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摘果子 ...

  •   热热闹闹大半日,到了晌午才各回各家。
      虽多半是等米下锅的普通人家,也是知些礼数的,大人或孩子,都要说上几句吉利话。要好的人家,还私下里给春秧送了小物件。李秀荣早有准备,一一送上回礼。她看春秧在家翻来翻去,不知在找什么,就问:“这是要回谁?”
      春生代答了:“师兄送了阿苗一对小棍,雕着小鸟和花,可好看了。”
      李秀荣笑道:“那糕点还有没动过的,我挑些出来,你给他家送去。说来也怪,搬来几个月,我竟没见过他家大人。”
      春秧从凳子上爬下来,仰头告诉她:“娘,我知道。齐先生出远门做生意去了,齐娘子成日待在屋里,从不出门,家里还有个做活的妙儿姐姐和刘婆婆。”
      “这样啊……那你只找你师兄,不要去打扰长辈。”
      “好的,娘,我那些虫子哪去了?”
      李秀荣笑道:“你不是想拿这个做回礼吧?阿苗乖,寻常人不爱这样的,莫吓坏了人家。”
      虽是绒花手艺做成的假毛虫,乍一看,还得吓一跳。
      春秧摇头,斩钉截铁说:“师兄不怕的,他武艺高强,师傅说教不了他啦,师兄换了个院子,跟着一个叫统领的人学去了。师兄力气大,万一有人去惹他,要是还手,伤到人了总不好,不如换个法子惩治。”
      小孩子想事古古怪怪,李秀荣不打算掰过来,只小声问她:“谁在找他家麻烦?”
      春秧有些迷茫地扬脸,一字一句复述她听来的话:“杀千刀的狐媚子,脏心烂肺的下流种子。那人骂些这样的话,那张脸,丑死了。娘,我没见过这个人,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师兄赶回来,气得不得了,可他家那个刘婆婆说他娘不许他管这事。刘婆婆让那坏人赶紧走,她不走,还推老人家。那会院里还有许多人,我们朝她扔石子,乔师傅也训了她两句,她就走了。昨儿又来,乔夏早早地把门栓上了,她在外骂了两句,走啦。”
      别人家的事,本就不好管,何况是关乎名节的私密,更不好掺和。李秀荣丢开手,拿到柜子顶上的旧茶叶罐,交给她。
      “别倒出来,我看见就发麻。阿苗,别人说的那些脏字,你们不要学,当她放屁好了。”
      “好。”
      春秧喜欢它们,可娘看见了不自在,所以她主动上交,让爹收了起来,现下送出去,正好。

      齐椿听小姑娘煞有介事地说完妙计,没忍住,笑出了声。
      春秧急道:“你别不信。我一家家问过了,婶子嫂子姐姐们,个个都说怕。师兄,管用的,你就试试吧。这个绿的毛虫最好使,我爹说要是活的虫子掉在身上,又痛又痒,比被雷劈了还要难受。”
      齐椿捏起绿刺蛾,用手指在那能以假乱真的绒毛上擦过,正正经经说:“多谢。”
      春秧拈一块带来的点心,送到他嘴边。
      “师兄,这个我爹不爱吃,你试试。”
      你爹不爱吃,为什么让我试试?
      齐椿没问,因盛情难却,张嘴吃了,惊讶地发现并不讨厌这味道。
      春秧笑眯眯地说:“我爹喜欢吃甜的,师兄喜欢吃咸的。春生喜欢吃软的,乔夏喜欢吃硬的,茂哥儿喜欢吃淡淡的。”
      “那你呢?”
      “都好,肚子饿时,都爱吃,吃饱了,都不爱吃。”
      “好孩子!”
      春秧蹲在他面前,告诉他:“等那个坏人来了,你藏在树上,朝她扔这个。”
      “好!”
      “刘婆婆的脚好了吗?”
      “好了。”
      “师兄如今学的是什么?”
      “长枪。”
      “难不难?”
      “还好。”
      “为何学得那样快?”
      “闲来无事,练得多。”
      “为何力气那样大?”
      “吃得多。”

