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世事变迁,人多善忘,五百年弹指一挥,安国五一一年,距景帝开国已更迭七代,当今建帝杜建宇于先帝灵前即位已五载有余。

      今上喜佛理,时常宣白云寺高僧寂圆大师进宫讲经。上有所好,下必兴焉,各地开始大肆兴建佛刹。

      建帝二年,与灵栖山遥遥相望的凌云峰上新建一座凌云寺。凌云寺所处半山腰,地势平坦,而且不论请愿还是解签都极其灵验,人们口耳相传中,仅一两年的功夫便已声名在外。渐渐的但凡民众有所求,首选必是凌云寺。

      而灵栖山呈双峰并秀之势。相传主峰乃女娲补天多余的五彩石而化,故亦称五彩峰或天柱峰。五百年前恶蛟正是触动了天柱峰造成了大难,而后灵王主动以身投石,从而封印了天柱。副峰地势不及天柱峰险峻,呈仰望之势,因此又名望天峰。景帝十一年间,设灵栖观于望天峰。

      对于没有修行的凡人来说,望天峰虽不及天柱峰之奇险,但异峰突起,三面皆是绝壁,山路难行,山间又多有野兽,灵栖观便渐渐被人所舍弃。而因凌云寺的崛起,灵栖观现今更是信众寥寥,山道中除了偶有猎户和樵夫出没外,逐渐变得人迹罕至。

      近年来,因朝中不重视,供给逐年递减,时至今日几乎已经断绝,观中逐渐难以为继,观中道人要么出走要么老去,山中除一老道和一道童留守外,再无他人。

      老道今年八十有一,三十年前来灵栖观挂单,之后便留在了观中,年纪大了,更不想动弹,如今就守着道观养老。
      小道童是他捡来的。三年前的一个早晨,老道晨起开门,见地面多了个背篓,里面坐了个小娃娃,约摸一两岁的样子。老道向四周望去,周围空无一人,老道叹气抱起小娃,料想应是山下穷苦人家养不起特意送来道观,知道修行之人心慈,跟着老道虽然清贫,倒也求混个活命。

      自从养了这个小娃娃,老道平静的生活便被打破了,大人可以吃住随意,小孩却娇嫩。这几年老道也是想尽了办法,种玉米,磨糊糊,山后种蔬菜,捡野果,勉强维持两人生活。不知不觉也将小娃养到了五六岁。穿的是老道的道袍改的小道袍,日常跟老道学习打坐认字和道术,老道种菜的时候就磕磕绊绊的跟在后面。养了段时间后老道才觉出他讲话慢,磕磕绊绊的还有点口吃,正好排行“时”字辈,便给取名时言,希望能借此添些伶俐。

      时逢金秋,本应秋风送爽,晴空万里,此刻的灵栖山上空却聚集了大片乌云,层层汇聚,呈压顶之势。虽无风无雨,可四野寂寂,仿若空山。原本连日不绝的鸟啼猿啸声,一瞬间都消失了。云层之中电光闪现,偶有隐隐雷鸣想撕破这乌云呼啸而来,却像被一双无形的大掌弹压着,生生捂了回去。于是声愈发沉闷,仿佛一旦释放开来便能摧天动地。

      天越来越黑,墨一般,最后混混沌沌好似一团搅不匀的芝麻糊。老道带着时言前前后后的检查门窗有没有关紧,又找出平日从林中搜集的松油灯点上。

      灵栖观在最多的时候有弟子上千人,庙宇众多,可目前就一老一小两人住着,大部分殿宇早就封上了,平日只打开三清殿和灵王殿和旁边用来生活的配院。

      门窗处理好后便于殿中盘腿打坐。时言先前还坚持端坐,不到片刻就闲不住了,小娃儿贪嘴,目光投向供桌上的果品。碟子里红彤彤的枣儿吸引了他,那是白日里提着小筐和老道一起去后山林摘来的。后山林里长了好些个枣树,秋来枣子成熟了,一颗颗的红得诱人,山中无零嘴,这些果子便十分珍贵。掉地上的用来自己吃,鲜摘的要供过祖师爷才可以吃。白天老道虽然给吃了好些,但小娃儿长身体容易饿,这会儿小肚子里的馋虫又翻腾了起来。他偷偷瞄了眼师父,见老道专心打坐似无所觉,于是慢慢掂着蒲团往香案旁挪,悉悉索索的像只小老鼠。努力了半响终于挪到了边边,他小心翼翼的又瞧了眼老道,见老道没动静,便飞快的拿了颗红枣塞进嘴里,小心翼翼的吃着。自以为没被发现,却听老道突然咳了声,心虚得不敢再动,过了会儿又悄悄的嚼了起来,吃完悄悄把核藏在蒲团底下。

