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汉(九) ...

  •   “华灯初上……”镜头扫向陆续落座的观众,又转向现场亮起的宫灯,最终定格在走秀舞台上。
      姒音坐在观众席上面无表情地念着手上的稿子。
      弹幕:“突然正式好多……”
      弹幕:“我有点不习惯音音这个正经样子了。”
      读完第一段后,戚月用手肘碰了碰她,示意她看弹幕。
      姒音见满屏的不适应,深感赞同,干脆把主办方帮她抄的小抄收起来,恢复往常的不正经。
      “目前观众席已经陆续坐满人,等会子主持人就该上来了,他们估计会讲几句话,然后走秀正式开始。”姒音说道,“其实华服秀吸引我的除了好看的衣服首饰等等,还有模特走秀和其他我们常规印象中的走秀完全不一样,区别于西方走秀的高冷快节奏感,汉服模特们在走秀过程中注重展示华服之美,所以节奏上也会相对舒缓灵动。在整个过程中就会让人惊叹,这简直就是神仙打架!”
      戚月补充:“而且一场看下来就很容易让人产生买买买的冲动。”
      “没错!”姒音已经盘算着今日可以先收藏多少,将来又可以进货多少了,“这种感觉可能只有当初西方喜欢仙女系模特那段时间的走秀才能媲美。”
      “别别别,不要捧一踩一,不然直播间容易被举报。”戚月见姒音口无遮拦的样子,赶紧制止。
      搞不懂姒音这种乱说话的习惯是怎么让她的直播间坚持到今天的。
      姒音表示,以前封过好多次……
      “音音双标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她直播间留下来的粉丝,基本不在意这种事情。”戴着凤冠的绾绾坐在了她们身边,“不过说回来,你既然今天还要直播,前段时间为什么那么疯狂地赶直播时数?”
      本来还想调侃绾绾的姒音瞬间呆滞,对哦,她这个月时数满了啊,现在也不是新一个月的月初!
      “……完蛋,因为原来习惯在月底和月初直播,所以我习惯性地以为已经十月初了。”
      说着她去看弹幕,不是,没人提醒她的吗?
      结果却看到弹幕惊叫:“把手放下!别关直播!播都播了!几天后还有开幕式直播别忘了!”
      姒音真的想要做些什么,却被一旁的绾绾掰过来:“主持人说完话了,开始了开始了!”
      与其他走秀不同,主持人串场结束后,上来的是歌舞表演,都是古风歌曲,姒音在这方面属于只了解一点,但不妨碍她认人。
      也好在这回来的基本都是圈内名人,除了说错一两个之外,基本没有什么太大差错。
      诸朝众人同样也看着直播,对于直播中展示的表演形式同样感兴趣,主要是惊叹于身后显示出各种画面的荧屏和歌唱者手中的话筒。
      也有学过音律的人合着音乐敲着桌,或是突然来了灵感唱上几句,或是想要将谱子写出,又或者想要将乐曲更改一番。
      “也不知他们的丝竹管弦又是在何处演奏,有几种声音我竟是听不出来是何种乐器。”
      表演结束后,主持人并没有上台,走秀就直接开始了。
      【其实说是汉服,但实际上这场秀展是华服秀,两者还是有些差别的。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饰,而华服的范围更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
      众所周知,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后,结成了56个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多元一体大家庭。而中华民族是唯一代表中国现代民族的共同体名称。
      当然,咱们国家的民族一开始不止56个,一开始统计调查有四百多个民族,但是其中很多都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分支,所以就将这些少数民族划归到原来的民族中去了,所以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56个民族。
      话说回来,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大约在去年华服秀上,出现一套藏元素的服饰,非常漂亮,所以也吸引了很多人注意,但是同时也有人提出质疑,问为什么汉服活动上会出现藏元素的服饰。
      也正因此,主播提前说明,这一场服装秀里肯定有其他少数民族的元素。
      不过嘛,文化就是交流融合的,更何况少数民族也是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既然是华服秀,那么出现这些没有任何问题。
      小声说,又不是出现倭风,情绪没必要那么激烈。
      如果大家对复原汉服比较有兴趣,我更推荐去看一些时装周的汉服专场,或者也有一些高校、博物馆会举行的装束复原秀,非常nice!】
      绾绾突然凑到镜头前补充道:“作为某家汉服店的掌柜,我先解释一下,有时候出些倭风花纹,虽然会有故意的,但是也有本身功课没做足的原因。
      因为大家也知道,日本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比较大,有些纹样可能本来就是我们的,但是被他们学走后变得更加有名,而有些纹样虽然看着像我们的,但实际上是他们结合自身情况改良或自创的。
      同时,在早期,包括现在,影视剧、景点中很多设计也可能因为有日本设计师的参与,导致有时候我们自己印象中认为是传统元素,但实际上却是日式元素。
      如此种种原因加起来,会导致在某些地方汉风倭风傻傻分不清。
      所以现在大多数时候,大家都会从博物馆的出土文物中获取设计灵感。”
      唐朝
      李世民先是听到现代民族时,笑着和长孙皇后说“华夷如一”之观,又在绾绾透露出倭与日本为同一民族后皱眉。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天幕对这日本态度并不好,难不成她之前所说的华夏需要复兴,与日本有关?
