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第 39 章 ...

  •   带着两个孩子,主要是姜荀年纪还小,两位老师也不敢多逛。就一路走去图书城的路上,余春华给她女儿买了件卫衣,罗老师给她儿子买了条裤子。
      这年头,老师的工资不算高,家里有老有小的,市区的消费对两位老师来说还是高了。买完衣服,一行四人往图书城去。
      这个图书城是民营的,各种设施、服务,与新华书店不可同日而语。四个人进去,就看见一排排的书籍,分门别类的摆放在书架上。
      文艺分类那边,看书和买书的人最多。
      姜荀压低声音:“老师,孙静姐姐,你们还有别的地方要去吗?”
      罗老师与余春华互相看看,都摇头否认。
      “那我们两个小时后在门口集合怎么样?门口服务台有广播的,如果找不到可以广播找人。”
      “可以。”
      做好约定后,姜荀直奔社科类书柜,她想买一套百科全书。这是经久不衰的畅销书系之一,图书批发市场的旧书摊没有,只有正规书店才会有卖。不过,买之前,先去服务台询问。
      “姐姐。”
      姜荀看着年轻的女服务员:“如果我买的书多,你们可以帮我送去邮局吗?”
      邮局就在图书城的斜对面,隔了一个十字路口,直线距离不足两百米。
      书店的女服务员眨眨眼:“你家大人呢?”
      “我家大人没来,我跟着老师来买书的,想买的有点多,我搬不动。”
      “那你想买哪些书?我帮你看一看。”
      姜荀买了一套百科全书。
      20卷,精装本,又厚又重的大部头,是图书城里最贵的那一档,计价单位千元。女服务员看看姜荀稚嫩的脸,犹豫:“小妹妹,这书太贵了,你家大人不来,我不敢卖给你。”
      姜荀挠挠头,只得去找余春华,说明情况,余春华也是听得眼皮直跳:“你要买这么贵的书吗?”
      姜荀:“嗯,我出来前跟我爸妈报备过了。”
      最新一期的《知音》汇来的稿费,全砸这套书上了。但是,这是值得收藏一辈子的好书,也是特别实用,以后姜荀写故事能用到的书。
      价格她在家已经给她妈估算过了,她妈听到价格也是愣了好一下,但听到她买了是为了以后写书查资料用,还是狠心答应了。
      当时,她妈的反应特别可爱,明明心疼的要死,但还是要忍痛花钱。从邮局取出钱来,一边念叨“这是投资”,一边又止不住的心疼。
      余春华一听金额,惊讶的瞪大双眼:“太贵了,我也不敢帮你作主。”
      千元的计价单位,余春华也不敢担这个责任。无奈之下,姜荀只得在图书城的服务台,给她家旁边的小卖部打电话,让她妈来接电话。
      陈秀兰在电话听到价格也沉默了一下,但还是给予了支持,一再感谢余春华,说麻烦她了。余春华看姜荀家长也没意见,便不再阻拦,只是看姜荀的眼神复杂了许多。
      有余春华作证,图书城才敢卖书给她。这种大部头的书,久久才能卖出去一套。也可能看在姜荀还是个小孩儿的份上,图书城还真派了个男职员,帮她把书扛到路口对面的邮局。
      “阿姨,我的这箱书可以发零担货运吗?”
      邮局的阿姨惊讶的看她一眼:“小妹妹你还知道零担货运?”
      姜荀微笑,后来她家从边城搬回老家,问了许多快递,最后,资费最便宜的就是邮政的零担货运,除了慢一点,没别的毛病。
      现在邮局应该还没搞任务制度,你要寄啥都行。零担货运是真的便宜,一箱书,几块钱的资费就搞定,比找班车带回去还便宜。
      余春华三人跟着姜荀忙了一圈,都有目不暇接之感。这个年代资讯获取很难,许多东西只有内部人员才知道。不像未来,啥不知道的,只要不是太细节的,度娘可以解决大部分疑问。
      罗老师用肩膀碰了碰余春华的肩膀,低声:“难怪人家能培养出小作家来,就这买书的架势,一般人家还真比不了。”
      没几个普通家庭能甩出千元为单位的钱,就为了买一套书。
      余春华也是神情复杂:“别人孩子成功必然能成功的理由,罗老师觉得呢?”
      罗老师深以为然。
      孙静就像个小哑巴,一路话也不说,就跟着看。对她来说,今日的所见所闻,冲击太大,一时都不知道该做什么反应了。
      寄好东西要出邮局,余春华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一把拉住姜荀,面色严肃:“姜荀,你不会还带着大笔钱吧?”