      老道静静听完这的小动静,没出声,嘴角却不由自主的翘了起来。打眼望去,牌位上的“灵王杜灵栖之神位”这几个字却好泛出了金光。老道定神细看,却什么都没有。

      “怪哉,真是老眼昏花了。”老道擦擦眼喃喃道。

      山顶雷霆聚集却悬而不发,掐指算了算,老道便草草煮了些面条与小道童吃完,便嘱咐小道童早些睡下。

      及至次日卯时,灵栖山谷护山阵法内灵气暴涨,一缕缕水波状的灵力在虚空若隐若现的涌动,仿佛一锅煮沸的火锅汤底不断错落交织,彼此纠缠着又撕裂开来。

      感应到阵法的激荡,老道瞬间惊醒,起身看了看小时言那边,只见他小手虚握放在头顶上,仰面睡得很香甜的样子,丝毫没有受影响。帮他把被子掖好,抬手掐了个指诀,布了防身的阵法笼住周身。仔仔细细确认好后,老道飘然而去,再出现时,已现身天柱峰前。

      此时的天柱峰外围满了各种鸟兽蛇虫。老道见周边能站立的地盘都挤得满满当当,而最前方的位置却空出了一大块,只见平台处横斜而出的巨石上赫然立着一只身形巨大的赤豹。

      赤豹正专注的正视着前方,闻此动静转身回望,其身形霸道,令人望而生畏。只见铜钱状的斑点均匀的遍布于赤红的发色间,传闻中最顶级的御用贡品也难及其丝滑流畅。紧实的肌肉完美的附着在强健的骨骼上,尾似劲蛇,安静的蛰伏着。圆铮的双目在漆黑的夜里精光乍现,令常人不敢与其对视,此刻却浮现出幽暗的探究欲。

      众兽见老道过来纷纷让开了路,老道上前于赤豹身旁盘坐,彼此无言,一同默默注视着前方的动静。

      风乍起,鼓动着老道的衣袍烈烈作响,汇聚半空沉沉的云层被吹开了缝隙,远处拂晓的霞光终于漏了点真容。

      风云大作间,九天之上终于有了动静。酝酿已久的雷霆蓄势待发,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炸响,一道雷劫携万钧之势轰然而至,劈中天柱峰中的一团透明的灵体,余威却震得鸟兽四散逃逸,唯有老道和赤豹不受其影响。可身处雷暴中心的魂体虽微微颤动却毫发无损。然天道却不打算就此放过,连降九道雷霆,一道更比一道强烈,最后一道劈下时,整座灵栖山方圆百里都在震动。

      灵体却在雷霆之中渐渐凝实,身形逐渐显现。白衣玉冠,矜贵俊逸的模样,正是当年以身祭天的灵王——杜灵宴!

      九重雷劫过后,云散风止,一轮红日终于从群山的怀抱挣脱出来,温柔的日光安抚着万物,天空却下起了淅沥沥的小雨。阳光下晶莹的雨点儿从天而降,所到之处生机盎然,万物争相舒展。道人抬手接住一滴雨水,水珠落入手心后却裹挟着微弱的灵气,渗入身体中滋养着原本已趋向干枯的经脉。

      草木经受雨水滋润后后更见晴翠,有些甚至已经展开了花苞。之前惊走的小动物也都从各自的藏身之处出来了,欢快的迎接着这属于上天的恩泽。

      老道看向赤豹,只见它懒洋洋的趴在石头上仰起头,颇为享受的接受着灵雨的洗礼,身上的斑点被灵气勾勒出了一层金边,老道摸了摸赤豹叹道:“你倒是机缘深厚呀!”

      豹子抖抖胡须,不耐的甩开了他的手。

      老道笑笑,又仔细观察了下天柱峰的动静,见杜灵宴端坐着,双目紧闭,没有出来的迹象,便打算先回灵栖观。也不知小时言此时醒了没有,害不害怕。

      这雨一下便是七日。赤豹一直卧在原地未曾离开。

      第七日,雨终于停下了。天柱峰内也有了动静,一直静坐的人突然睁开了眼睛。赤豹警觉的立起,注视着对方,那人好奇的打量着四周,整理好身上的衣袍,起身走了过来。两峰虽并立,中间却隔着百尺的间距,杜灵宴却似如履平地一般,不多时便到了赤豹所在之处。

      赤豹警觉的立起身,杜灵宴恍若未觉,微笑着抬手,赤豹本欲避开,却从他身上感觉到了一股亲近的味道,不由自主的仰头蹭了蹭杜灵宴手掌。察觉到自身的异常后,赤豹瞬间僵硬住了,毛发瞬间炸开了,羞愧的想抬爪掩面。杜灵宴轻笑一声,以手抚背,释放灵力,温柔的安抚它。直到到赤豹渐渐平静了下来,才轻轻开口道:“走吧,带我去看看灵栖观。”

      赤豹顺从的转过身,扭头示意杜灵宴坐在它背上,随后便一跃而起,纵身轻巧的带着杜灵宴往灵栖观而去。

      灵栖观占地百亩,主殿供奉着三清,配师房,设铜鼎。副殿为灵王殿,前设铜鼎和太极八卦图,练功处。左为钟楼,右为鼔楼,又有俗客房、受道院、说法院等等,再往前便是山门,观后又设有药园和菜园。

      赤豹自山门而入,门房紧闭,一路直达师房,门未扣却无人。杜灵宴跳了下来,赤豹左右嗅了嗅从在殿后的菜园里找到了正在侍弄蔬菜的师徒二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