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3-21 ...

  •   沈安,还是林槿安?
      “先生,若是你,当如何决断?”
      “有饵,当抛饵以诱之。”

      夜空中,浮云卷霭,明月流光。
      虽然已是深秋,但寒意仍没有特别重。
      方成章因喝了不少酒,便裹着外衣,坐在院子里醒酒。
      对面是坐在轮椅上的李先生,身上披着厚重裘衣,同他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手中折扇在夜色中摇了又摇。
      “若饵是你亲近之人?”
      “为十八年前那桩旧案,己身都可舍。”李先生勾起嘴角:“血债当用血来偿,侯爷觉得如何?”
      方成章无所谓地笑了一下:“所见略同。”
      “在我看来,他们早有决断,不过是知会我们一声。”
      李先生方才应景喝了两杯,说话便比平时慢了几分:“毕竟,牵涉到安南侯府同庆王府。”他忽地轻笑一下:“没有这两家,那位沈夫人,恐怕还不能如此爽快地下决断。本是必输之局,如今倒也可以放手一搏?于我们,也是个破局的机会。不妨借此看看,当年幕后之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先生同我想的一样。”方成章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侯爷,我们已经等得够久了,兄弟们……也等得太久了……”
      方成章仰头叹了口气:“十八年……是够久的……”
      李先生轻笑:“拖得太久,日后到了地下,有何颜面去见那些老兄弟们?”
      “先生不用着急,既然都定了,那这边的事,我们就尽快办了吧。”方成章沉声道。
      “明日,另一队人马便会到扬州城外,账簿的事,这几日便处理。”

      沈左宜提着琉璃灯,回到住的院子,先去厢房里看了眼林槿安。
      许是今日经历的事不少,小姑娘睡得很沉,无忧无虑的模样,就像以前在赣州城时的样子。
      来之前,姑母同她说,等京城有了确定回音,再同林槿安说这事。
      其实,她不用问,就知道安安的答案。
      前不久,海东青带回的那封手写案宗,她曾拿给姑母看过。
      姑母同她说,这案宗只在大理寺才有,她根本不用多想,安安究竟花了多大的力气才能得到——她还不到十六岁,旁人在她这个年纪,何尝不是无忧无虑的年岁。
      所以,若真能为林家正名、翻案,便是要这孩子去滚钉板,恐怕她也愿意。
      于情于理,这都是安安要走的路。
      但做长辈的,从小看着她长大,总归是不忍心。
      如今京城局势如此动荡,也不知这一翻,究竟是好是坏。
      看姑父姑母担忧的表情,恐怕一个不好,全会被牵连进去。
      她还要想想法子,实在不行,就要提前做打算,在动手前,还是先送他们南下吧……
      从厢房出来,就见李荷姑还站在院子里。
      “怎么不回去休息?”
      李荷姑低着头跟了上来:“姑娘。”
      “嗯?”沈左宜看了她一眼,忽然想起自己正好有话要问她,便道:“进屋说吧。”
      “是。”

      “姑娘,听说您要嫁去叶家?”
      听到李荷姑这么问,沈左宜笑了:“消息传得可真快。”
      “……叶少当家开心,刚才赏了那两个服侍他的下人不少东西,我已经让那两人不得对旁人说道。”
      沈左宜笑了一下,面上神色并不以为意:“嗯……你做得很好。”她手指在桌面上微微点了几下:“我若嫁去叶家,你可愿跟着过去?”
      “姑娘这话折煞奴婢了。”李荷姑一下跪在了她面前:“姑娘去哪儿,我便去哪儿。”
      沈左宜伸手扶她起来:“别动不动就跪,只不过问你一声,没到那份上。”仔细看了她一眼:“你这表情,去叶家……似乎也说不上有多高兴?我记得你有个舅舅,在叶家当管事?”
      李荷姑皱眉:“姑娘,您知道我家的状况,当年那事发生后……我们就同那个舅舅家没什么往来,早断了。”
      “嗯,也就随口一问。”
      “姑娘,我一直想问您,我能不能回来,还是像以前那样服侍您?”
      “沈园做得不开心?”
      “并没有,原本该是姑娘让我去哪儿就哪儿,可姑娘您从小打大,身边就没缺人服侍过……”
      “嗯,这话秋染也同我说了。但如今,各处都离不了人,原想着,让你们出去练练手,以后也好当个管事什么的,独当一面……”
      李荷姑沉默不语。
      沈左宜看了她一会儿:“行吧,那你明日就回来跟着我吧,沈园那边我另外派人过去。”
      李荷姑面露喜色:“谢谢姑娘!”
      沈左宜看着她的背影,垂眸不语。
      待在她身边有什么好?
      冬雪的事,发生一次就够了。