      春秧还待要问,褚懂冲到院门口,疾声催她:“粟春秧,我们要去摘苹果啦,就差你了。快点吧!真是的。”
      “师兄,一会我给你送苹果。”
      “好。”
      春秧起身,追上去。
      齐椿看着她走远了,垂头将几只“毛虫”掏出来,一一看过,再塞入怀中,抓着空茶叶罐回房收起。
      刘婆婆跟到门口,小声提醒:“椿哥儿,那家子名声不好,你不要……”
      齐椿转身,冷声道:“婆婆多虑了,粟家人和气仁善,没什么不好的。”
      刘婆婆再叮嘱:“商家名望、经济都不错,商小姐生得聪明伶俐,是老爷太太的掌上明珠,那嫁妆早就备起来了,听说十分丰厚。椿哥儿,这门亲事是老爷花了许多心思才订下的,若是出了什么岔子,老爷难免伤心。”
      齐椿讽道:“一口污言秽语,这名望是真不错。她们家铁了心要退,与我何干?婆婆不如趁早写信告知,齐先生早做打算,我们也能落个清静。”
      刘婆婆挤出一个笑,胡乱解释:“不过是个发了疯的家奴,那是慈善的人家,怜她不容易,没打发出去而已。”
      齐椿嗤笑,不再理会,一把将门带上,坐地练功。

      粟骞借了辆马车,亲自赶车,车里坐着李秀荣和五个孩子。
      “茂哥儿怎么又不去了?”
      春秧挨上她,没说话。
      春生气呼呼地说:“他娘回来了,骂妹妹是祸害!”
      “什么!粟骞,掉头。”
      “娘子别恼,没有的事,小孩子耳背,听岔了而已。”
      春生委屈地说:“是洞洞说的。”
      褚懂缩着脖子,干笑着说:“她说总有事耽误他上进,责骂他不该离开家。可不就是说春秧祸害嘛。”
      春生用力地点头,老实说:“我朝他家扔石头了。”
      粟骞怕李秀荣生气,抢先说:“又没打到人,不要紧。”
      李秀荣咬牙切齿说:“打到了才好呢!”
      女人心细,她早瞧出些不对劲了,有了这话,哪里不明白章金花是什么心思。
      粟骞笑道:“她读少了书,不会想事,娘子别跟她一般见识。只是可惜了茂哥儿,成日被拘在屋里,读书读书,只一味读死书,生生把个好孩子给闷坏了。”
      春秧早憋不住了,大声说:“就是,跟变了个人似的。”
      徐茂确实是个不错的孩子,生得好,斯斯文文,有礼又听话。早年章金花说玩笑话,要定儿女亲事。李秀荣有些意动,不过想着孩子还小,将来变数太大,不如再等等看,便绕几个弯子回绝了。再后来,有了春生,她的心思到了这上边,看着长大的,到底不如亲手养大的。因这“变心”,她生了愧,那日碰上,章金花远远地转身,假装没看见,她自知理亏,便没往心里去。
      如今想来,分明是她家也早就起了别的心思。呸!

      摘苹果不同摘枣,掉下来就全砸坏了,这得上树去摘。粟骞交了一块二两多的银子,挑中了向阳坡上熟得最好的三棵树。
      他问:“谁上树摘,谁在下面看着?”
      褚懂第一个喊:“我我我,我去摘。”
      他不等别人同意与否,抢了最大那个篓子,单肩挎上,猴儿似的往梯子上蹿。木梯宽,树干窄,这样鲁莽,使得梯子滑动,险些就摔下来,幸得粟骞及时扶住。他急着要赢,不说谢,不回头,直往树上攀。
      乔夏想上树,但还惦记着兄弟情义,假意客气道:“虽说男孩身手好些,不过,难得出来,还是让春秧去试试吧。”
      粟骞和李秀荣都被他逗笑了。
      春秧笑眯眯地说:“你先上树摘几个你喜欢的,过后我们再换过来。春生啊,你跟鲁源也这样吧?”
      春生没有不依的,捡起一个篓子送到鲁源面前。
      鲁源还想推让,粟骞借机教导:“去吧,你跟他们是一样的,没什么不同。”
      鲁源含着泪点头,背上篓子,上树了。春生老老实实帮他扶着梯子,春秧也在替乔夏看着,时不时提醒他,左边右边上边哪哪有大的。只有抢了先的褚懂孤零零的在树上瞎摸,梯子歪歪斜斜,树下冷冷清清,粟先生只顾和他娘子说话,并不往他这瞧。
      好心酸!

