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公社一日游 ...
-
第二天乔亚早早就收拾好自己准备上公社逛一逛,上次从县城回来一路上匆匆忙忙也没机会好好看一看公社的情况,这回可以好好的逛一逛,顺便打听打听公社广播站的情况。
江北公社的条件着实可以称得上很不错,公社里设置有广播站,下辖的各个大队基本都安装上了广播喇叭,她在村里每天早上、中午以及晚上这三个时段都能听到广播。
在这个没有电灯,没有收音机,没有手表的年代,大队广播就成了大家非常重要的获取信息的来源,以及掌握时间的‘时钟’。
清晨广播响起后社员们就起床做饭,等到广播结束,队长就扯着嗓子喊大伙出工。
当烈日当头的时候,广播再一次响起,大家则交回锄头或是扁担等农具,而后往家里赶着去吃午饭。
待下午两点钟广播喇叭一停,又是出工的时间。
黄昏时听到公社广播的第三次播音,大家就拖着疲惫的身子下工回家做晚饭。
饭做好后,大家端着土碗到自家门口或是晒谷场,聚集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收听广播。
一直到公社广播站全天播音结束,社员们才依依不舍的回到各自的简陋的家。
广播的内容也很具有时代特色,诸如中央方针政策精神、天气预报和公社通知内容。
日常宣读报刊社论和毛主席语录,报道“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知青上山下乡、抓革命促生产”的先进典型。
文艺节目则主要播放“革命样板戏”和数量有限的歌颂共产党、歌颂毛主席的革命歌曲。
乔亚听了这么些天也渐渐习惯这别样的‘起床号’和‘熄灯号’,还专门打听了队里广播室的情况。
大队广播室的设备很简单,一台收扩音机加一只话筒。
收扩音机用作接收、传输公社广播站输入的节目,话筒只在召开大队广播会议和播通知的时候用一下,寻常时候不怎么用到,太费电。
一天早中晩三次的开机和关机由大队会计负责,并不需要专门的播音员。
她想着连大队都能听到公社的广播,那往上的公社广播站、县城广播站这些地方应该会需要专门的人才。
而她想在这个年代重新实现唱歌创作的愿望,就得先和这些搭边的机构有所接触,才能及时的抓住机会。
今天没有去公社的牛车,乔亚全程用自己的11路腿着去公社,不过有速行靴的加持,整天的速度也不慢,到达公社的时候不到九点。
江北公社的布局大小和县城不能比较,这里的基础设施更少,人流相对而言也就没有那么密集。
街上大多数人都是以步行为主,县城那种随处可见二八大杠的场景并没有出现在这个小公社上。
乔亚第一站就去了邮局,她对于集邮确实有种特殊的癖好。
没穿越前家里有几十本集邮册和标本册,一些是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留给她的纪念册,一些是她自己从小到大收集的成果,从国内到国外都有涉及。
要说她来了这里最想念的就是家里那间藏室的宝藏,也不知道现在那些宝藏都怎么样了。
乔亚的惆怅也只是短暂的瞬间,想这些无意义的事情只会徒增自己的低落情绪,人还是得向前看。
公社里的邮局地方不大,工作人员也不算多,但由于这里承载着整个公社下辖十几个大队的快递业务,看着还是有些拥挤。
乔亚的目的很明了,直接朝着寄信的柜台边走去,对着对面坐着的工作人员说:“大姐好,我想买邮票”
柜台后面坐着的大姐慢悠悠的从抽屉中取出邮票,而后漫不经心的问着乔亚:“需要多少张?”
乔亚也不清楚如今的邮票是如何售卖,其他有需求的人基本都是在寄信的时候当场买一张贴在信封,像她这种买来收藏的倒是很少。
从手上的布口袋里摸了两颗糖果悄摸摸的递给对面的大姐,而后才问了一句:“可以挑选不同邮票吗?”
