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只影独骑迎风笑,如斯烟雨青衫遥。------记豪侠温瑞安 ...

  •   关于武侠,最早看的一本是金庸的《神雕侠侣》,大概是四五年级,现在正在看的是古龙先生的《七种武器》。从没有非常狂热的喜欢某个作家,所以很多人的作品都读过。

      书的形式不尽然,有纸质、也有电脑看的,纸质书大部分不是自己的,印象很深的是,大概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坐2路车到底站有一家书店,一家奇特的书店。

      那里有两种类型的书堪称马鞍山最全的,一是各类型辅导材料,二就是各种神奇的武侠小说。(那家店的武侠全的啊。。。。叹服了。。。)记得那时候就坐在那家店地上看了很多本。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初一暑假,店里就我一个人,老板也不知道去哪里了。我坐在地上看神州奇侠,那一章写的是柳五之死。

      具体情节记不清了,只记得那章的最后一句话:人生真是寂寞如雪。

      人生

      真是

      寂寞如雪

      三伏天,天出奇的热,可当时的我只觉得心一抽一抽的痛,全身冰凉。

      走出书店,眼睛一片雾气,才发现看东西已经不清楚了。

      那时候小,不了解太多的内涵啊精神啊,只是喜欢而已。

      于是就开始看温大的书,也没有觉得喜欢温派是多丢脸的一件事。

      温大的早期作品是极其出色的,从那些文字之中可以感觉出一种逼人的才气,如果就辞藻而言,武侠界鲜有人能望其项背。或者说温瑞安纯粹是凭才气吃饭。感觉他是一个天生的酷爱写字的人,在写作的过程中体会到无上的快乐。仅此而已。

      温瑞安本人年少得意,十七岁开始出书,到了八十年代前期,中期,写的小说,水平已达到非常高的境界。所以当郭敬明韩寒一炮而红时我非常的不屑,我说想你们煽几句情骂几句人算个茄子天才写手啊,人家温大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就写了神州奇侠了。

      看他的书,可以感觉出作者的心境的逐步成熟和想法的日益廖远,这也是只有像他这样纯粹作家才有的境界。

      他的书里,人物的性格极其鲜明,这种鲜明却又是丰满的,不同于古龙的偏颇亦不同于金庸的中庸和梁羽生的压抑。很多武侠可能受了主流传统侠义精神影响极其容易将主人公的形象塑造成高大全。温瑞安却是剑走偏锋,写出了一批得让人难忘的人物,成为无数新武侠写手塑造多病公子时原型无情成崖余,还有无数新武侠写手塑造亦正亦邪人物时的原型顾惜朝,以及云淡风轻温文尔雅公子的原型苏梦枕。。。。。。。更不用说虽然是虚构却已经和武当少林等一起列入武侠圣地的“六扇门”。

      温瑞安的书,在藤萍姐姐声名鹊起之前,是唯一让我看的不累的书。他写的文,正邪对立分明,更有很多干脆就是捕快抓恶人,从没有纠结复杂的爱恨情仇。

      他也不爱写太多言情(不要有太多言情一直是我看武侠的一个要求)他笔下的江湖世界是纯粹的,有着豪迈的阳刚之气。即使有悲剧,也是生的绚烂死得悲壮。一如最早的武侠《水浒传》。

      温瑞安,我想如果可以的话我会将他类比为现在歌坛的周杰伦。才华横溢,天马行空,君临天下,睥睨江湖。

      长大了武侠看的多了后,开始知道温派在武侠上的尴尬。

      就像二师兄开玩笑说的“武侠四宗。。。温派最挫了....名字就不好。。。瘟啊!!!!!”