      褚懂急着拿第一,不论大果小果,红果青果,看见了就摘,没一会就摘了一满篓,篓子沉甸甸的,压得他直不了腰,行动艰难,只能抱着树干发愁——该怎么下去呢?
      粟骞耐心等着,还悄悄提醒了娘子先不要管。
      眼见那边的人要下树了,褚懂急了,大声喊:“婶子,婶子,苹果太重了,能不能帮我拿一下?”
      李秀荣笑着看向粟骞,粟骞走过来,先训再帮。
      “做人不能太贪心,要量力而行。”
      “知道了知道了,粟先生,你快帮我拿下来,我自己能下去,就是这苹果不懂事。”
      “你摘的,你要负责。”
      “哦。”
      粟骞拿来另一把梯子,不用人扶,轻松上了树,没打算接篓子,只帮他托了一把。褚懂小心翼翼往下探,跟着粟骞的指示一步一步退下来。
      春秧和春生约好一起上树,两人背着小空篓子,唱着《火焰灭妖虎》的词,欢欢喜喜爬梯子。乔夏和鲁源都只摘了半篓,不过,都是精挑细选过的,个个大又红,等春秧春生平安上了树,他们迫不及待拿苹果去孝敬叔叔婶婶。
      粟骞和李秀荣都夸好孩子,褚懂懂了,翻翻拣拣,总算挑出了两个好点的,也送过去。
      迟来的懂事也是懂事,夫妻俩也夸了他。褚懂高兴了,又蹲回去,继续翻,找出来三个还算不错的,兴奋地说:“粟先生,我给我娘也送几个去。”
      粟骞提点他:“还早,你为何不上树再找几个更好的呢?”
      对啊!
      褚懂站起来,刚走到梯子那,又想起一个道理,转身,客客气气对鲁源说:“鲁源,劳烦你帮我扶一下。”
      鲁源帮了他,他又客客气气道谢。

      李秀荣远远看着,笑道:“粟先生果然教导有方,我原以为只是出来玩闹,不曾想还有这样的好处。”
      “那是。王爷跟前有事,忙过这几日,我们再出来玩。”
      “好。”李秀荣忍不住好奇,笑道,“王爷还有事要忙?真稀罕。”
      “这回是真有事,福兰江家,你听说过吗?”
      李秀荣摇头,粟骞便细说分明:“你不是跟我说过,还想看那部被禁的《玉疆泪》嘛,这戏,说的就是江家事。江家满门忠烈,个个勇武,只可惜,得罪了小人,被陷害,抄家流放。”
      他朝褚懂那面努努嘴,小声道:“他曾祖做的糊涂事,听信谗言,只凭几封假书信、几本假账簿就定了罪,以贪军饷、急功冒进两罪,从严发落。江家五代守家卫国,除弊革新,将东西北三军整肃重编,驱除边范,壮我国威。世人看在眼里,谁能不敬?上至文武官员,下至平民百姓,都为其鸣冤。那位充耳不闻,无动于衷。当今登基之后,办的头一件大事就是除了奸佞,替他们翻案。朝堂上下,没人提“不孝”二字,只说正该如此。前儿王爷舞的那宝贝剑,就是江家祖传的宝剑急雨,如今改名慕秋。江家诸人受尽折磨,死的死,病的病,散得无影无踪,只有嫁去宁家的那位姑奶奶没受牵连,膝下还有半条江家血脉。这姑奶奶生了三子一女,只一个有江家的风范,如今就住在王府里,教王爷学剑。”
      “王爷既赏识,怎么偏又改了那宝贝的名字?”
      “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到如今,说起江家事,都骂曹贼可恶,不敢说那位糊涂。这新名字,虽说出自潺湲?诗句‘剑凉如水曾慕秋’,却是王爷特意为之。江家嫡长孙名丰,字慕秋。”
      “王爷这性情,也算难得。”
      粟骞笑道:“赤子之心,自然是以诚为贵。”
      “诶诶诶,你收敛些,那么大的人了,难道愿意别人把他当孩子看?”
      “娘子放心,我只跟你说这些,你也不要和别人说,好不好?”
      两人相视一笑,不再闲话,专心专意看孩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