      第二日,林槿安一大早起来,好奇地打开了林老神医送她的那个木匣子。
      里面是一叠纸,确切来说,是十几张地契,看大小像是商铺一类的宅子,只是位置零零散散几乎遍布整个大雁朝主要的城镇。
      林槿安几年前就开始帮着家里打理庶务,她自然清楚这些地契代表了什么——林老神医给的这份见面礼实在太贵重。
      左思右想,她抱着匣子去找了沈左宜。
      “林老给你的,就收着。”
      “但太贵重了……”
      “安安,如今你是他孙女儿。”沈左宜正在看账簿,但仍是很认真地同她说了这句话。
      林槿安瞬间反应过来,点头:“我懂了。”
      “那就好。”沈左宜看她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柔和:“长者赐,不可辞。但莫要将他人对你的好,当作理所当然。林老神医几十年来,一心救治病人,他自己的日子过得很是随意简单,如今有了你,一定要多多上心。”
      “嗯。”林槿安将木匣子抱在怀中,正要离开,就见有侍女来报。
      “少当家,门口有位老者,说是来替容家人传句话。”
      沈左宜已经知晓昨日在容家老宅门口发生的事,此刻听到并不意外,头也不抬地问:“什么话?”
      “那人说,只有容家人才可听。”
      “嗯,将这话去说与容九听。”
      林槿安听了顿时来了兴致,忙道:“我知道容九在哪儿,小姨,我去告诉她!”
      “好,记得先把东西放好,再去寻她。”

      林槿安将木匣子仔细藏在床头处,然后出门寻到了容九。
      两个人一起来到门口,发现果然是昨日在容家老宅见到的那名老头。
      不过今日,他明显收拾过了,穿了件像样的厚外套,只一头白发仍然杂草般四散着,在风中凌乱飘动,见到容九出来,原本板着的脸也努力挤出了一丝笑。
      “老伯,您找我?”
      容九还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模样。
      “对!”老头倒是很爽快:“有人想见你。”
      容九倒是一点不意外,她点头:“好。”
      老头搓搓手,压低了嗓门:“扬州城外三十里,有个桑家村,你去那儿找个唤荣娘的人。”
      容九点头:“多谢。”
      老头也不客气,只盯着她看了半晌,叹了口气,说了声“真像”,这才步履蹒跚地离开。
      容九想了一下,问林槿安:“能不能借我一匹马?”
      “你打算骑马过去?三十里地可不近,桑家村的具体位置你知道吗?”
      容九一问三不知。
      林槿安认真想了一下,拉住她。
      “走,我们去问小姨,扬州城她熟悉。”

      “桑家村?”
      沈左宜倒是不意外她们来问路,意外的是她们说的这个村名。
      “你们算是问对人了,倘若问旁人,可能还不一定知道这个地方。”
      “为什么?”
      “这村子位置偏僻,在一个山坳里。便是很多扬州城本地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
      “小姨你是怎么知道的?”
      “家里正巧有个庄子在那儿。”说着,沈左宜放下了手中的账簿,唤来李荷姑:“去备车,我们到桑家村那个庄子上去一趟。”
      林槿安瞪大眼:“小姨,你要和我们一起去?”
      “嗯,正好,有些事要处理。”她挑眉看向林槿安:“可以让你顺道学一下,该怎么打理家里的庄子。”
      容九却觉得太麻烦了,还是坚持要一匹马就行。
      “一来一往,你能不能找到人、要聊多久,都两说,还是跟着我们一起去吧,耽误不了你的事。”
      听到沈左宜这么一说,容九觉得也的确有道理,便不再坚持。
      因为要好几个人一起出门,沈左宜便去姑父姑母处说一声。
      叶澜之向来不怎么管她,反倒是沈诺笑着看了她一眼:“哟,这个时候出去,是躲着谁呢?”
      沈左宜气定神闲:“那处庄子上的蚕丝作坊一直缺人手,这次正好去看看。”
      沈诺笑着瞥了眼叶澜之:“事关你侄子的终生大事,也不上上心?”
      叶澜之正在喝着苦得不得了的汤药,皱眉含糊道:“他都多大的人了,有什么事,也该自己想办法。”
      “行吧。”沈诺双手并拢放在膝盖上:“打算去几日?”
      “看情况,怎么也得两、三日,再长些三、五日也有可能。”
      “行,这边你也不用惦念,把小阿九的事办完再回来。宅子这边我会看着,人手都够,还有秋染在。”
      沈左宜笑:“好,那就劳烦姑母了,我们下午就出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