大姐看了一眼乔亚:“是想集邮?行,正好最近新发行的邮票都改成‘编号邮票’,找起来也算方便”
“对,麻烦大姐啦”
拿到邮票后乔亚仔细看了看,这几张是今年下半年新发行的编号1-7的编号邮票,具体为编1-6《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和编7《严惩入侵之敌》。
编1-6取材自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舞台剧照,图一为杨子荣剧照;图二为深山问苦;图三为穿林海;图四为发动群众;图五为胸有朝阳;图六为胜利会师
编7图案是东北边境,两位解放军战士严阵以待,瞄准了敌人的坦克,这是纪念1969年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所发行的邮票。
“谢谢大姐啦”,乔亚知晓目前少有人有闲钱花费在这些精神消费上,也不敢一次性买一堆邮票,只等着之后慢慢收罗。
至于那些历史上特别有名气的稀有邮票,她的追求不大,有缘分就收录进自己的集邮册,没有也不执着。
不过她有些强迫症,特别喜欢收集那种一整套的邮票,收进集邮册后翻看着就让人十分舒心。
买完邮票后乔亚一边朝着供销社走去,一边琢磨着怎么安全的将手里的票据换出去。
这对于她来说着实是一次新奇的体验,从没干过这么偷偷摸摸的事情,还是有些紧张。
在公社生活的人基本都是城里户口,每个月的工资里的票据都是有定数,粮食也是定量,每个农村亲戚能经常换粮食的话,对于票据需求还是不小。
她现在手里有粮票、油票、糖票、布票等生活类票据,还有几张一般人比较难得的烟票酒票、自行车票、收音机票、缝纫机票、手表票。
后者的价值高一些,对于她来说也相对没用,不过酒票她准备留着买茅台,坐等以后升值,好歹也算是一项投资。
如果今天运气好能换出去一半的票据,大概能收入个百来块钱,给自己回回血,不过大概很难完成这个目标。
供销社和邮局相距不远,乔亚走了不到十分钟就到了门口,不过她站在门口一边迟迟没有进去,有些疑惑的看着这人山人海的场面。
今天也不是赶集的日子,怎么这供销社挤满了人?
乔亚最后瞅着空隙从人群中钻了进去,好在自己的目标位置人不多,等挤过挨挨挤挤的人群来到售卖酒水的柜台前就松了口气。
公社的供销社比不得县城的百货大楼,绝大部分的生活用品都在这里面售卖,因此乍一看有些杂乱,但有售货员每天理货,每一个柜台对应的货物都摆放得整整齐齐。
乔亚一眼就看到了售货员后边的柜子展示着一瓶瓶酒水,种类还挺多,涵盖了市面上多数的酒类,诸如红星二锅头、通州老窖,当然更多的是东北本地的玉泉、小村长、千山白、烧酒等。
倒是没有看见这个年代特别有名气的西凤酒,而茅台也经常供不上货,这个时期的茅台多是出售给政府内部以及进行外销,国内的市场反而少见。
柜台后边的售货员正十分悠闲的打着毛衣,瞅见了乔亚的身影也没主动开口,而在她的对角处还有一个大缸,乔亚感觉应该是散酒。
“大姐好,请问有茅台酒吗?”
“有,要几瓶?”,售货员张彩霞听到乔亚的话后才放下手中的活儿,施施然的站起身问着。
乔亚顿时有些惊喜,还以为今天得无功而返,没想到能有收获,忙将自己的钱和酒票递了过去:“来两瓶,这是钱和票”
张彩霞从底下的柜子里取出两瓶茅台,手脚利落的开单:“行,妹子运气不错,这批酒还是今儿个才上的柜台,现在知道消息的人不多”
“那还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家里人就好这口,谢谢姐了”
乔亚听到这话眉梢微动,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批茅台没有在收到货的第一时间就被‘卖’出去,但现在得了便宜的人是她,她也就懒得去多问。
茅台如今虽然还未大火,但总有人喜欢那些个内部特供、外销海外的名头,好似家里有了一瓶茅台酒就显得自己多了不起一般。