      长孙皇后见他皱眉,自然明白他在想什么,劝慰道:“后世之事,天幕将来也会告知,现在着急也无用,不妨先看下去。”
      姒音看着台上的模特,裙摆上或织金或织银的花纹在他们的走动下摇曳翩跹。
      “不得不说,马面裙真的绝绝子,而且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近些年马面裙很受欢迎。”姒音说道,“姐妹们,这个裙子非常富贵,非常适合秋冬,没有文化的我只能一遍遍感叹,太漂亮了!
      马面裙虽起于宋代,但成熟于明代,是明代最具特色的女性服饰之一。
      再次感叹马面裙的美丽!
      我们近些年还比较熟悉的是婚宴上的明制婚服,明制看着真的很富贵!不仅看着富贵,价格也很富贵,大明富婆的称呼不是白叫的。
      每年冬天去故宫转一圈,好多小姐姐都穿着明制汉服,视觉享受max!”
      说话间,戚月的镜头就转向了坐在一旁顶着沉重凤冠的绾绾。
      明朝
      朱元璋表示非常满意,他大明就是最富贵的王朝!
      戚月举着摄像,却叹了口气:“可惜有些妆画的都好网红,而且,谁来救救某些审美,第一场男的妆简直,辣眼睛。”
      “……很有中式国际感,非褒义……”绾绾沉默了片刻补充道。
      此时的姒音已经双眼发亮看向舞台新上来的一组:“哇!那个小姐姐头上的蝴蝶会动诶!她们簪娘这段时间是在考研吗?我刚刚一路过来就已经看到了绒花、仿点翠、绒花仿点翠还有绒花仿点翠加螺钿的,真是簪娘一双手,什么都做得出来。”
      绾绾:“我上回还看到热缩片仿陶瓷的……”
      【接下来向我们走来的是魏晋方阵!
      魏晋风就非常有仙风道骨的感觉。
      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魏晋风流”,魏晋风流是当时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得自己的人生艺术化。
      魏晋时期虽然大多是承袭秦汉制式,但是在细节处理上更加偏向华丽、飘逸的风格,所谓“褒衣博带、华袿飞髾”。
      这与当时政治黑暗,使得清谈风气、老庄思想等盛行有关,当然,也和他们吸食五石散有关系。
      题外话,五石散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好东西,千万别碰!
      需要提一句的是,现在我们所说的魏晋风是一种风格,而不是魏晋时期的汉服。
      如果说要试魏晋时期的汉服,可能需要去找晋制汉服,而不是魏晋风。
      另外,很多没有对魏晋时期有过多了解的人,会很喜欢,甚至向往这个时期。
      对此我只能,额……大家开心就好。对魏晋时期的向往绝对是我的童年黑历史和互联网案底!
      当然,之所以有这种趋向,也有部分,或者说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对“魏晋风流”的向往,魏晋风流这种个人本性自然流露的艺术,不仅对魏晋时代的文学产生影响,也对之后整个古代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成为一种美好的影像映在后人心中,并不断激发出文学的灵感。
      比如建安风骨、太康诗风、左思风力,魏晋时代是文学自觉的开始。
      究其本质,后人追摹向往的是在这个黑暗的时代,依然有一群人高昂着政治理想。
      他们对人生短暂的哀叹、对自我个性的强烈表达等,共同写就了这段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历史。
      补充一下,喜欢看《世说新语》的朋友应该了解,在《世说新语》里出场率极高的一样道具叫麈(zhǔ)尾,麈尾是古人闲谈时用来驱虫掸尘的工具,在细长的木条两边及上端插设兽毛,或直接让兽毛垂露外面,类似马尾松。
      但到了后期,明清时期,基本将麈尾和拂尘混同了。
      在魏晋时期,士人清谈时必执麈尾,为名流雅器。
      所以这玩意虽然很多朝代都有,但也算是魏晋时代一个显著标志了。】
      三国吴国
      孙权掀翻桌案上的东西:“狗屁倒灶!说了半天,都是服饰、文学,提到其他就是黑暗清谈!曹操当年想做周公,最后也不知道是他还是他儿子称了帝!还有那司马懿,不声不响地摘了桃子!这些都可以算了,结果你看看!你看看争得那般起劲,换来了些什么评价?管不好天下还要硬上!”