      说真的,她只要想起从昨天到今天,姜荀这小鬼头身上居然带着那么多钱,她就心慌。还好没出什么意外,要是出意外,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姜荀无辜:“余老师,没有了,就剩车票和吃喝的钱了。”
      “真的?”
      “真的!向警察叔叔保证。”
      余春华笑着瞪了她一眼,拍拍胸口:“幸好没发生什么事,回去一定要跟你妈妈说,出门不能给小孩子带那么多钱。”
      姜荀无辜的眨眨眼。余春华这个人吧,真的不好说啊。人类真是复杂啊。
      从邮局出来,姜荀看看汗津津的罗老师和明显有些累的孙静,主动举手:“老师,孙静姐姐,麻烦你们陪着我走半天,我请你们吃凉粉吧。”
      市区的气温又比边城热上几度。在边城已经要穿外套的季节,市区还有人穿着短袖。罗老师呼噜她脑袋一下:“走吧,还真有些饿了,我们去吃凉粉。”
      “我知道金源路有一家的凉粉特别好吃,我们去吃吧。”
      “好,小姜荀带路。”
      一行人又走着去金源路。姜荀说的那家凉粉,是本地有名的老字号,专卖各种小吃,本地人知道的很多。
      姜荀是大学毕业来市区上班的时候,被当地同事带着来才知道的。这家店据说九零年就开业了,直到姜荀重生前当年代,都还在营业。不过,那时候,已经不止本地人知道,许多外地游客来了,也会来打卡。
      凉粉、柠檬水,一人来一份。就是付钱的时候,姜荀被罗老师一把扒拉开了。罗老师笑吟吟:“跟老师出来还让你们学生花钱,合适吗?吃你的去,小孩子不要抢大人的活儿!”
      姜荀:“……”
      从未有一刻像现在这般痛恨自己的瘦小。嘤,罗老师只需要一只手,一只手就把她打发了,太难过了。
      估计是姜荀的脸色太明显,被罗老师看出来了,她还哈哈笑:“不要难过,如果你能参加省城的复赛,去省城比赛的时候,我向学校申请,厚着脸皮蹭你和余老师的车,到省城你再请老师。”
      姜荀认真点头:“一言为定。”
      一行人在外面逛,老师们不允许姜荀花钱。不过,姜荀还是抓住机会,一人请她们来了一杯泡鲁达。
      这是一种东南亚风味的甜品。这边靠近边境,饮食既受东南亚影响,又有本国的风味,非常的有特色。
      罗老师端着甜品,拍了姜荀的脑袋一下,不重,很轻:“你这个小朋友,有点不乖啊!”
      姜荀:“那买都买来了,老师不喝就浪费了。”
      罗老师无奈:“行吧,今天就沾学生的光,尝尝鲜。”
      姜荀请客后,孙静有些无措和不自在。姜荀举起泡鲁达的大杯子,碰了碰孙静的杯子,真诚致谢:“谢谢孙静姐姐今天陪着我走了一天,辛苦了。也谢谢两位老师今天不嫌麻烦的照顾学生,学生感激不尽,一切心意都融在这杯甜品里了,我们干了吧!”
      这不伦不类的话,惹笑了罗老师和余春华,孙静也跟着怯怯的笑。甜品就是能愉悦人的心情。
      逛吃结束,四人打车回宾馆。姜荀还是跟孙静住,两个老师一间。两位老师叮嘱她们少看一会儿电视,明天要早起赶车回去。
      姜荀早就没看电视的习惯了,孙静是真小孩儿,还没摆脱电视的魔力。明天也不上学,便打开电视看起来。
      姜荀则摸出自己的书,继续看。
      孙静看了一会儿,搭话:“姜荀,是不是因为你把时间都拿来学习,拿来看书,所以你才能发表故事?”
      “啊?!”
      姜荀莫名,摇头:“当然不是。我就是对现在的电视节目不感兴趣。”
      宾馆电视只有12寸,还是黑白的。对习惯了4K高清的姜荀来说,图像看着太折磨,完全看不下去,看了还不如不看。不过,孙静似乎误会了。
      “那么好看的电视剧,你都不看啊?”
      孙静讶异。姜荀:“我家没电视,只看一集两集的,还不如不看,回去也看不到后续啊。”
      孙静默了一下:“你家这么有钱,也没电视?”
      姜荀想到她的家庭条件,严肃点头:“我妈说了,电视影响学习。孙静姐姐你家也没电视吧?所以,你看,我俩的学习成绩才能这么好,这都是不看电视的功劳啊。”
      “啊?!”
      是这样的吗?
      小小的少女露出疑惑的表情。
      姜荀完全没有忽悠了人的愧疚,反而觉得自己又拯救了一颗脆弱的少女心灵。电视就别想了,多看书吧,看书多好。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9章 第 39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