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南北朝刘宋-张秀姑 ...
-
张秀姑,南北朝刘宋王朝时期沛郡相县(今安徽淮北市濉溪镇以西)人,据科技史家李迪先生考证其卒于公元457年6月。据传,张秀姑的父亲为乡间郎中,精通医术,她自幼受父熏陶,钻研医书,懂医理,立志从医。后与到其家乡行医的走方郎中唐赐相识并结为夫妇,因此也被人称为“唐张氏”。自此,夫妇二人一道行医,悬壶济世,在当地有不小的名望。战乱之后,当地发生病疫,患者染病后口吐毒虫,唐赐亦染上此病。唐一病不起,立下遗嘱,交代妻子在他死后解剖他的尸体,以寻找发病原因。唐赐去世后,张秀姑遵其遗愿,亲自解剖了他的尸体,并描绘了腹脏图,标出了染病器官及病灶迹象。张秀姑也因此被人控告暗害亲夫,且剖其尸身,是为大逆不道之罪。该案上报朝廷后,张秀姑被判五年徒刑(另一说为被判处死),唐赐的儿子唐副对其母行事不加劝阻,被认为犯了忤逆不孝之罪,被判斩首示众。
张秀姑的行医故事及剖尸案件之所以为后人所知,主要源于《南史·顾觊之传》中的有关记载。大明元年,顾觊之被征调为度支尚书,二年转任吏部尚书,在他的传记中提及了上述案件及他的判决,他坚持要把张秀姑母子二人绳之以法。当时,三公郎刘勰曾为张秀姑求情,认为她只是遵从丈夫的遗愿,唐副也明白人死不能复生,母子二人并非有意残害。顾觊之则认为,作为妻子和儿子做出如此残忍之事,应严厉处治。最后宋主刘骏下诏令按顾觊之的判决执行。
这段历史记载十分简略,且并未明确说明张秀姑和唐赐是医生,作为被记载者,张秀姑和唐赐仅是顾觊之人生际遇的一个脚注而已。文献记载的缺乏,正是研究草根史的困难所在。如无这一案件,张秀姑恐怕就彻底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张秀姑的故事曾被改编为京剧《大明魂》,剧中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为唐赐好友,曾为张氏母子奔走未果,该剧意在赞颂张秀姑的牺牲精神。
在古代中国的南朝(公元5世纪),张秀姑就已经对人体进行医学病理解剖,并描绘了人体腹脏图。这比西欧尼德兰外科医生维萨留在 16 世纪出版附有插图的《论人体构造》一书,并创立科学解剖早一千一百多年,比 18 世纪意大利学者莫干尼从事病理解剖早一千三百多年,可以说,中国古代女医张秀姑的医学解剖实践世界第一
根据[唐]李延寿的《南史》卷35《顾顗之传》编写,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20-9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