      接着还没等周瑜说什么,就直接决定道:“公瑾,我要广招贤才,聘求名士,这天下现在又没有尘埃落定,我就不信一定会是他曹操的!”
      如姒音先前所说,整场秀看下来是一次视觉盛宴,这场盛宴不仅让现代的观众看了个尽兴,也让各时空诸朝的观众见识到了各类服饰之美,即便是正处于服饰代表的时代,也不由感叹现代的技术和设计。
      整场表演全部结束,已经是夜晚十点左右,但是姒音和绾绾她们分别后关了直播,还打算和戚月一道去大唐不夜城逛逛。
      没办法,明天中午就要离开西安,只能抓紧时间,走马观花似的浏览一番。
      大唐不夜城依托盛唐文化背景建造,位置离酒店不远,就在旁边的曲江旅游景区,等姒音两人赶到时刚好撞上彩车巡游。
      灯影交错,看着彩车上的演员,姒音似乎真的有那么一瞬间看见了盛唐。
      不过……
      “人好多啊!”戚月护着胸前的杏皮茶,小心避开拥挤的人群。
      姒音同感:“我们逛一会就回去吧,明天中午还要赶飞机。”
      “赞同!”戚月说道,“我刚看到一家卖八宝甑糕!而且还是放在脆皮甜筒里的八宝甑糕!我们过去看看!”
      仅管嘴上说逛一会就回酒店,但实际上,因为逛街过程中吃得太多,导致两人不得不多走一段时间来消食。所以,等回到酒店后,已经将近零点了。
      这个时间对戚月而言还在,但对姒音而言就太迟了,她打着哈欠和戚月道了声晚安后,留下还坐在电脑前和网友聊天的戚月,倒头就睡。
      第二日,两人醒来就已经是接近十点了,匆忙洗漱完退了房后,就拖着行李箱赶去机场。
      “再慢一步,真的就要改签了!”姒音心有余悸道。
      戚月接受度良好,颇为自豪:“踩点我可是专业的!你要相信我好不好!”
      姒音:“上回把自己身上所有的钱都用来买谷子,结果却因为踩点错过高铁而不得不和我借钱买票的人是谁?”
      “……”
      两人在萧山机场降落,直奔杭州市滨江区。
      本以为会出现人挤人的现象,但是到了体育馆,姒音依然感觉还好,人没有想象的那样多,大概是因为限号让很多车都过不来吧。
      “说起来,晚上结束后我们该去哪?”戚月问道,“是去阿姨那边还是回绍兴?”
      姒音妈妈的公司在滨江,就住在附近,但是她并没有打算去打扰,因为她真的不想第二天上午痛苦早起!
      姒音思考,询问:“或许我们可以回西湖区?我在那边也有房子,而且从这里到西湖区和回绍兴的时间差不多,你想去哪边?”
      戚月:“西湖区!我明天要去银泰楼下吃桂花豆腐!”
      直到入场后,姒音才看见父母,两人分别坐在一排的两端,十分符合离婚夫妇的氛围。
      作为夹在中间的女儿,她十分愉快地带着戚月和父母打了招呼,然后泰然自若地坐在了那一排的最中间。
      热场的节目刚结束,微暗的场馆内突然出现一阵骚动,两人好奇地向那处看去。
      “这要放几年前,我怎么可能想象有一天竟然会和大大距离那么近!”戚月靠着姒音,向主席台看去,她们所处的位置视野不错,只需要转头就能看见主席台上刚入场的人,她压抑着激动的情绪说道,“天呐!这是活的大大!”
      随着主持声音的响起,全场灯光骤亮,舞台上的演员已经开始表演,姒音费劲地巴拉下抓得她肩膀疼的爪子,拿出手机,打开直播,对准前面的舞台开始拍摄。
      诸朝不少人已经在用暮食,姒音毫无征兆的直播在此刻突然出现,天幕中欢呼声宛如阵浪般袭来。
      此时的姒音也恰好把镜头转向身后的观众席,动作很快,几乎是一扫而过。
      但尽管如此,密密麻麻的观众还是震惊了不少人:“好多人,每个人都很有精神。”
      是的,天幕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精神饱满的样子,也不知他们是贵族还是平民。
      若是平民,想起他们见过的一些面黄肌瘦、沧桑麻木的黔首百姓,对比起来,真是无法想象后世的国力。而即便是世家贵族,那也未免太多了些。
      “其实这个我还是建议大家去看官方直播。”姒音说道,“因为官方有解说,而且近景远景切换,不像我这儿只有密密麻麻的人,而且还没解说。”
      弹幕:“咦,后半段怎么突然茶起来了?”
      弹幕:“没关系,我手机平板双开!”