      诶,二师兄,你现在应该知道了,当时,你的面前就坐着一个骨灰级温迷。

      在武侠精神上温大是尊金庸的(具体内含请见写金庸的那篇日志),但表达方式上走的却是古龙一脉。但这只是比较,温大的文章大家看过就知道,是真正自成一派的。

      同样,温大被尊为武侠四大宗师之一不是没有道理的,他给武林带来了许多的创新与改革,比如有了公案小说(四大名捕),武侠也摆脱了单纯的江湖厮杀,有了家国天下的内涵(神州奇侠),这些功劳是不能磨灭的。

      想起来是觉得自己没用的,虽然私底下一直喜欢温瑞安,可从不敢告诉别人。温派,的的确确在后来落败了。在很多人眼里,温瑞安的武侠是极其不堪的,想来原因有很多。

      一是温大作品改编的影视剧质量实在太差。那个让韩国人演的破烂四大我已经是想起来就觉得恶心,那个tvb小白脸演的诸葛神侯我是不用想就会觉得恶心。。。。更让人无语的事这种片子电视天天放啊天天放。。。。都放到中央台去了。。。

      二是温大自己的原因了,温大的后期作品,我承认确实是有些非主流的。大概是自己意图对自己突破创新吧,文风变得冗杂啰嗦,让很多读者不解甚至反感,就像二师兄说的“人家招式就四个字,他非用六个字,他脑有病啊他!!!!!”

      可温大就是温大,古龙梁羽生辞世,金庸封笔。只有他还在执着的写着。

      封笔了,就永远的成了传奇,金庸是个再聪明不过的人,做生意是,写书也是。
      若金庸大气如宗师,古龙狂傲如怪侠,温瑞安则如一身铮铮侠骨的书生。

      而我最爱的就是书生。

      温大常让我想起他笔下的青衣书生顾惜朝。

      只缘感君一回顾,惜我思君朝与暮。

      青衫磊落险峰行。

      破帽青衫拜孝陵。

      莫道杜鹃无情意,甘愿一醉是浮鱼。

      蘸血写书,绝地一搏。

      关于小顾,很多很多的想起。。。。
      那时逢豆蔻年华,这个黄绢裹剑的青衫男子让我死无葬身之地。

      高考后忘记了很多事情,他的故事我记不得了,但我清清楚楚记得自己当时有多疯狂。

      记得温瑞安自己说《逆水寒》是一个逃亡的故事,不知道他写这个故事时有没有自己的感觉在里面。

      一开始就说,温瑞安是天才,天才和疯子只有一步之遥,他们总会在一些事情上走火入魔。

      想起二中的那个小学弟说的,文字是一种无声的信仰。

      他这时候的书,其实有了点偏于艺术家的偏执,但我还是愿意去读的,虽然有好些我不喜欢。

      因为他在写啊,他毕竟还在写啊。

      他此时的作品已不再仅仅只是文字,在文字的背后,生命或喜或悲或拈花不语。

      今日见阳光,凶猛不可挡。如雷击天堂,霹雳震空响。长江水太长,疾风扑莽苍。歌者引吭唱,潸然泪两行。

      又过了很久,久到上了二中,分了班后,再也无暇想起江湖烟雨。

      一天,也是夏日,在展望书城。

      直奔三楼,抱了一大堆辅导材料下来。

      妈妈排队付钱,我在门口烦躁不安,百无聊赖。

      这时候瞥见门口放着一摞新书,作者:温瑞安。

      我不记得当时是怎样的心情拿起那一本书。

      恍惚间想起来自己坐在那家小书店的地上,第一次开始真正看武侠。

      柳随风,成崖余,苏梦枕。。。。。很多很多人吗,我以为我已经抛到脑后的人,那一瞬间,全想了起来。

      当时心情是很喜悦的。

      却在不经意间,看到文案最后写了一句话。

      著名武侠写手沧月小椴联袂推荐。

      当时,就觉得。。。。。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整个人好像被掏空了,一阵天旋地转。

      我看柳随风死的时候没有哭,白愁飞死的时候没有哭,苏梦枕死的时候没有哭,李沉舟和赵师容分开没有哭。

      可在那个时候,我已经完全失控了,泪如泉涌。

      金庸有句写给阿萝的话: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

      英雄迟暮,萧瑟秋风中。曾经跃马江湖,如今独自在苍凉孤岛上,蹒跚前行。

      恍惚间,又想起那句话。

      人生,真是寂寞如雪。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只影独骑迎风笑,如斯烟雨青衫遥。------记豪侠温瑞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