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方家里,你听说了吗——朱爱群浸死了!”邻居元桂芬拿着手机跑来方家和田翠华分享这一大消息。
      “浸死了?早一阵子我们还一起打牌了”田翠华不敢相信。
      元桂芬于是把手机递给田翠华,麻将馆的老板娘在朋友圈悼念田爱群。
      “我问了老板娘”,元桂芬说道,“人是浸死的,已经不成人样子了”。
      原来,朱爱群本来每天下午都去麻将店里打牌的,但今天没有去。老板娘发消息给朱爱群,她也没回,打电话也打不通。下午四五点麻将散场后老板按照惯例挨个把顾客送回家,送完朱爱群邻居后索性去朱爱群家看看,大门虚掩着但是喊了一圈没人应,还以为朱爱群是去菜地里淋菜去了。
      老板娘正想打道回府,就听到斜后方传来了惊呼声——那里有一个池塘,有几个老人在塘边种了菜。那个池塘也是朱爱群的重要收入来源——她每天清晨都会在那里或者是附近其它的小河里捞小鱼小虾,捕上来后晒干再烟熏火焙,之后高价卖出去还供不应求。而今天,她没有来得及回家晒小鱼干——不知是什么原因,总之她摔进了池塘,一直到傍晚才自己浮起来,据说已经面目全非了。
      朱爱群的家里是十几年前的老装修。正门外墙上刻有“幸福之家”四个大字。他们家也确实是幸福的,朱爱群的丈夫唐有廉是家中老幺,公公婆婆跟着唐有廉大哥生活,他们两口子只要管自己小家即可。朱唐二人有一子一女,哥哥在省城当快递员,妹妹在镇上开了家美容院。两兄妹都有了着落。朱唐二人应该也小有身家,但是两口子是闲不下来的,唐有廉外出打工了,在建筑工地上干活。朱爱群在家熏鱼、种田、种菜再打打牌——据说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去县里看了新楼盘,准备买个房让儿子好结婚——也有人说他们已经付首付了,不过是朱爱群这个人谨慎,不想别人揣测他们家多富贵才说还没买。
      麻将馆里很多这样的女人,丈夫和儿女都在外,全家只留她一个人在此,她们在田间地头穿行、播种、耕耘,帮远行的人把根好好扎住——而现在,朱爱群这个扎根人如浮萍般漂浮在水面,远行人还在远方。
      田翠华“哦哟”一声然后和元桂芬坐在一起就着这件事扯东扯西,老大方婷也跑过去搭话了。方颖和方舒也想听,于是靠了过去。
      元桂芬感慨道,“固然啊,要这么多钱干什么啊,塘里的、河里的、地里的还有麻将桌子上的钱朱爱群都要嗦到自己口袋里,到头来还不知道会便宜哪个女人”,一时间元桂芬又想起关于田翠华的传闻,听说她也在找新老公,这个话题倒是不好继续了。于是她猛吸了下鼻子,说“哎呀 你屋里是开始做饭了吗,闻起来大鱼大肉的”。
      田翠花倒是半点不尴尬,顺势转换话题——“还没弄呢,就是先把一些杂七杂八的拿出来解冻”,她走进厨房拿出一盘西瓜邀请元桂芬吃。
      两人又说起麻将店的老板娘,不知道她有没有被吓到,今晚睡不睡得踏实;忽然话题又转到了朱爱群一家,据说她家小女儿唐雪已经搭车回来了,朱爱群老公和儿子还在路上,大概还有个多小时,这两个人也会到了。她的夫家和娘家的亲戚赶得过来的都过来了。朱爱群在娘家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她80多岁的父母还健在。她大哥做主,暂时瞒住父母。
      “不晓得朱爱群有没有私房钱,这一走连交代都没得,哎!”元桂芬忽然又觉得没意思了,说完这句话便歇了话头。
      住在下坡的老夏家的上来了——
      “大老远就听到你们这边在热闹,有什么好事咯!”