      姒音:“意料之内,情理之中,这次开幕式比较突出的元素是钱塘江和良渚。其实我原本还以为更多的会是西湖,但好似没怎么提。”
      戚月补充:“也正常,西湖毕竟非常有名,而良渚在世界范围内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需要趁此机会好好宣传一下。”
      【西湖,和足球场齐名的世界著名计量单位,也是杭州的标志性景点。
      关于它的成因有很多种说法,如竺可桢先生提出的泻湖成因说,该观点认为,西湖本为海湾,因为江湖泥沙沉积使得海湾隔绝大海形成泻湖。
      还有筑塘成湖说,东汉时钱唐郡议曹华信为防止海水侵入,即招募城中士民兴筑了“防海大塘”,西湖从此与海隔绝成为湖泊。
      另外是火山喷发成因说,说是西湖因火山爆发﹑岩浆阻塞海湾而成为湖泊的。
      关于西湖的成因,说法很多,但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西湖本来是和海联通的。
      也正因为靠海又多丘陵的原因,加上地下水等等,所以很多人说杭州地铁建得慢是因为土质、地下水问题。
      当然,主播个人认为,地铁建得慢存粹是因为城市规划和资金不到位的原因。
      不过,杭州地铁确实经常下大雨,著名的如金沙港站发大水……
      实在难以相信,在某著名电影里,竟然会选择在杭州造地下城,是因为投资商是杭州的吗?(此处仅为调侃)
      回到西湖,和西湖相关性最高的两位名人,一位是唐朝诗人白居易,还有一位是宋代文豪苏轼。
      众所周知,西湖,是个水利工程。这个大水库灌溉效益的发挥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着密切关系。
      他出任杭州刺史期间带人重修湖堤,建水闸,修渠道、管道和溢洪道,增加蓄水量,完善供水和防洪工程,形成人工水库,并以江南运河为灌溉干渠,与下游一些湖泊联合使用,灌溉土地千余顷。
      还制定了严密的管理制度:规定大雨季节要严密防范溃堤;水位过高时由预留的“水缺”泄水,再高时同时启放水闸和水涵。
      之后五代和北宋期间,人们也对西湖进行多次治理。
      苏轼出任杭州知府时,对其进行疏浚,并利用疏浚的葑草和泥土修建西湖风景堤。
      同时留下著名诗篇《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我们比较熟悉的是这组诗的第二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所以今天,西湖也被称为西子湖。
      杭州很多学校的校歌都会涉及“西子湖畔”这四个字。
      苏堤以苏轼主持修建的,但白堤却是在白居易当政以前就存在了,原来叫白沙堤,后来为了纪念白居易,才改名为白堤的。
      白公堤才是白居易主持修筑的,不过现在已经无迹可寻了。】
      “而且而且,西湖是全国第一个不收门票的5A级风景区。”戚月补充道,“不过去灵隐寺这些周边景点还是要收费的。”
      姒音点头,“但也不贵,学生还有优惠,上回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我们去灵隐寺也就花了二十来块钱,就是走得有点累。”
      提起这事,戚月仿佛想起了当初的情况,哀叹一声:“不过山下的桂花藕粉有点不符合我的预期,不如你上回寄给我的。”
      “废话!我寄给你的是我自己纯手工做的,当时还直播了!外头的很多藕粉都掺面粉的,晓得嘛?”姒音对于自己的手工活格外得意,在弹幕的应和下更加飘飘然。
      在她和戚月以及弹幕的插科打诨间,演出即将进入尾声,等数字巨人点燃火炬,烟花漫天,观众开始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有序离场。
      姒音走到场馆外,打了个哈欠,和一旁的父母挥挥手告别,关了直播后就拉着戚月开车离开。

  • 作者有话要说:  in77楼下美食广场有家店的桂花豆腐我朋友很喜欢,但是我吃着感觉像豆腐下面铺了一层类似可乐的液体,然后上面浇了桂花蜜的口味,吃多了还挺奇妙的,大学时候和朋友去一次吃一回。
    灵隐寺走下去那些店里卖的桂花藕粉其实还可以,就是价格有点点超预期(但说贵的话,和周边物价相比也不太算得上贵)
    灵隐寺素面不错,至少在杭州算非常可以(bushi)
    其他:
    这是好几个月前码的,刚整理文档时发现这章没发
    从去年开始就被很多事情缠身,加上身体也出现问题,经常往医院跑。本来开这个文是因为喜欢刘彻的性格(但是中途又喜欢上了唐太宗。。。异常花心。。。)然后也有为了放松的原因,那段时间压力很大。
    但是更着更着发现历史向的文查资料耗费精力很多(虽然觉得自己并没有查得很全面,感觉都是泛泛而谈,甚至还有好多错误,忏悔误人子弟.jpg),所以后续。。。看情况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