所以一般家里不缺钱票的人一听有茅台或是西凤上柜,那肯定是要马不停蹄的来抢货。
不过这个年代无论是哪个方面的产出与创造,其实都十分的货真价实。
七八十年代是国内白酒行业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个阶段有许多十分优质的白酒出产,全都是满满的真材实料,不掺一点儿假。
沧州薯干白酒、“新疆第一酒”新疆伊犁上等白酒、“一曲凤求凰,千载文君酒”的文君酒、我国白酒历史上第一代“酒王”刘伶醉。
邯郸大曲、廊坊燕南春、江西四特酒、习水大曲、迎春酒、莲花白、工农牌泸州老窖特曲酒、鸭溪窖酒等等老酒,很多在后来的市场竞争中失败,或是味道发生了变化,几乎算得上是销声匿迹。
乔亚能将这些老酒的名称记得那么清楚,也多亏了前世她那个酷爱白酒的朋友余悦,空闲的时候就爱跟她说这些有的没的。
可惜穿越的是她这么个不爱喝酒的人,要是换成余悦这个小酒鬼,说不得得乐翻天。
张彩霞听了乔亚的话后脑子里不停的转悠,一边慢悠悠的开着单子,一边闲聊似的开口:“妹子这酒是给家里人买的,可真孝顺,像咱们平头百姓,一年到头基本摸不到酒票,也就只能打点散酒”
乔亚闻弦而知雅意:“不瞒大姐,这酒票我也就得了这么一张,不过其他倒是不怎么缺,所以这回才兴冲冲的上这买酒”
这话听在张彩霞耳朵里,意思就是对方不缺票证还有余量,心下有些欢喜,但现如今投机倒把抓得严,对面又是个陌生的姑娘,两厢进行交换还是有些隐患。
不过如果对方要是有四大件的票据,也不是不可以冒险一回。
“那你家厉害,我们家一堆人嚼用,每个月发工资的票据都不够用,这回家里儿子要结婚可愁得慌”
“咋了,这可是大喜事啊,成家后离抱孙子就不远啦,恭喜大姐”
张彩霞被对面的姑娘说得眉开眼笑,但嘴上还是愁着:“还早着呐,就单个聘礼就难办,现在买啥都要票据,咱们这小地界都不知道上哪去寻摸票据”
乔亚状似无意的转头看了一圈周围的人,此刻供销社内的人流早已减少,各个柜台前只站了三三两两的人。
“确实不好办,不过这聘礼置办得漂亮一些,自己面上有光,女方也开心,进了门一家人和和美美多好”
“那是自然”,张彩霞见着乔亚没有主动开口的意思有些着急,她本来就是个直肠子,最不耐烦弯弯绕绕,于是直接凑近了些放低声音问了句:“妹子,姐也不费那劲拐弯抹角,你那有没有多余的票据可以跟姐匀一匀,也不占你便宜,咱们按黑市的价格”
乔亚听着售货员大姐压低声音的话语,心暗自感慨终于说到正事上了,第一回干这事她也不知道怎么开口才显得自己不那么急迫,只能悠哉悠哉的兜着圈子,要是再说不到点子上,她估计就得提着酒走人。
“大姐你这不是埋汰人,多的我也没有,现在只有一张自行车票和缝纫机票”,乔亚也学着对方放低了声音,不过这个柜台在角落里,现在也基本没什么人靠近。
张彩霞面上欢喜:“呀,可太感谢你了妹子,家里正缺呢”
心里琢磨着这可比手表票和收音机票实用的多,手表票买了手表也只是给女方个人的物品,收音机的话倒也还凑合,不过不比缝纫机和自行车的实用性高。
这两样凑成聘礼到时候不还是得拉回婆家,相当于给自己家添置一些家用机械。
乔亚依旧是一副放松的表情,建议了一句:“那咱们中午在国营饭店后面那条街见面?”
“行”,张彩霞没想到这姑娘还挺会来事,她现在正上着班也走不开,定在中午休息的时间正好。
看着乔亚离开供销社,一直在柜台旁观的顾红凑近了张彩霞,好奇的问着:“霞姐,你们刚刚聊啥呢,那么开心”
“没啥,就是聊到了我儿子结婚的事情,对方说了几句喜庆话,听着高兴”,张彩霞糊弄了一句,并不想节外生枝,要是被这人知道她马上就能换到自行车和缝纫机的票据,对方眼不眼红不说,她担心被截胡。
顾红心底不信,但也只撇撇嘴说着:“这样子啊,我还以为你们是说些另外的好事呢,咱们这供销社一年到头都没几个买瓶装酒的人,刚刚那小姑娘一入手就是两瓶,票可真多”
“瞧着是不缺票的人,不过这些没问咱们哪里知道,说不定人家和酒厂有些关系才能拿到票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