后,她第一次感觉钱不够多,就在前些天。哥嫂结婚,她想送个大礼,但妈不支持这想法。而她自己卡上的钱,刚好分批流了出去。那时候,她失去了他的消息,完全不敢动他的卡,怕他不能联系自己是因为生意上有什么麻烦。如果他身处危机,那账户上的钱,没准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她怎么敢去动它们。她甚至想过要把自己的钱存到里面去,若有事,能多一点算一点。
      榛子不赞同,说:“那么大的生意,如果有事,你这点钱,杯水车薪,派不上用场,不如留着当条后路。万一有点什么,他申请破产,然后你们拿这些当本钱,还能开馆或者做点别的。”
      她觉得很有道理,就打消了这念头,不过她时不时用卡买点二三十块的东西,以此验证它们是不是已经被冻结。

      隔离期间,他认真和她商量回去见家长的事,把身家整理了个大概,一一报给她听。
      当时陈伊的第一想法不是“哇,以后可以躺平了”,而是那彩礼,如果真要几亿,完全不是问题啊。
      到家后,两人锁了门,关在家好好“休息”了五天。这时间,扣掉居家隔离三天,刚好够跑腿王置办“彩礼”。
      陈伊并不同意给太多钱,因为这只会给妈妈压力。妈不差钱,根本不需要这些,也从没想过拿她换钱。
      陈伊不同意开支票或者押钞,不过,受杭家文化影响,她对金条的兴趣日渐提升,于是拍板决定:“就拿金条。”
      万一以后遭遇全球经济危机什么的,爸妈有金条在手,也能踏踏实实地过日子。
      杭宴息没异议,向韩嵩下达了指示。

      8月28日,农历八月初二,是个宜嫁娶的好日子。这是开学初期的周日,恰好大忙人陈切也能休。
      陈伊还在睡梦中就被捞起,迷迷糊糊洗漱、换衣服,到了车上继续睡。车停了才醒,8:15了,按目标计划,是8:28准时到家。
      杭宴息抓紧时间帮她整理好头发,笑着提醒:“老婆,你要带路。”
      其实并不用向导,从专属车位起,地上铺着红毯,一路延伸到电梯。电梯里铺着大小刚刚好的红地垫,厢壁贴着大红双喜,粘了花束。
      “我妈她们弄的,哈哈……”她找了一圈,纳闷了,小声嘀咕,“怎么没有放喜糖呢?”
      “可能已经给过了,也可能是等婚宴时再给。”
      他们很有兴致讨论,背景板韩嵩忍不住发出提醒:“没按楼层。”
      能不能晚点再聊,金条很沉的!为了讨彩头,不能半路随便放下彩礼。这一对箱子,压得他胳膊发颤了!
      168块100克金条,带上箱子,一共有三十多斤,抱着它们,比拎同重的其它物品要费劲得多,大概是有它的价值加成。
      杭宴息手里提着一些快要成精的中药收藏。四大国宝名药里,除了鹿茸,其它都是年份越久越珍贵。其它的药里,也有存放时间越长,药效越好的,比如陈皮、半夏等。杭家祖祖辈辈都是干这一行的,自然有又好又老的存货。这次特意拣了些家常能用得上的,带来孝敬岳父母。考虑到大舅子夫妻俩都是老师,杭宴息很早就调配了一些润喉利咽的茶饮,这次也带上了。
      总之,这礼备得有价值,有心意,诚意满满。

      对陈家父母来说,因为前几次“狼来了”铺垫,现在女儿能顺利把女婿带进门,空着手来都算福星高照了。
      欢欢喜喜迎进门,连韩嵩都受到了高规格礼遇。只是他很纳闷,作为新女婿家属的他,为什么连带被引荐给了他哥的大舅哥的岳父母?
      这关系绕了几个弯,着实有点不合常理。但陈家人显然觉得很合理,宋家父母帮着招待他们,他哥的大舅哥的小舅子的老婆,居然也来了,打完招呼,自自然然地坐下吃零食,好像这是自家一样。
      这人越来越多,弯越拐越远。这让从小只认兄长一个亲人的他,实在是有些不习惯。但他不能跑,作为男方家属的唯一代表,他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的任务……好吧,并不艰巨。
      陈家人扬着大笑脸接了东西,不问箱子里面有什么,不问房和车怎么安排,不问彩礼多少,甚至没打听一下家乡老底,只管把人接进来吃吃喝喝,说说笑笑。说的也不是什么客套话、正经事,就是东拉西扯的一些趣事。
      韩嵩自认见多识广,脑筋快,主意多,适应能力强大,但这场面……脱离正轨太远,他好像没信心能掰回来。
      不过,他哥好像很适应,从进门开始,一直笑到散场。那是真正发自内心的笑,好像他一直就生长在这个环境里,那么自然,那么融洽。
      行吧,他开心就好!

      午饭在家里挤着吃,晚餐定在外面饭店,来的人就更多。这个姨那个叔的,来一个人,就给他一个红包。韩嵩不差钱,也不好意思要,但亲家伯母帮着他们把红包硬塞进了他兜里。他留意了一下他哥,每次都是笑眯眯地收下,于是他也不推了。
      直径三四米的桌子,勉强坐下了这一堆人。女人们占了主导,把场子盘得热热闹闹的。韩嵩准备了很久的发言,完全派不上用场。阿姨们把他当孩子似的宠着,给红包,介绍菜式,倒饮料……叔叔们劝酒,她们挡酒。
      这一天,韩嵩的收获是一堆红包,感悟也有:结个婚,热闹热闹,好像也不赖。
      吃完晚饭,他哥终于有空找他了,开口就是:“你先回去。”
      “你……们不走?”
      他哥依然是眉开眼笑的,说:“嗯,妈留我们住两天,明天一起去寺里上香,顺便度个假。”
      这声妈,叫得太顺口了!韩嵩惊愕。
      他哥以为他也想去,收了笑,很严肃地说:“已经接近采收期。收购种植地的事,比较急,你去谈吧。”
      “我……我去谈没问题,但是具体选哪一片,我根本不懂吴茱萸的习性,怎么看?”
      “正好是结果期,到了那,你到处走一遍,编号拍视频给我,我来挑。那一带有几十年的种植经验,他们对它的生长习性,了解得比你我要多。谈条件的时候,你要说清楚,收购后,会提供种植工作岗位,待遇从优。”
      “好,我拟好合同,会先发给你过目。”
      杭宴息点头,再次催他:“你走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