      方家三个女儿连忙喊“XIN姨”。
      老夏家的本名是叫周XIN RONG或者周XINg RONG,反正跟她同辈或者比她大的人叫她夏家里或者老夏家里。而比她小一辈的叫她XIN姨——方舒家乡的方言是不分前后鼻音的。而在她家乡,至少在见龙镇这个镇子的范围内,2010年以前出生的人母语都是方言,大家都是到幼儿园才开始系统地学普通话。在这之前都是跟电视机学的,家里没有人特意教普通话,当然也可能是家里没人掌握这门语言所以没人敢教普通话。
      方舒是上一个暑假才知道XIN姨的本名的。当时她的微信突然退出登录了,平常遇到手机上的问题,她都是去村口找小卖铺的老板娘帮忙弄,但当时正好是暑假,她想到家上头的大学生在呢,于是跑过来叫方舒帮忙。
      可能是不小心点了手机清理助手导致微信登录信息没有了,而她连自己的微信密码都不知道,于是方舒还给她操作了一通重设了密码,当时XIN姨还拿纸和笔把密码抄了下来夹在了手机壳与手机之间——方舒也是第一次知道手机密码是可以这么存储的。
      也是那时,方舒才知道,XIN姨原来是XING姨,她叫“周杏荣”,而且杏姨是实名上网冲浪的。
      方舒看着田翠华和元桂芬七嘴八舌地和杏姨感叹朱桂芬的不幸,虽然不合时宜,但她突然想起元桂芬的微信名——刘梓鸣奶奶。
      元桂芬的儿子和儿媳都在外打工,两人把儿子留在村里给元桂芬带,小朋友去年开始上幼儿园小班,幼儿园的老师建了家长群,并艾特全体成员,要求各位家长把群昵称改成XXX家长的格式。
      这个通知下发后群里一度混乱——时不时就有人把群的名字改成了某某某妈妈或者某某某爷爷,老师反复把群名改回“樟树村幼儿园2018年小班”又不断被家长冠以他名。元桂芬看着这个觉得可乐,但是她也知道自己搞不清楚群名字和群昵称分别在哪改,所幸把微信名字给改了——可谓稳坐钓鱼台了。
      后来去打麻将有人笑她,她也不以为意,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刘梓鸣奶奶不仅是我的昵称还是我的工作,我上半辈子是为他爸爸服务的,剩下这十几二十年是为他服务的!”
      意识一转,方舒听到她们三个讲完朱爱群的一生了。
      杏姨在那里感叹,“唉,她对子女是真好,把他们养大还不要他们养老,还留给他们一大笔钱”。
      田桂芬说,“她怕还想着给子女带孩子呢,这确实是意外。她子女肯定也愿意她留着,现如今就算了农村里也难找这么勤快的女人了,会干活还话不多,人也体面,见面待人总是三分笑。她儿子女儿这都算是大龄未婚了,但是从来没看到她说过一句自己子女不好。”
      “好人不长命啊”,田翠华感叹了句,然后招呼元桂芬和夏家里的吃西瓜。
      这时元桂芬的孙子开着他的小滑板过来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奶奶爷爷说要买糖了,明天煮粥要没糖了,要你带我去小卖铺买糖,他还说我可以挑一个东西买。”小家伙口齿伶俐,把大家都逗笑了。
      方婷感慨了一句,“现在的小朋友都不讲方言了。”
      杏姨问她,那你家小孩子讲方言吗?
      方婷回复,“我一开始教的是方言,但是后来他和别的小朋友玩,人家讲的是普通话,他也学,后来我公公婆婆也开始跟他们说塑料普通话了”。
      “是的咯”,元桂芬说,“我几时还学过普通话咯,还不是要和他扯腔扯调了,再过几十年啊,我看都没有人会土话子咯。”
      人就像是一缕烟,没想到语言也是。
      在夕阳数亿次翻过眼前那个山头后,这个山窝窝还会剩下什么呢?这里还会剩下什么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