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稿
周懿王时期,由于国君生性懦弱,即位后朝堂日趋腐败,周朝国势不断衰落。
正所谓“乘他病,要他命”,眼看周朝要不行了,被压制了许久的西戎开始作乱。不仅数次抵达京畿所在,甚至还一度兵临镐京。
这可把懿王吓坏了。他深深的觉得自己和镐京八字不合,决议迁都。于是,懿王四年,他迁都犬丘。
等懿王去世,孝王即位。他不是周朝正是的继承人,是懿王的叔父,是夺位者。虽然能力优秀,励精图治后大败西戎,中兴王室,但对宗法森严,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制的周王朝来说。他的上位本身就是一次礼乐的崩坏。
顺便一说,赢秦一脉就是在他手中获得食邑,走上发家之路的。
孝王之后是夷王。夷王是懿王的儿子,是被夺位者,他的能力可想而知。虽然绕了一圈王位又回到他的身上,但经历过一次夺位他的威信也就不用说了。总之,他在位期间,一些异姓诸侯王渐渐不来朝贡,有些心大的甚至还起兵叛逆,进攻周王室。
楚国国君熊渠便是其中的代表。他僭(音渐)越制度,仿效周天子,将其三子分封为王。态度可以说十分嚣张了。
夷王之后是厉王。厉王算是一名改革家。面对积重难返的周朝,他试图用改革逆天改命。可惜,他失败了。改革牵扯的利益太多太大,不仅势力庞大的旧贵族反对,连普通百姓也不满他的举措,对他举起了反叛的大旗。于是,周厉王逃到彘(音知)地,并死在了那里。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厉王改革的部分成功,周王朝一度恢复了强大,嚣张的楚国国君熊渠怕他攻打楚国,于是自动取消王号。这也算是他能力的一种证明吧。